23 三个儿子
1.会认6个字,会写5个字、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有感情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情感。
读出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感悟孝敬父母的道理。
生字卡片,课件。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齐背《弟子规》中“入则孝”。
1刚刚我们背的内容告诉我们些什么?这让我不由想起第23课《三个儿子》。(板书课题)
2看朗读课件回顾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为妈妈做过什么?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1)讲讲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读懂了什么?
2默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
(1)老师发现你们今天都表现特别好,大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这个(竖大拇指)同学们,这是什么?那让我们回忆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你们的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过你呢?现在呀,把妈妈夸奖你的话说出来吧!
(2)同学们学得多像,还加上了妈妈的表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啊,你们永远都是妈妈心中唯一的宝贝,是她们心里最棒的,今天我们课文里边的三个妈妈正在讨论着自己的孩子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学的一种读书方法———默读,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个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四个人一组练读。读出妈妈的语气,读出妈妈的感情。
3朗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读的怎么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各位“妈妈”们,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同学们听听,他把自己当成了妈妈没有?(指名评价)
都说你读得好,那老师来采访一下啊,要说心里话哟!这位“妈妈”,请问您刚才在夸奖自己儿子的时候,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指名说)
教师: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齐读)
(2)(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话)同学们,你们瞧,一个妈妈夸奖了自己的孩子,另一位妈妈也不甘示弱。第二个妈妈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呢?请个同学读读。(指名读)好,大家来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边朗读边评价)
教师评价:我觉得你吧,读得特别有感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你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和动作。这样一定会更棒!来做做动作。全班同学一起来试试(昂起头、骄傲的眼神、竖起拇指),来大家一起来读读。
教师:是啊,同学们真棒,我们就要这样,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多练习朗读,这样书一定会读得更好!
(3)(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教师:咦?两个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教师:我们刚才读到前两个妈妈都特别骄傲。只有这个妈妈非常谦虚。
教师:谁来谦虚地读读?(指多名同学朗读)
(4)分角色朗读表演。
4读读演演,体会“孝敬”美德。
(1)时间不知道不觉就过去了,三个妈妈也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水桶太重了)
(2)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水桶太重了?
(3)是呀,水可真重呀!妈妈们胳膊痛了、腰也酸了。水可真重!谁能把它给读出来?(指名读)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画出描写三个儿子的做法的句子。(指三名同学回答,板书)
(5)孩子们,看到这样三个儿子,现在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呀?
(6)如果这三个儿子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对他们中间的谁说些什么?
(7)正如你们跟这三个儿子对话一样,其中一位妈妈还和老爷爷有一段对话呢,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个当妈妈,一个当老爷爷,分角色读一读。
(8)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只有一个儿子帮妈妈干活)
(9)想象补充:听了老爷爷的话,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第三个孩子从妈妈手里接过沉甸甸的水桶,三个妈妈又会说些什么呢?另外两个儿子会怎么做?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好吗?
三、拓展延伸
1是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我们,多辛苦呀!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学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什么水都有了,水桶是没你们提的了,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儿来孝敬他们?
2讲讲你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
四、总结
是啊,能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做事的才是真正的儿子。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像第三个儿子那样成为爸爸妈妈的好儿子、好女儿。
五、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想法,把它写进你的日记里。
2倡议每天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教学设计上,我着重对学生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个问题,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通过读来体会。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重点朗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学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堂教学中主体,但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落实教学的实效性。当我提出:“你最喜欢哪一个儿子?为什么?”的时候,有学生说:“我喜欢第一个儿子,因为他的力气大。”有的说:“我喜欢第二个,因为他有一副好嗓子。”我心里一沉:为什么学生们的答案跟我的预设相差这么远的呢?于是我再问:“那你认为哪一个儿子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呢?”这时孩子们都纷纷说是第三个儿子,并且很自然地说出诸如:“他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孩子”“他能关心体贴父母”等理由。这时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是对孩子们正确理解文章情感的最大帮助。
学习课文后,我让学生联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谈感受,学生都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说以后要多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孝敬爸爸妈妈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