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社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7 16: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社戏》
【教学目标】
1.了解“社戏”这种民俗活动,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
2.体会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深入理解作者寄寓的情思。
3.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社戏”这种民俗活动,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
2.体会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深入理解作者寄寓的情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文的题目是《社戏》,大家先读读预习提示和课下注释①,了解一下什么是社戏。除了“预习”中介绍的,你还有哪些补充?
明确: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后发展为一种地方基层组织或区域的名称。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一般在庙宇、祠堂或野台演出。它发端的年代久远,渊源可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图腾祭祀仪式。
二、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1.如果让你在“社戏”前面加一个动词的话,加什么好呢?
参考示例:看。
2.课文中第一次出现“看戏”两个字是在第 4 段第一句话。这句话前面的三段和主要情节“看戏”有没有联系?
参考示例:有联系,这三段交代了看戏的时间、地点和看戏的人,还有看戏的机缘——“我”随母亲回外祖母家“归省”,所以才得以看戏。这些可以称为“看戏”前的“序幕”。
3.看戏的过程按时间或事件的发展顺序可分为几部分
参考示例:戏前波折(4—9段),月夜行船(10—13段),船头看戏(14—21段),月下归航、偷豆(22—30段)。
三、通读两文,初会情思
1.《社戏》最后一段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读过课文的同学都知道:豆是很普通的豆,戏让“我”昏昏欲睡,但作者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怎么理解?
(此环节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不设固定答案。教师可在充分了解学生初读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参考示例:“我”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这里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与“我”同龄的水乡少年的劳动本领和办事能力,都是“我”在城镇时未曾感受过的,也是在后来的人生路上难以再遇到的。于是,记忆中普通的“豆”和并不精彩的“戏”便被蒙上了作者个人的情感色彩,时间越久,记忆中的影像和滋味就越耐人寻味,越显珍贵。
2.请同学们默读丛书文章《社戏(节选)》,思考:《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我”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此环节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设固定答案。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关注文本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创意表达。言之成理即可,不要局限于参考示例。)
参考示例:开头部分内容要点依次为:①身在京城,本无看戏兴趣,听友人建议前往;②第一次人多嘈杂无座位,悚然离去;③第二次募捐义演依然拥挤,且主角迟迟不到,失望离去; ④反思中国戏剧不宜剧场观看,更适于远观,北京看戏的挫败经历便引发了儿时在外祖母家远观社戏的回忆。眼前城里看戏备受折磨,儿时乡间看戏永生难忘,两相对比,褒贬分明。眼前的戏是写作的由头,反衬早年“社戏”之美;戏或许不美,豆也普通,美的是看戏和偷豆都是“我”和小伙伴们共同经历的,它们承载着小伙伴们的热情无私、淳朴厚道的美好品质,承载着“我”对这段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鲁迅先生借“社戏”这一民俗活动传达了对故乡、对乡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挚爱和怀念。
3.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读出文中的“我”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恋和挚爱。
四、探究写法,体会妙处
1.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请从课文中任选一件事做例子,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此环节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设固定答案。如学生对表达方式不甚了了,教师可先结合文中语段略加讲解,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赏析自主选择的具体语段,体会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
参考示例:课文最后两段,简要叙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受,生动地描写了善良可爱、略带虚荣的六一公公的音容笑貌和言谈举止,最后用一句意味深长的关于“豆”和“戏”的议论收束全篇,既点明了作者写此文的意旨,又在对“豆”和“戏”的评价中融入了浓郁的乡情。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依表达的需要适时出现,各司其职——叙述勾勒事件的大致轮廓,描写生动地刻画人物、再现场景,议论点明主旨,抒情引发共鸣。四者相互交融、相辅相成,使这两段文字中心突出、框架清晰、具体生动、抒情真挚。
2.自主阅读,习得赏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上述赏析方法,自主选择文中的语段,从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此环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篇目、语段和赏析方式,数量多少不限,话语形式不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中的亮点相机引导,带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习得鉴赏方法。)
3.环节小结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多数文章都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而用得是否得宜关键不在“综合”,也不在“多种”,而在“根据需要”。根据需要使用,才能充分发挥不同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使之为作者更顺畅地表情达意服务。今后阅读文章时,我们又多了一个鉴赏角度——是否按需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
五、关注视角,品味语言
1.寻章摘句见高下
朗读下列语句,勾画《社戏》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将两种表达反复朗读几遍,品品哪种表达更有表现力,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我能想象那热闹的场面和他们的快乐。
(2)我如释重负,浑身舒展。
(3)远处的山连绵起伏,仿佛女人的身体曲线,我坐在船上急切地等待赵庄出现。
(4)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实在太困了,眼前渐渐一片模糊。
(5)一群孩子驾着白色的航船飞速前进……
参考示例:上面五句依次对应课文中的以下句子,各句妙处见括号中的内容。
(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细腻的心理描写,把一个孩子非常想去看戏又不能去时的各种想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对孩子的悲伤、失落感同身受,极具表现力。)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忽而”写出孩子情绪易变的特点,“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的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说不出的大”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明“我”心情好得难以言说,语言精准,以夸大之形绘无形之情,极具表现力。)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是孩子眼中之景,想象丰富而奇特,且富有诗意。“踊跃的铁的兽脊”化静为动,既符合孩子想象丰富,常有奇思妙想的特点,又将迫不及待之情传达得真切自然,不着痕迹。)
(4)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细腻的描写将孩子爱热闹又易犯困,明知无味又不甘丢弃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且台上戏子渐渐模糊的形象在孩子迷离的睡眼中竟成了稀奇的东西,对童心的表现富有奇趣。)
(5)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个半写实半想象的描写是童话里才会出现的场景,生动而富有激情地写出了“我”放飞自我的愉悦心情,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孩子的想象。)
2.揣摩品味会情思
教师鼓励学生从《社戏》中继续寻找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赏析,分享交流时,教师相机点评引导。
参考句式:我觉得“ _______ ”这句话极具表现力(有感情地朗读),如果将其改为“ ____________”就表达不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使人充分感受到 ________________。
(此环节教师要放手,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切不可操之过急,不可在学生尚未沉入文本时就急于提供答案。对表达没有明确思路的学生,可提供发言参考句式加以辅助,可部分套用或略作改动,不强求完全套用。此外,在赏析语言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的童真童趣,将作品的人文精神和语文要素自然地融于一体。)
3.环节小结
在名家的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俯拾即是。这些精彩的语句或将微妙难言的感受传达得精准细腻,或在表层含义之外透露出极其丰富的意蕴,或在瞬间引发读者对往昔相似体验的追忆。对这样的语言,大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多读、细品、反复涵泳,这样不仅能加深对作者情思的感悟理解,更能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教师总结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那些儿时的美味和趣事会因岁月的流逝显得愈发珍贵,尤其是对于远走他乡的游子来说,更是月圆时的思念。当我们渐渐长大,当我们读了“我”成年后看戏的经历,就更能体会这些逝去的美好带给“我”的复杂心境,也能理解为什么读起来如此明媚快乐的文章会选自小说集《呐喊》。童年是美好的,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珍惜人生中的点点滴滴的温情和感动。
七、布置作业
阅读丛书中的《清明》《端午的鸭蛋》《吆喝》三篇文章,在文中分别勾画3 ~ 5处令你印象深刻的语句或段落,思考它们吸引你、打动你的原因。
【板书设计】
民俗:社戏
思念家乡 怀恋童年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关注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和运用,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是注意了五个方面:   
一、是找准切入点,抓住文章叙事艺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叙事美的特点;   
二、是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打开学生的思维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自主、大胆地探究;   
三、是准确地把握教学动态,敏锐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帮助学生化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四、及时抓住教学的有利时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潜力。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学习文本,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在对文本的浸润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能运用。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读文本,在学习文本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真正体现二期课改中的“三维”教育的精神,确实是语文新课 程教学值得好好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