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7 16: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积累重点文言诗词,熟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感受自然之美,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文言诗词,背诵课文。
2、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先乐后忧的感情变化。
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讲授法
教具:
班班通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中华文学灿若群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我们如数家珍。
柳宗元名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溪居》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著名散文《小石潭记》。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积累重点文言诗词,熟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感受自然之美,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
4、检查预习:
1、字词积累:
篁竹huáng 清冽liè 为坻chí 为嵁kān 佁然yǐ
俶尔chù 翕忽xī 差互 cī 悄怆 qiǎo 幽邃suì
2、朗读课文:
(1)、教师播放朗读视频,学生注意节奏。
(2)、学生练习朗读
朗读指南: 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语速、停顿)
5、疏通文意: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懂之处在小组内质疑、解疑,若仍有疑问,提交班级解决。
六、整体感知:
1、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第一段:发现小石潭的过程及概括小石潭的全貌
第二段:描写潭水和潭中游鱼
第三段:小石潭的溪身和岸势
第四段:小石潭周围的气氛和给人的感受
第五段:补充交代同游者
2、写作顺序: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游踪顺序)
七、思考讨论:
1、第一段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写景方法?
动词: 隔 闻 伐 取 见
景物 : 篁竹 小潭 石头 树木
本段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出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情”,埋下伏笔。
(教师补充)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者同一对象观察的角度、距离也不断变化。
2、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什么写法?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潭中景物: 潭水 游鱼 阳光 影子 侧面写水清澈透明
游鱼: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动静结合 特写镜头
写鱼乐也映衬乐作者的欢悦之情(由景生情)。
3、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溪身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曲折蜿蜒
岸势 (犬牙差互 ) 参差不齐
比喻
4、第四段中小石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除此之外,作者还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有这感受?
最突出的特点幽静,作者还感受到一种幽深凄凉。
(教师补充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贞观17年,柳宗元因不满当时政治的黑暗、官场的腐败,萌发了改革的愿望,成为王淑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但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在湖南和广东的交界地,当时很荒僻,是个人间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
作者描写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以环境的“清”渲染人心的“凄”,情景交融,透露出作者被贬后孤独凄苦的心境,反映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痛苦心情。
八、课堂探究:
文章前面“心乐之”,后面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怎样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九、写法探究:
1、虚实相生,动静相间
(1)、如写石潭的“石”,既正面实写,又通过写水声清脆,水质清澈,侧面虚写石潭的“石”的特点。写鱼,实写鱼而虚写水,既表现了鱼的情态,又表现了水的秀美。
(2)、第一段写潭的石底、潭水时,突出了静态,写周围时,“青树翠蔓……参差披拂”,这又是动态;第二段写潭中鱼,既写“佁然不动”,又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这也是动静相间的。如此虚实相生、动静相间,就把景物写得摇曳多姿,有声有色。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文中不仅描写了美丽的山川景色,而且把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感情也写进去了,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潭上环境的凄清,更可以让人体会到作者悲凉的身世。这样写,景物染上了人的感彩,文章创造的境界就更为鲜明切实。
十、课堂小结: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十一、随堂练习:
背诵课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 。
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影布 , ,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 。其岸势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以其境 ,不可 ,乃记之而去。
十二、布置作业:
1、自主积累本课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2、请你在文中任选一处景物,依照示例,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最后揣摩出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
示例:“翠蔓图”
你看,那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互相缠绕在一起,织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石潭周围,参差不齐的枝条,有的覆盖在岩石上,有的伸向水面,浸入清澈的水中,有的在风中摇曳。这美景怎能不令作者心旌摇荡呢?
十三:板书设计:
发现小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潭水:清澈(侧面)
潭中景物 定点描写
游鱼:活泼(动静)
溪身: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 小溪特点 比喻形象 环境清幽
岸势:犬牙差互 心境凄苦
凄神寒骨
潭边气氛 情景交融
悄怆幽邃
同游者——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