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下,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充满幻想与乐趣的回声。
2.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感受并掌握力度记号“f ”、“pp”,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歌曲中。
3.聆听和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赞美与追求,进一步理解和表现歌曲,体会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实践运用。
2.正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组织课堂,情境导入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一起到大森林看一看吧。你听微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沙槌模仿晃动树叶声),诶!还有小鸟叽叽喳喳的歌声。望着幽静的山谷我放声大喊(哎,你好。模仿回声)
师:是谁在呼应老师?(生:回声)
那回声的特点是什么呢?(生答)
师:回声最大的特点是原声声音大,回声声音小而且距离越远声音越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问好,让我们一起来当当回声。
同学们好(老师好)---我会坐(我会坐)---旋律(1 6 0 7 5 0)---师接唱(回声回声,神秘的回声,可爱的回声)手势提醒
师:同学们配合非常默契,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歌曲《友谊的回声》(板书)同学们齐读题目歌曲由王建作词 龚耀年作曲
聆听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回声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播放音频)
(引导学生随音乐动起来 2/4律动 身体律动)
生:静静湖水边、山谷、大森林、大海上、沙滩上......
师:原来这么多地方都有回声,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回声和我们应和着,你的心情怎样?生回答。(愉悦、开心、优美)
2.师:带着这样的心情,跟音乐用u哼唱。(2/4律动 身体律动)
3.师:多么美的回声啊,老师忍不住想唱一唱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开口默唱
歌曲学唱
1.1=bE 2/4拍 强弱
(bE调就像雨后的彩虹让人心情愉悦,感觉世界是清新的)
2. 练声:一起来当当老师的回声
1 6 0 奥~(师--齐--男生--女生 由强到弱 手势提醒)
5 4 3|2 67|1-- u~(师--齐--男生--女生 由强到弱)
3.学唱第一段,跟琴模唱旋律
a.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跟着琴声我们一起模唱旋律。(四句)
根据旋律试着把歌词填进去,别忘了我们练声是的感觉。
b.引入回声(同学们他在向谁呼喊?这里谁是谁的回声呢?)
解决难点:我们刚才说到回声原声大,回声小,如果用力度的强弱变化来表示原声和回声你会怎么做?(生答)同学们很有作曲天分想法和我们著名作曲家龚耀年爷爷一样,龚耀年爷爷在这里用音乐力度记号f强表示原声,pp很弱表示回声(师生配合、生生配合采用回声模式多次练习手势引导)
(八分休止符用点头、快速换气解决、切分节奏)
c.除了用声音表现力度变化,我们还可以借助声势。
师:(我会坐)就像回声在大山谷中飘荡带着这种流畅的感觉,我们把第一段唱一唱,加上我们的声势和动作。
学唱第二段
师:在句尾我们碰见了老朋友,反复记号,我们要从前反复记号处反复。
师:跟着钢琴哼唱歌曲(师唱生哼)
师:你发现不同了吗?(22 6)(22 2)你有一双火眼睛睛,在这里加入声势,你会怎么加(生自由发挥)
(引导:你想在天的那一边,有白云轻轻飘过那应该运用怎样的力度记号呢...对加上力度记号pp 很弱更符合音乐情绪。)
师:跟着钢琴把歌词填进去,不要忘了我们的声势动作。
教唱第三段,注意渐慢
师:跟老师哼唱第三段(同学们跟着琴声用哼鸣哼唱歌曲,同时启动头脑风暴,为这段歌曲创编合适或有新意的动作。)
学生教授动作
小组练习
师:跟着琴声,以小组为单位加上声势、动作完整练习歌曲。
7.成果展示
四、小结
同学们让老师享受了一场音乐盛宴,今天我们学习歌曲...对《友谊的回声》。回声是大自然的声音,和我们心相映,和我们情相通。我们对大自然付出环保卫生,大自然回报我们干净清新。让与大自然建立你呼我应的友谊,唱响人间最美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