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后小测(含答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后小测(含答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7 17:1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一、选择题
1.“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为此国际社会建立了(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2.从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世贸组织共收到202次贸易纠纷投诉,其中由发达国家起诉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美国和欧盟共起诉110次,占总量的55.4%.这种差别说明(  )
A.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
B.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比重较小
C.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
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
3.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通车。铁路从重庆直达德国的物流中心,整个旅程只需16天,远快于从中国港口出发的海运航线。火车在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笔记本电脑、衣服等货物,而另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和医疗设备。据此可知(  )
A.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交流
B.国家实力的对比决定商品种类
C.交通网络发展助力国际贸易
D.“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成果
4.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终止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方兑换关系,并且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这表明(  )
A.美元丧失了世界货币主导地位
B.美国霸主地位出现动摇
C.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更加突出
D.美国经济从此陷入衰退
5.苏俄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7月又决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私人经营。在流通方面,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材料说明苏俄(  )
A.对经济政策进行适时调整
B.公有制经济已丧失生命力
C.资本主义控制了经济命脉
D.按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
6.1921年,苏俄决定建立各省经济委员会,协调经济部门工作。此后,政府拨巨款从国外引进矿上机械设备,并对劳动工资进行了改革,以货币取代实物工资,并按照工人技术水平高低评定工资标准。这些做法(  )
A.发挥了国家经济调控的作用
B.调动了各个阶层的生产积极性
C.促进了苏俄与西方经济交流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下表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进程,反映了中国(  )
1978~1991年 1992~2001年 2001年至今
减少国家对外贸的直接控制,放宽外贸经营权;实行一系列鼓励出口措施 进行了三次大的关税削减;建立大量的技术法规、反倾销条例等 非关税措施大幅度削减或废止;在服务业开放上,涉及WTO服务贸易总协定12大部门中的9个服务业部门
A.社会意识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B.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C.经济改革机制朝激进化方向发展
D.有效应对发达国家经济保护主义
8.1921年,卓别林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福特工厂的流水线,当时人们把福特看成是创造奇迹的大师。但15年后,福特却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也讽刺了福特和他创造的流水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进步加重对工人剥削
B.工业发展加剧环境污染
C.经济大危机冲击工业生产
D.垄断组织控制国家经济
9.如表呈现的是美国可口可乐部分年份的广告语。由此可见,可口可乐的广告语(  )
1905年 “保持和恢复你的体力,无论你到哪里,你都会发现可口可乐”
1923年 “口渴时的享受”“重塑自我,恢复活力”
1929年 “振作起来”
1945年 “为胜利干杯”
1980年 “可口可乐,让你活力再现”
A.强调渗透冷战思维
B.注重推广欧美生活方式
C.具有鲜明时代特色
D.意在争夺世界饮料市场
10.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主要大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各国经济发展。据下表可知,当时
(  )
大危机前后主要国家GDP对照表(单位:万元)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苏联
1929年 2513.48 1941.93 8433.34 2622.84 1282.16 2383.92
1938年 2976.19 1874.02 7999.57 3423.51 1769.57 4052.20
A.国家强制干预有利于稳定经济
B.多边贸易成为国际时尚
C.世界大战对英法造成沉重打击
D.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主流
11.1936年,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对各州的拨款增加了2倍多,其中对在1932年总统大选中支持共和党人胡佛的宾夕法尼亚州拨款增幅最大,达到了3000%。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州注册的民主党人大增,帮助罗斯福赢得了该州1936年的总统选票。这表明(  )
A.新政得到广泛支持 B.国家干预初见成效
C.救济带有政治色彩 D.保障体系已经形成
12.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指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美元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一内在矛盾说明(  )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削弱
B.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
C.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
D.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裂痕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济贫法并非仅指某一部法律,而是由一系列不同时期的法律组成的一个体系。从17世纪上半叶《伊丽莎白济贫法》到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是英国济贫法制度上的旧济贫法时期,全社会都认为贫困是个人懒惰或者道德问题造成的,于是劳动救济成为英国济贫的主要内容,如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到济贫院进行强制劳动,济贫无异于惩贫。19世纪末,工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熟练工人,一些工业家意识到济贫乃至教育和卫生服务不是一种危险而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保护工人免受贫穷从经济上成为一种合理的行为”,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霍尔豪斯认为“国家行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手段”。190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皇家调查委员会,调查济贫法的执行情况以及其他应对由失业所导致的贫困问题,报告形成了明显的区分:多数派坚持济贫法应该继续存在,需要的只是改进,他们认为贫困主要是由于个人原因引起的,它的起源与特点更多的是道德方面,政府本身无法消除;少数派则认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主要是由于社会和经济因素造成的,贫困者本人也是受害者,他们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国家应该采取措施解决。多数派与少数派的观点实际上也代表当时社会上对于贫困的两种不同认识,这样的争论在以后仍在继续。——《现代交际》2016年12月总第446期《英国贫困问题解决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并予以合理的历史解释。
(2)英国“这样的争论在以后仍在继续”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举例说明。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一、选择题
1.“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为此国际社会建立了(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C
2.从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世贸组织共收到202次贸易纠纷投诉,其中由发达国家起诉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美国和欧盟共起诉110次,占总量的55.4%.这种差别说明(  )
A.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
B.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比重较小
C.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
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
【答案】D
3.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通车。铁路从重庆直达德国的物流中心,整个旅程只需16天,远快于从中国港口出发的海运航线。火车在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笔记本电脑、衣服等货物,而另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和医疗设备。据此可知(  )
A.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交流
B.国家实力的对比决定商品种类
C.交通网络发展助力国际贸易
D.“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成果
【答案】C
4.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终止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方兑换关系,并且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这表明(  )
A.美元丧失了世界货币主导地位
B.美国霸主地位出现动摇
C.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更加突出
D.美国经济从此陷入衰退
【答案】B
5.苏俄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7月又决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私人经营。在流通方面,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材料说明苏俄(  )
A.对经济政策进行适时调整
B.公有制经济已丧失生命力
C.资本主义控制了经济命脉
D.按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
【答案】A
6.1921年,苏俄决定建立各省经济委员会,协调经济部门工作。此后,政府拨巨款从国外引进矿上机械设备,并对劳动工资进行了改革,以货币取代实物工资,并按照工人技术水平高低评定工资标准。这些做法(  )
A.发挥了国家经济调控的作用
B.调动了各个阶层的生产积极性
C.促进了苏俄与西方经济交流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
7.下表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进程,反映了中国(  )
1978~1991年 1992~2001年 2001年至今
减少国家对外贸的直接控制,放宽外贸经营权;实行一系列鼓励出口措施 进行了三次大的关税削减;建立大量的技术法规、反倾销条例等 非关税措施大幅度削减或废止;在服务业开放上,涉及WTO服务贸易总协定12大部门中的9个服务业部门
A.社会意识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B.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C.经济改革机制朝激进化方向发展
D.有效应对发达国家经济保护主义
【答案】B
8.1921年,卓别林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福特工厂的流水线,当时人们把福特看成是创造奇迹的大师。但15年后,福特却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也讽刺了福特和他创造的流水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进步加重对工人剥削
B.工业发展加剧环境污染
C.经济大危机冲击工业生产
D.垄断组织控制国家经济
【答案】A
9.如表呈现的是美国可口可乐部分年份的广告语。由此可见,可口可乐的广告语(  )
1905年 “保持和恢复你的体力,无论你到哪里,你都会发现可口可乐”
1923年 “口渴时的享受”“重塑自我,恢复活力”
1929年 “振作起来”
1945年 “为胜利干杯”
1980年 “可口可乐,让你活力再现”
A.强调渗透冷战思维
B.注重推广欧美生活方式
C.具有鲜明时代特色
D.意在争夺世界饮料市场
【答案】C
10.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主要大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各国经济发展。据下表可知,当时
(  )
大危机前后主要国家GDP对照表(单位:万元)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苏联
1929年 2513.48 1941.93 8433.34 2622.84 1282.16 2383.92
1938年 2976.19 1874.02 7999.57 3423.51 1769.57 4052.20
A.国家强制干预有利于稳定经济
B.多边贸易成为国际时尚
C.世界大战对英法造成沉重打击
D.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主流
【答案】A
11.1936年,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对各州的拨款增加了2倍多,其中对在1932年总统大选中支持共和党人胡佛的宾夕法尼亚州拨款增幅最大,达到了3000%。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州注册的民主党人大增,帮助罗斯福赢得了该州1936年的总统选票。这表明(  )
A.新政得到广泛支持 B.国家干预初见成效
C.救济带有政治色彩 D.保障体系已经形成
【答案】C
12.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指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美元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一内在矛盾说明(  )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削弱
B.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
C.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
D.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裂痕
【答案】C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济贫法并非仅指某一部法律,而是由一系列不同时期的法律组成的一个体系。从17世纪上半叶《伊丽莎白济贫法》到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是英国济贫法制度上的旧济贫法时期,全社会都认为贫困是个人懒惰或者道德问题造成的,于是劳动救济成为英国济贫的主要内容,如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到济贫院进行强制劳动,济贫无异于惩贫。19世纪末,工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熟练工人,一些工业家意识到济贫乃至教育和卫生服务不是一种危险而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保护工人免受贫穷从经济上成为一种合理的行为”,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霍尔豪斯认为“国家行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手段”。190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皇家调查委员会,调查济贫法的执行情况以及其他应对由失业所导致的贫困问题,报告形成了明显的区分:多数派坚持济贫法应该继续存在,需要的只是改进,他们认为贫困主要是由于个人原因引起的,它的起源与特点更多的是道德方面,政府本身无法消除;少数派则认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主要是由于社会和经济因素造成的,贫困者本人也是受害者,他们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国家应该采取措施解决。多数派与少数派的观点实际上也代表当时社会上对于贫困的两种不同认识,这样的争论在以后仍在继续。——《现代交际》2016年12月总第446期《英国贫困问题解决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并予以合理的历史解释。
(2)英国“这样的争论在以后仍在继续”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案:(1)观点一:多数派认为贫困是由于个人原因引起的,政府本身无法消除。
历史解释: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政府代表资产阶级利益,鼓励工人勤奋劳动,救济丧失劳动力的人,对于那些因懒惰而致贫的人群予以严惩;加之自由主义思想盛行,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多数派的观点与旧济贫法两者相辅相成,支配着工业革命早期的济贫思想,造成了阶级矛盾激化。
观点二:少数派认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历史解释: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熟练工人,济贫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新自由主义思想盛行,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少数派则代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萌芽,认为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起到了缓和矛盾的作用。
(2)结果: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例:英国建立起了福利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