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一、选择题
1.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中提及乌鲁克国遭遇外来入侵时,国王咨询长老会,长老会主张投降。国王再咨询人民大会后,接受其主张,决定抵抗。这表明当时( )
A.两河流域民权意识觉醒
B.乌鲁克国仍有原始民主因素
C.早期国家制度逐步完善
D.文学艺术作品神权色彩浓厚
2.如表是阿拉伯帝国部分文化成果简介,由此可知阿拉伯帝国( )
成果名称 地位 作者
《医典》 12至17世纪,一直被看作西方医学指南 伊本.西那(波斯人)
《音乐大全》 被誉为东方最有权威的音乐著作 法拉比(突厥人)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在12世纪翻译成拉丁文后,直至16世纪都是欧洲各大学的主要数学教科书 花拉子密(生于中亚阿姆河下游的花拉子模)
《医学集成》 医学百科全书,影响欧洲医学长达数百年 拉齐(波斯人)
A.重视科技文化创新 B.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
C.文化成就世界领先 D.沟通东西方作用突出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有人发现自己丢失的物品在另一人手中,而且有证人能证明这件物品是自己的,而占有此物的人则说此物是买来的,买时有证人在场。如果双方均能提供相应的证人,法官就应该审理此案,而且双方证人皆须就其所知声明于神之前。这说明古巴比伦( )
①以法律调节社会纠纷
②司法审判重视证据
③以法律维护民主政体
④司法审判迷信神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汉谟拉比法典》要求自由民尊重和服从法律,维持国家法律的尊严。有涉及诉讼关系的受害自由民“务必诵读‘石柱法’阐释案件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判”。同时规定,对法典不准曲解和更改,对判决不服者可上诉至国家最高法官国王。由此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C.体现了封建集权的特征
D.强化了人身依附的关系
5.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盗窃、抢掠、高利贷、财产纠纷的条款最多,对债务奴隶和土地租佃也有不少规定,法典提及十项手工业,多与建筑、武器制造有关。该材料可以佐证此时的古巴比伦王国( )
①社会分化
②城市衰落
③社会稳定
④工商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自由民在诉讼案件中提供罪证,而所述无从证实,倘案关生命问题,如此应处死;倘法官审理讼案,作出判决,提出正式判决书,而后来又变更其判决,如此应揭发其擅改判决之罪行,科之以相当于原案中之起诉金额的十二倍罚金。”这些规定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借鉴了罗马法司法原则
C.导致司法程序复杂繁琐
D.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7.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秆和泥板进行书写,《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阿拉伯人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世界各地文化是多样的且独立发展
B.不同的生存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
C.世界各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D.区域文化的发展是与其他区域交流的结果
8.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帝国被亚述帝国灭亡,安纳托利亚半岛未形成统一的地域性王国,很多外来民族进入这一真空地带,他们与当地的居民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一批小型的地域性国家,这为安纳托利亚铁器时代文明的重塑与转向奠定了基础。这表明,安纳托利亚半岛文化 ( )
A.缺乏历史继承性 B.具有多元性特点
C.受地理环境影响 D.是欧亚文化起点
9.如图中,左边是公元前7—前6世纪的希腊雕刻,右边是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雕刻。两者在发式、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下列古代文明现象与这幅图在主旨上不一致的是( )
A.罗马帝国的商人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
B.从腓尼基字母演化出拉丁字母的过程
C.希腊神话的洪水传说源于苏美尔神话
D.古埃及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
10.有人将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排列座次(如图)。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些文字( )
A.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B.具有较强的象形表意性
C.显示出大河文明的辉煌
D.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11.如图是一件国王在祭祀时,用来调磨颜料化妆的调色板。其反面,那尔迈头戴象征上埃及的白冠,正击打敌人;鹰脚下的莎草表示被“鹰神”打败的尼罗河三角洲的居民。其正面,那尔迈头戴象征下埃及的红冠,和他的随从一起巡视战场;前方横躺着十具被斩首的敌人尸体。画面突出了主要人物,上方还有文字符号。据此,可能得出的结论有( )
①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②古埃及建筑艺术深受宗教影响
③古埃及人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
④古埃及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儿子打他的父亲,应砍掉他的手。父亲无力偿还债务时,不仅可以将自己的奴隶,也可以将自己的家庭成员送给债主抵债,父亲有权力但没有义务去赎回这些家人。由此可见,古代两河流域地区( )
A.家庭父权拥有绝对的权威
B.债务奴隶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C.法律的审判相对公平公正
D.通过法典保护成年男子的权益
二、综合题
13.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区的文明多元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阿拉伯帝国的码头,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阿拉伯帝国在这一时期社会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阿拉伯人在沟通世界经济文化中的作用。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一、选择题
1.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中提及乌鲁克国遭遇外来入侵时,国王咨询长老会,长老会主张投降。国王再咨询人民大会后,接受其主张,决定抵抗。这表明当时( )
A.两河流域民权意识觉醒
B.乌鲁克国仍有原始民主因素
C.早期国家制度逐步完善
D.文学艺术作品神权色彩浓厚
【答案】B
2.如表是阿拉伯帝国部分文化成果简介,由此可知阿拉伯帝国( )
成果名称 地位 作者
《医典》 12至17世纪,一直被看作西方医学指南 伊本.西那(波斯人)
《音乐大全》 被誉为东方最有权威的音乐著作 法拉比(突厥人)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在12世纪翻译成拉丁文后,直至16世纪都是欧洲各大学的主要数学教科书 花拉子密(生于中亚阿姆河下游的花拉子模)
《医学集成》 医学百科全书,影响欧洲医学长达数百年 拉齐(波斯人)
A.重视科技文化创新 B.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
C.文化成就世界领先 D.沟通东西方作用突出
【答案】D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有人发现自己丢失的物品在另一人手中,而且有证人能证明这件物品是自己的,而占有此物的人则说此物是买来的,买时有证人在场。如果双方均能提供相应的证人,法官就应该审理此案,而且双方证人皆须就其所知声明于神之前。这说明古巴比伦( )
①以法律调节社会纠纷
②司法审判重视证据
③以法律维护民主政体
④司法审判迷信神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4.《汉谟拉比法典》要求自由民尊重和服从法律,维持国家法律的尊严。有涉及诉讼关系的受害自由民“务必诵读‘石柱法’阐释案件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判”。同时规定,对法典不准曲解和更改,对判决不服者可上诉至国家最高法官国王。由此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C.体现了封建集权的特征
D.强化了人身依附的关系
【答案】B
5.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盗窃、抢掠、高利贷、财产纠纷的条款最多,对债务奴隶和土地租佃也有不少规定,法典提及十项手工业,多与建筑、武器制造有关。该材料可以佐证此时的古巴比伦王国( )
①社会分化
②城市衰落
③社会稳定
④工商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6.“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自由民在诉讼案件中提供罪证,而所述无从证实,倘案关生命问题,如此应处死;倘法官审理讼案,作出判决,提出正式判决书,而后来又变更其判决,如此应揭发其擅改判决之罪行,科之以相当于原案中之起诉金额的十二倍罚金。”这些规定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借鉴了罗马法司法原则
C.导致司法程序复杂繁琐
D.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答案】D
7.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秆和泥板进行书写,《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阿拉伯人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世界各地文化是多样的且独立发展
B.不同的生存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
C.世界各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D.区域文化的发展是与其他区域交流的结果
【答案】B
8.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帝国被亚述帝国灭亡,安纳托利亚半岛未形成统一的地域性王国,很多外来民族进入这一真空地带,他们与当地的居民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一批小型的地域性国家,这为安纳托利亚铁器时代文明的重塑与转向奠定了基础。这表明,安纳托利亚半岛文化 ( )
A.缺乏历史继承性 B.具有多元性特点
C.受地理环境影响 D.是欧亚文化起点
【答案】B
9.如图中,左边是公元前7—前6世纪的希腊雕刻,右边是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雕刻。两者在发式、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下列古代文明现象与这幅图在主旨上不一致的是( )
A.罗马帝国的商人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
B.从腓尼基字母演化出拉丁字母的过程
C.希腊神话的洪水传说源于苏美尔神话
D.古埃及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
【答案】D
10.有人将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排列座次(如图)。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些文字( )
A.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B.具有较强的象形表意性
C.显示出大河文明的辉煌
D.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答案】C
11.如图是一件国王在祭祀时,用来调磨颜料化妆的调色板。其反面,那尔迈头戴象征上埃及的白冠,正击打敌人;鹰脚下的莎草表示被“鹰神”打败的尼罗河三角洲的居民。其正面,那尔迈头戴象征下埃及的红冠,和他的随从一起巡视战场;前方横躺着十具被斩首的敌人尸体。画面突出了主要人物,上方还有文字符号。据此,可能得出的结论有( )
①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②古埃及建筑艺术深受宗教影响
③古埃及人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
④古埃及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1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儿子打他的父亲,应砍掉他的手。父亲无力偿还债务时,不仅可以将自己的奴隶,也可以将自己的家庭成员送给债主抵债,父亲有权力但没有义务去赎回这些家人。由此可见,古代两河流域地区( )
A.家庭父权拥有绝对的权威
B.债务奴隶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C.法律的审判相对公平公正
D.通过法典保护成年男子的权益
【答案】A
二、综合题
13.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区的文明多元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阿拉伯帝国的码头,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阿拉伯帝国在这一时期社会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阿拉伯人在沟通世界经济文化中的作用。
答案:(1)原因:阿拉伯帝国的商业贸易繁荣;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疆域的扩大;地处东西方传统商路的中心;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及民众的好学精神及知识创造等。
(2)主要措施:统治者重视对先进文化的摄取;不拘一格网罗人才;搜罗典籍,推进翻译运动。特点: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与创新。
(3)作用: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传播各民族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和桥梁;对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均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