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7 18:08:54

文档简介

十九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20分钟 30分)
1.(3分)(2024·哈尔滨高一检测)从1916年到1928年,北洋军阀之间“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这体现的时代特点是 (  )
A.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清廷日益腐败无能
D.民主革命风起云涌
【解析】选A。材料“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体现的是民国时期政局混乱,社会动荡,故选A;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此时清政府早已被推翻,排除C;材料与民主革命无关,排除D。
2.(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其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其主要原因是  (  )
A.先进的技术支撑  
B.相对安定有序的国内环境
C.外资的大量涌入  
D.政府实行鼓励实业的政策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其主要原因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鼓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故选D;当时并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排除A;此时国内环境并不稳定,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排除B;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排除C。
3.(3分)如表是1919年全国注册的工业工厂数(部分)。以下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
地区 江苏 (含 上海) 直隶 (含 天津) 浙 江 广 东 山 东 福 建 奉 天 湖 北 陕 西 黑 龙 江 江 西
数量 (单位: 家) 155 45 42 33 31 20 19 19 3 3 1
A.近代工业发展很迅速
B.近代经济发展受阻
C.近代工业分布不合理
D.官僚资本发展迅速
【解析】选C。结合材料可知,沿海地区的工厂注册数远多于内陆省份,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分布严重失衡,故选C;材料体现不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排除A;近代经济发展受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南京民国政府成立后官僚资本发展迅速,时间不符,排除D。
4.(3分)(2024·北京高一检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禁止贩卖人口,倡女权,易服饰”。这些措施 (  )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B.使中国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
C.消除了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 
D.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解析】选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实行的禁止缠足和毒品,禁止赌博和贩卖人口,改革社会礼仪、服饰和提倡女权等措施,革除陈规陋习,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促使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故选B;南京临时政府的社会改革并未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消除”说法错误,排除C;南京临时政府的社会改革并未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排除D。
【拓展延伸】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特点及趋势
(1)原因:①外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②内部:政治——政府政策推动;经济——近代工业产生和发展;文化——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2)特点:①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的地区变化不平衡。②中西、新旧并存。
(3)趋势:由陈腐刻板到文明简约。
5.(3分)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
A.民主与科学 B.除旧与布新
C.改良与革命 D.自强与求富
【解析】选A。据本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要结论:陈独秀掀起新文化运动,主要倡导民主与科学,故选A;除旧和布新不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具体内容,排除B;改良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排除C;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排除D。
6.(3分)(2024·丹东高一检测)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阐述道:“尽管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中对孔子的批判有简单化和绝对化的地方,但毫不留情地触及儒家学说中名教、三纲五常等维护等级制度的旧文化的根源,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作者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 (  )
A.解放思想 B.尊孔复古
C.托古改制 D.清除陋习
【解析】选A。据材料“触及儒家学说中名教、三纲五常等维护等级制度的旧文化的根源,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可知,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选A;尊孔复古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托古改制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排除C;材料与清除陋习无关,排除D。
【补偿训练】
1.“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篇檄文的发表针对的是 (  )
A.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袁世凯修改总统选举法
D.袁世凯基本接受“二十一条”
【解析】选B。据“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篇檄文针对的是袁世凯意图复辟帝制,故选B;A、C、D与“一人冠冕”不符,排除。
2.1918年,孙中山发表通电,痛心地表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反映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  )
A.民主共和理念广泛传播
B.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军阀混战割据局面严重
D.文明开化的新风尚盛行
【解析】选C。据材料“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的大患是南北军阀的混战,故选C;材料体现的是军阀混战,并不是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排除A;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也无法得出新风尚的相关信息,排除B、D。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4万中国劳工奔赴欧洲,其中有超8万人来自山东,他们挖战壕,修公路,甚至去前线流血拼杀,很多人为此付出生命。华工入欧 (  )
A.为同盟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B.为反法西斯同盟作出巨大贡献
C.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体现
D.意图在于一战后收回山东主权
【解析】选D。一战期间,中国参战加入协约国,并派大量华工入欧,其主要目的是在一战后收回山东主权,故选D;中国参加一战,加入的是协约国,排除A;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排除B;一战之后,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巴黎和会却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体现了弱国无外交,排除C。
4.(2023·阜阳高一检测)鲁迅曾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这说明民国建立后 (  )
A.重建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B.实行实业救国的迫切性
C.防止复辟帝制的紧要性
D.清算封建思想的滞后性
【解析】选A。据所学可知,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军阀之间征战不已,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说明当时中国有民国之名无民国之实,据此可知,民国建立后,重建社会秩序成为当务之急,故选A;题干中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等史实都属于政治层面,而“实业救国”属于经济层面,排除B;题干强调的是社会政局的不稳定,而“复辟帝制”仅是社会秩序不稳定的一个方面,排除C;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没有“滞后”,排除D。
5.(2024·深圳高一检测)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参展商品达10余万种,获奖数量达1 200多项,在全部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历届世博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展品在此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有利的国际环境是 (  )
A.民国政府重视支持民族产业 
B.一战导致工业强国遭受破坏
C.美国扶植民国政府抗衡日本 
D.中国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解析】选B。据材料时间1915年,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工业强国遭受破坏,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故选B;材料问题是国际环境,而民国政府重视是国内环境,排除A;1915年民国政府主要是依靠日本的势力,而非美国,排除C;材料问题是国际环境,中国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是国内原因,排除D。
6.有关统计,民营资本所占的比重,在工矿交通业总资本中,从1894年的38.2%,上升到1912年前后的70.9%、1920年前后的79.8%。在银行业总资本中,从1904年之前的零点,增加至1912年前后的27.5%、1920年前后的51.4%。民营企业和官办企业的资本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894—1913年的15.08%、14.54%,改变为1913—1920年的10.54%、3.81%。据此可知 (  )
A.晚清时期民营企业的资本明显占据优势
B.民国初期官营企业的资本年增长率较高
C.官营和民营企业均推动近代中国工业化
D.清朝政府和民国政府限制国营企业发展
【解析】选C。据材料数据可知,主要涉及官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晚清和民国初年两个阶段的发展情况,这些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不管哪个阶段哪种类型企业,都共同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化,故选C;民营企业在工矿交通和银行方面增长迅速,但不能说明晚清时期民营企业的资本就占据优势,毕竟材料中只有两个行业的数据,排除A;民国初期官营企业的资本年增长率明显低于民营企业,排除B;这个时期,清朝政府和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并未限制国营企业发展,排除D。
7.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  )
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独立与进步 D.新道德与旧道德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这里描述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和科学,故选B;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独立与进步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排除C;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不是“德先生”与“赛先生”所指,排除D。
8.1920 年,蔡元培率先在北大开放大学女禁,招收九名女学生,首开大学教育男女同校的先河。上海、 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竞相仿效,女生络绎进入各地大学,蔚成风气。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
A.批判封建旧道德和旧礼教
B.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
C.使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D.倡导解放妇女和文明开化
【解析】选D。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新文化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与题意相合,故选D;“封建旧道德和旧礼教”不合题意,男女同校等侧重提倡新道德,排除A;“民主科学”侧重反专制、反愚昧迷信,与女性接受大学教育无逻辑关系,排除B;“使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排除C。
9.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开始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1928年)。这一时期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 (  )
A.改良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
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
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
【解析】选D。据所学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故选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改良与暴力革命之争已经结束,排除A;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没有责任内阁,排除B;材料问题是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是民族矛盾,排除C。
10.(2024·北海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北洋军阀集团的大小军阀早期由于大多出自农村,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对于近代工业,他们缺乏充分的了解,还不熟悉资本主义的剥削手段,所以多数军阀基本上仍是霸占土地的大小地主。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北洋军阀集团 (  )
A.是团结各种反清力量的农民组织  
B.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要社会基础
C.阻碍了中国向资本主义过渡 
D.是中西杂陈过渡性社会的必然产物
【解析】选B。据材料“北洋军阀……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数军阀……大小地主”可知,北洋军阀集团与农村和土地有着密切关系,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要社会基础,故选B;北洋军阀不是农民组织,排除A;材料强调北洋军阀集团与农村、土地的关系,不涉及对资本主义的阻碍,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西方对北洋军阀集团的影响,“中西杂陈”说法错误,排除D。
11.(2023·郴州高一检测)1916年,段祺瑞指出“日本人既已加入(一战),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但众怒难犯,料其难以取胜。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据此判断,段祺瑞主张参战的动机是 (  )
A.改变中国弱国地位 
B.反抗日本对华侵略
C.扩大皖系军阀势力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
【解析】选D。据材料“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结合中国参战相关史实可知,段祺瑞主张参战的动机有两个,一是抵制日本的侵略,二是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概而言之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利益,故选D;据材料“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可知,段祺瑞的着眼点在于一战后中国在和会上可以有一席之地,并非改变国家地位,且参加一战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弱国地位,排除A;据材料“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可知,段祺瑞是防范日本对青岛的侵略,而非反抗日本对华侵略,排除B;段祺瑞时任北洋政府总理,参战代表国家,壮大皖系势力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
12.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到1919年,茂新、福新面粉系统共有8个厂。1915年,又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到1918年,盈利额达到22万元,为1915年该厂盈利额的11倍。荣氏企业稳坐“面粉大王”的宝座。这从侧面反映了   (  )
A.近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B.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C.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新气象 
D.西方列强退出中国市场
【解析】选C。据材料1912—1919年荣氏兄弟从建厂到成为“面粉大王”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表现,故选C;“形成完整体系”不合史实,近代中国重工业被列强控制,中国民族工业体系呈现畸形特点,排除A;“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B;“退出”不合史实,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侵略,排除D。
13.(2024·枣庄高一检测)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倡导“兽性主义”(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两者旨在 (  )
A.塑造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B.说明近代体育教育的缺失
C.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D.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解析】选A。据材料“倡导‘兽性主义’(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可知,陈独秀和毛泽东都强调国人的身体素质要增强,强国要先强体育,两者的目的是塑造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故选A;材料“倡导‘兽性主义’”“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强调增强国人的身体素质,强国要先强体育,未涉及近代体育教育缺失的相关信息,不能说明近代体育教育的缺失和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排除B和C;两者的目的都是增强国人的身体素质,塑造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并非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排除D。
【深化点拨】新文化运动批判以“尊君”为中心的专制主义和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礼教,重点批判君主专制主义、“吃人”礼教、家庭制度等,但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洋军阀集团以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列强为其依靠,即它除了努力强化其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军事力量外,还需要借助外国势力的支持。在外交上,历届北洋政府依赖外援及接受不合理义务,与英、美、日等国或明或暗地进行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勾结,历史和地理原因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无力东顾所留出的空档,致使北洋政府与日本的关系尤为密切,而日本从各方面对中国的操纵与影响,在这一时期表现得也极为明显。而列强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在华利益,维护其势力范围,也以经济援助和政治干预等不同手法与北洋政府进行交易。一方面,北洋政府被迫实行的开放性外交引进了外国资本、商品和科学技术,同时也间接引进了西方文化。这些均有利于北洋政府摆脱财政危机和中国民众思想素质的提高,对中国民族主义发展起了刺激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外国得以控制中国市场和财政,操纵金融和海关等经济命脉,使中国更难以收回已丧失的主权,致使多次外交交涉均因国力不足而宣告失败。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开放性外交是适应近代国际政治环境必然要求的。
——摘编自王溶《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根本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被迫实行的开放性外交引进了外国资本、商品和科学技术,同时也间接引进了西方文化”可得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据材料“除了努力强化其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军事力量外,还需要借助外国势力的支持”可得封建色彩浓厚,依附和受制于西方列强;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无力东顾所留出的空档,致使北洋政府与日本的关系尤为密切”可得与日本关系尤为密切。
第(2)题据材料“对中国民族主义发展起了刺激和促进作用”可得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材料“开放性外交引进了外国资本、商品和科学技术,同时也间接引进了西方文化”可得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引进和传播;据材料“开放性外交是适应近代国际政治环境必然要求的”可得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交近代化;据材料“外国得以控制中国市场和财政,操纵金融和海关等经济命脉,使中国更难以收回已丧失的主权”,可得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经济和政治主权,加剧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结合所学,可得激化了阶级与民族矛盾。
答案:(1)特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封建色彩浓厚;依附和受制于西方列强;与日本关系尤为密切。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交近代化;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引进和传播。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经济和政治主权;加剧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激化了阶级与民族矛盾。十九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3分)(2024·哈尔滨高一检测)从1916年到1928年,北洋军阀之间“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这体现的时代特点是 (  )
A.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清廷日益腐败无能
D.民主革命风起云涌
2.(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其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其主要原因是  (  )
A.先进的技术支撑  
B.相对安定有序的国内环境
C.外资的大量涌入  
D.政府实行鼓励实业的政策
3.(3分)如表是1919年全国注册的工业工厂数(部分)。以下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
地区 江苏 (含 上海) 直隶 (含 天津) 浙 江 广 东 山 东 福 建 奉 天 湖 北 陕 西 黑 龙 江 江 西
数量 (单位: 家) 155 45 42 33 31 20 19 19 3 3 1
A.近代工业发展很迅速
B.近代经济发展受阻
C.近代工业分布不合理
D.官僚资本发展迅速
4.(3分)(2024·北京高一检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禁止贩卖人口,倡女权,易服饰”。这些措施 (  )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B.使中国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
C.消除了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 
D.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拓展延伸】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特点及趋势
(1)原因:①外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②内部:政治——政府政策推动;经济——近代工业产生和发展;文化——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2)特点:①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的地区变化不平衡。②中西、新旧并存。
(3)趋势:由陈腐刻板到文明简约。
5.(3分)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
A.民主与科学 B.除旧与布新
C.改良与革命 D.自强与求富
6.(3分)(2024·丹东高一检测)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阐述道:“尽管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中对孔子的批判有简单化和绝对化的地方,但毫不留情地触及儒家学说中名教、三纲五常等维护等级制度的旧文化的根源,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作者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 (  )
A.解放思想 B.尊孔复古
C.托古改制 D.清除陋习
【补偿训练】
1.“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篇檄文的发表针对的是 (  )
A.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袁世凯修改总统选举法
D.袁世凯基本接受“二十一条”
2.1918年,孙中山发表通电,痛心地表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反映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  )
A.民主共和理念广泛传播
B.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军阀混战割据局面严重
D.文明开化的新风尚盛行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4万中国劳工奔赴欧洲,其中有超8万人来自山东,他们挖战壕,修公路,甚至去前线流血拼杀,很多人为此付出生命。华工入欧 (  )
A.为同盟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B.为反法西斯同盟作出巨大贡献
C.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体现
D.意图在于一战后收回山东主权
4.(2023·阜阳高一检测)鲁迅曾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这说明民国建立后 (  )
A.重建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B.实行实业救国的迫切性
C.防止复辟帝制的紧要性
D.清算封建思想的滞后性
5.(2024·深圳高一检测)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参展商品达10余万种,获奖数量达1 200多项,在全部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历届世博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展品在此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有利的国际环境是 (  )
A.民国政府重视支持民族产业 
B.一战导致工业强国遭受破坏
C.美国扶植民国政府抗衡日本 
D.中国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6.有关统计,民营资本所占的比重,在工矿交通业总资本中,从1894年的38.2%,上升到1912年前后的70.9%、1920年前后的79.8%。在银行业总资本中,从1904年之前的零点,增加至1912年前后的27.5%、1920年前后的51.4%。民营企业和官办企业的资本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894—1913年的15.08%、14.54%,改变为1913—1920年的10.54%、3.81%。据此可知 (  )
A.晚清时期民营企业的资本明显占据优势
B.民国初期官营企业的资本年增长率较高
C.官营和民营企业均推动近代中国工业化
D.清朝政府和民国政府限制国营企业发展
7.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  )
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独立与进步 D.新道德与旧道德
8.1920 年,蔡元培率先在北大开放大学女禁,招收九名女学生,首开大学教育男女同校的先河。上海、 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竞相仿效,女生络绎进入各地大学,蔚成风气。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
A.批判封建旧道德和旧礼教
B.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
C.使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D.倡导解放妇女和文明开化
9.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开始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1928年)。这一时期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 (  )
A.改良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
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
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
10.(2024·北海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北洋军阀集团的大小军阀早期由于大多出自农村,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对于近代工业,他们缺乏充分的了解,还不熟悉资本主义的剥削手段,所以多数军阀基本上仍是霸占土地的大小地主。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北洋军阀集团 (  )
A.是团结各种反清力量的农民组织  
B.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要社会基础
C.阻碍了中国向资本主义过渡 
D.是中西杂陈过渡性社会的必然产物
11.(2023·郴州高一检测)1916年,段祺瑞指出“日本人既已加入(一战),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但众怒难犯,料其难以取胜。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据此判断,段祺瑞主张参战的动机是 (  )
A.改变中国弱国地位 
B.反抗日本对华侵略
C.扩大皖系军阀势力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
12.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到1919年,茂新、福新面粉系统共有8个厂。1915年,又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到1918年,盈利额达到22万元,为1915年该厂盈利额的11倍。荣氏企业稳坐“面粉大王”的宝座。这从侧面反映了   (  )
A.近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B.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C.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新气象 
D.西方列强退出中国市场
13.(2024·枣庄高一检测)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倡导“兽性主义”(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两者旨在 (  )
A.塑造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B.说明近代体育教育的缺失
C.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D.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深化点拨】新文化运动批判以“尊君”为中心的专制主义和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礼教,重点批判君主专制主义、“吃人”礼教、家庭制度等,但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洋军阀集团以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列强为其依靠,即它除了努力强化其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军事力量外,还需要借助外国势力的支持。在外交上,历届北洋政府依赖外援及接受不合理义务,与英、美、日等国或明或暗地进行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勾结,历史和地理原因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无力东顾所留出的空档,致使北洋政府与日本的关系尤为密切,而日本从各方面对中国的操纵与影响,在这一时期表现得也极为明显。而列强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在华利益,维护其势力范围,也以经济援助和政治干预等不同手法与北洋政府进行交易。一方面,北洋政府被迫实行的开放性外交引进了外国资本、商品和科学技术,同时也间接引进了西方文化。这些均有利于北洋政府摆脱财政危机和中国民众思想素质的提高,对中国民族主义发展起了刺激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外国得以控制中国市场和财政,操纵金融和海关等经济命脉,使中国更难以收回已丧失的主权,致使多次外交交涉均因国力不足而宣告失败。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开放性外交是适应近代国际政治环境必然要求的。
——摘编自王溶《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根本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