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35分钟 65分)
1.(3分)(2024·苏州高一检测)1897年,康有为将儒家经典《春秋》与西方宪法相比较,称“《春秋》者,万身之法, 万国之法也。尝以泰西公法考之,同者十八九焉”。这表明,康有为 ( )
A.坚持中体西用理念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力主推行尊孔复古
D.借助传统减少变法阻力
【解析】选D。康有为把《春秋》与西方宪法相比较是为了宣传西方宪法,借助传统减少变法阻力,故选D;中体西用理念是洋务派的观点,而康有为是维新派,排除A;中国近代化进程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开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袁世凯当政时推行尊孔复古,排除C。
2.(3分)梁启超称康有为的思想“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其火山大喷火也”,他意在强调康有为 (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主导地位
B.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C.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D.推动了变法思想的传播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斥为伪书,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这两部书推动了变法思想的传播,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其火山大喷火也”,故选D;“动摇”说法错误,此时封建思想仍居主导地位,排除A;“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排除B;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次伟大尝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
3.(3分)1898年,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展开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力图将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这场运动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 D.清末新政
【解析】选C。由“以康梁为代表”“挽救民族危亡”“改造成君主立宪国家”等信息可知,这场运动是戊戌维新运动,故选C;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186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并非先进知识分子,排除B;清末新政开始于190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4.(3分)(2024·荆门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的表现是 ( )
A.兴办新式学堂
B.创建新式海军
C.主张君主立宪
D.创办近代工业
【解析】选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洋务新政意在通过引进西方科技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对西方的学习停留在器物层面,戊戌新政试图变革封建制度,主张君主立宪,对西方的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故选C;洋务派创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如京师同文馆等,排除A;洋务新政期间,清朝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排除B;洋务新政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企业,排除D。
【拓展延伸】戊戌维新运动的社会条件
(1)客观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动员。
(5)理论基础:《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6)政治基础: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
(7)主力: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群体。
(8)推动因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尤其是德国强占胶州湾。
5.(3分)下图三本作品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
B.清政府“自救”的努力
C.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D.文化教育近代化的尝试
【解析】选A。《资政新篇》体现出农民阶级的探索,《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体现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据此可知,其共同主题是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故选A;《资政新篇》属于农民阶级的探索,而不是“清政府”,排除B;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变革,而不是“革命”手段,排除C;图中三本作品探索国家的出路,与“文化教育”无关,排除D。
6.(3分)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这描写的是( )
A.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解析】选B。据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和地点可知,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故选B;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是在183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7.(3分)时人指出:“天下强邻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激愤久矣。”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后,“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父兄莫可拴束,妻子不能阻挽”。这说明 ( )
A.朝廷对反侵略的默许
B.扶清灭洋的积极影响
C.列强侵华手段的变化
D.国人民族意识的迸发
【解析】选D。据材料“人心激愤久矣”“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可知,随着列强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民众多携带充足的粮食随义和团参加反帝斗争,体现出国人民族意识的迸发,故选D;材料信息不涉及朝廷的态度,得不出“默许”的结论,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了反帝要求,即“灭洋”,无法体现“扶清”,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手段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
【补偿训练】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年底,又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
A.具有强烈的爱国倾向
B.受到清政府招抚利用
C.遭到列强的大力镇压
D.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解析】选A。据材料“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年底,又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可知,义和团兴起之后就把斗争矛头指向列强,说明其具有强烈的爱国倾向,故选A;材料主旨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变化,没有提及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排除B;材料仅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变化,没有涉及列强的态度,排除C;材料仅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变化,未涉及其领导阶级,排除D。
8.(3分)(2024·龙岩高一检测)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北方民间出现大量诸如“男无伦,女鲜节,鬼子不是人所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这样内容的揭帖。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反洋教斗争高涨
B.义和团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
C.中西文化的冲突
D.义和团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对西方文化一概否定的盲目排外的倾向,故选B;义和团揭帖的内容不仅反对洋教也反对所有外来侵略势力,“反洋教斗争高涨”不能完整反映题中主旨,排除A;义和团反洋教斗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同时也说明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中西文化的冲突”不能完整反映题中主旨,排除C;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这不能反映迷信色彩,排除D。
9.(3分)(2024·南京高一检测)1900年7月,山西巡抚毓贤上奏:“长江、川、东、苏、浙、闽、粤各省,已与各国议明,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扰,各国已经照会应允。”该奏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边疆危机 B.甲午中日战争
C.东南互保 D.辛亥革命
【解析】选C。据材料“长江、川……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扰……应允”可知,义和团运动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故选C;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法国、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排除B;辛亥革命指发生于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排除D。
10.(3分)20世纪初中外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帝国主义列强又发动了 (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选D。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故选D;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中法战争是1883年至1885年,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11.(3分)(2024·丽水高一检测)大沽炮台,承载了中国近代史的伤痛。规定拆除大沽炮台的条约是 (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选D。《辛丑条约》规定: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故选D;《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排除A;《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等,排除B;《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排除C。
【补偿训练】
“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上述内容摘自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选D。据材料“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可知,此条约允许外国列强在中国设立使馆并派兵保护使馆,这与1901年《辛丑条约》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允许各国派兵保护的条款一致,故选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都没有允许西方列强派兵保护本国使馆的内容,排除A、B、C。
12.(3分)20世纪初,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某条约规定:禁止华北等地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该条约的签订 (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C.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选D。据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列强”“不平等条约”“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是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中法战争后,中国的西南门户被打开,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
【补偿训练】
清初,中央设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揽外交及各项洋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这反映了 ( )
A.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
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解析】选A。材料体现从“夷务”到“外务”的变化,说明清政府逐渐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中国的外交体制趋于近代化,故选A。《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国际地位越来越低,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向西方学习,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和体制,而不是缺乏国家主权意识,排除D。
13.(3分)(2024·天津高一检测)“西人百年以来,民气大伸,遂尔勃兴。中国苟自今日昌明斯义,则数十年其强亦与西国同,在此百年内进于文明耳。”梁启超这一言论旨在 ( )
A.宣传兴民权的维新思想
B.肯定西方的共和制民主
C.勾画中国未来政治蓝图
D.反对清朝旧式官僚体制
【解析】选A。据材料“西人百年以来,民气大伸……在此百年内进于文明耳”可知,梁启超认为兴民权能振兴国家,即宣传兴民权的维新思想,故选A;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制,而非民主共和制,排除B;材料强调兴民权,没有强调未来中国实行何种政治制度,与勾画中国未来政治蓝图无关,排除C;材料仅强调兴民权的意义,与反对清朝旧式官僚体制无关,排除D。
14.(3分)1898年9月19日,康有为会见日本外相伊藤博文,告知光绪帝所处的困境,请求他从国际局势的危机角度说服慈禧太后赞成变法。在会谈中,两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连谈了3个多小时。这说明 ( )
A.维新派的不成熟
B.日本支持中国变法
C.维新变法已失败
D.变法缺乏社会基础
【解析】选A。据材料“康有为会见日本外相伊藤博文,告知光绪帝所处的困境……言无不尽”可知,维新派寄希望于日本的支持,是对帝国主义认识不清,也是维新派不成熟的表现,故选A;日本不支持中国变法,不希望中国强大,排除B;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维新变法才失败,排除C;维新变法代表的是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中下层士绅以及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未取得过广大普通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缺乏社会基础,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5.(3分)(2024·益阳高一检测)义和团运动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这场运动 ( )
A.大大促进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C.缘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解析】选B。义和团运动在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进行了顽强抵抗,迫使列强改变了侵华策略,粉碎了列强意图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故选B;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存在盲目排外的倾向,不利于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排除A;义和团运动的矛头主要指向的是列强侵略,反映了义和团运动是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的产物,排除C;义和团运动最终被残酷镇压,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
【补偿训练】
德国《前进报》发表的题为《铁拳》的社论评价中国近代某次运动:“运动发生的时期应从德国强占胶州湾算起,德国发出侵占的信号,俄、英步其后尘,而这一切的自然的结果,便是出现了一个民族自卫的团体。”该运动 ( )
A.粉碎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B.具有反封建反侵略色彩
C.深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
D.启迪资产阶级改革变法
【解析】选A。据材料“运动发生的时期应从德国强占胶州湾算起”可知应为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故选A;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色彩,其口号为扶清灭洋,并不具有反封建色彩,排除B;义和团运动受中国本土宗教影响,与西方宗教思想无关,排除C;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无法启迪资产阶级改革变法,排除D。
16.(3分)(2024·南通高一检测)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向11国同时宣战。当月,以刘坤一、张之洞为主的东南督抚们与列强达成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归南洋大臣……切实保护等约定。这些约定的达成 ( )
A.引起清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
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助推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壮大
D.表明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解析】选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向11国同时宣战。但当时以刘坤一、张之洞为主的东南督抚们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反映了地方督抚势力的膨胀与发展,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故选B;太平天国运动引起清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东南互保”协议只是这一变动的反映,而非原因,排除A;东南互保的目的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发展,抑制人民的反抗斗争,排除C;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
【补偿训练】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这表明 ( )
A.地方督抚认清了清政府本质
B.清政府统治实际上土崩瓦解
C.部分督抚反对朝廷的基本政策
D.清政府中央权威的极大下降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东南各省与列强达成协议,不尊奉慈禧的宣战诏书,说明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这是清政府中央权威大大下降的表现,故选D;地方督抚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奉诏,而不是因为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排除A;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排除B;材料“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仅体现南方部分督抚不奉宣战诏书,不代表其反对朝廷的基本政策,排除C。
17.(3分)《辛丑条约》签订不久后,山西太原乡绅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太原一邑巨富,惟西峰村一户耳,然不过万金之产而已,其余数千金产者,才十余户,十五万(两)赔款乌能凑足 ”这可以用于印证,《辛丑条约》 ( )
A.加剧了中国的贫困与衰败
B.是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是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解析】选A。据材料“《辛丑条约》签订不久后”“太原一邑巨富,惟西峰村一户耳,然不过万金之产而已,其余数千金产者,才十余户,十五万(两)赔款乌能凑足”可知,材料反映了赔款数目的庞大,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故选A;《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B;《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D。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中国上下不通与遭受外侮之间的关系,梁启超曾总而论之曰:“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至于如何去塞求通,梁启超认为办报馆、伸民权、设议院、合群、办会、设学校等,都是“去塞求通”的途径。论及设议院的功能,梁启超认为议院不仅可以“通下情”,而且是诸多途径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他将代表民意参与决策的议院制度理解为“混天下一心”,这显然是对西方议院制度的误解,但却是梁启超及其弟子们希望达到的政治目标。另一位时务学堂学生戴修礼也有类似的思想,称:“中国君无权也,臣无权也,民无权也。权何在 在故例也,在胥吏也,故成今日之烈祸……日本谓我十八省为十八国,不亦宜乎 ”可见,君无权、民无权几乎是时务学堂师生的共识,而伸民权、开议院正是“通下情”“收君权”的绝佳途径。
——摘编自贾小叶《戊戌时期梁启超
民权话语的思想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时期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时期梁启超的民主思想。(8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君无权、民无权几乎是时务学堂师生的共识,而伸民权、开议院正是‘通下情’‘收君权’的绝佳途径”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君民无权,主张用民权、议院来沟通君民关系,据所学可知,西方的民权、议院则是限制专制君主、保护资产阶级贵族利益的;据材料“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可知,梁启超所提倡的民权、议院与拯救民族危机紧密结合,而西方则主要强调选民(有产阶级)的意志。第(2)题据材料“伸民权、设议院”可知,梁启超宣传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推动了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发展,从学习器物向学习制度转变;据材料“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可知,梁启超宣传民主思想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有利于唤醒国人民族意识;梁启超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据材料“在故例也,在胥吏也,故成今日之烈祸”可知,官僚腐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深刻揭示了官僚政治的弊端;据材料“伸民权、设议院”可知,梁启超宣传西方民主思想,传播了维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据材料“伸民权、开议院正是‘通下情’‘收君权’的绝佳途径”可知,梁启超希望通过设议院达到收君权的目的,说明他依然寄托于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决定的,也体现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1)不同:梁启超认为中国君民无权,主张用民权、议院来沟通君民关系,而西方的民权、议院则是限制专制君主、保护资产阶级贵族利益的;梁启超所提倡的民权、议院与拯救民族危机紧密结合,而西方则主要强调选民(有产阶级)的意志。
(2)评价:推动了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唤醒国人民族意识;传播了维新思想;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深刻揭示了官僚政治的弊端;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十七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3分)(2024·苏州高一检测)1897年,康有为将儒家经典《春秋》与西方宪法相比较,称“《春秋》者,万身之法, 万国之法也。尝以泰西公法考之,同者十八九焉”。这表明,康有为 ( )
A.坚持中体西用理念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力主推行尊孔复古
D.借助传统减少变法阻力
2.(3分)梁启超称康有为的思想“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其火山大喷火也”,他意在强调康有为 (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主导地位
B.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C.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D.推动了变法思想的传播
3.(3分)1898年,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展开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力图将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这场运动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 D.清末新政
4.(3分)(2024·荆门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的表现是 ( )
A.兴办新式学堂
B.创建新式海军
C.主张君主立宪
D.创办近代工业
【拓展延伸】戊戌维新运动的社会条件
(1)客观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动员。
(5)理论基础:《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6)政治基础: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
(7)主力: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群体。
(8)推动因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尤其是德国强占胶州湾。
5.(3分)下图三本作品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
B.清政府“自救”的努力
C.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D.文化教育近代化的尝试
6.(3分)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这描写的是( )
A.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7.(3分)时人指出:“天下强邻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激愤久矣。”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后,“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父兄莫可拴束,妻子不能阻挽”。这说明 ( )
A.朝廷对反侵略的默许
B.扶清灭洋的积极影响
C.列强侵华手段的变化
D.国人民族意识的迸发
【补偿训练】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年底,又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
A.具有强烈的爱国倾向
B.受到清政府招抚利用
C.遭到列强的大力镇压
D.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8.(3分)(2024·龙岩高一检测)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北方民间出现大量诸如“男无伦,女鲜节,鬼子不是人所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这样内容的揭帖。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反洋教斗争高涨
B.义和团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
C.中西文化的冲突
D.义和团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9.(3分)(2024·南京高一检测)1900年7月,山西巡抚毓贤上奏:“长江、川、东、苏、浙、闽、粤各省,已与各国议明,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扰,各国已经照会应允。”该奏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边疆危机 B.甲午中日战争
C.东南互保 D.辛亥革命
10.(3分)20世纪初中外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帝国主义列强又发动了 (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3分)(2024·丽水高一检测)大沽炮台,承载了中国近代史的伤痛。规定拆除大沽炮台的条约是 (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补偿训练】
“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上述内容摘自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3分)20世纪初,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某条约规定:禁止华北等地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该条约的签订 (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C.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补偿训练】
清初,中央设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揽外交及各项洋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这反映了 ( )
A.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
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13.(3分)(2024·天津高一检测)“西人百年以来,民气大伸,遂尔勃兴。中国苟自今日昌明斯义,则数十年其强亦与西国同,在此百年内进于文明耳。”梁启超这一言论旨在 ( )
A.宣传兴民权的维新思想
B.肯定西方的共和制民主
C.勾画中国未来政治蓝图
D.反对清朝旧式官僚体制
14.(3分)1898年9月19日,康有为会见日本外相伊藤博文,告知光绪帝所处的困境,请求他从国际局势的危机角度说服慈禧太后赞成变法。在会谈中,两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连谈了3个多小时。这说明 ( )
A.维新派的不成熟
B.日本支持中国变法
C.维新变法已失败
D.变法缺乏社会基础
15.(3分)(2024·益阳高一检测)义和团运动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这场运动 ( )
A.大大促进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C.缘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补偿训练】
德国《前进报》发表的题为《铁拳》的社论评价中国近代某次运动:“运动发生的时期应从德国强占胶州湾算起,德国发出侵占的信号,俄、英步其后尘,而这一切的自然的结果,便是出现了一个民族自卫的团体。”该运动 ( )
A.粉碎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B.具有反封建反侵略色彩
C.深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
D.启迪资产阶级改革变法
16.(3分)(2024·南通高一检测)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向11国同时宣战。当月,以刘坤一、张之洞为主的东南督抚们与列强达成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归南洋大臣……切实保护等约定。这些约定的达成 ( )
A.引起清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
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助推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壮大
D.表明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补偿训练】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这表明 ( )
A.地方督抚认清了清政府本质
B.清政府统治实际上土崩瓦解
C.部分督抚反对朝廷的基本政策
D.清政府中央权威的极大下降
17.(3分)《辛丑条约》签订不久后,山西太原乡绅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太原一邑巨富,惟西峰村一户耳,然不过万金之产而已,其余数千金产者,才十余户,十五万(两)赔款乌能凑足 ”这可以用于印证,《辛丑条约》 ( )
A.加剧了中国的贫困与衰败
B.是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是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中国上下不通与遭受外侮之间的关系,梁启超曾总而论之曰:“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至于如何去塞求通,梁启超认为办报馆、伸民权、设议院、合群、办会、设学校等,都是“去塞求通”的途径。论及设议院的功能,梁启超认为议院不仅可以“通下情”,而且是诸多途径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他将代表民意参与决策的议院制度理解为“混天下一心”,这显然是对西方议院制度的误解,但却是梁启超及其弟子们希望达到的政治目标。另一位时务学堂学生戴修礼也有类似的思想,称:“中国君无权也,臣无权也,民无权也。权何在 在故例也,在胥吏也,故成今日之烈祸……日本谓我十八省为十八国,不亦宜乎 ”可见,君无权、民无权几乎是时务学堂师生的共识,而伸民权、开议院正是“通下情”“收君权”的绝佳途径。
——摘编自贾小叶《戊戌时期梁启超
民权话语的思想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时期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时期梁启超的民主思想。(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