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形成性评价(四)(第四单元)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形成性评价(四)(第四单元)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7 17:51:32

文档简介

单元形成性评价(四)(第四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明朝中后期,内阁大臣的工作不再是简单地接收皇帝的任务安排。内阁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六部尚书也在内阁的监管之下。这一变化表明 (  )
A.内阁是皇帝内侍机构
B.内阁首辅权力失控
C.内阁完全取代了六部
D.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可知,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势上升,位居六部之上,而内阁是皇权不断强化的结果,内阁势力的上升说明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选D;内阁并不是皇帝内侍机构,排除A;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不可能失控,排除B;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不能取代六部,排除C。
2.(2024·扬州高一检测)明朝太监魏忠贤有“九千岁”之称,“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源在于明朝 (  )
A.皇帝专权被严重削弱
B.君主专制更趋强化
C.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
D.明太祖废宰相制度
【解析】选B。明朝太监魏忠贤之所以专权乱政,根源在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导致皇帝只信任太监,而太监则借助皇帝的权威专权乱政,故选B;明朝时期皇帝专权更加严重,而不是被严重削弱,排除A;君主专制制度下,宦官地位高低来自皇帝的决策,其地位不可能凌驾于皇帝之上,排除C;明太祖废宰相制度与宦官专权无直接关联,二者都属于皇权强化的表现,排除D。
3.下面为明洪武年间部分防区卫所数量统计图(单位:个),据此可知,明初 (  )
A.海防安全受到重视
B.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C.政府保障漕运安全
D.政府加强陆上边境的防御
【解析】选A。据材料“明洪武年间部分防区卫所数量统计图”可知,浙江、福建、广东的卫所数量相对较多。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倭寇对东南沿海地区的侵犯较为频繁,为了防御海上倭寇,政府在东南沿海地带设置卫所,巩固国家安全,故选A;“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与史实不符,排除B;材料中卫所设置的目的是巩固国家安全,而非保障漕运安全,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对海防的加强,排除D。
【补偿训练】
明代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每卫官兵五千六百人,设指挥使一员统领。北起辽东,南至海南岛的海防前线共设卫五十四,千户所一百二十七。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这表明当时 (  )
A.海防形势急剧变化
B.政府重视开发海洋
C.海防实力十分强大
D.海防建设较为完善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明前期,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还配置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说明当时海防建设较为完善,故选D;倭患严重和殖民者侵扰主要是在明朝中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海防采用卫所制度主要目的是固守海防,开发海洋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海防实力强弱需经实践检验,而非取决于兵力配置,排除C。
4.(2024·辽阳高一检测)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派周干、胡概、叶春等人巡抚南直隶,使其正式以“巡抚”之名巡视地方,“设巡抚自此始”。所谓“巡”,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分巡天下”;所谓“抚”,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安抚”“宣抚”地方。由此可知,明朝设立巡抚旨在 (  )
A.惩治地方腐败官吏 B.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C.强化中央的控制力 D.构建政权政治认同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明朝最初设置巡抚是使其代表中央监察和安抚地方,这有利于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巡抚巡视监察地方,可以通过惩治地方腐败这样的方式震慑管控地方,惩治地方腐败是巡抚可以实现的效果,不是巡抚设置的根本目的,排除A;基层社会治理是基层民众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的机制,排除B;构建政权政治认同主要通过宣传和教化,排除D。
5.明朝后期,出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军事著作:有最早提出海防战略理论和绘制沿海地图、海防图的《筹海图编》,以练兵、教战、用器、布阵见长的名著《纪效新书》,军事百科全书性著作《武备志》,传播西方火器技术的《西法神机》等。这反映明朝后期 (  )
A.中外科技交流密切
B.重视培养科技人才
C.边患危机不断加剧
D.军事实力发展迅猛
【解析】选C。明朝后期,倭寇的威胁、北部边境战争的频繁、欧洲殖民者的寻衅,促使一些有识之士研究军事,提出经武练兵及充实边防海防的许多新鲜观点和有效措施,故选C;受海禁政策的影响,中外科技交流密切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受儒家思想及选官制度的影响,当时并不重视培养科技人才,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边患危机,非军事实力发展迅猛,排除D。
6.(2024·安庆高一检测)万历年间《贵州通志》记载:“自汉以来,(贵州)代多羁縻,未有若我国家收之幅员之内,一视之而树之屏者……今日之黔,东则楚,西则滇,北则川,南则粤,是腹心而喉咽也。……帝王何乐与远夷区区争一顺逆者 可以长思矣。”据此可知,明初贵州建省意在 (  )
A.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B.消除西南地区割据势力
C.构建西南边疆防御体系
D.适时调整基层治理手段
【解析】选C。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在贵州建省,有利于稳定西南,构建西南边疆防御体系,故选C;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在贵州建省,有利于稳定西南,构建西南边疆防御体系,而不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排除A;消除西南地区割据势力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材料属于地方管理,不属于基层治理,排除D。
7.(2024·怀化高一检测)明朝时期,朝廷允许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土官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缴纳木头的方式获得升迁的机会。这一方式 (  )
A.加剧了官场腐败 B.破坏了生态环境
C.提升了治理效能 D.不利于中央集权
【解析】选C。据材料“朝廷允许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土官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缴纳木头的方式获得升迁的机会”,可知统治者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治理模式,从而提升了治理效能,故选C;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官场腐败和破坏生态环境,排除A、B;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治理模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
8.清朝规定奏折由具奏人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入内宫,由皇帝亲自折阅并用朱笔批示,然后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中间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或个人转手。这一做法 (  )
A.使中枢秘书机构发生变化
B.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杜绝了官场营私舞弊现象
D.减轻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
【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可知,奏折制度实现了皇帝同大臣之间的直接联系,说明该制度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使皇权加强,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中枢秘书机构发生变化的信息,排除A;“杜绝了官场营私舞弊现象”表述绝对化,排除C;奏折制度并未减轻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排除D。
9.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是由于它避开了权势显赫的亲王。军机处的设立 (  )
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
C.导致政治决策走向封闭
D.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决策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D;军机处是非正式机构,不是政府机构,排除A;明朝初年废除了宰相制度,排除B;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C。
【补偿训练】
清雍正年间,君主专制走向了顶峰。统治者实行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一元化”,特别是最高层的统治集团维持了长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引起的政治动乱。这表明 (  )
A.雍正帝是一位开明的封建皇帝
B.清王朝潜伏着衰败的政治危机
C.君主专制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D.思想统一巩固了政治的稳定性
【解析】选C。据材料“最高层的统治集团维持了长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引起的政治动乱”并结合所学可知,雍正帝通过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这有利于避免政治动乱,故选C,排除B;材料并未对雍正帝进行评价,无法体现雍正帝的开明,排除A;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一元化”统治带来了政治稳定,而非单一的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稳定,排除D。
10.(2024·长沙高一检测)戚继光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郑成功写下“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两者的最大共性在于 (  )
A.批判闭关政策 B.维护国家权益
C.抵制日寇袭扰 D.增进民族交流
【解析】选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抒发了郑成功赶走荷夷,恢复台湾义不容辞和不畏强暴战胜外敌的豪情浩气,两者最大的共性在于维护国家权益,故选B;日寇是1931-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对日本侵略者的称呼,C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维护国家权益,不是批判闭关政策、增进民族交流,排除A、D。
11.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后又特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满汉各一员,一年一换。台湾学子也可以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且有固定的录取名额。台湾震灾、水灾后,清政府也进行赈济。清政府上述举措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
A.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利于增强台湾对国家的认同感
C.助推了台湾地区文化发展
D.有效缓解了满汉官僚间的纷争
【解析】选B。材料“台湾学子也可以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可以吸纳台湾士人进入中央政府参与管理,材料“台湾震灾、水灾后,清政府也进行赈济”,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增强台湾对国家的认同感,故选B;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主要通过削弱丞相等官员的权力,将权力全部集中于皇帝一人来实现,材料中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关怀,没有体现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排除A;“台湾震灾、水灾后,清政府也进行赈济”与文化无关,排除C;材料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台湾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措施,没有涉及对中央政府官制的调整,所以无法体现缓解了满汉官僚间的纷争,排除D。
【补偿训练】
历史学者认为,清朝成功地将原本难以和平共存的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整合进同一个帝国秩序之中,中央政权的权力范围第一次有效地深入北方的森林、草原和西部的高原、盆地,形成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天下。这主要归功于清廷 (  )
A.“康乾盛世”辐射影响
B.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C.因俗而治、双轨并行
D.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解析】选D。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及版图的基本确定,应归因于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及采取因地制宜、分族分地的灵活分类施策,但这种分类施策,并非辽代那样的因俗而治、双轨并行,故选D,排除C;“康乾盛世”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期,但并不能解释材料现象,排除A;君主专制强化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
12.乾隆后期,人口相较于清初猛增两倍至近三亿人,可耕种土地的增长率只有3%左右,却出现“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一家而有数千百家之产”的现象。这主要表明 (  )
A.赋役改革卓有成效
B.土地开垦增长缓慢
C.国家治理埋藏危机
D.盛世带来致富机遇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清朝乾隆后期人口急剧增长,耕地增长相对缓慢,却出现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结合所学清朝中期人口的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暴露,人地矛盾突出,加上政治腐败等使贫富矛盾突出,表明这一时期国家治理埋藏危机,故选C;材料主要反映了人地矛盾突出、土地高度集中、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与赋役改革卓有成效明显不符,排除A;材料主旨是乾隆后期出现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人口相较于清初猛增两倍至近三亿人,可耕种土地的增长率只有3%左右”是这一现象的背景,排除B;材料主要是强调乾隆后期出现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并没有说明这些富户拥有大量耕地是盛世带来的机遇,排除D。
【补偿训练】
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中国跌入了高水平均衡陷阱之中。农业停滞不前,人口却节节攀升,加之资本无突破,使得中国农业和农民充满危机。危机导致了 (  )
A.反清复明思想兴起
B.重农抑商的传统被清朝废除
C.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D.清朝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人口急剧增长,而农业停滞不前,人口却节节攀升,加之资本无突破,使得中国农业和农民充满危机,这些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从而导致农民起义屡屡爆发,故选C;反清复明思想同材料无关,排除A;清朝仍坚持重农抑商的传统,排除B;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没有放弃,排除D。
13.(2024·龙岩高一检测)明清政府面对境内反对势力、“倭寇” 及西方早期殖民势力,采取“迁界”“海禁” 等措施,企图依靠远离海洋、抑制民间海上贸易来固守疆土,抵御外敌。这反映出 (  )
A.封建制度衰弱无力抵抗劲敌
B.明清的统治者海洋意识淡薄
C.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明清的统治者忧患意识强烈
【解析】选B。据材料“采取‘迁界’‘海禁’等措施,企图依靠远离海洋、抑制民间海上贸易来固守疆土,抵御外敌”可知,明清统治者让民众远离海洋,把领海让出来,反映出明清政府没有海权意识、领海意识,海洋意识淡薄,故选B;据材料“明清政府……固守疆土,抵御外敌”可知,明清政府有抵御外敌巩固统治的政策,“封建制度衰弱无力抵抗劲敌”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明清政府实行“海禁”措施的出发点不光是为了抵御西方早期殖民势力,还要面对境内反对势力和“倭寇”,“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完整概括题中信息,排除C;题中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在解决境内反对势力、“倭寇” 及西方早期殖民势力等问题上的消极防御的做法,忧患意识强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拓展延伸】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从根本上看,“海禁政策”的实行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②明清统治者惧怕外国势力深入而引起人民 思想变化甚至反抗,危及统治秩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西方侵略的一种消极抵御。
③中国传统社会进入衰落期,统治者失去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以“天朝上国”自居,故步自封、盲目自大。
(2)影响
①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
②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③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强化了自然经济,是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因素之一。
14.明朝中后期,江南部分地区已从种稻为主转变为种棉、桑、麻为主。棉产区的农户除出售棉花外,还从事棉纺织业,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植桑业发达地区的农户除出售桑叶之外,往往还经营蚕丝生产和丝织业。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 (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C.工商皆本观念盛行
D.农村多种经营兴盛
【解析】选D。据材料“还从事棉纺织业,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可知当时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不仅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还注重通过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故选D;材料中并未体现雇佣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排除A;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一直延续到近代,经过三大改造后才走向瓦解,排除B;当时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导,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依然比较盛行,排除C。
15.湖州双林镇在明初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随着缫丝业的发展,在明末成为拥有一万六千多人的大镇。该镇的人口主要是外来的商贾、小手工艺者等。这反映了明代 (  )
A.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B.新的经营方式出现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政府推行工商皆本
【解析】选A。据题干内容可知,湖州双林镇在明朝初年仅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到明末时期,它“成为拥有一万六千多人的大镇”,并且其主要人口是“外来的商贾、小手工艺者等”,这反映出随着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工商业市镇,故选A;新的经营方式指的是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主的资本主义萌芽,题干内容中并没有述及,排除B;自唐朝中后期开始,南方逐渐超过北方,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C;在明朝时期,政府一直倡导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推行“工商皆本”,排除D。
【深化点拨】明清时期是工商业市镇发展的兴盛阶段,市镇主要出现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是手工业产品集散地和原料集散地,以经济功能为主。
16.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童心说”,并将“童心”与“闻见道理”对立起来。他说:“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这里的“闻见道理”本质上是指 (  )
A.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B.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C.近代民主启蒙思潮
D.儒家民本仁政思想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李贽“童心说”强调的是人的本心,反对儒家道德伦理对人性的扼杀,“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说明李贽有意将儒家道德伦理与人的本心区别看待,故选A;“闻见道理”代指的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的是士人阶层的价值取向,排除B;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发展儒学,依然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排除C;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主要强调统治者应该爱惜民力,反对暴政,尊重民众生产生活的需要,材料并未体现相关内容,排除D。
17.(2024·徐州高一检测)黄宗羲突破了宋儒以“王与天同大”来论证皇权的至上性和传统的“有治人,无治法”的特权人治观念,鲜明地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学说。这表明黄宗羲意在 (  )
A.批判君主专制 B.提倡工商皆本
C.倡导个性自由 D.注重社会责任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黄宗羲鲜明地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学说,突破了传统人治特权的观念,体现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背景下黄宗羲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故选A;材料强调的是对于传统人治,即君主专制的批判,并无经济主张,排除B;黄宗羲否定人治特权,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观点,意在对当时政治制度进行批判,与倡导个性自由无关,排除C;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并不能说明注重社会责任,排除D。
【补偿训练】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认为:“为政之道,必先田市,死刑次之,盗贼次之……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农安于田,贾安于市,财用足,礼义兴,不轻犯法,是去残去盗之本也。”他意在 (  )
A.减轻民众负担    B.保护小农经济
C.推行农商皆本 D.稳定社会秩序
【解析】选C。据材料“农安于田,贾安于市,财用足,礼义兴”可知,唐甄既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商业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在唐甄心目中,农业和商业都重要,故选C;据材料“农安于田,贾安于市,财用足”“是去残去盗之本也”可知,唐甄强调农业与商业稳定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引导农民耕种,统治者往往会采取轻徭薄赋的措施,但其目的是巩固统治,而不是减轻民众负担,排除A;保护小农经济是材料的一部分内容,但材料中还体现了商业的重要性,排除B;“农安”“贾安”确实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但材料强调的是唐甄个人对“为政之道”的主张,排除D。
18.(2024·重庆高一检测)下表是不同时代的文学主流形式和内容节选。由此判断我国文学发展的趋势为 (  )
文学形式 内容节选
汉赋 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
唐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宋词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元曲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小说 我见了女子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A.表现出地域化特点
B.形式多样相互影响
C.越来越趋向平民化
D.内容丰富贴近时代
【解析】选C。据材料“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我见了女子便觉清爽”可知,文学语言越来越通俗易懂,有利于大众传播,反映出文学发展趋向通俗化、平民化,故选C;地域化强调一定的地域空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材料强调文学发展的平民化,未体现相互影响,排除B;文学都具有时代性,这是共性,而非发展趋势,排除D。
19.《皇舆全览图》是中国全国性实测地图的开端,其正式绘制开始于康熙四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七年初步完成,历时10年。这份地图是当时中国最完整最精确的地图,其得以完成的关键是 (  )
A.继承了前朝地理知识
B.近代地理学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
C.国家组织力量的强大
D.西学东渐推动欧洲测绘技术普及
【解析】选C。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皇舆全览图》是全国性实测地图,由统治者组织,使用了西方最先进的方法,它的编制离不开中央集权体制的优势支撑,体现了国家组织力量的强大,故选C;前朝的地理知识可能会对其有一定影响,但不会是关键原因,排除A;当时西方的近代地理学发展远超清朝,排除B;西学东渐是原因之一,但并非关键,且“普及”的说法也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D。
20.(2024·郑州高一检测)明末清初,西欧传教士在向中国传教的同时也捎带介绍了西方当时的科技知识,甚至还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在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儒家经典的某些观点和表述影响了一些启蒙思想家。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 (  )
A.促进了中欧双方社会的转型
B.配合了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
C.彰显出儒家思想的与时俱进
D.有利于西欧近代思想的发展
【解析】选D。据材料“儒家经典的某些观点和表述影响了一些启蒙思想家”可知,明末清初,西欧传教士传教的同时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儒家学说对欧洲的启蒙运动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有利于西欧近代思想的发展,故选D;中国社会并没有因此而转型,排除A;明末清初推行“海禁”,严厉禁止海上贸易,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没有体现儒学内容的更新,得不出“与时俱进”的结论,排除C。
【补偿训练】
明末清初,在《奇器图说》《天问略》《远镜说》《泰西水法》等译著中都介绍了西方力学知识,而《农政全书》《物理小识》《历学会通》等书也反映出力学知识对当时士大夫的影响。这表明当时 (  )
A.西学东渐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B.中西科技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C.中华传统文化处于总结时期
D.农本观念制约明清社会转型
【解析】选A。据材料“在《奇器图说》《天问略》《远镜说》《泰西水法》等译著中都介绍了西方力学知识,而《农政全书》《物理小识》《历学会通》等书也反映出力学知识对当时士大夫的影响”可知,明末清初士大夫借鉴西方译著的知识编撰书籍,体现“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华文化发展,故选A;材料只体现了西学影响中学,未体现中学对西学的影响,排除B;材料主要表达的是明末清初士大夫借鉴西方译著的知识编撰书籍,不能体现中华文化处于总结时期,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农本观念与社会转型的关系,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大题,共4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辽、金、元时期,北京已逐渐显露出作为控制游牧与农耕两大区域的独特优势……事实上,元朝“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就集中表现在北京的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中心的有机结合上。正如钱穆所言:“元代建都燕京,米粟依然全赖江南,当时遂创始有海运。”南北相互依存,相互支持,集中反映着唐末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新趋势。只有统摄南北各自的优势,才能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有效管控农耕与游牧两大区域。……成祖迁都北京,是明朝前期政治的重大转折,也是15世纪初中国历史的重大变化,解决了中国多民族交融新格局时代的定都难题,使“大一统”中国从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摘编自田澍《明朝迁都北京
与多民族国家治理》
材料二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苦心经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
古代疆域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从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分析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4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辽、金、元时期,北京已逐渐显露出作为控制游牧与农耕两大区域的独特优势”“元朝‘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就集中表现在北京的致治中心与江南经济中心的有机结合上”“元代建都燕京,米粟依然全赖江南,当时遂创始有海运”“只有统摄南北各自的优势,才能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有效管控农耕与游牧两大区域”并结合所学分析。第(2)题关于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据材料二“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苦心经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和所学分析作答。
答案:(1)原因:北京处于农牧文明的交界地带,战略地位重要;元朝的政治格局为明朝提供了借鉴;辽、金、元长期经营奠定了北京的国都基础;南北漕运、海运发达;顺应了唐宋以来南北民族交融的新趋势;解决了中国多民族交融新格局时代的定都难题,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国家。
(2)措施: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确立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设置专门机构、派遣官员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2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在社会的剧烈变动中,人们形成了多元的价值取向,原有的社会秩序受到极大冲击并趋于瓦解。社会成员的流动性既包括空间的流动,也包括社会地位的上下流动,尤其是后者,破坏了一直相对稳定的社会分层,社会阶层的格局由此崩坏。一方面,社会出现了新的阶层或群体;另一方面,各社会阶层衍生出诸多的社会群体,真正活动于社会并对社会产生实际意义的,便是其中形成的众多群体,这些群体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吴琦《明清社会群体的新趋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某一方面的剧烈变动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解析】根据问题中“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某一方面的剧烈变动”和所学知识可拟定标题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关于阐述可从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设置、军机处的出现及文字狱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从其他角度(商品经济发展、明清之际的新思想萌发)也可,表述时要突出当时的社会变动。
答案:示例
标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
阐述:明清时期处于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呈现空前强化的趋势。朱元璋废宰相,权分六部,此后内阁逐渐成为明代中枢行政的主要机构,内阁作为没有制度保障的非法定中央行政机构,虽然阁权日益上升,但始终不具备决策资格,始终为强化专制皇权而服务;加之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明代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虽然清代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并行的行政双轨制度,但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综上所述,随着自然经济结构的日益稳固以及中央行政机构和选官制度的逐渐变化,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3.(16分)(2023·南通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随着传教士东来,中国首次正式接触“西学”。随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中西文明对话的渠道得以打开。西方传教士们带来的部分西方近代科技使徐光启、李之藻等思想趋新的士大夫产生浓厚兴趣,他们认为“秘义巧术,乃得之乎数万里外来宾之使”。徐光启与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一起将西方数学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译成汉文,翻开了中西数学交流的第一页。在这一时期,西方的天文、地理、医学等也由传教士相继引入中国,中国一度出现了学习“西学”的热潮,并取得一定成绩。
——摘编自骆利红《明末清初的
“西学东渐”论述》
材料二 随着海上新航路的开通,输往欧洲的中国商品大大增加。中国商品所体现的高超的制作技巧和优雅的艺术品位,令欧洲人为之震惊。欧洲人对中国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中国人的信仰就成了欧洲人关注的焦点之一。许多报道都指出,中国人虽然不信基督教,却因尊奉儒家规范而养成了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习俗,这就意味着,上帝的启示绝不是道德的唯一源泉。在传教士所提供的素材中,欧洲思想家们还看到了他们所追求的开明专制主义。伏尔泰以钦羡的口吻写到,在中国“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他们把中国的政治体制视为欧洲国家应该追随的榜样。
——摘编自张顺洪等
《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学东渐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学西传的主要内容。(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6分)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明末清初”得出全球航路的开辟;由材料一“传教士东来”得出欧洲的殖民扩张;由材料一“随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得出中国兴起了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由材料一“徐光启、李之藻等思想趋新的士大夫产生浓厚兴趣”得出中国的士大夫积极参与西学传播;由材料一“西方数学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译成汉文”“西方的天文、地理、医学等”得出近代科学兴起。第(2)题由材料二“输往欧洲的中国商品大大增加”得出物质文化;由材料二“因尊奉儒家规范而养成了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习俗”得出儒家文化;由材料二“还看到了他们所追求的开明专制主义”得出政治制度。第(3)题由材料一“中西文明对话的渠道得以打开”、材料二“输往欧洲的中国商品大大增加”得出加强了全球联系;由材料一“西方的天文、地理、医学等也由传教士相继引入中国”、材料二“中国商品所体现的高超的制作技巧和优雅的艺术品位,令欧洲人为之震惊”得出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得到拓展;由材料二“看到了他们所追求的开明专制主义”得出推动欧洲思想解放;由材料二“中国人的信仰就成了欧洲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得出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强;由材料一“中国一度出现了学习‘西学’的热潮”、材料二“把中国的政治体制视为欧洲国家应该追随的榜样”得出推动中西文明互鉴、互补。
答案:(1)历史条件:全球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殖民扩张;中国兴起了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中国的士大夫积极参与西学传播;近代科学兴起。
(2)主要内容:物质文化;儒家文化;政治制度。
(3)推动作用:加强了全球联系;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得到拓展;推动欧洲思想解放;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强;推动中西文明互鉴、互补。单元形成性评价(四)(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明朝中后期,内阁大臣的工作不再是简单地接收皇帝的任务安排。内阁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六部尚书也在内阁的监管之下。这一变化表明 (  )
A.内阁是皇帝内侍机构
B.内阁首辅权力失控
C.内阁完全取代了六部
D.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2.(2024·扬州高一检测)明朝太监魏忠贤有“九千岁”之称,“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源在于明朝 (  )
A.皇帝专权被严重削弱
B.君主专制更趋强化
C.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
D.明太祖废宰相制度 3.下面为明洪武年间部分防区卫所数量统计图(单位:个),据此可知,明初 (  )
A.海防安全受到重视
B.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C.政府保障漕运安全
D.政府加强陆上边境的防御 【补偿训练】
明代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每卫官兵五千六百人,设指挥使一员统领。北起辽东,南至海南岛的海防前线共设卫五十四,千户所一百二十七。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这表明当时 (  )
A.海防形势急剧变化
B.政府重视开发海洋
C.海防实力十分强大
D.海防建设较为完善 4.(2024·辽阳高一检测)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派周干、胡概、叶春等人巡抚南直隶,使其正式以“巡抚”之名巡视地方,“设巡抚自此始”。所谓“巡”,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分巡天下”;所谓“抚”,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安抚”“宣抚”地方。由此可知,明朝设立巡抚旨在 (  )
A.惩治地方腐败官吏 B.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C.强化中央的控制力 D.构建政权政治认同 5.明朝后期,出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军事著作:有最早提出海防战略理论和绘制沿海地图、海防图的《筹海图编》,以练兵、教战、用器、布阵见长的名著《纪效新书》,军事百科全书性著作《武备志》,传播西方火器技术的《西法神机》等。这反映明朝后期 (  )
A.中外科技交流密切
B.重视培养科技人才
C.边患危机不断加剧
D.军事实力发展迅猛 6.(2024·安庆高一检测)万历年间《贵州通志》记载:“自汉以来,(贵州)代多羁縻,未有若我国家收之幅员之内,一视之而树之屏者……今日之黔,东则楚,西则滇,北则川,南则粤,是腹心而喉咽也。……帝王何乐与远夷区区争一顺逆者 可以长思矣。”据此可知,明初贵州建省意在 (  )
A.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B.消除西南地区割据势力
C.构建西南边疆防御体系
D.适时调整基层治理手段 7.(2024·怀化高一检测)明朝时期,朝廷允许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土官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缴纳木头的方式获得升迁的机会。这一方式 (  )
A.加剧了官场腐败 B.破坏了生态环境
C.提升了治理效能 D.不利于中央集权 8.清朝规定奏折由具奏人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入内宫,由皇帝亲自折阅并用朱笔批示,然后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中间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或个人转手。这一做法 (  )
A.使中枢秘书机构发生变化
B.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杜绝了官场营私舞弊现象
D.减轻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 9.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是由于它避开了权势显赫的亲王。军机处的设立 (  )
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
C.导致政治决策走向封闭
D.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补偿训练】
清雍正年间,君主专制走向了顶峰。统治者实行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一元化”,特别是最高层的统治集团维持了长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引起的政治动乱。这表明 (  )
A.雍正帝是一位开明的封建皇帝
B.清王朝潜伏着衰败的政治危机
C.君主专制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D.思想统一巩固了政治的稳定性 10.(2024·长沙高一检测)戚继光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郑成功写下“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两者的最大共性在于 (  )
A.批判闭关政策 B.维护国家权益
C.抵制日寇袭扰 D.增进民族交流 11.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后又特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满汉各一员,一年一换。台湾学子也可以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且有固定的录取名额。台湾震灾、水灾后,清政府也进行赈济。清政府上述举措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
A.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利于增强台湾对国家的认同感
C.助推了台湾地区文化发展
D.有效缓解了满汉官僚间的纷争 【补偿训练】
历史学者认为,清朝成功地将原本难以和平共存的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整合进同一个帝国秩序之中,中央政权的权力范围第一次有效地深入北方的森林、草原和西部的高原、盆地,形成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天下。这主要归功于清廷 (  )
A.“康乾盛世”辐射影响
B.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C.因俗而治、双轨并行
D.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12.乾隆后期,人口相较于清初猛增两倍至近三亿人,可耕种土地的增长率只有3%左右,却出现“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一家而有数千百家之产”的现象。这主要表明 (  )
A.赋役改革卓有成效
B.土地开垦增长缓慢
C.国家治理埋藏危机
D.盛世带来致富机遇 【补偿训练】
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中国跌入了高水平均衡陷阱之中。农业停滞不前,人口却节节攀升,加之资本无突破,使得中国农业和农民充满危机。危机导致了 (  )
A.反清复明思想兴起
B.重农抑商的传统被清朝废除
C.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D.清朝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13.(2024·龙岩高一检测)明清政府面对境内反对势力、“倭寇” 及西方早期殖民势力,采取“迁界”“海禁” 等措施,企图依靠远离海洋、抑制民间海上贸易来固守疆土,抵御外敌。这反映出 (  )
A.封建制度衰弱无力抵抗劲敌
B.明清的统治者海洋意识淡薄
C.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明清的统治者忧患意识强烈 【拓展延伸】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从根本上看,“海禁政策”的实行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②明清统治者惧怕外国势力深入而引起人民 思想变化甚至反抗,危及统治秩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西方侵略的一种消极抵御。
③中国传统社会进入衰落期,统治者失去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以“天朝上国”自居,故步自封、盲目自大。
(2)影响
①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
②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③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强化了自然经济,是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因素之一。
14.明朝中后期,江南部分地区已从种稻为主转变为种棉、桑、麻为主。棉产区的农户除出售棉花外,还从事棉纺织业,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植桑业发达地区的农户除出售桑叶之外,往往还经营蚕丝生产和丝织业。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 (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C.工商皆本观念盛行
D.农村多种经营兴盛 15.湖州双林镇在明初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随着缫丝业的发展,在明末成为拥有一万六千多人的大镇。该镇的人口主要是外来的商贾、小手工艺者等。这反映了明代 (  )
A.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B.新的经营方式出现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政府推行工商皆本 【深化点拨】明清时期是工商业市镇发展的兴盛阶段,市镇主要出现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是手工业产品集散地和原料集散地,以经济功能为主。
16.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童心说”,并将“童心”与“闻见道理”对立起来。他说:“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这里的“闻见道理”本质上是指 (  )
A.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B.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C.近代民主启蒙思潮
D.儒家民本仁政思想 17.(2024·徐州高一检测)黄宗羲突破了宋儒以“王与天同大”来论证皇权的至上性和传统的“有治人,无治法”的特权人治观念,鲜明地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学说。这表明黄宗羲意在 (  )
A.批判君主专制 B.提倡工商皆本
C.倡导个性自由 D.注重社会责任 【补偿训练】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认为:“为政之道,必先田市,死刑次之,盗贼次之……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农安于田,贾安于市,财用足,礼义兴,不轻犯法,是去残去盗之本也。”他意在 (  )
A.减轻民众负担    B.保护小农经济
C.推行农商皆本 D.稳定社会秩序 18.(2024·重庆高一检测)下表是不同时代的文学主流形式和内容节选。由此判断我国文学发展的趋势为 (  )
文学形式 内容节选
汉赋 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
唐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宋词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元曲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小说 我见了女子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A.表现出地域化特点
B.形式多样相互影响
C.越来越趋向平民化
D.内容丰富贴近时代 19.《皇舆全览图》是中国全国性实测地图的开端,其正式绘制开始于康熙四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七年初步完成,历时10年。这份地图是当时中国最完整最精确的地图,其得以完成的关键是 (  )
A.继承了前朝地理知识
B.近代地理学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
C.国家组织力量的强大
D.西学东渐推动欧洲测绘技术普及 20.(2024·郑州高一检测)明末清初,西欧传教士在向中国传教的同时也捎带介绍了西方当时的科技知识,甚至还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在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儒家经典的某些观点和表述影响了一些启蒙思想家。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 (  )
A.促进了中欧双方社会的转型
B.配合了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
C.彰显出儒家思想的与时俱进
D.有利于西欧近代思想的发展 【补偿训练】
明末清初,在《奇器图说》《天问略》《远镜说》《泰西水法》等译著中都介绍了西方力学知识,而《农政全书》《物理小识》《历学会通》等书也反映出力学知识对当时士大夫的影响。这表明当时 (  )
A.西学东渐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B.中西科技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C.中华传统文化处于总结时期
D.农本观念制约明清社会转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大题,共4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辽、金、元时期,北京已逐渐显露出作为控制游牧与农耕两大区域的独特优势……事实上,元朝“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就集中表现在北京的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中心的有机结合上。正如钱穆所言:“元代建都燕京,米粟依然全赖江南,当时遂创始有海运。”南北相互依存,相互支持,集中反映着唐末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新趋势。只有统摄南北各自的优势,才能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有效管控农耕与游牧两大区域。……成祖迁都北京,是明朝前期政治的重大转折,也是15世纪初中国历史的重大变化,解决了中国多民族交融新格局时代的定都难题,使“大一统”中国从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摘编自田澍《明朝迁都北京
与多民族国家治理》
材料二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苦心经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
古代疆域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从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分析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4分) 2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在社会的剧烈变动中,人们形成了多元的价值取向,原有的社会秩序受到极大冲击并趋于瓦解。社会成员的流动性既包括空间的流动,也包括社会地位的上下流动,尤其是后者,破坏了一直相对稳定的社会分层,社会阶层的格局由此崩坏。一方面,社会出现了新的阶层或群体;另一方面,各社会阶层衍生出诸多的社会群体,真正活动于社会并对社会产生实际意义的,便是其中形成的众多群体,这些群体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吴琦《明清社会群体的新趋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某一方面的剧烈变动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3.(16分)(2023·南通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随着传教士东来,中国首次正式接触“西学”。随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中西文明对话的渠道得以打开。西方传教士们带来的部分西方近代科技使徐光启、李之藻等思想趋新的士大夫产生浓厚兴趣,他们认为“秘义巧术,乃得之乎数万里外来宾之使”。徐光启与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一起将西方数学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译成汉文,翻开了中西数学交流的第一页。在这一时期,西方的天文、地理、医学等也由传教士相继引入中国,中国一度出现了学习“西学”的热潮,并取得一定成绩。
——摘编自骆利红《明末清初的
“西学东渐”论述》
材料二 随着海上新航路的开通,输往欧洲的中国商品大大增加。中国商品所体现的高超的制作技巧和优雅的艺术品位,令欧洲人为之震惊。欧洲人对中国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中国人的信仰就成了欧洲人关注的焦点之一。许多报道都指出,中国人虽然不信基督教,却因尊奉儒家规范而养成了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习俗,这就意味着,上帝的启示绝不是道德的唯一源泉。在传教士所提供的素材中,欧洲思想家们还看到了他们所追求的开明专制主义。伏尔泰以钦羡的口吻写到,在中国“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他们把中国的政治体制视为欧洲国家应该追随的榜样。
——摘编自张顺洪等
《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学东渐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学西传的主要内容。(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