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十三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7 18:36:52

文档简介

二十三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0分钟 30分)
1.(3分)(2024·福州高一检测)电影《八佰》讲述了全国抗战初期,国民革命军一支队伍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誓死保家卫国的事迹。这场战役属于 (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这场战役发生在抗战初期,地点在上海,因此为淞沪会战,故选A;忻口会战发生在山西,排除B;徐州会战发生在苏北地区,排除C;武汉会战发生在华中地区,排除D。
【补偿训练】
台儿庄战役后,路透社称:“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法国外长发表演说,呼吁各国援助中国抗战。材料表明该战役 (  )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
B.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的首次胜利
D.有利于中国争取外部援助
【解析】选D。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使得英国人感觉中国最后会取得胜利,使得法国外长呼吁各国援助中国抗战,说明该战役对于中国争取国际援助有积极意义,故选D;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而不是台儿庄大捷,排除A;广州、武汉的失陷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而不是台儿庄大捷,排除B;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的首次胜利,而不是台儿庄大捷,排除C。
【深化点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初期是积极的,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但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3分)在某次会战期间,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这次会战是 (  )
A.忻口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解析】选A。据材料“蒋介石致电八路军”“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可知,此次战役是平型关大捷,而平型关战役目的是阻止日军逼近山西太原,是忻口会战的组成部分,故选A;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役,其中以1938年3-4月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排除B;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与山西平型关大捷无关,排除C;长沙会战,又称为“长沙保卫战”,指发生在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与山西平型关大捷无关,排除D。
3.(3分)1942 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全世界各个战线一片阴霾之际,中国却给我们带来了黎明的曙光。”这一报道针对的是 (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解析】选C。据材料“1942年”“在全世界各个战线一片阴霾之际,中国却给我们带来了黎明的曙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取得了一次战役的胜利,该战役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故选C;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9月,时间不符,排除A;百团大战是1940-1941年,时间不符,排除B;淞沪会战是1937年8-11月,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排除D。
4.(3分)(2024·佛山高一检测)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据统计,与1939年相比,1942年大后方的发电量、钢产量迅速增长。民族工业的内迁 (  )
A.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
B.推动南北经济的均衡
C.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D.带来沿海工业的衰落
【解析】选A。与1939年相比,1942年大后方的发电量、钢产量迅速增长,这说明民族工业内迁一定程度上为抗战提供了电力和钢铁等工业方面的支持,这就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A;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指的是从东部沿海往西南或者西北迁移,所以与南北经济的均衡无关,排除B;民族工业的大举内迁是为了保护民族工业,也使其为抗战作出贡献,主要目的不是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而是服务于抗战的需要,C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抗战背景下,民族工业如果不内迁,就会落入日军之手或者被破坏,难以保全,所以这不是带来沿海工业衰落的问题,而是服从和服务于抗战需要的问题,排除D。
【补偿训练】
在落后的西部地区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工业基础,利用沿海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生产要素的优化,为长期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撑。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
C.抗战初期工矿企业的内迁
D.西部大后方的战略地位
【解析】选C。抗战初期工矿企业的内迁,为长期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撑,故选C;A属于客观因素,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于1942年,已处于抗战相持阶段,排除B;D属于客观因素,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
5.(3分)1942年,中共中央在华北推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该政策旨在 (  )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改变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联合地主阶级积极抗日
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华北地区推行“双减双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联合地主和农民阶级抗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该政策并未改变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排除B;联合地主阶级抗日仍然是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服务,排除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该政策带来的影响,并非目的,排除D。
【补偿训练】
1.(2023·张家口高一检测)1941—1942年,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为解决财政经济困难,中共中央 (  )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B.开展大生产运动
C.推行“三三制”原则
D.进行反“扫荡”斗争
【解析】选B。据材料“抗日根据地……困难”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为解决财政经济困难,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以增强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自给自足能力,增加财政收入,故选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是为了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解决财政经济困难无直接关联,排除A;“三三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体现,对团结抗日、推动全国的民主化,反对蒋介石的一党专政起到了积极作用,排除C;进行反“扫荡”斗争更多的是军事抵抗行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2.抗日战争的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这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 (  )
A.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世界各国大联合
D.彰显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解析】选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B;抗战胜利后中国工业发展落后,综合国力弱,排除A;抗战胜利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世界逐步走向两极格局,排除C;材料强调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并未体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排除D。
6.(3分)(2024·泉州高一检测)
1938年和1941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情况
时间 日本陆军总兵力 分派地区
朝鲜 中国东北 中国本部 日本本土 东南亚
1938年 34个师团 1 8 24 1 -
1941年 51个师团 2 13 22 4 10
据上表可知 (  )
A.日本法西斯已全面占领中国
B.日本侵略重点转移至东南亚
C.抗战胜利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解析】选D。材料提及1938年日本34个师团中32个分布于中国,1941年日本51个师团中35个分布于中国,可知中国抵御了日本大部分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故选D;“全面占领中国”不合史实,抗战期间中国西南、西北、中部地区一直未被占领,排除A;“转移至东南亚”不合史实,日本侵略重点一直在中国,排除B;“抗战胜利”不合时空,抗战胜利于1945年,排除C。
【补偿训练】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成为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到独立解放与和平崛起的转折点,而且为夺取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而为推动世界历史从动荡与战争的旧时期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由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抗日战争 (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结束了世界的动荡局势
C.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转型
D.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解析】选D。“而且为夺取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而为推动世界历史从动荡与战争的旧时期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表明抗日战争影响世界历史走向,故选D;A、C不是材料的重点,排除;B夸大了抗日战争的作用,排除。
7.(12分)(2024·毕节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方向性特征。其时空演变受列强侵略的影响,也与中国民族工业自强不息的顽强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近代工业1840-1945 年平均中心变动轨迹图(平均中心:通过计算研究区域内所有工业分布的平均坐标而得出)
——摘编自刘静等《中国近代城市
工业时空演变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工业1840-1945年平均中心变动情况。(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工业1840-1945年平均中心变动的背景。(8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地图结合所学可知,①由沿海向内地移动;②—③—④由东南沿海向北移动;⑤呈现出向南移动的趋势;⑥呈现出向西迁移的态势(或中国近代工业1840—1945年平均中心总体变动情况:由东南沿海向北再向南进而向西移动)。第(2)题背景主要从各阶段所处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据所学可知,①处于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后开放五口通商,外资主要活动在广州、厦门、上海等城市,使工业平均中心定位在东南沿海地区;②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渐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洋务企业兴起,民族工业出现;③处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工业分布的平均中心表现出向北迁移的特征;④⑤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国初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都有迅速发展,使工业分布的平均中心表现出向南迁移的特征;⑥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伴随着全国抗战的开始,工业大量内迁,沿海工业受损,工业平均中心向西迁移,从而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答案:
(1)变动情况:①由沿海向内地移动;②—③—④由东南沿海向北移动;⑤呈现出向南移动的趋势;⑥呈现出向西迁移的态势。(或中国近代工业1840—1945年平均中心总体变动情况:由东南沿海向北再向南进而向西移动。)
(2)背景:鸦片战争后开放五口通商,外资主要活动在广州、厦门、上海等城市,使工业平均中心定位在东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渐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洋务企业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工业分布的平均中心表现出向北迁移的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国初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都有迅速发展,使工业分布的平均中心表现出向南迁移的特征;1937年,伴随着全国抗战的开始,工业大量内迁,沿海工业受损,工业平均中心向西迁移,从而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二十三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3分)(2024·福州高一检测)电影《八佰》讲述了全国抗战初期,国民革命军一支队伍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誓死保家卫国的事迹。这场战役属于 (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补偿训练】
台儿庄战役后,路透社称:“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法国外长发表演说,呼吁各国援助中国抗战。材料表明该战役 (  )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
B.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的首次胜利
D.有利于中国争取外部援助
【深化点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初期是积极的,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但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3分)在某次会战期间,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这次会战是 (  )
A.忻口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3.(3分)1942 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全世界各个战线一片阴霾之际,中国却给我们带来了黎明的曙光。”这一报道针对的是 (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4.(3分)(2024·佛山高一检测)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据统计,与1939年相比,1942年大后方的发电量、钢产量迅速增长。民族工业的内迁 (  )
A.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
B.推动南北经济的均衡
C.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D.带来沿海工业的衰落
【补偿训练】
在落后的西部地区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工业基础,利用沿海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生产要素的优化,为长期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撑。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
C.抗战初期工矿企业的内迁
D.西部大后方的战略地位
5.(3分)1942年,中共中央在华北推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该政策旨在 (  )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改变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联合地主阶级积极抗日
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补偿训练】
1.(2023·张家口高一检测)1941—1942年,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为解决财政经济困难,中共中央 (  )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B.开展大生产运动
C.推行“三三制”原则
D.进行反“扫荡”斗争
2.抗日战争的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这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 (  )
A.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世界各国大联合
D.彰显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6.(3分)(2024·泉州高一检测)
1938年和1941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情况
时间 日本陆军总兵力 分派地区
朝鲜 中国东北 中国本部 日本本土 东南亚
1938年 34个师团 1 8 24 1 -
1941年 51个师团 2 13 22 4 10
据上表可知 (  )
A.日本法西斯已全面占领中国
B.日本侵略重点转移至东南亚
C.抗战胜利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补偿训练】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成为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到独立解放与和平崛起的转折点,而且为夺取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而为推动世界历史从动荡与战争的旧时期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由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抗日战争 (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结束了世界的动荡局势
C.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转型
D.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7.(12分)(2024·毕节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方向性特征。其时空演变受列强侵略的影响,也与中国民族工业自强不息的顽强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近代工业1840-1945 年平均中心变动轨迹图(平均中心:通过计算研究区域内所有工业分布的平均坐标而得出)
——摘编自刘静等《中国近代城市
工业时空演变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工业1840-1945年平均中心变动情况。(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工业1840-1945年平均中心变动的背景。(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