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7 18:0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各主要历史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核心内容。
2.难点: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演变的原因。
【单元导读】
官员选拔与管理是过埃及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国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课立意】
本课重视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建设,重视制度创建与变化关键内容叙述,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历史观,从时空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主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学生对中华制度文化的自信。
【时空坐标】
【基础知识】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聚焦】重法吏、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是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和用人特点。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员选拔制度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1)时期:西周至春秋
(2)标准:贵族血缘
(3)特点:官位世袭,贵族政治垄断和特权
(4)影响: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5)弊端:①重血缘、轻才能,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②赏罚不分明,不能激发人的进取精神。
(6)职官制取代世官制: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②私学的产生;③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尚贤思想);④郡县制和俸禄制的推行;⑤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和封建制经济基础的形成。
☆点拨关键:世官制是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的,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者,都是各级贵族,拥有宗法关系,他们不仅世代掌握着政权,也拥有所封土地上的人口和财物。世官制下,普通庶人是不可能当上高级官员的。世官制的推行与西周国家治理方式有关,在当时有其历史进步意义。
2.春秋战国——荐举制、军功爵制
(1)背景:①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②各诸侯为争霸图强,重视人才,养士礼贤;③私学兴盛,官学衰微,士人阶层兴起;④尚贤思想兴起;⑤商鞅变法奖励军功。
(2)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初
(3)标准:才能及军功大小
(4)方式:①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荐举制/客卿制);②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军功爵制)。
(5)特点:爵位官制与军功紧密联系(官爵合一)
(6)局限:迎合战争状态或临时状态的官员选拔,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7)影响:①打击贵族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②有利于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适应了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
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概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法官”“法吏”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即军功爵、文法吏。
(2)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3)目的: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4)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5)结果:①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提升法律的社会地位;③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扼杀了社会发展的活力,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4.汉朝——察举制
(1)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乡里清议)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制以儒家思想作为官员选拔的指导思想,开我国历史上儒学取士的先河。
(2)背景:①汉初原有选官制度已经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②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③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3)标准:孝廉(品行)到门第(东汉)。
(4)特点:地方推举(自下而上);形式多样;突出儒学地位;依靠乡里舆论评价和考核并重;察举的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各级主要长官手中,科目由皇帝制定;察举有固定的时间、地域、名额规定;舆论评价和为官(品德、才能)能力并重。
(5)分类:察举制分为常科和特科。
A.汉武帝推行察举制:①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讲求孝行、廉洁)、茂才(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等;②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贤良文学(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明经(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等。
B.积功劳为官、征辟制:积功劳为官和征辟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①概念:征辟制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主要由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②征召: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征召的对象一般是“隐居严穴之士”重德高望重的宿儒、名士。征召的特征是“德举”。
③辟除:各级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的属吏可以由其长史自行选拔与任命。
(6)评价:察举制度是一种比较健全完善的选官制度。
积极→①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保障了官员的来源渠道,促进了阶层流动;②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成为两汉选官的主体;③任免权由中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适应汉武帝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④推动儒家思想成为选官标准,使儒家文化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形成;⑤开创中国古代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先例。
局限→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②东汉中后期选官被世家大族操纵,导致累世公卿形成,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③被推荐之人多非有用之才,大多沽名钓誉;④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也不利于中央集权。
☆点拨关键: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故“公卿多起于屠贩”。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中央集权国家的不断完善和巩固,武帝时“吏多军功”的局面已不适应地主阶级政权的需要,军功地主已开始没落,官吏出自“任子”或“赀选”的办法,已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因此,武帝时出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以强化中央集权制政治的需要,开始推广行“以儒取仕”的察举制,并逐步发展成为完善的选官制度。
【深化拓展】东汉时期察举制度的变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 东汉末期,王朝和社会日益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察举制度的实施也遇到了深刻的危机,出现了“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现象。“以名取人”即长官举荐要考虑到士人的名望,士人也着意于培养这种名望。“以族取人”,就是在举荐的时候,更加考虑到士人家族的名望,论族姓阀阅。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察举的公平性,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覆亡,两汉的察举制也随之瓦解。——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1)变化(弊端):从“以德取人”到“以文取人”再到“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2)原因: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②以察举制选拔人才的弊端;③豪强地主的发展和世家大族(士族)的崛起;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3)影响: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背景:①东汉末年人口流动加剧,察举制度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②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不利于中央集权;③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察举制不适应选拔需求。
(2)产生: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
(3)内容:①设置中正: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②品评人物: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③按品授官: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4)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只看家世门第。
(5)实质/特点: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6)衰落:随着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南朝时期,寒族崛起,冲击门阀氏族;隋唐实行科举制,冲击门阀士族;安史之乱,门阀士族实力深受打击;宋代科举制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7)评价:积极→①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人才;②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对魏晋南北朝时的家学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儒家思想传播。
局限→①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危害了中央集权;②注重家世,形成门阀士族政治,激起社会矛盾。
☆点拨关键:九品中正制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九品中正制既解决了汉末察举制的危机,也满足了汉末兴起的豪强大族在政治上的要求,是中央政府与汉末以来的世家大族妥协的结果。因此,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的主要官员选拔制度,也是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员考核制度
考核:也称考绩、考课,是中国古代政府对官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察、核实并评定优劣等级的一项人事管理制度。
1.秦汉——上计制
(1)含义: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2)方式:计簿,考核法规普遍制定。
(3)流程: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4)意义:①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②对维护封建统治和巩固封建经济起着重要作用;③加强了封建专制制度。
2.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魏晋南北朝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多流于形式。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员监察制度
1.秦汉:御史大夫
(1)中央监察:御史制度
①秦朝的中央监察机构是御史府,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朝廷百官,这标着这我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正式确立。②汉承秦制,在中央仍设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
(2)地方监察:监郡御史+刺史制度
A.秦朝在地方郡设监郡御史,监察地方的郡守、县令。B.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地方设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官员。
☆汉代刺史制度
①目的:监察地方官吏与豪强,加强中央集权。
②内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每州设置刺史一人巡视监察郡国及地方豪强。
③特点: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和司法;没有固定的治所(以巡视方式监察);位卑权重、以小制大。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
④影响:前期澄清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后期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点拨关键: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东汉末年地方长官州牧趁机拥兵自重,已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东方政权名存实亡。
2.魏晋南北朝——基本沿袭秦汉的监察制度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聚焦】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一)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隋唐——科举制创立和发展
科举制的创立是九品中正制没落的结果,也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阶层兴起在政治上的必然要求。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确立了以考试选人的科举制,同时废除了由来已久的各级长官私人自辟属官的制度,一律改由中央任命。
(1)含义: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取士,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隋朝创立、唐朝发展、宋朝完善、明清衰落。
(2)原因:①经济:封建经济发展,中小地主和小农经济实力壮大;②阶级: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③政治:隋唐统一后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④外部: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隋唐时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
(3)目的:适应社会阶级的变化,巩固封建统治。
(4)标准:考试成绩。
(5)特点:①“投牒自进”,士人可自由报考,以考试结果决定去留;②公开考试,有具体科目和具体程式;③以考试结果为准绳,择优录取,公平公正。
(6)组成:隋唐科举制分为制举和常举。①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②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③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吏部铨选)。
☆点拨关键:吏部选官的四条标准 身(仪表气质)、言(语言表达)、书(书法遒美)、判(问题处理)
进士科最初内容包括贴经、诗赋和政论,考试难度大,但考中进士最为荣耀,有的官至宰相。“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7)历程: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③唐太宗增设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④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8)评价: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①积极影响:a.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b.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官员来源,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稳定;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e.将选官用人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f.促进社会公平意识的增长;g.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②局限性:a.重才轻品;b.官本位思想;c.思想禁锢;d.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点拨关键:唐代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科场舞弊,录取比例小;重门第、重出身、兼采名望
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2.两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1)表现:①“取士不问家世”,严厉清除科举制中的荐举因素,严格管控世家子弟的考试,录取人数大大增加;②严格考试制度,实行“锁院”“糊名”“誊录”等,保障考试的公平性;③考试程序和内容有了明显的变革。废除公荐、南北分卷制度、殿试制度、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
(2)评价:两宋时期,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加完善的选官制度?(教材P31)
科举制之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推荐制度,推荐者的主观因素对官员选拔影响比较大,而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取人,官员选拔标准相对客观。科举制下允许符合条件者“投牒自进”不需要其他条件,官员选拔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科举制把官员选拔的权力收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
☆变化: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吏部
(1)考核机构:尚书省吏部(设吏部考功司,专门负责中央到地方官员的考核)
(2)考核方式:地方报告中央+皇帝遣使巡查。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②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
(3)考核标准:品德才能,四善二十七最。
(4)考核作用:评定分三等九级,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迁与奖惩。
☆唐代的考课制度特点:①覆盖广泛(所有官吏);②等级与标准明确、客观;③制度严密(设专门机构,定考课时限等);考核机构健全;考核内容广泛;分工明确;流程严密;与官员奖惩相结合。
2.宋代——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1)概况: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力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三最”。
(2)评价: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减少贪污腐败现象。
(三)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
1.隋唐——御史台+御史大夫
(1)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为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负责中央到地方的监察。
(2)地方:十道监察区,监察官巡回监察。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3)特点: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宋朝——监察制度的强化阶段
(1)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宋初的中央监察机构延续了隋唐时期御史台的设置,而到了后期,御史台三院开始合为一体,这种新的组织结构一直沿用至明清。
(2)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且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了强化。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3)变化: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谏官”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
【学思之窗】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教材P32)
(1)变化: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
(2)影响: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封建官僚制建立后,中央直接任命的官,一般只到县一级。如秦汉时期,二百石以上的属于官,二百石以下的是吏。中央任命的官在县一级只有县令、长,县丞、尉(称为“长吏”),其他属吏(称为“少吏”)中央不任命,都由各级长官在所任地选用,一般为当地人。魏晋南北朝以降,官品制度形成,有品级的是官,无品级的是吏,但属吏任用大体延续秦汉,由长官自己辟除举荐而产生。属吏不归中央管理,由此也带来许多危害,他们或营私舞弊,或结成朋党。隋朝改变这个制度,各级长官的僚属皆由吏部任命和考核,对吏的管理更加严格,这无疑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聚焦】元朝恢复科举制,明清时期科举制是选官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考核与监察制度更趋严密。
(一)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元朝——恢复科举制度
(1)概况:元朝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世袭、推举)。
(2)时间:元朝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3)内容:元朝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3)影响: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人数比例不高。
2.明清——科举考试强化
(1)考试人员: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2)考试范围: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实行八股取士。
(3)考试级别: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
(4)地域平衡:明朝南北卷制度。
(5)特点:①科举制与学校制度相结合;②形成三级考试制度;③考试采用八股文。
(6)衰落原因:①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②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③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是一种文化专制。
(7)退出舞台:1905年,科举制正式废除。
【历史纵横】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教材P36)
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一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
(1)原因:①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②为了保证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保持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维护政治稳定。
(2)影响:①缓解了南北方科举考生间的矛盾,有利于统治稳定;②保证了北方举子占进士名额的比例,有利于官僚队伍中南北方力量均衡;③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深化拓展】明清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的原因及其影响
(1)概况:科举考试(八股取士)必须按照宋儒的传注,写作教条的、死板的八股文,以功名利禄来僵化人们的思想。注重的是背诵千篇一律的高头讲章,写作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的八股文,那些举人、进士,大多并无真才实学。这种使人别无选择的愚民政策,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专制。——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原因:①借鉴唐宋经验;②适应农耕社会人才选拔的需求;③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④有客观的标准,操作性强(便于执行)。
(3)影响:积极方面:①八股取士有客观的标准,体现公平公正;②有利于人才选拔。
消极方面:①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②阻碍了学术文化发展;③不利于实用人才的培养;④使中国科举走向标准化和僵化。
(二)元明清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
1.明朝——考满和考察
(1)考满: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2)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2.清朝——考课制度
(1)概况: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2)特点:清朝吸收了明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
1.元朝——监察机构严密
(1)中央:设御史台,监察中书省和临近的几个行中书省官员。
(2)地方:①行御史台:监察其他行中书省;②肃政廉访司:监察行省以下的地方行政机构。
(3)特点:是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开端。
(4)评价:元代监察制度以三台为主干,以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为网结,颇为严密。独创了行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浑然一体,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2.明朝——科道监察制
(1)中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是最高监察机构。①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②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都察院监察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共同行使监察权,合称“科道”。
(2)地方:监察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
(3)特点: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位低权重)。
(4)演变: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
3.清朝——都察院模式
(1)中央: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监察百官(科道合一)。
(2)地方: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实行奏折制),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3)特点:御史台模式→督察院模式。沿袭明代,仍设督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御史台模式变为都察院模式标志着监案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
☆知识补充:中国古代谏议制度
(1)含义:古代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就是谏议制度。
(2)演变:①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②宋元时期,出现了谏议机构——谏院;③明清时期,与皇权的高度加强一致,专门的谏议机构被取消。
(3)评价: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问题探究】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教材P34)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察举制和科举制中的孝廉、贤良方正、明经等科目,都包含着对官员德的重视,而秀才、茂才、明法、进士等科目,又包含着对官员才的重视。科举制形成后,儒家经典成为士人考试的必读书,实际已将德才的关系在考试中具体体现出来了。中国古代对官员选拔的要求既重才又重德,但是德是第一位,放在才前面。(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学习拓展】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看法(教材P34)
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①中国古代考核制度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作用,提升官员的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促使社会秩序良性发展。②中国古代考核制度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③中国古代考核制度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知识总结】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特点及趋势
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特点 演变趋势
先秦 世官制 血缘 世袭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①选拔标准: 家世门第到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 血缘世袭到公开考试 ③选拔原则: 逐渐走向制度化 ④选官基础: 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⑤选官权力: 由地方到中央
春秋战国 举荐与军功爵制 才能军功 举荐 废除贵族特权 军功与爵位官制密切相连
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法家思想 选拔 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 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汉代 察举制 品行才能 举荐 以才能和品德为依据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出身 品评 授官 与当时门阀政治密切相关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冲破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两宋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取士不问家世”
元朝 蒙古传统和科举制 血缘、军功、才学 考试 世袭、军功、科举比例小
明清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与君主专制强化相关
趋势: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完善,选官日趋科学、公正、客观 实质: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知识总结】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特点及趋势
朝代 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 考核时间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秦汉 上计制 每年岁末 地方行政长官 官员赏罚的依据
隋唐两宋 尚书省吏部负责考核 每年 九品以上官员 官员升降的依据
明朝 考满 三年、六年、九年 任职期满的官员 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
考察 三年(朝觐考察) 外地官员 查处官员贪、酷和作为
六年(京察) 京官
清朝 京察 三年 京官 官员奖惩的依据
大计 外省官员
总体趋势:①官员考核制度渐趋完善;②品德与政绩并重;③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④考核日趋严格,标准细化;⑤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
(1)中国古代考课制度的特点
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考核重德尚能;考核结果奖惩激励;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①考核内容较全面:既考察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
②考核对象合理分类: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要接受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
③考核机构专业化: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
⑤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
(2)中国古代考课制度的评价
A.积极:①有利于提升官员的积极性和政务处理能力;②考核与监察相结合,与奖惩相配套,强化了中央集权;③督促官吏励精图治,推动社会进步;④官吏的道德、品行、能力得到重视。
B.局限:①中国古代官僚考核制度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②考核逐渐流于形式,作用有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知识总结】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对其评价
中央 地方
秦朝 御史大夫 监察史
汉朝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
隋唐 御史台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宋朝 御史台“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
元朝 御史台 行御史台(省)、肃政廉访司(省以下)
明朝 都察院、六科 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按察使司
清朝 都察院 按察使司
认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①服务于皇权;②组织独立,自成系统;③垂直管理,以轻制重(位卑权重);④严格监察官的选任;⑤监察方式多样化;⑥监察范围广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各级官员违法与不良行为)监察机构设置传承有序;监察法规系统完善;监察与日常教育、监督紧密结合;重视舆论监察。
(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
A.积极作用: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②对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腐等有一定作用;③对于国家权力、政府权力、官僚权力有一定约束作用;④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⑤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对缓和阶级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B.局限性:监察权扩大,干扰行政;监察多头,叠床架屋;监察受封建政治兴衰与人治影响较大。①监察的主体和客体均来自行政内部;②实际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皇帝,人权色彩浓厚;③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本质上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C.启示:①监察机构要独立,以保证监察公正;②监察法律、法规要健全,以便依法监察;③监察活动要受监督,以止监察腐败;④严格选任监察官员,以防权力误用和滥用;⑤监方式要灵活,使监察快速、高效。
【深化拓展】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制度设计与智慧
总体趋势/实质: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1)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并未确立。
(2)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
(3)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
(4)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代设独立机构谏院,元代制定整套监察法规。
(5)明清时期的顶峰阶段: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地方设按察使司。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严密。
【高考真题】
1.(2023·海南高考·3)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答案】C
2.(2023·湖北高考·5)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 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
【答案】A
3.(2023·广东高考·3) 表1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答案】D
4.(2023·浙江高考·16)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
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
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答案】C
5.(2023·湖南高考·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答案】C
6.(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答案】B
7.(2022·江苏高考·4)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经重臣董文用据理力争,该图谋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这说明元代(  )
A.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 B.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
C.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 D.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
【答案】B
8.(2022·江苏高考·2)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
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
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
【答案】C
9.(2022·山东高考·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答案】A
10.(2022·湖北高考·5)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答案】A
11.(2022·湖南高考·3)据下表可知(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答案】A
12.(2021·海南高考·5)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  )
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 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答案】B
13.(2021·海南高考·2)《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这反映了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  )
A.德政教化的成效 B.断狱决疑的能力
C.博闻辩智的才情 D.慎独律己的修养
【答案】A
14.(2021·辽宁高考·3)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这些规定有利于(  )
A.文化交流 B.扩大选官基础 C.澄清吏治 D.推动方言传播
【答案】A
15.(2021·辽宁高考·2)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加强道德修养 B.追求政治利益 C.辨别大宗小宗 D.维护经济特权
【答案】B
16.(2021·江苏高考·3) 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答案】B
17.(2021·湖北高考·2)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京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
A.君权削弱 B.中央集权 C.吏治腐败 D.豪强崛起
【答案】B
18.(2021·全国甲卷·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答案】B
19.(2020·山东高考·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表1
时 期 概 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答案】D
20.(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答案】C
21.(2019·海南高考·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
【答案】C
22.(2019·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23.(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24.(2016·海南单科·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25.(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26.(2016·江苏单科·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A
27.(2015·安徽文综·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8.(2023·湖北高考·16)【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
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
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
——据《宋史》《明史》等
材料二 “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10分)
【答案】(1)要求文武双全,重视忠义气节;不为时人所重视,人们不屑于武举或只是补充形式。
(2)变化:更注重骑射、技勇,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注重行伍出身,轻视武举;武学依附官学;创办新式学堂,教授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军事技能;注重品学兼优,军官须要军事学堂出身。
原因:清朝原本属于游牧民族,善长骑射;伴随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内忧外患;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追求“舰船利炮”;新式装备的使用,需要官兵较高的文化素质。
29.(2022·河北高考真题·21)[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魏文帝黄初(220—226)年间,“受诏集五经群书,以类相从,作《皇览》”。其著述除《人物志》以外,大部分已经散佚。《人物志》是一部系统品鉴人才的著作。在鉴识人才上,刘劭把人的精神、感情、筋腱、骨骼、气息、脸色、仪表、容貌、语言概括为“九征”,即人的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九征皆至,则纯粹之德也。九征有违,则偏杂之材也。……兼德之人,更为美号。”在人才使用方面、他认为“人材不同,能各有异”,要“量能授官”。
魏明帝时,刘劭“与议郎庾嶷、苟诜等定科令,作《新律》十八篇,著《律略论》”。景初(237—239)年间,因“王纲之弛颓”“治典阙而未补”,刘劭奉诏制定《都官考课》七十二条。
——摘编自陈寿《三国志·刘劭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劭的历史贡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刘劭的人才观。(6分)
【答案】(1)整理儒家经典;提出鉴识、使用人才的理论;修订律令;制定官员考核条例。
(2)重视道德,认为人的道德会通过其外在表象体现出来;主张量才用人;在九品中正制实行的情况下,刘劭的人才理论为当政者选拔人才提供借鉴。
30.(2020.7·江苏高考·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康熙帝一生,投入颇多的精力整饬吏治、研究吏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熙帝毕生亲理朝政,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总督、巡抚等地方重要文武官员离京赴任前陛辞,康熙都留心考察官吏,有针对性地与他们研讨问题,并及时予以指示和纠正。除地方大员外,他还严格考察和整饬在京部院官员。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谕诸臣“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他认为“吏尤以廉为贵也”,一向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洁的典型。他发现和表彰的清官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后,训属吏,剔积弊,“官吏望风改操”。康熙在《廉静论》中指出:“民安而吏称其职矣,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由于长期不懈地整饬吏治,政治局势得以稳定,康熙也就有力量实现他的抱负,建设强盛的大清帝国。
——摘编自孟昭信《康熙评传》
(1)据材料归纳康熙帝考察官吏的举措,概括他的吏治思想。(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帝整饬吏治所取得的实效。(4分)
【答案】(1)举措:直接考察高级官员;重点考察官员的德才;表彰(奖励)廉吏。思想:强调官员表率作用;清廉为重;察吏为安民(治天下)。
(2)实效:官吏治理能力提升;官场作风改进;社会局面安定;开创康乾盛世(国力强盛)。
31.(2019·上海高考·23)时代教育(25分)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引入深思。
材料一 魏晋以后,门阀政治影响及于选才,“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隋唐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扭转了这种局面。惟科举设进士、明经诸科,”进士以声韵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力功,罕穷旨趣。”“一诗一判,定其是非,适使贤人君子,从此遗逸。”天下士子以科举为唯一出路,科举遂成教育重心。
——改编自《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 1860年代,奕 等奏称:与外国交涉,必先谙其言语文字,设立同文馆,招考斗又、天文、算学,采西学、制于器为自强之道。
1898年,康有为奏称:西人之于民,皆思教之而得其用,教之以算数国史、天文地理、化光电重、内政外交之学,惟恐其民之不智。吾之教民,束缚于八股帖括之中,惟恐其民之不愚。
清末新政时期,学者倡议:“教育一事,当全国划一,故以颁教育制度为第一要务。”督学大臣张百熙等奏称:节取欧美日本诸邦之成法,拟学堂章程,颁行各省,裁减科举,归重学堂。
——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教育的宗旨是:军国民教育(偏于强身健体)、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和根本。
——摘编自《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根据材料一,概述隋唐科举产生的原因及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述近代以来教育理念的变化。(4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15分)
【答案】(1)原因:门阀势力/高门/华族/贵族/逐斩形成,垄断仕途/不利选官制度/按门第选官,隋唐时期采取科举制度加以纠正。(2分)【穷人/富人/有钱人等,不得分;原因一般0分或2分,基本不给1分】正面影呴:抑制了门阀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加强统冶基础(1分)【大一统不给分】;有利于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网罗人才/使得寒门有机会/扩大了仕途/更加公平公正/使得机会均等。(1分)【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不给分】负面影响:科举所考内容如声韵、帖诵等与实用差距甚大/不实用/死板/脱离实际;(1分)选才标准单一,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遗逸”难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属/天下士子以科举为唯一出路/科举逐成教育重心。(1分)【1点得1分,2—3点得2分】
(2)洋务运动时期,主张设立新式学堂【具体化亦可】,旨在培养外语、技木人才(1分);戊戌时期,教育内容扩展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提到其中一个亦可】,目的在于启发民智【重要得分点】,反对八股取士来得人才(1分)。清末新政时期,学者和官方都强调要制定、颁行统一的教育制度【规章学制统一亦可】,并要求裁减科举,将教育重心归于学堂(1分)。民国成立后,教育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以公民(国民)道德为中坚和根本亦可】。(1分)
(3)综上所述,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是,社会变迁要求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推动社会发展,从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角度论述。
32.(2015·江苏单科·21)(12分)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的制度。(6分)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4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2分)
【答案】(1)因素:充分保留传统;合理选官;实行德政;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4分)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2分)
(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2分)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2分)
(3)特质:延绵不断(尊重传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2分)
33.(2014·福建文综·38)(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0分)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10分)
(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10分)
【答案】(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
(2)影响: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
(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
34.(2012·江苏单科·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35.(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36.(2011·安徽文综·36)(2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10分)
【答案】(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拨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消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拨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的发展。
37.(2022·全国乙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表2
姓名 任职地 事迹
刘陵 安成 (今属江西)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法雄 南郡 (今属湖北)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
刘平 全椒 (今属安徽) 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童恢 不其 (今属山东) 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1 历史现象:汉代地方良吏坚持以人为本、为政以德的理念,消除了虎患
阐述现象:春秋战国时孔子主张仁德,反对苛政;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西汉武帝推崇儒术,实行察举制、举孝廉,儒家确立为正统思想;东汉官员深受儒家仁德思想的影响,产生许多地方良吏,如刘陵在安成为官,“修德政”,“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法雄在南郡为官,“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虎害稍息,人以获安”。刘平在全椒为官,“选进儒良,黜贪残”,“虎皆渡江而去”。童恢在不其为官,强调“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吏人为之歌颂”。东汉地方良吏践行儒家仁德思想,不仅治理了地方虎患,而且有利于遏制地方苛政。
得出结论:核心价值观规范着地方官吏的执政行为,良吏的基层治理是国家稳定、和谐、发展重要因素。
示例2 历史现象:《后汉书》记载基层良吏事迹宣扬了以人为本、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阐述现象:西汉武帝推崇儒术,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汉代选官察举制、举孝廉体现了儒家仁德思想;儒家仁德价值观影响了东汉史学家的史观,因此在《后汉书》中记载许多地方良吏,如刘陵在安成为官,“修德政”,“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法雄在南郡为官,“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虎害稍息,人以获安”。刘平在全椒为官,“选进儒良,黜贪残”,“虎皆渡江而去”。东汉地方良吏坚持以人为本、为政以德的理念,不仅治理了虎患,而且有利于遏制苛政,他们践行了儒家仁德思想。但东汉史学家片面扩大了儒家德政的作用,是封建唯心主义史观,要实事求是地甄别史料的真伪。
得出结论:核心价值观影响史学家的史观,史书宣扬了核心价值观,史书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38.(2014·安徽文综·37)(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15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5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1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16分)(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观点的提取根据题干“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进行加工,可以概括为“制度创新有利于王朝的强盛”,可以举例唐朝的强大与制度创新如三省六部、科举制等有很大关系;“制度的僵化必然导致王朝的衰落”,可以举例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闭关锁国”、“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等都不能够创新结果导致了中国明清后被西方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