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7 18:1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一、选择题
1.20世纪后期,集装箱运输革命大大降低了海运成本,人们的盘子任何季节都能装满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农产品;更大、更高效的飞机可以进行长途飞行,大大增加了前往遥远地方的度假者数量。这些现象(  )
A.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B.增加了金融风险
C.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D.缓和了全球局势
2.进入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全球化。但是,我们必须同时看到,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在各种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如果说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源于自身质的规定性的话,那么民族或地区文化也有自己内在的运行逻辑。这一材料旨在说明(  )
A.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
B.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应按照固有轨迹各自演进
C.世界各民族需要积极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应有之意
3.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4.如图中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全球经济增长的五大贡献国,1980﹣2019年(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计算)
A.体制机制创新 B.生产要素增加
C.产业结构优化 D.信息技术推动
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6世纪,葡萄牙占据了好望角、马六甲、澳门等地 葡萄牙垄断了整个欧亚大陆的贸易
B 1670年,荷兰商船总吨位达568万吨,超过了法、英、西、葡等国的总和 17世纪末,荷兰开始成为海上霸主
C 19世纪,德国开通了通往非洲和澳大利亚的航线,还与美国缔约通商 标志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1947﹣1993年,关贸总协定召开8次关税会议,议定了各会员国彼此免税的项目 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A.A B.B C.C D.D
6.2001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让他们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分享特定移民问题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做法”。该机制(  )
A.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
B.促进了移民社会文化认同
C.促使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
D.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7.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  )
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
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
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8.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 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9.如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
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
10.如图是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该图适合用来说明(  )
A.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B.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C.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滞胀
D.世界贸易全球化的加强
11.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其目的是(  )
A.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
B.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消除难民
C.专门协调各会员国处理难民问题
D.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12.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从事体力劳动或公共服务行业的脏活累活,从80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精英迁移”的趋向,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广受欢迎。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低层次劳动力输出已经完全消失
B.劳动力输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C.劳动力输入影响了产业发展升级
D.精英人士在跨国公司中日渐重要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其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商品生产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美)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较久、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举世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相似作用。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一、选择题
1.20世纪后期,集装箱运输革命大大降低了海运成本,人们的盘子任何季节都能装满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农产品;更大、更高效的飞机可以进行长途飞行,大大增加了前往遥远地方的度假者数量。这些现象(  )
A.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B.增加了金融风险
C.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D.缓和了全球局势
【答案】A
2.进入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全球化。但是,我们必须同时看到,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在各种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如果说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源于自身质的规定性的话,那么民族或地区文化也有自己内在的运行逻辑。这一材料旨在说明(  )
A.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
B.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应按照固有轨迹各自演进
C.世界各民族需要积极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应有之意
【答案】D
3.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答案】C
4.如图中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全球经济增长的五大贡献国,1980﹣2019年(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计算)
A.体制机制创新 B.生产要素增加
C.产业结构优化 D.信息技术推动
【答案】A
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6世纪,葡萄牙占据了好望角、马六甲、澳门等地 葡萄牙垄断了整个欧亚大陆的贸易
B 1670年,荷兰商船总吨位达568万吨,超过了法、英、西、葡等国的总和 17世纪末,荷兰开始成为海上霸主
C 19世纪,德国开通了通往非洲和澳大利亚的航线,还与美国缔约通商 标志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1947﹣1993年,关贸总协定召开8次关税会议,议定了各会员国彼此免税的项目 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A.A B.B C.C D.D
【答案】D
6.2001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让他们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分享特定移民问题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做法”。该机制(  )
A.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
B.促进了移民社会文化认同
C.促使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
D.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答案】A
7.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  )
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
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
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答案】D
8.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 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答案】C
9.如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
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
【答案】B
10.如图是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该图适合用来说明(  )
A.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B.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C.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滞胀
D.世界贸易全球化的加强
【答案】D
11.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其目的是(  )
A.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
B.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消除难民
C.专门协调各会员国处理难民问题
D.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答案】A
12.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从事体力劳动或公共服务行业的脏活累活,从80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精英迁移”的趋向,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广受欢迎。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低层次劳动力输出已经完全消失
B.劳动力输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C.劳动力输入影响了产业发展升级
D.精英人士在跨国公司中日渐重要
【答案】B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其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商品生产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美)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较久、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举世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相似作用。
解析:第(1)问,欧洲移民的背景通过材料一中“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其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再结合世界市场的形成、交通工具的变革等相关因素概括。中国移民的背景通过材料二中“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总结,再结合自然经济解体、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等角度回答。第(2)问,移民的作用可以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文化交流等角度回答。
答案:(1)欧洲:①工业革命的开展;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③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④殖民扩张的推动;⑤交通工具的革新。中国:①列强侵略;②社会动荡;③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④近代工商业发展;⑤东南沿海人口压力较大。
(2)①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③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