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7 18:1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选择题
1.1928年周恩来曾指出:“……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指导
C.中央坚持“城市中心论”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
2.习近平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其中“实事求是闯新路”主要体现在(  )
A.“打土豪,分土地” B.“工农武装割据”
C.纠正“左”倾错误 D.开展武装斗争
3.1931年10月汀赣苏区统计,全苏区县委一级的干部共146人,其中产业工人3人,手工业工人28人,苦力工人3人,店员工人3人,雇农10人,贫农64人,中农10人,兵士2人,知识分子20人,富农1人,商人2人。这说明当时苏区(  )
A.政治具有广泛的民主性
B.农村地主阶级已经消失
C.土地革命开展较为顺利
D.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4.“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所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  )
A.中共建党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5.1927年3月,由西安妇女协会(1926年成立)起草的陕西省第一部维护妇女权益的婚姻法诞生了,但是不久就成为一纸空文。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中国的民族危机越来越深重
B.土地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
C.北洋军阀反动势力卷土重来
D.国民大革命从兴起到失败
6.黄埔军校在初次招生时,即确定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第一期毕业生来自22个省份,涵盖了大半个中国,这和当时许多军队乃至军校以地方集合的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这种做法(  )
A.推动了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利于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
C.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表明革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
7.在巴黎和会上“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中提及的“这个丢失的省份”是(  )
A.山东 B.山西 C.江苏 D.云南
8.一战后,“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指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召开 D.第一次国共合作
9.中共二大宣言中提到“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  )
①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③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一目标。
A.是中共的最低纲领
B.是中共的最高纲领
C.明确指出了革命的动力
D.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
10.如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11.毛泽东告诉他的战士们,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故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共(  )
A.团结一切力量革命的必要性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D.立足于城市发动工人的必要性
12.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全面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在(  )
A.积极发动工人运动
B.独立探索革命发展道路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提出中国民主革命纲领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
与“上升”诸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 (1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简述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9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选择题
1.1928年周恩来曾指出:“……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指导
C.中央坚持“城市中心论”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
【答案】D
2.习近平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其中“实事求是闯新路”主要体现在(  )
A.“打土豪,分土地” B.“工农武装割据”
C.纠正“左”倾错误 D.开展武装斗争
【答案】B
3.1931年10月汀赣苏区统计,全苏区县委一级的干部共146人,其中产业工人3人,手工业工人28人,苦力工人3人,店员工人3人,雇农10人,贫农64人,中农10人,兵士2人,知识分子20人,富农1人,商人2人。这说明当时苏区(  )
A.政治具有广泛的民主性
B.农村地主阶级已经消失
C.土地革命开展较为顺利
D.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答案】A
4.“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所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  )
A.中共建党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C
5.1927年3月,由西安妇女协会(1926年成立)起草的陕西省第一部维护妇女权益的婚姻法诞生了,但是不久就成为一纸空文。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中国的民族危机越来越深重
B.土地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
C.北洋军阀反动势力卷土重来
D.国民大革命从兴起到失败
【答案】D
6.黄埔军校在初次招生时,即确定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第一期毕业生来自22个省份,涵盖了大半个中国,这和当时许多军队乃至军校以地方集合的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这种做法(  )
A.推动了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利于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
C.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表明革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
【答案】B
7.在巴黎和会上“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中提及的“这个丢失的省份”是(  )
A.山东 B.山西 C.江苏 D.云南
【答案】A
8.一战后,“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指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召开 D.第一次国共合作
【答案】B
9.中共二大宣言中提到“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  )
①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③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一目标。
A.是中共的最低纲领
B.是中共的最高纲领
C.明确指出了革命的动力
D.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
【答案】A
10.如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答案】A
11.毛泽东告诉他的战士们,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故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共(  )
A.团结一切力量革命的必要性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D.立足于城市发动工人的必要性
【答案】B
12.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全面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在(  )
A.积极发动工人运动
B.独立探索革命发展道路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提出中国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
与“上升”诸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 (1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简述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9分)
参考答案:(1)过程: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准备: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的转折做了必要准备。
(2)成果: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促使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国共合作推动下的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