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练习题(练习题)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瓣(bàn) 并蒂(tì) 嗅觉(xiù) 花瑞(ruì)
B.祷告(dǎo) 烦闷(mèn) 徘徊(huái) 亭亭(tínɡ)
C.匿笑(nì) 沐浴(yù) 菡萏(dàn) 攲斜(qí)
D.姊妹(zǐ) 繁衍(yán) 遮拦(zhē) 覆盖(f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繁杂 慈怜 牛棚 花梗
B.莲篷 凋谢 两缸 跳舞
C.繁密 遮蔽 庭院 倾侧
D.黄昏 乘凉 摇摆 园院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航天员能顺利出舱完成各项任务,必须依靠航天服的保护。航天服 要求安全系数高,还需要很好的灵活度,关节部位是航天服设计中的一大 。在设计新一代“飞天”航天服时,我国航天工程师从小龙虾既坚硬又灵活的虾尾结构中,获得了 的灵感。他们在航天服关节处,设计了 虾尾鳞片的层叠结构,使关节活动自如。
A.尽管 难点 意想不到 相似 B.不但 难点 意想不到 类似
C.尽管 难题 出乎意料 相似 D.不但 难题 出乎意料 类似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红刚转到我们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C、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叶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⑤④②③① B.④⑤③②① C.⑤④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
6.请给右图拟一个名字,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7.综合实践活动。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主题为“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写出一句关于母爱的古诗词名句,并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
活动倡议。
①诗词名句:
②活动倡议:
(2)请你根据李睿娜同学搜集到的如下材料所提供的情境,仿照示例,把后面的句子补
充完整。
材料一: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
材料二: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刘和刚《母亲》)
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 , ;母爱是 ,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金色花
①偶尔看到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申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③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毅然挺拔,每一个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⑤许久以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么,且不说他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周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丑……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⑨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阳光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⑩是的 ,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花瓣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他不能不倾注全部的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了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8.根据④—⑦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雷花草的特点。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9.根据③—段的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作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0.在第段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请根据③—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11.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1)纵向对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
(2)横向对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
12.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语句回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洁白的栀子花
玛莎·阿伦 邓笛(编译)
从我12岁那年起,每次我过生日的这一天,花店都会将一束洁白的栀子花送到我家。花是给我的,可给我送花的是谁,连花店跑腿的小伙计也说不知道。花束上没插贺卡,也没留便条,事后也没人打电话说自己是送花人。几次以后,我也不再去打听是谁送的花了,我只是快乐地看着它,嗅着它,这神秘、漂亮的花儿迷人地躺在粉红的包装纸里散发出醉人的香味。
但我心中一直在想象谁是送花给我的人。这个人,或许有点害羞,或许很有个性,不想让人知道身份,但不论是谁,肯定是喜欢我或对我心存感激的人。由于处于人生花季,最让我激动的想象是,送花人可能是个男孩,与我相识相知,或对我一见钟情。
我的妈妈也帮我猜想谁是送花人。她问我,有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她的话使我想到了邻居的太太,我放学回家,常碰到她从车上卸一大堆东西,而她的几个孩子则调皮地跑来跑去,我不是帮她搬东西,就是帮她照看孩子,防止他们跑到大路上去。我又想到路对面的一个老人,每年冬天都是我帮他取邮件,以免他经过台阶时滑倒。或许是他们中的一个送花给我表示感谢?
妈妈利用洁白的栀子花启发我的想象力,她希望她的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希望我们不但感受到她的爱,也能感受到别人甚至是全世界的爱。
我17岁那年,一个男孩伤了我的心。他最后一次给我打电话的那天晚上,我伤心地哭成了一个泪人。哭泣中,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早晨醒来时,我看到梳妆台的镜子上妈妈用唇膏给我留下的一行字:“一道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扇就会打开。”我看着这句话反复琢磨,并让它留在镜子上,一直到我从失恋中恢复过来,才将它擦掉。
但也有些伤痛是妈妈无法医治的。在我高中毕业前夕,爸爸突发心脏病去世了。我悲痛、害怕、绝望,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及我期盼已久的舞会、话剧表演等各种庆祝毕业的活动失去了兴趣。我甚至不想报考我一直神往的远方的一所大学,而只想留在家里在本地一所大学读书,因为我觉得这样才有安全感。
妈妈尽管也悲痛欲绝,但还是没忘掉我的事。在爸爸去世前一天,她和我一起在商场买了一套连衣裙,是那种有着红白蓝三色的瑞士产的连衣裙,妈妈说我穿上它一定会成为舞会上的公主,但回到家我们发现营业员把尺寸搞错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去调换,第二天爸爸就去世了,后来我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而妈妈没忘记。在毕业舞会前一天,我在床头发现了已经调换过的连衣裙。
妈妈总是关心子女的感受。她让我们相信生活的美好,让我们在逆境中也能看到生活中的美,让我们觉得生活就像那束洁白的栀子花,漂亮、迷人、有生命力,还带着淡淡的香味和一丝丝的神秘。
我22岁那年,妈妈去世了,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花店不再给我送栀子花了。
13.你认为是谁给“我”送了十年的栀子花?请简述理由。
14.妈妈利用神秘人送来的栀子花,给了“我”怎样的人生启迪?
15.如何理解妈妈写的“一道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扇就会打开”这句话?
16.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17.文章以“洁白的栀子花”为题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③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④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妻子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永远不会凋落吗?
⑤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令人痛惜不已。
⑥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⑦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我不由对葡萄叶充满了敬意。
⑧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
⑨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选自《新语文学习》,有删改)
18.阅读第①自然段,请品味“昏睡的葡萄藤醒了”这句话中“醒”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①、第⑤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何理解“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全文,你从葡萄叶子夭折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告 别
泰戈尔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上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他一同闪进了。
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直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
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趁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杜尔伽节〔杜尔伽节:印度十月间的“难近母祭日”〕,邻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在你心头震荡。
亲爱的阿姨带了杜尔伽节礼物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姊姊?”妈妈,你将要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选自《美文》2016年第3期)
23、这首散文诗通过谁的口吻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这首诗想象丰富,诗中的“我”想象自己变成了哪些形象回来与母亲相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末尾最后一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写作手法上,这篇散文与《金色花》有何相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 2.B 3.B 4.C 5.A
6.名字:手中线·慈母心
画中的母亲在昏黄的灯下给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衫,那恍惚的神情表现出母亲的不舍与担心,那密密的针脚里包含着母亲深深的爱。
7.(1)①诗词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②活动倡议:举办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演讲或征文比赛活动;替母亲做一次家务劳动;送一束康乃馨给母亲。
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那份辛苦陪伴我们入梦;儿女童年时风雨中的接送,那份呵护陪伴我们成长。
8.外表丑陋却很倔强(或不美不雅却易于生活) 外表美雅却很娇弱(或既美又雅却不易于生活)
9.遗憾(或冷漠、冷淡、冷落);厌恶(或讨厌、讥笑、鄙视);惊奇(或惊异);赞叹(或赞美、赞颂、称赞)。
10.仙人掌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但他却倾注全部的心血,开出了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 作者在仙人掌开花之前,曾厌恶、讥笑它的丑陋;只重视外在美而忽略内的精神
11.开花之前的仙人掌;开花之后的仙人掌。仙人;海棠、月季、文竹之类的花草。
12.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3.妈妈。结尾写到妈妈去世后花店就不再给“我”送栀子花了,由此可知,这十年来,其实是妈妈一直在“我”生日那天给“我”送花。
14.启发“我”的想象力。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希望“我们”不但感受到她的爱,也能感受到别人甚至是全世界的爱。
15.示例:人生中的幸福之门有很多扇,不能因为某一扇关上了就失去生活的勇气,而要对人生充满信心,这样人生的另一扇幸福之门才会为你打开。
16.是一个有爱心、坚强乐观、热爱生活、富有教育智慧的人。
17.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象征妈妈美好的心灵;以此为题,使文章富有诗意美,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18.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发芽(睁开叶芽)、长叶(叶子舒展)的生命苏醒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9.结构上起到照应、对比的作用;内容上,用前面葡萄叶生长旺盛的喜悦来反衬后面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突出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意思对即可)
20.十分喜爱——痛惜不已——充满敬意。
21.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使命的崇敬。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意思对即可)
22.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为什么生命使命而生活。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人生才有意义;我们应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关注和思考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从中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围绕生命的使命、我们的灵魂、怎样才能有意义地生活展开即可)
23通过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所倾注的全部的爱。
24、诗中的“我”想象自己变成清风、涟漪、月光、星星、梦儿、笛声等与母亲相伴。
25、虽然孩子远离了母亲,但孩子永远走不出母亲的思念,孩子就是母亲的全部。
(4)在写作手法上,这篇散文与《金色花》有何相同之处?
26、都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如《金色花》中将自己想象成可以自由流动的花儿,《告别》中将孩子想象成清风、涟漪等,更加形象地突出了孩子对母亲无尽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