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8 15:4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明确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建构诗眼题解题策略。
掌握作者抒情常用的手法,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培养
了解鲍照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抗挫折能力。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春日忆李白》
置平地
果 西
安 人
能些 包 认

款 有
命 南
唑 让
愁 流



:

言逐雄
枕 行路 维
螂诺不
自 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译文: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 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他的诗作清新、俊逸,和南北朝时 两位著名诗人庾信、鲍照的作品一 样。
李白啊,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这 无语的春之绿树,你在江东远望那 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 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再次 探讨一下我们的诗作呢
《春日忆李白》
鲍照(约415—470),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山
东郯tán城西南)。 南朝宋文学家 ,与北周庾信并称“ 鲍庾 ” , 他
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其诗气骨劲健,语言精 练,词采华丽,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镭chā下农”(《谢秣
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 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 海王刘子顼(xū) 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 世 人 因此称他为鲍参军。 有 《鲍参军集》传世。尽管鲍照“才秀人微 取湮当代”(《诗品》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
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思考:全诗的情感基调(诗眼)是什么
思考:全诗的情感基调(诗眼)是什么 哪句诗
“吞声踯躅不敢言 ”。
最能看出来
悲愤无奈
解题——拟行路难
行路难”是汉乐府旧题,主要是用来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感情的。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题前多冠—“代”或“拟“字。
拟,摹仿。即学习模仿《行路难》写的乐府诗。
人生之路难行:仕途艰险坎坷,才华埋没,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 愤、痛苦。
其四,鲍照《拟行路难》共18首,此诗是第四首。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所谓
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世族 ”的局面。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
才高的寒士自 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 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 特色。
写作背景
◆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
◆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 叫“阅”,用来张贴功状。
◆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
门阀制度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 阶级中的特权阶层( 享 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门阀制度
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
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 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 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 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 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 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
九品中正制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也是不一致的)。 人的命运也是既定的,怎么能走着坐着都叹息发愁呢!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一曲《行路难》,歌唱声又因(愁太浓)举杯饮酒而 中断。
人心又不是木石,怎能不为哀乐所动,没有感触 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敢 多说什么。
泻:倾、倒。
踯躅:徘徊不前。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运用了借物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 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比喻人因门
第不同,命运也不同。比喻人的遭遇也是被家庭
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如何解愁
愁的结果

愁什么/为何而愁
诗人在愁什么/为何而愁
命 一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明确:反问句,
表层是,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表现出对 社会不公的一种无奈和自我安慰。
深层是,语言中蕴涵着不平之气,诗人用反嘲的口气,写不 当愁,实则愁淤积于胸。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 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如何排解愁情的
酌 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
悲怆难抑
诗 人 形象
( 1 ) 诗 人借酒来慰藉失去平衡的心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
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而“断绝”了。
(2) 颈 联 :运 用细节描写,“酌酒”“举杯”“歌路难”等动 作描 写 ,以 精 炼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借酒浇愁反而悲怆难抑的形 象。
(3) “断绝”一语双关,既指表面上作者因饮酒无法歌唱《行路难》,也指作者已然醒
悟,一味的哀叹命运,抱怨眼前“行路难”的处境对现实没有任何帮助,远不如“举杯” 更能慰藉作者内心,浇灭作者愁绪。
(4)在此基础之上,与后文“吞声”“不敢言”相呼应。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表达诗人的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 住了情感。
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心非木石岂无感 反问
表达诗人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作者解愁的结果怎么样
■ 吞声踯躅不敢言。
行叹坐愁
泻水兴愁 → 酌酒消愁 → 吞声咽愁
悲歌断愁
知命 → 认 命 → 抗 命 → 认 命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
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 破,读之自然生愁"。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泻水兴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行叹坐愁
酌酒以自宽, 酌酒消愁
举杯断绝歌《路难》。 悲歌断愁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吞声咽愁
慷慨激昂
(抗命) 无奈徘徊
(认命)
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泻水兴愁
抨击不平
(知命)
自我宽慰
(认命)
悲愤难平
作者情感由“屈从”到 “不平”再 到“认命”到 “借酒浇愁,唱歌断愁”再到“无可奈何”。
整首诗塑造了一位满怀郁结,举杯消愁却大放悲 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
全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参考】
寒族士人普遍在政治上遭受到不公 平待遇,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怀才不 遇的苦闷和愤激,决不仅仅是鲍照 的个人牢骚和私愤,而是具有深广 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诗歌主旨——本诗的主旨仅是言愁吗
1.地位低下,无言的资格,自然不敢言。 2.社会专制黑暗,人们无言的自由。
诗中有对不平等现象的愤慨,对门阀制度的不 满,传达了寒门志士有志难申的慷慨不平的呼声。 诗歌不仅是言愁,而且抒写心中愁愤不平之气。
诗歌主旨——本诗的主旨仅是言愁吗
全诗突出一个“ 愁 ”字 ,诗人以泻水
流淌这一自然现象起兴,引出对社会人 生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在不合理的 社会制度下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对士
族门阀的压迫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和反
抗 。
全诗小结
个人与时代: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 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 望,“英雄无用武之地”。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 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 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 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视频时长:1:21
《行路难》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角度 鲍照《拟行路难》
李白《行路难》
写作缘由
情感
所处时代
手法
语言风格
比较鲍照《拟行路难》与李白《行路难》的异同,完成下表。
角度 鲍照《拟行路难》
李白《行路难》
写作缘由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情感 抒悲愤
抒悲愤、明豪情、展自信
所处时代 魏晋的门阀制度压制人才
唐代开明的思想和繁盛让人充满 希望
手法 比兴、对比
比兴、用典
语言风格 深受乐府影响,语言清新质朴,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
比较鲍照《拟行路难》与李白《行路难》的异同,完成下表。
相同点:
①表现手法相似
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把
水的流向的不同比作人生的贵贱穷达的不同。“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则是把宦途比作行路的艰难。
②内容上都抒写怀才不遇。
不同点:
从情感看,李诗是高昂向上的,鲍诗却忍气吞声,徘徊辗转,愁情 无以释怀。鲍照的诗歌,有对命运的抗争,但也是无力的表达,最 后“吞声踯躅不敢”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而李诗虽有表达 壮志难酬的苦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 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凸现出诗 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情境默写】
(1)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达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的思想的两句是“_
(2)《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 是“
(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 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 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答案】(1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2)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3)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4)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