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选择题
1.在13世纪之前,英国社会中以劳役地租为主,附以少量的实物和货币地租;16世纪之后,货币地租日渐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冲击
C.封建领主的资产阶级化
D.农民两极分化的加剧
2.14、1世纪,英文版、捷克文版等用各国文字印刷的《圣经》纷纷问世,这表明( )
①民族主义的潮流在欧洲兴起
②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发展
③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④天主教会放宽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等。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欧洲封建国家 D.亚洲封建国家
4.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的同时,孕育了欧洲近代哲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
A.是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B.决定欧洲近代科学发展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
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5.在与蒙古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人的领导者接受了东方蒙古人在政治制度、军事行政组织、人民普遍纳税服役,尤其是关于王权无限的教诲,从而拥有了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种种手段和武器;16世纪中期,当时的沙皇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此处“俄罗斯人的领导者”和“当时的沙皇”确切来说分别是( )
A.莫斯科大公查士丁尼 B.伊凡四世莫斯科大公
C.查士丁尼伊凡四世 D.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
6.如图反映的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丕平献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 )
A.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B.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法兰克王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7.《欧洲史》中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据此可知,庄园的存在(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了中世纪奴隶制度
C.具有一定的割据倾向
D.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实施
8.[2023·辽宁高一联考]中世纪早期,西欧领主对农民限制各种自由,通过剥削获得最大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庄园法规定农民可以向庄园法庭上诉维护其权益,甚至在某些地区,农民可以直接向王室法庭上诉来维护自身权益。这反映了当时西欧( )
A.封君封臣制度解体
B.农奴政治权利扩大
C.庄园秩序得到维护
D.生产关系有所调整
9.1429年,法国圣女贞德在战前演说中说:“你们(英军)休想占领法兰西王国一寸领土。拥有法兰西的应是真正的继位者,国王查理,因为上帝要这样”。贞德的言论反映出当时( )
A.法国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B.法国国王地位高于英王
C.英法两国殖民矛盾的激化
D.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
10.1302年,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的问题而与教皇发生冲突,于是他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三级会议。这次会议使得腓力四世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表明三级会议( )
A.有利于强化王权 B.具有最高立法权
C.代表人民的利益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1.依据如图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是( )
A.查理曼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2.在中古时期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任免,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这表明( )
A.英国实行君主专制 B.英国国王权力至上
C.英国官员服务国王 D.借鉴中国选官制度
二、综合题
13.[2023·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早期的城市,古代繁华都市尽遭破坏。残存的城址,只含有政治、军事和宗教意义。期间,偶尔可见贩卖食盐、刀剑和奢侈品的行商小贩,其经济意义无异于乡村,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性质。……10世纪前后,一大批古罗马大城市如罗马、米兰、巴黎、马赛、里昂、科隆、特里尔等相继复苏,成为西欧中世纪城市中的佼佼者。更多的工商业城市完全是新兴的。据统计,1100~1300年,英国新兴的大小城镇达140个。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对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广泛影响。12世纪以后,西欧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方集市、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区域逐步形成。各地经济联系普遍加强,为西欧一些国家从封建割据走向集权统一创造了物质前提。领主们在庄园内部弃农经商,以谋厚利,使庄园自然经济为货币经济所排挤。——摘编自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根据材料,概括中世纪早期城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归纳中古后期西欧城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的影响。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选择题
1.在13世纪之前,英国社会中以劳役地租为主,附以少量的实物和货币地租;16世纪之后,货币地租日渐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冲击
C.封建领主的资产阶级化
D.农民两极分化的加剧
【答案】B
2.14、1世纪,英文版、捷克文版等用各国文字印刷的《圣经》纷纷问世,这表明( )
①民族主义的潮流在欧洲兴起
②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发展
③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④天主教会放宽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3.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等。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欧洲封建国家 D.亚洲封建国家
【答案】D
4.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的同时,孕育了欧洲近代哲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
A.是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B.决定欧洲近代科学发展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
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答案】D
5.在与蒙古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人的领导者接受了东方蒙古人在政治制度、军事行政组织、人民普遍纳税服役,尤其是关于王权无限的教诲,从而拥有了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种种手段和武器;16世纪中期,当时的沙皇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此处“俄罗斯人的领导者”和“当时的沙皇”确切来说分别是( )
A.莫斯科大公查士丁尼 B.伊凡四世莫斯科大公
C.查士丁尼伊凡四世 D.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
【答案】D
6.如图反映的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丕平献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 )
A.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B.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法兰克王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答案】A
7.《欧洲史》中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据此可知,庄园的存在(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了中世纪奴隶制度
C.具有一定的割据倾向
D.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实施
【答案】C
8.[2023·辽宁高一联考]中世纪早期,西欧领主对农民限制各种自由,通过剥削获得最大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庄园法规定农民可以向庄园法庭上诉维护其权益,甚至在某些地区,农民可以直接向王室法庭上诉来维护自身权益。这反映了当时西欧( )
A.封君封臣制度解体
B.农奴政治权利扩大
C.庄园秩序得到维护
D.生产关系有所调整
答案:D
9.1429年,法国圣女贞德在战前演说中说:“你们(英军)休想占领法兰西王国一寸领土。拥有法兰西的应是真正的继位者,国王查理,因为上帝要这样”。贞德的言论反映出当时( )
A.法国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B.法国国王地位高于英王
C.英法两国殖民矛盾的激化
D.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
【答案】A
10.1302年,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的问题而与教皇发生冲突,于是他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三级会议。这次会议使得腓力四世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表明三级会议( )
A.有利于强化王权 B.具有最高立法权
C.代表人民的利益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A
11.依据如图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是( )
A.查理曼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答案】D
12.在中古时期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任免,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这表明( )
A.英国实行君主专制 B.英国国王权力至上
C.英国官员服务国王 D.借鉴中国选官制度
【答案】C
二、综合题
13.[2023·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早期的城市,古代繁华都市尽遭破坏。残存的城址,只含有政治、军事和宗教意义。期间,偶尔可见贩卖食盐、刀剑和奢侈品的行商小贩,其经济意义无异于乡村,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性质。……10世纪前后,一大批古罗马大城市如罗马、米兰、巴黎、马赛、里昂、科隆、特里尔等相继复苏,成为西欧中世纪城市中的佼佼者。更多的工商业城市完全是新兴的。据统计,1100~1300年,英国新兴的大小城镇达140个。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对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广泛影响。12世纪以后,西欧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方集市、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区域逐步形成。各地经济联系普遍加强,为西欧一些国家从封建割据走向集权统一创造了物质前提。领主们在庄园内部弃农经商,以谋厚利,使庄园自然经济为货币经济所排挤。——摘编自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根据材料,概括中世纪早期城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归纳中古后期西欧城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的影响。
答案:(1)特点:遭到破坏;只有政治、军事和宗教意义;具有自然经济性质。
原因:蛮族入侵(日耳曼人入侵);政治上分裂割据;王权和教权并立;商品经济的式微。
(2)变化:一批古罗马城市复苏;众多工商业城市兴起。
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使庄园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有利于城市自治;促进了大学的兴起。(任意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