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8 07:5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来自亚洲腹地的蒙古人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其在强调蒙古西征(  )
A.规模无与伦比 B.加强中西交流
C.创造空前统一 D.促进西学东渐
2.在苏萨的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亚历山大还亲自给新娘新郎馈赠礼物以示鼓励。这一做法有利于(  )
A.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和东西方贸易
B.沿袭北非地区传统文明
C.促进亚欧内陆民族的分布产生变化
D.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3.1109年到1110年,三座阿拉伯名城被攻陷,法兰克人对城内的伊斯兰教首领、宗教法专家进行了屠杀和放逐,清真寺被亵渎和摧毁;1159年塞浦路斯岛沦陷,侵略者把所有宫殿、教堂及修道院劫掠一空,无法带走的进行焚毁,并大量屠杀宗教人士。这说明(  )
A.战争对文化造成破坏 B.战争导致阿拉伯衰落
C.战争可推动文明交流 D.宗教冲突是战争根源
4.有阿拉伯文献描绘说: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上,大马士革必与它齐名。蒙古西征后,有欧洲学者在游记中写道:(大马士革)有花园和果园围绕,来来往往是一汪汪池水、河水、溪水和泉水,安排巧妙,使人心旷神怡。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中古时期的大马士革(  )
A.宗教中心地位突出 B.传承古巴比伦文明
C.曾被蒙古战火摧毁 D.经济社会较为繁荣
5.公元751年,唐与大食(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的怛逻斯之战,唐朝战败,旅行家杜环成为唐军中被俘虏的一员。据其记载,同被俘虏到大食的还有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三叔……织络者河东人乐缓、吕礼。由此可推知(  )
A.阿拉伯帝国的军力达到顶峰
B.阿拉伯帝国的政权更迭即将完成
C.军事碰撞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D.战争胜利加速中亚地区伊斯兰化
6.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许多学者前往研究。城中市场上可以看到阿拉伯的香料,塞浦路斯的铜,印度的金、胡椒,不列颠的锡,努比亚的大象,西班牙的银,小亚的地毯,甚至中国的丝。该现象可用于说明(  )
A.战争必然促进被征服地区的发展
B.亚历山大城是埃及经济文化中心
C.亚历山大城成为丝绸之路的终点
D.战争客观上助推了经济文化交流
7.有学者在《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中写道:“远征加快了此前一直缓慢推进的希腊人向亚洲进军的速度,一下子扩大了希腊式生活和文化所及的范围,可以说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转变。是断片还是连续,二者选其一的方式不一定妥当。但可以确定的是,亚历山大的远征,史无前例地扩大了希腊人的世界,培育了下一个时代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土壤。”这一论述(  )
A.能够证明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
B.强调希腊文化促进了亚洲的整体发展
C.认为远征导致波斯文化“断片”式毁灭
D.指出战争在客观上扩大了文化的辐射面
8.亚历山大远征可谓是一次异国文化探秘。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搜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说明,亚历山大远征(  )
A.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B.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D.热衷于传播古希腊文化
9.下列文化成就中,希腊化时代产生的成就包括(  )
①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②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③《十二铜表法》
④阿基米德提出的浮力定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13世纪,蒙古西征使沉寂数百年的从意大利通往中国的贸易通道重新变得畅通且安全,此时的西欧国王、教会为了商税利益纷纷支持工商业城市的发展,为迁入城市的新市民提供在护。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  )
A.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B.刺激了西欧文明的转型
C.迫使西欧加强海上探险
D.引发了大规模的城市化
11.论及历史上某一政权,有学者认为它使用游牧社会的军事技术优势形成强悍军队;用宽容的手段,对待境内不同的宗教与文化,进而组成史上最大的陆地帝国,保护黑海到太平洋之间的贸易。该政权是(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蒙古帝国
12.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修建了埃及诸神神庙并献上祭品。在耶路撒冷,亚历山大皈依犹太教的耶和华。攻克巴克利亚后,亚历山大又成为阿纳希特神的忠实信徒。亚历山大这一系列举措意在(  )
A.发挥宗教的调节作用 B.提倡民众信仰自由
C.赢取被征服地区认同 D.宣告统治的合法性
二、综合题
13.材料一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以后立即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战争。十年征战,亚历山大不仅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己有,而且有所扩大。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从黑海、里海、咸海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几乎都被囊括在他的帝国之下。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无疑加深了东西方之间彼此的了解,为新的希腊化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材料二 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阿拉伯的地域扩张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进入了繁荣时期。阿拉伯本来就处于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纳忠《阿拉伯通史》,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等
材料三 “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剌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成吉思汗从不花剌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
——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化时代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统治范围的共同特点。要说明阿拉伯帝国能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及文化交流的表现。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来自亚洲腹地的蒙古人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其在强调蒙古西征(  )
A.规模无与伦比 B.加强中西交流
C.创造空前统一 D.促进西学东渐
【答案】B
2.在苏萨的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亚历山大还亲自给新娘新郎馈赠礼物以示鼓励。这一做法有利于(  )
A.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和东西方贸易
B.沿袭北非地区传统文明
C.促进亚欧内陆民族的分布产生变化
D.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答案】D
3.1109年到1110年,三座阿拉伯名城被攻陷,法兰克人对城内的伊斯兰教首领、宗教法专家进行了屠杀和放逐,清真寺被亵渎和摧毁;1159年塞浦路斯岛沦陷,侵略者把所有宫殿、教堂及修道院劫掠一空,无法带走的进行焚毁,并大量屠杀宗教人士。这说明(  )
A.战争对文化造成破坏 B.战争导致阿拉伯衰落
C.战争可推动文明交流 D.宗教冲突是战争根源
【答案】A
4.有阿拉伯文献描绘说: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上,大马士革必与它齐名。蒙古西征后,有欧洲学者在游记中写道:(大马士革)有花园和果园围绕,来来往往是一汪汪池水、河水、溪水和泉水,安排巧妙,使人心旷神怡。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中古时期的大马士革(  )
A.宗教中心地位突出 B.传承古巴比伦文明
C.曾被蒙古战火摧毁 D.经济社会较为繁荣
【答案】D
5.公元751年,唐与大食(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的怛逻斯之战,唐朝战败,旅行家杜环成为唐军中被俘虏的一员。据其记载,同被俘虏到大食的还有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三叔……织络者河东人乐缓、吕礼。由此可推知(  )
A.阿拉伯帝国的军力达到顶峰
B.阿拉伯帝国的政权更迭即将完成
C.军事碰撞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D.战争胜利加速中亚地区伊斯兰化
【答案】C
6.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许多学者前往研究。城中市场上可以看到阿拉伯的香料,塞浦路斯的铜,印度的金、胡椒,不列颠的锡,努比亚的大象,西班牙的银,小亚的地毯,甚至中国的丝。该现象可用于说明(  )
A.战争必然促进被征服地区的发展
B.亚历山大城是埃及经济文化中心
C.亚历山大城成为丝绸之路的终点
D.战争客观上助推了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D
7.有学者在《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中写道:“远征加快了此前一直缓慢推进的希腊人向亚洲进军的速度,一下子扩大了希腊式生活和文化所及的范围,可以说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转变。是断片还是连续,二者选其一的方式不一定妥当。但可以确定的是,亚历山大的远征,史无前例地扩大了希腊人的世界,培育了下一个时代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土壤。”这一论述(  )
A.能够证明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
B.强调希腊文化促进了亚洲的整体发展
C.认为远征导致波斯文化“断片”式毁灭
D.指出战争在客观上扩大了文化的辐射面
【答案】D
8.亚历山大远征可谓是一次异国文化探秘。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搜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说明,亚历山大远征(  )
A.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B.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D.热衷于传播古希腊文化
【答案】C
9.下列文化成就中,希腊化时代产生的成就包括(  )
①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②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③《十二铜表法》
④阿基米德提出的浮力定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10.13世纪,蒙古西征使沉寂数百年的从意大利通往中国的贸易通道重新变得畅通且安全,此时的西欧国王、教会为了商税利益纷纷支持工商业城市的发展,为迁入城市的新市民提供在护。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  )
A.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B.刺激了西欧文明的转型
C.迫使西欧加强海上探险
D.引发了大规模的城市化
【答案】B
11.论及历史上某一政权,有学者认为它使用游牧社会的军事技术优势形成强悍军队;用宽容的手段,对待境内不同的宗教与文化,进而组成史上最大的陆地帝国,保护黑海到太平洋之间的贸易。该政权是(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蒙古帝国
【答案】D
12.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修建了埃及诸神神庙并献上祭品。在耶路撒冷,亚历山大皈依犹太教的耶和华。攻克巴克利亚后,亚历山大又成为阿纳希特神的忠实信徒。亚历山大这一系列举措意在(  )
A.发挥宗教的调节作用 B.提倡民众信仰自由
C.赢取被征服地区认同 D.宣告统治的合法性
【答案】C
二、综合题
13.材料一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以后立即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战争。十年征战,亚历山大不仅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己有,而且有所扩大。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从黑海、里海、咸海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几乎都被囊括在他的帝国之下。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无疑加深了东西方之间彼此的了解,为新的希腊化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材料二 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阿拉伯的地域扩张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进入了繁荣时期。阿拉伯本来就处于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纳忠《阿拉伯通史》,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等
材料三 “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剌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成吉思汗从不花剌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
——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化时代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统治范围的共同特点。要说明阿拉伯帝国能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及文化交流的表现。
答案:(1)特征:对被征服地区强制推行希腊文化;目的是建立大同社会,希腊化过程中伴有民族交融;希腊化推动东西文化交流,推动科学文化等发展。
(2)特点:范围广阔,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条件:自身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地理位置重要;对异族文化的宽容(开明)政策;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的促进。
(3)方式及表现:前期以战争方式为主,注重技术交流,如把技术工匠带往蒙古;后期以和平方式为主,注重中西方全方位交流,如欧洲传教士来蒙古,中国人去欧洲,中西绘画交流,佛教、天主教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