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了唐代四位著名诗人的四首经典古诗词,旨在通过诵读与鉴赏,使学生感受唐代诗歌的韵味与魅力,理解诗人的情感与意境,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这些诗词各具特色,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也有抒发人生感慨的,对于学生理解唐代文学、历史及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基础,能够初步理解诗词的基本含义和简单意象。然而,对于诗词的深层含义、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诗词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理解仍需加强。此外,学生之间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缺乏鉴赏的兴趣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词,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诵读与鉴赏,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理解并传承唐代诗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
语言运用 1.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诵读技巧,如节奏、重音等。 2. 学习并运用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 1.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理解不同诗词之间的异同。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词背后的社会背景和人文价值。
审美创造 1. 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2.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古诗词,培养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并鉴赏四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诵读技巧。
难点 1. 深入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2.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兴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诗词诵读音频、古诗词鉴赏资料、学生作业本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 通过展示几幅中国著名山川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情境。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山川吗?有没有听说过峨眉山?” 3. 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 观看图片,感受自然之美。 2.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3. 聆听教师介绍,对李白及其作品产生好奇。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和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为学习《峨眉山月歌》做铺垫。
学习《峨眉山月歌》 1. 朗读全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 解释诗中关键词汇,如“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等。 3.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讨论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 设计问题:“诗中哪些词句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1. 跟随教师朗读,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认真听讲,理解关键词汇。 3. 小组讨论,分析意境和情感。 4. 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解释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峨眉山月歌》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过渡环节 1. 总结《峨眉山月歌》的学习要点,引出下一首诗《江南逢李龟年》。 2. 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江南逢李龟年》的创作背景。 1. 回顾《峨眉山月歌》的学习内容。 2. 聆听教师介绍,对杜甫及其作品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 通过过渡环节,自然引出下一首诗,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连贯性。
学习《江南逢李龟年》 1. 朗读全诗,注意情感表达。 2. 解释诗中关键词汇,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等。 3.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表达的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4. 设计问题:“诗中哪些词句体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1. 跟随教师朗读,感受诗词的情感表达。 2. 认真听讲,理解关键词汇。 3. 小组讨论,分析情感和意境。 4. 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解释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江南逢李龟年》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
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 教师朗读全诗,强调情感和氛围。 2. 解释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背景。 3. 小组讨论,分析思乡情感。 4.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1. 学生跟随朗读,感受诗的情感。 2. 理解关键词,增进对诗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享个人感受。 4. 积极思考,回答教师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情感;通过讨论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乡情感及对诗的深入理解。
学习《夜上受降城闻笛》 1. 教师朗读全诗,抒发情感。 2. 解释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画面。 3. 小组讨论,分析孤独感。 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 学生认真听讲,感受诗意。 2. 理解关键词,增强对诗的感受。 3. 小组讨论,结合自身经历。 4. 积极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孤独和思乡情感;通过讨论和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
《峨眉山月歌》 通过《峨眉山月歌》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还深入体会了诗歌中描绘的秋夜景色和诗人离乡思友的情感。通过诵读、想象和讨论,学生们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并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此外,学生们还学会了如何结合注释和插图,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江南逢李龟年》 通过学习《江南逢李龟年》,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到了诗人对时世凋零、人生巨变的感慨。通过诗歌朗诵、赏析和讨论,学生们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隐喻。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如何结合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深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我们深入学习了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通过朗读、讨论和背景知识的介绍,我们理解了诗人在重阳佳节身处异乡,思念故园和家人的复杂情感。诗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而“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则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惜。通过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内涵。 《夜上受降城闻笛》 我们共同学习了唐代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通过诗歌的朗读、解析和讨论,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身处边塞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边塞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作业设计
《峨眉山月歌》 分析诗中的意象“峨眉山月”和“秋”所蕴含的情感,并写一篇短文阐述你的理解。 搜集李白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比较它们与《峨眉山月歌》在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 《江南逢李龟年》 结合杜甫的生平背景,分析《江南逢李龟年》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搜集其他描写友情或人生感慨的古诗词,比较它们与《江南逢李龟年》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搜集并整理至少三句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和情感。 结合历史背景,写一篇短文,探讨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沙似雪”、“月如霜”等,探讨其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搜集并整理其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词,比较它们与《夜上受降城闻笛》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板书设计
一、《峨眉山月歌》李白 内容概述:描写诗人在峨眉山仰望明月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艺术特色:意境优美,语言清新。 名句欣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内容概述:写诗人在江南与旧友重逢的喜悦,以及战乱带来的沧桑感。 艺术特色:情感真挚,对比鲜明。 名句欣赏:“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内容概述:描绘诗人随军出征,途中怀念故乡的复杂心情。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意象丰富。 名句欣赏:“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内容概述:反映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和戍守边疆的孤独感。 艺术特色:音韵悠扬,意境深远。 名句欣赏:“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 成功之处: 1. 通过多媒体和图片展示,成功营造了诗歌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 采用诵读法和想象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分组讨论和创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对诗歌中的地名和地理知识了解不足,影响了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握。 2. 创作新诗时,部分学生的作品意境不够深远,表达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3. 课堂时间分配上,讨论环节占用时间较长,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未能充分展开。 《江南逢李龟年》 成功之处: 1. 通过音乐和背景图片的引入,成功营造了诗歌的情境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歌世界。 2. 采用互动式教学和个性化阅读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通过写作练习和诗歌创作,培养了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对诗歌中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对诗歌整体情感的理解。 2. 在诗歌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的作品缺乏新意和深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启发。 3. 课堂时间分配上,写作练习环节占用时间较长,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未能充分展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成功之处: 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2. 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和讨论,学生深入理解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将诗歌学习与历史、文化等跨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讨论时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在拓展题的设计上,部分题目难度较大,超出了部分学生的能力范围,需要适当调整。 《夜上受降城闻笛》 成功之处: 1. 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边塞风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 引导学生将诗歌学习与历史、地理等跨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分析诗歌意象时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2. 拓展题的设计上,部分题目难度较大,需要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