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暑假预习课第十五讲 等边三角形(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暑假预习课第十五讲 等边三角形(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28 09:0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暑假预习课
第十五讲 等边三角形
一、专题导航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等边三角形概念: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它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任意一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典例剖析1
例1-1.如图,BD是等边△ABC的边AC上的高,以点D为圆心,DB长为半径作弧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DEC=(  )
A. 20° B. 25° C. 30° D. 35°
例1-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为AC边上一点,以BD为边作等边△BDE,连接CE.若CD=2,CE=6,则BC=(  )
A. 7 B. 8 C. 9 D. 10
例1-3.如图,AB=4,AC=2,以BC为边向上构造等边三角形BCD,连接AD并延长至点P,使AD=PD,则PB的最小值是(  )
A. B. 4-2
C. 4- D. 4-4
知识点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说明:①等边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的定义既作为性质,又可作为判定办法.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典例剖析2
例2-1.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例2-2.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上的一点,BD=BC,过点D作AB的垂线交AC于点E,CD交BE于点F.
(1)求证:BE垂直平分CD;
(2)若点D是AB的中点,求证:△CBD是等边三角形.
例2-3.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CE⊥AB于点E,点M,N分别是BC,DE的中点,若,BC=8,连接EM,DM,求△EDM的面积.
知识点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综合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等。
(2)三角形三个边的中垂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常用辅助线:①三线合一;②过中点做平行线[
典例剖析3
例3-1.如图,∠AOB=120°,点P为∠AOB的平分线上的一个定点,且∠MPN与∠AOB互补,若∠MPN在绕点P旋转的过程中,其两边分别与OA、OB相交于M、N两点,则以下结论:①PM=PN;②OM+ON=OP;③四边形PMON的面积保持不变;④△PMN的周长保持不变.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例3-2.已知: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平分,过点A作,垂足为H.判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3-3.已知:如图,在△ABC中,120°<∠BAC<180°,AD为边BC的垂直平分线,以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E,△ACE与△ABC在直线AC的异侧,直线BE交DA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FC交AE于点M.
(1)求证:∠FEA=∠FBA.
(2)求∠EFC的度数.
(3)猜想线段FE,FA,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变式训练
变式1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1.如图,P是正△ABC内的一点,若将△PBC绕点B旋转到△P′BA,则∠PBP′的度数是(  )
A. 45° B. 60° C. 90° D. 120°
2.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中,,分别为,的中点,于点,为的中点,连接,则的长为__________.
3.如图,点,分别是边长为的等边的边,上的动点,点从点向点运动,点从点向点运动,它们同时出发,且速度都为,运动的时间为秒,连接,交于点,则在,运动的过程中,
(1)求证:;
(2)的大小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3)当为何值时,是直角三角形?
变式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上的一点,BD=BC,过点D作AB的垂线交AC于点E,CD交BE于点F.
(1)求证:BE垂直平分CD;
(2)若点D是AB的中点,求证:△CBD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在△ABC中,AB=AC,D为AB边的中点,DE⊥AC于点E,DF⊥BC于点F,DE=DF.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3.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点D、E在BC上,且AE=BE.
(1)求∠CAE的度数;
(2)若点D为线段EC的中点,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变式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
1.【探究发现】(1)如图1,中,,,点为的中点,、分别为边、上两点,若满足,则、、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类比应用】(2)如图2,中,,,点为的中点,、分别为边、上两点,若满足,试探究、、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3)在中,,,点为的中点,、分别为直线、上两点,若满足,,请直接写出的长.
2.如图,在△ABC中,∠B=90°,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线段AC,CD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连接AE,CE,DE,AD.
(1)若∠BAC=60°,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2)求∠AED与∠ACB之间的数量关系.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ABC的三个顶点均在坐标轴上,若∠BAO=30°,AB=4,点C的坐标为(2,0).
(1)如图1,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2,点D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D,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连接CE,在点D运动过程中,求线段CE的最小值.
(3)如图3,若将△ABO沿直线AC平移,记平移后的△ABO为△,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课本再现:(1)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课本中给出一种证明方法如下: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
∵DE∥BC,
∴∠ADE=∠B,∠AED=∠C,
∴∠A=∠ADE=∠AED,
∴△ADE是等边三角形.
“想一想,本题还有其他证法吗?” 给出的另外一种证明方法,请补全: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60°.
∵DE∥BC,
∴∠B=∠ADE,∠C=①_____,
∴②_____=③_____,
∴AD=AE.(④_____)
∴△ADE是等腰三角形.
又∵∠A=60°,∴△ADE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2,等边三角形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延长BD至点E,使得AE=AD,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5.已知∠AOB=120°,点P为射线OA上一动点(不与点O重合),点C为∠AOB内部一点,连接CP,将线段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Q,且点Q恰好落在射线OB上,不与点O重合.
(1)依据题意补全图1;
(2)用等式表示∠CPO与∠CQO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连接OC,写出一个OC的值,使得对于任意点P,总有OP+OQ=4,并证明.
能力提升
提升1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1.在等边△ABC中,点D是直线BC上的一个点(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在AD右侧作等边△ADE,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BD=CE;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若∠BAE=α,求∠DEC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若BD⊥DE,且S△ABC=4,求△ACF的面积.
2.如图,已知等边 的边长为,现有两点 M、N 分别从点 A、点 B 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运动时间为,已知点 M的速度,点 N的速度为.当点 N 第一次到达 B 点时,M、N 同时停止运动.
(1)当点 N 第一次到达 B 点时,点M的位置在 ;当 M、N运动 秒时,点N追上点M;
(2)当点 M、N 在 边上运动时,能否得到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如存在,请求出此时 M、N 运动的时间.
(3)当为直角三角形时,运动时间t的值是
3.如图所示,D是等边三角形ABC外一点,DB=DC,∠BDC=120°,点E,F分别在AB,AC上.
(1)求证: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
(2)若ED平分∠BEF,求证:FD平分∠EFC.
(3)在(2)的条件下,求∠EDF的度数.
提升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点E是AC的中点.
(1)求证:△BED是等腰三角形:
(2)当∠BCD=_____°时,△BED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问△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
3 .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如图,图,在等边三角形中,是边上一定点,是直线上一动点,以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连接.
【问题解决】如图,若点在边上,在上截取,连接.
(1)请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求的长.
【类比探究】如图,若点在边的延长线上,请直接写出线段,与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提升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
1.在等边△ABC中,
(1)如图1,P,Q是BC边上两点,AP=AQ,∠BAP=20°,求∠AQB的度数;
(2)点P,Q是BC边上的两个动点(不与B,C重合),点P在点Q的左侧,且AP=AQ,点Q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为M,连接AM,PM.
①依题意将图2补全;
②求证:PA=PM.
2.已知:如图,△ABC、△CDE都是等边三角形,AD、BE相交于点O,点M、N分别是线段AD、BE的中点.
(1)求证:AD=BE;
(2)求∠DOE的度数;
(3)求证:△MNC是等边三角形.
3.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D是△ABC外的一点,∠AOB=110°,∠BOC=α,△BOC≌△ADC,∠OCD=60°,连接OD.
(1)求证:△OCD是等边三角形;
(2)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
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线段AB、BC、CA上的点,
(1)若AD=BE=CF,问△DEF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2)若△DEF是等边三角形,问AD=BE=CF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暑假预习课
第十五讲 等边三角形
一、专题导航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等边三角形概念: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它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任意一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典例剖析1
例1-1.如图,BD是等边△ABC的边AC上的高,以点D为圆心,DB长为半径作弧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DEC=(  )
A. 20° B. 25° C. 30° D. 35°
【答案】C
【解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60°,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CBD=30°,再根据作图可知BD=ED,进一步可得∠DEC的度数.
解:在等边△ABC中,∠ABC=60°,
∵BD是AC边上的高,
∴BD平分∠ABC,
∴∠CBD=∠ABC=30°,
∵BD=ED,
∴∠DEC=∠CBD=30°,
故选:C.
例1-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为AC边上一点,以BD为边作等边△BDE,连接CE.若CD=2,CE=6,则BC=(  )
A. 7 B. 8 C. 9 D. 10
【答案】B
【解析】在CB上取一点G使得CG=CD,即可判定△CDG是等边三角形,可得CD=DG=CG,易证∠BDG=∠EDC,即可证明△BDG≌△EDC,可得BG=CE,即可解题.
解:在CB上取一点G使得CG=CD,
∵△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
∴△CDG是等边三角形,
∴CD=DG=CG,
∵∠BDG+∠EDG=60°,∠EDC+∠EDG=60°,
∴∠BDG=∠EDC,
在△BDG和△EDC中,

∴△BDG≌△EDC(SAS),
∴BG=CE,
∴BC=BG+CG=CE+CD=8,
故选:B.
例1-3.如图,AB=4,AC=2,以BC为边向上构造等边三角形BCD,连接AD并延长至点P,使AD=PD,则PB的最小值是(  )
A. B. 4-2
C. 4- D. 4-4
【答案】D
【解析】以AB为边构造等边三角形A′AB,连接A′P,取AB的中点M,连接DM,证明△ABC≌△A′BD,可得AC=A′D=2,从而可得DM是△ABP的中位线,所以PB=2DM,当DM最小时,PB有最小值,根据△AA′B是等边三角形,M是AB中点,可得当点A′,D,M在同一条直线上时,DM有最小值,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结论.
解:如图,以AB为边构造等边三角形A′AB,连接A′P,取AB的中点M,连接DM,
在等边三角形A′AB和等边三角形BCD中,
AB=A′B,BC=BD,∠ABA′=∠CBD=60°,
∴∠ABC=60°-∠ABD,∠A′BD=60°-∠ABD,
∴∠ABC=∠A′BD,
在△ABC和△A′BD中,

∴△ABC≌△A′BD(SAS),
∴AC=A′D=2,
∵AD=PD,AM=BM,
∴DM是△ABP的中位线,
∴PB=2DM,
∴当DM最小时,PB有最小值,
∵△AA′B是等边三角形,M是AB中点,
∴当点A′,D,M在同一条直线上时,DM有最小值,
此时,A′A=4,AM=2,A′M⊥AB,
∴A′M===2,
∴DM=A′M-A′D=2-2,
∴PB的最小值是4-4.
故选:D.
知识点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说明:①等边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的定义既作为性质,又可作为判定办法.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典例剖析2
例2-1.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直接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
解:①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④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故选:D.
例2-2.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上的一点,BD=BC,过点D作AB的垂线交AC于点E,CD交BE于点F.
(1)求证:BE垂直平分CD;
(2)若点D是AB的中点,求证:△CBD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1)先证Rt△EBC≌Rt△EBD,得出BE是∠DBC的角平分线,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即可得证;
(2)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CD=DB,再根据DB=BC,即可证明结论.
【小问1详解】
解:证明:∵∠ACB=90,且DE⊥AB,
∴∠EDB=∠ACB=90°,
在Rt△EBC和Rt△EBD中,

∴Rt△EBC≌Rt△EBD(HL),
∴∠CBE=∠DBE,
∵BD=BC,
∴△BDC是等腰三角形,
∴BF⊥CD,CF=DF,
∴BE垂直平分CD.
【小问2详解】
∵D是AB的中点,∠ACB=90°,
∴DC=DB,
又∵BD=BC,
∴DC=DB=BC,
∴△CBD是等边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例2-3.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CE⊥AB于点E,点M,N分别是BC,DE的中点,若,BC=8,连接EM,DM,求△EDM的面积.
【答案】△EDM的面积为
【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MD=M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BME+∠CMD,然后求出∠DME=60°,可得证出△EDM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即可求解.
解:连接ME,MD,如图,
∵BD⊥AC于点D,CE⊥AB于点E,点M是BC中点,
∴MD=ME==BM=CM,
∴点N是DE的中点,

∵MD=ME=BM=CM,
∴∠BME+∠CMD=180°-2∠ABC+180°-2∠ACB=360°-2(∠ABC+∠ACB),
∵∠A=60°,
∴∠ABC+∠ACB=180°-60°=120°,
∴∠BME+∠CMD=360°-2×120°=120°,
∴∠DME=60°,
∴△MED是等边三角形.
在中,EM=ED=4,EN=ND=,

△EDM的面积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证明△MED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点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综合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等。
(2)三角形三个边的中垂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常用辅助线:①三线合一;②过中点做平行线[
典例剖析3
例3-1.如图,∠AOB=120°,点P为∠AOB的平分线上的一个定点,且∠MPN与∠AOB互补,若∠MPN在绕点P旋转的过程中,其两边分别与OA、OB相交于M、N两点,则以下结论:①PM=PN;②OM+ON=OP;③四边形PMON的面积保持不变;④△PMN的周长保持不变.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
【解析】作PE⊥OA于E,PF⊥OB于F,根据题意得:∠EPM=∠FPN,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得PE=PF,从而得到Rt△POE≌Rt△POF,进而得到OE=OF,可得到△PEM≌△PFN,从而得到∠PEM=∠PFN,EM=NF,PM=PN,可得S△PEM=S△PFN,OM+ON= 2OE,从而得到①②③正确,再由M,N的位置变化,可得MN的长度是变化的,再证得△PMN是等边三角形,可得故④错误,即可求解.
解:如图,作PE⊥OA于E,PF⊥OB于F,
∵∠PEO=∠PFO=90°,
∴∠EPF+∠AOB=180°,
∵∠MPN+∠AOB=180°,
∴∠EPF=∠MPN,
∴∠EPM=∠FPN,
∵OP平分∠AOB,PE⊥OA,PF⊥OB,
∴PE=PF,
在Rt△POE和Rt△POF中,
∵OP=OP,PE=PF,
∴Rt△POE≌Rt△POF(HL),
∴OE=OF,
在△PEM和△PFN中,
∵∠MPE=∠NPF, PE=PF,∠PEM=∠PFN,
∴△PEM≌△PFN(ASA),
∴∠PEM=∠PFN,EM=NF,PM=PN,故①正确;
∴S△PEM=S△PFN,
∴S四边形PMON=S四边形PEOF=定值,故③正确;
∵OM+ON=OE+ME+OF-NF=2OE=定值,故②正确;
∵M,N的位置变化,
∴MN的长度是变化的,
∵PM=PN,∠MPN=60°,
∴△PMN是等边三角形,
∴△PMN的周长是变化的,故④错误,
∴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例3-2.已知: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平分,过点A作,垂足为H.判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先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再证明,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在上截取,先证明,得出,再证明,得出,即可解决问题.

证明:∵,,
∴是等边三角形,
∴,
∵,平分,
∴,
∴,
∵,,,
∴,
在上截取,
∵,
∴,
又,
∴,
∴,

∵,
∴,
∴,
∵,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例3-3.已知:如图,在△ABC中,120°<∠BAC<180°,AD为边BC的垂直平分线,以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E,△ACE与△ABC在直线AC的异侧,直线BE交DA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FC交AE于点M.
(1)求证:∠FEA=∠FBA.
(2)求∠EFC的度数.
(3)猜想线段FE,FA,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60° (3)FE+FA=2FD,证明见解析
【解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
(2)利用角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行等量代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答案;
(3)在CF上取 N使得FN=FE,利用(2)的结论,证明△EFN是等边三角形,得到∠FEN=∠FNE=60°,EN=EF,再证明△EFA≌△ENC(SAS),得到FA=NC,FE+FA=FN+NC=FC,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FC=2FD,结论得证.
【小问1详解】
解:∵AD为边BC的垂直平分线,
∴AB=AC,
∵△ACE为等边三角形,
∴AC=AE,
∴AB=AE,
∴∠FEA=∠FBA;
【小问2详解】
解:∵AD为边BC的垂直平分线
∴AB=AC,FB=FC,
∴∠ABC=∠ACB,∠FBC=∠FCB,
∴∠FBC-∠ABC=∠FCB-∠ACB,即∠ABE=∠ACF,
∵∠ABE=∠AEF,
∴∠AEF=∠ACF,
∵∠FME=∠CMA,
∴∠EFC=∠CAE,
∵等边三角形ACE中,∠CAE=60°,
∴∠EFC=60°.
【小问3详解】
解:FE+FA=2FD,
证明:CF上取 N使得FN=FE,
由(2)得∠EFM=∠CAM=60°,
∵FN=FE,
∴△EFN是等边三角形,
∴∠FEN=∠FNE=60°,EN=EF,
∵△ACE为等边三角形,
∴∠AEC=60°,EA=EC,
∴∠FEN=∠AEC,
∴∠FEN-∠MEN=∠AEC-∠MEN,即∠AEF=∠CEN,
在△EFA和∠ENC中,
EF=EN,∠AEF=∠CEN,EA=EC,
∴△EFA≌△ENC(SAS),
∴FA=NC,
∴FE+FA=FN+NC=FC,
∵∠EFC=∠FBC+∠FCB=60°,∠FBC=∠FCB,
∴∠FCB=×60°=30°,
∵AD⊥BC,
∴∠FDC=90°,
∴FC=2FD,
∴FE+FA=2F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
变式1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1.如图,P是正△ABC内的一点,若将△PBC绕点B旋转到△P′BA,则∠PBP′的度数是(  )
A. 45° B. 60° C. 90° D. 120°
【答案】B
【解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PBC≌△P′BA,故∠PBC=∠P′BA,即可求解.
解:∠PBP′=∠P′BA+∠PBA,
=∠PBC+∠PBA,
=∠ABC,
=60°.
故选:B.
2.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中,,分别为,的中点,于点,为的中点,连接,则的长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连接DE,根据题意可得ΔDEG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DG的长.
解:连接DE,
∵D、E分别是AB、BC的中点,
∴DE∥AC,DE=AC.
∵ΔABC是等边三角形,且BC=4,
∴∠DEB=60°,DE=2.
∵EF⊥AC,∠C=60°,EC=2,
∴∠FEC=30°,EF=.
∴∠DEG=180°-60°-30°=90°.
∵G是EF的中点,
∴EG=.
在RtΔDEG中,DG=.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记住和熟练运用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点,分别是边长为的等边的边,上的动点,点从点向点运动,点从点向点运动,它们同时出发,且速度都为,运动的时间为秒,连接,交于点,则在,运动的过程中,
(1)求证:;
(2)的大小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3)当为何值时,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1)见解析 (2)不变,
(3)或
【解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点,的运动速度相等,得出,即可证明;
(2)由(1)得,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3)分,两种情况讨论,根据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点、的速度相同,
∴,
在和中
∴;
【小问2详解】
解:的大小不发生变化,
∵,
∴,


【小问3详解】
∵运动时间为秒,则,
∴,
当时,
∵,则
∴,
∴,解得,
当时,
∵,
∴,则
∴,解得,
∴当为或时,为直角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上的一点,BD=BC,过点D作AB的垂线交AC于点E,CD交BE于点F.
(1)求证:BE垂直平分CD;
(2)若点D是AB的中点,求证:△CBD是等边三角形.
【解析】(1)先证Rt△EBC≌Rt△EBD(HL),即可得出BE是∠DBC的角平分线,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即可得证;
(2)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CD=DB,又根据DB=BC,即可证明结论.
证明:(1)∵∠ACB=90,且DE⊥AB,
∴∠EDB=∠ACB=90°,
在Rt△EBC和Rt△EBD中,

∴Rt△EBC≌Rt△EBD(HL),
∴∠CBE=∠DBE,
∵BD=BC,
∴△BDC是等腰三角形,
∴BF⊥CD,CF=DF,
∴BE垂直平分CD.
(2)∵D是AB的中点,∠ACB=90°,
∴DC=DB,
又∵BD=BC,
∴DC=DB=BC,
∴△CBD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在△ABC中,AB=AC,D为AB边的中点,DE⊥AC于点E,DF⊥BC于点F,DE=DF.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解析】证明Rt△ADE≌Rt△BDF得到∠A=∠B,则CA=CB,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到结论.
证明:∵D为AB的中点,
∴AD=BD.
∵DE⊥AC,DF⊥BC,
∴∠AED=∠BFD=90°.
在Rt△ADE和Rt△BDF中,

∴Rt△ADE≌Rt△BDF(HL),
∴∠A=∠B,
∴CA=CB,
∵AB=AC,
∴AB=BC=AC
∴△ABC是等边三角形.
3.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点D、E在BC上,且AE=BE.
(1)求∠CAE的度数;
(2)若点D为线段EC的中点,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解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可以求得∠CAE的度数;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可以得到结论成立.
解:(1)∵AB=AC,∠BAC=120°,
∴∠B=∠C=30°,
∵AE=BE,
∴∠B=∠EAB,
∴∠EAB=30°,
∵∠BAC=120°,
∴∠CAE=∠BAC-∠EAB=120°-30°=90°,
即∠CAE=90°;
(2)方法一:证明:由(1)知,∠CAE=90°,
∵∠C=30°,
∴∠AEC=60°,
∴∠DEA=60°,
∵点D为线段EC的中点,
∴AD=DE,
∴∠DEA=∠DAE,
又∵∠DEA=60°,
∴∠DEA=∠DAE=60°,
∴∠ADE=60°,
∴∠DEA=∠DAE=∠ADE,
∴△ADE是等边三角形.
方法二:证明:由(1)知,∠CAE=90°,
∵∠C=30°,
∴∠AEC=60°,AE=CE,
∴∠DEA=60°,
∵点D为EC的中点,
∴AD=CE=DE,
∴AD=DE=AE,
∴△ADE是等边三角形.
变式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
1.【探究发现】(1)如图1,中,,,点为的中点,、分别为边、上两点,若满足,则、、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类比应用】(2)如图2,中,,,点为的中点,、分别为边、上两点,若满足,试探究、、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3)在中,,,点为的中点,、分别为直线、上两点,若满足,,请直接写出的长.
【答案】(1);(2),理由见解析;(3)的长为或
【解析】(1)证明,可得,从而证明;
(2)取中点G,连接,利用证明,得到,可得;
(3)分两种情况:当点E在线段上时或当点E在延长线上时,取的中点H,连接,同(2)证明,得到,从而求解.
解:(1)如图1,∵,
∴,
∵点为的中点,
∴,
∴,
∵,
∴,
∵,
∴,
∴,
∴;
故答案为:;
(2).理由是:
取中点G,连接,如图2
∵点G是斜边中点,
∴,
∵,,点D为的中点,
∴,
∴,即,
又∵,
∴,
∵,,
∴为等边三角形,
∴,,
∴,
∴,
∴,
∴;
(3)当点E在线段上时,如图3,取的中点H,连接,
当,,时,
,此时F在的延长线上,
同(2)可得:,
∴,
∵,,
∴,
当点E在延长线上时,如图4,
同理可得:;
综上:的长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适当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从而得到线段之间的关系.
2.如图,在△ABC中,∠B=90°,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线段AC,CD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连接AE,CE,DE,AD.
(1)若∠BAC=60°,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2)求∠AED与∠ACB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析】(1)根据线段AC,CD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得到AE=DE=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确定∠AED=360°-∠EAC-∠ACD-∠EDC=60°得证.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邻补角计算即可.
解:(1)∵线段AC,CD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
∴AE=DE=CE,∠EAC=∠ECA,∠EDC=∠ECD,
∴∠AED=360°-∠EAC-∠ACD-∠EDC=360°-∠ACE-∠ACD-∠ECD=360°-2∠ACD,
∵∠BAC=60°,∠B=90°,
∴∠ACD=∠B+∠BAC=90°+60°=150°,
∴∠AED=360°-300°=60°,
∴△ADE是等边三角形;
(2)∠AED与∠AC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ED=2∠ACB.理由如下:
∵线段AC,CD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
∴AE=DE=CE,∠EAC=∠ECA,∠EDC=∠ECD,
∴∠AED=360°-∠EAC-∠ACD-∠EDC=360°-∠ACE-∠ACD-∠ECD=360°-2∠ACD,
∵∠ACD=180°-∠ACB,
∴∠AED=360°-2(180°-∠ACB)=2∠ACB,
∴∠AED=2∠ACB.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ABC的三个顶点均在坐标轴上,若∠BAO=30°,AB=4,点C的坐标为(2,0).
(1)如图1,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2,点D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D,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连接CE,在点D运动过程中,求线段CE的最小值.
(3)如图3,若将△ABO沿直线AC平移,记平移后的△ABO为△,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 (2)
(3)点A'的坐标是(-1,3)或(2-,3)或(1,)或(2+3,-3).
【解析】(1)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BO=2,∠ABC=60°,可得直线AO垂直平分BC,则AB=AC,即可得出结论;
(2)过点E作x轴垂线EH,过点A作y轴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于点F,因为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所以易证得△ADO≌△AEF(AAS).可得AO=AF=2,则点E的运动轨迹是直线FE,当点E与H重合时,CE的值最小,求出CH即可;
(3)分四种情况画出图形,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证明:在Rt△ABO中,∠BAO=30°,AB=4
∴BO=2,∠ABC=60°,
∵点C的坐标为(2,0),
∴CO=2,
∴BO=CO,
∴直线AO垂直平分BC,
∴AB=AC,
又∵∠AB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小问2详解】
解:如图2,过点E作x轴垂线EH,过点A作y轴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于点F,
∴∠AOD=∠AFE=90°,∠DAE=90°,∠OAF=90°,
∴∠OAD=∠FAE,
∵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
∴AE=AD,
∴△ADO≌△AEF(AAS).
∴AO=AF.
在Rt△ABO中,∠BAO=30°,AB=4,
∴AO=,
∴AF=.
∴点E的运动轨迹是直线FE,
∴当点E与H重合时,CE的值最小,CE的最小值=CH= 2;
【小问3详解】
解:存在,
∵△ABO沿直线AC平移,记平移后的△ABO为△A'B'O',
∴,,,
∴=OA=,
①如图, = =,过点O′作H⊥C于H,延长交x轴于D,
∴A′H=CH=C,
∵,
∴∠=∠OAC=30°,
∴H=3,
∴C=6,
∴CD=3,D=,
∴OD=CD=OC=3-2=1,
∴点A'的坐标是(-1,);
②=C,如图,交x轴于D,
∵AC=AB=4,
∴C==,
∵OA,
∴∠C=∠OAC=30°,
∴CD=,A′D=3,
∴OD=OC-CD=2-,
∴点A'的坐标是(2-,3);
③C= C,如图,交x轴于D,
∵OA,OA⊥BC,
∴⊥BC,
∴D=D==,
∵∠C=∠OAC=30°,
∴CD=1,
∴OD=OC-CD=2-1=1,
∴点A'的坐标是(1,);
④C=,如图,过点作D⊥y轴于D,
∴C= =2,
∴A=4+2,
∵∠OAC=30°,
∴D=2+,AD=2+3,
∴OD=AD-OA=2+3-2=3,
∴点的坐标是(2+3,-3);
综上,存在,点的坐标是(-1,3)或(2-,3)或(1,)或(2+3,-3).
【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平移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4.课本再现:(1)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课本中给出一种证明方法如下: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
∵DE∥BC,
∴∠ADE=∠B,∠AED=∠C,
∴∠A=∠ADE=∠AED,
∴△ADE是等边三角形.
“想一想,本题还有其他证法吗?” 给出的另外一种证明方法,请补全: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60°.
∵DE∥BC,
∴∠B=∠ADE,∠C=①_____,
∴②_____=③_____,
∴AD=AE.(④_____)
∴△ADE是等腰三角形.
又∵∠A=60°,∴△ADE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2,等边三角形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延长BD至点E,使得AE=AD,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1)∠AED;(2)∠ADE;(3)∠AED;(4)等角对等边;
【解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答案;
(2)由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可得出答案.
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60°.
∵DE∥BC,
∴∠B=∠ADE,∠C=∠AED,
∴∠ADE=∠AED,
∴AD=AE(等角对等边),
∴△ADE是等腰三角形.
又∵∠A=60°,
∴△ADE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①∠AED;②∠ADE;③∠AED;④等角对等边;
(2)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ABC=60°,
∵BE和AD分别为∠ABC和∠BAC的平分线,
∴,.
∵∠ADE为△ABD的外角,
∴∠ADE=∠ABD+∠BAD=60°,
∵AE=AD,
∴△ADE是等边三角形.
5.已知∠AOB=120°,点P为射线OA上一动点(不与点O重合),点C为∠AOB内部一点,连接CP,将线段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Q,且点Q恰好落在射线OB上,不与点O重合.
(1)依据题意补全图1;
(2)用等式表示∠CPO与∠CQO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连接OC,写出一个OC的值,使得对于任意点P,总有OP+OQ=4,并证明.
【解析】(1)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即可;
(2)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可得答案;
(3)连接OC,在射线OA上取点D,使得DP=OQ,连接CD,首先证明△COQ≌△CDP,然后△COD为等边三角形,进而可得答案.
解:(1)补图如图1:
(2)∠CQO+∠CPO=180°,
理由如下:∵四边形内角和360°,
且∠AOB=120°,∠PCQ=60°,
∴∠CQO+∠CPO=∠1+∠2=180°.
(3)OC=4时,对于任意点P,总有OP+OQ=4.
证明:连接OC,在射线OA上取点D,使得DP=OQ,连接CD.
∴OP+OQ=OP+DP=OD.
∵∠1+∠2=180°,
∵∠2+∠3=180°,
∴∠1=∠3.
∵CP=CQ,
在△CQO和△CPD中

∴△COQ≌△CDP(SAS).
∴∠4=∠6,OC=CD.
∵∠4+∠5=60°,
∴∠5+∠6=60°.
即∠OCD=60°.
∴△COD是等边三角形.
∴OC=OD=OP+OQ=4.
能力提升
提升1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1.在等边△ABC中,点D是直线BC上的一个点(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在AD右侧作等边△ADE,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BD=CE;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若∠BAE=α,求∠DEC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若BD⊥DE,且S△ABC=4,求△ACF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2)∠DEC =60°+α;(3)2
【解析】(1)证明△BAD≌△CAE(SAS),可得结论.
(2)证明∠ECD=60°,∠CDE=∠CAE=60° α,可得结论.
(3)证明BC=CD,AF=DF,可得结论.
(1)证明:如图1中,
∵△ABC,△A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B=AC,AD=AE,∠BAC=∠DAE=60°,
∴∠BAD=∠CAE,
在△BAD和△CAE中,

∴△BAD≌△CAE(SAS),
∴BD=CE;
(2)解:如图2中,设AE交CD于O.
∵△ABC,△A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B=AC,AD=AE,∠BAC=∠DAE=60°,
∴∠BAD=∠CAE,
在△BAD和△CAE中,

∴△BAD≌△CAE(SAS),
∴∠ABD=∠ACE,
∵∠ABC=∠ACB=60°,
∴∠ABD=180° ∠ABC=120°,
∴∠ACE=120°,
∴∠DCE=∠ACE ∠ACB=60°,
∵∠AOC=∠DOE,∠ACO=∠DEO=60°,
∴∠EDC=∠CAO=60° α,
∴∠DEC=180° ∠EDC ∠ECD=180° (60° α) 60°=60°+α;
(3)解:如图3中,
∵△ABC,△A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CB=∠B=∠ADE=60°,AC=BC,
∵ED⊥BD,
∴∠EDB=90°,
∴∠ADB=90° 60°=30°,
∴∠BAD=180° ∠B ∠ADB=90°,
∵∠ACB=∠CAD+∠CDA=60°,
∴∠CDA=∠CAD=30°,
∴CA=CD,
∴CB=CD,
∴S△ACD=S△ABC=4,
∵EA=ED,CA=CD,
∴CE垂直平分线段AD,
∴AF=DF,
∴S△ACF=S△ACD=2.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已知等边 的边长为,现有两点 M、N 分别从点 A、点 B 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运动时间为,已知点 M的速度,点 N的速度为.当点 N 第一次到达 B 点时,M、N 同时停止运动.
(1)当点 N 第一次到达 B 点时,点M的位置在 ;当 M、N运动 秒时,点N追上点M;
(2)当点 M、N 在 边上运动时,能否得到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如存在,请求出此时 M、N 运动的时间.
(3)当为直角三角形时,运动时间t的值是
【答案】(1)线段的中点,6
(2)存在,当M、N运动8秒时,能得到以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3),,,9
【解析】(1)先求解N第一次到达B的时间,可得M的位置,再点M、N运动x秒后,M、N两点重合,可得,再解方程即可;
(2)先证明,可得,再建立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3)当点N在上运动时,如图3,若,如图4,当,再利用含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即可,当点N在上运动时,点M也在AC上,此时A,M,N不能构成三角形:当点N在上运动时,如图5,当点N位于中点处时,由为等边三角形知,如图6,当点M位于中点处时,由时等边三角形知,即是直角三角形,再列方程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当点 N 第一次到达 B 点时,,
此时运动了,
∴点M的位置在线段BC的中点,
设点M、N运动x秒后,M、N两点重合,,
解得:,
即当M、N运动6秒时,点N追上点M.
【小问2详解】
当点M、N在边上运动时,可以得到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由(1)知6秒时M、N两点重合,恰好在C处,
如图2,假设是等腰三角形,
∴,
∴.
∴,
∵是等边三角形,
∴,AB=AC,
在和中,
∵,,

∴,
∴,
解得,符合题意.
所以假设成立,当M、N运动8秒时,能得到以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小问3详解】
当点N在上运动时,如图3,
若,
∵,,
∴,
∵,
∴,即,解得.
如图4,当,
同理可得:由得,解得;
当点N在上运动时,点M也在AC上,此时A,M,N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点N在上运动时,
如图5,当点N位于中点处时,由为等边三角形知,
即是直角三角形,
则,解得.
如图6,当点M位于中点处时,由时等边三角形知,即是直角三角形,
则;
综上,当,,,9时,可得到直角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态几何问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含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清晰的分类讨论是解本题的关键.
3.如图所示,D是等边三角形ABC外一点,DB=DC,∠BDC=120°,点E,F分别在AB,AC上.
(1)求证: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
(2)若ED平分∠BEF,求证:FD平分∠EFC.
(3)在(2)的条件下,求∠EDF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EDF=60°.
【解析】(1)求出AB=AC,BD=D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出即可;
(2)过D作DM⊥EF,连接AD,求出AD平分∠BAC,求出∠ABC=∠ACB=60°,求出BD=DM,BD=DC,推出DM=DC即可;
(3)求出DB=DM,DM=DC,∠EBD=∠EMD=90°,证出△EBD≌△EMD,推出∠BDE=∠EDM,同理∠CDF=∠FDM,进而得出2∠EDF=∠BDC=120°.
(1)∵△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
∴A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BD=DC,
∴D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
(2)过D作DM⊥EF,连接AD,
∵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
∴AD平分∠BAC,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ACB=60°,
∵BD=DC,∠BDC=120°,
∴∠DBC=∠DCB=30°,
∴∠ABD=∠ACD=90°,
∴DB⊥AB,DC⊥AC,
∵DM⊥EF,ED平分∠BEF,AD平分∠BAC,
∴BD=DM,BD=DC,
∴DM=DC,
∴FD平分∠EFC;
(3)如图,
∵DE平分∠BEF,DB⊥AB,DM⊥EF,DF平分∠CFE,
∴DB=DM,DM=DC,∠EBD=∠EMD=90°,
在△EBD和△EMD中

∴△EBD≌△EMD,
∴∠BDE=∠EDM,
同理∠CDF=∠FDM,
∴2∠EDF=∠BDC=180°﹣30°﹣30°=120°,
∴∠EDF=60°.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与辅助线的作法.
提升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点E是AC的中点.
(1)求证:△BED是等腰三角形:
(2)当∠BCD=_____°时,△BED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150
【解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E=AC,DE=AC,从而得到BE=DE.
(2)利用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DEB=∠DAB,即可得出∠DAB=30°,然后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即可求得答案.
证明:(1)∵∠ABC=∠ADC=90°,点E是AC边的中点,
∴BE=AC,DE=AC,
∴BE=DE,
∴△BED是等腰三角形;
(2)∵AE=ED,
∴∠DAE=∠EDA,
∵AE=BE,
∴∠EAB=∠EBA,
∵∠DAE+∠EDA=∠DEC,
∠EAB+∠EBA=∠BEC,
∴∠DAB=∠DEB,
∵△BED是等边三角形,
∴∠DEB=60°,
∴∠BAD=30°,
∴∠BCD=360°-90°-90°-30°=150°.
故答案为:150.
2.等边△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问△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
【解析】先证△ABP≌△ACQ得AP=AQ,再证∠PAQ=60°,从而得出△APQ是等边三角形.
解:△APQ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
在△ABP与△ACQ中,
∵,
∴△ABP≌△ACQ(SAS).
∴AP=AQ,∠BAP=∠CAQ.
∵∠BAC=∠BAP+∠PAC=60°,
∴∠PAQ=∠CAQ+∠PAC=60°,
∴△APQ是等边三角形.
3 .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如图,图,在等边三角形中,是边上一定点,是直线上一动点,以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连接.
【问题解决】如图,若点在边上,在上截取,连接.
(1)请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求的长.
【类比探究】如图,若点在边的延长线上,请直接写出线段,与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答案】问题解决:(1)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类比探究:线段,与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问题解决:
(1)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是等边三角形.
(2)由于是等边三角形,得到,从而,所以,进而,得到答案.
类比探究:
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得出为等边三角形,则,证明,得出,进而得到.
【详解】问题解决:
解:(1)是等边三角形理由是:
是等边三角形

是等边三角形.
(2)是等边三角形,

是等边三角形,
,,
是等边三角形,


在和中,




类比探究:
线段,与之间的等量关系是理由是:
是等边三角形,

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如图,

,,

为等边三角形,
,,
为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提升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
1.在等边△ABC中,
(1)如图1,P,Q是BC边上两点,AP=AQ,∠BAP=20°,求∠AQB的度数;
(2)点P,Q是BC边上的两个动点(不与B,C重合),点P在点Q的左侧,且AP=AQ,点Q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为M,连接AM,PM.
①依题意将图2补全;
②求证:PA=PM.
【解析】(1)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AP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①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即可;
②过点A作AH⊥BC于点H,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
解:(1)∵△ABC为等边三角形
∴∠B=60°
∴∠APC=∠BAP+∠B=80°
∵AP=AQ
∴∠AQB=∠APC=80°,
(2)①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②证明:过点A作AH⊥BC于点H,如图.
由△ABC为等边三角形,
∴∠B=∠C=60°,
∵AP=AQ,
∴∠APQ=∠AQP,
∴∠APQ-∠B=∠AQP-∠C,
即∠PAB=∠QAC,
∵点Q,M关于直线AC对称,
∴∠QAC=∠MAC,AQ=AM
∴∠MAC+∠PAC=∠PAB+∠PAC=60°,
∵AP=AM,
∴△APM为等边三角形
∴PA=PM.
2.已知:如图,△ABC、△CDE都是等边三角形,AD、BE相交于点O,点M、N分别是线段AD、BE的中点.
(1)求证:AD=BE;
(2)求∠DOE的度数;
(3)求证:△MNC是等边三角形.
【解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AC=BC,CD=CE,∠ACB=∠DCE=60°,求出∠ACD=∠BCE,证△ACD≌△BCE即可;
(2)根据全等求出∠ADC=∠BEC,求出∠ADE+∠BED的值,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3)求出AM=BN,根据SAS证△ACM≌△BCN,推出CM=CN,求出∠NCM=60°即可.
解:(1)∵△ABC、△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C=BC,CD=CE,∠ACB=∠DCE=60°,
∴∠ACB+∠BCD=∠DCE+∠BCD,
∴∠ACD=∠BCE,
在△ACD和△BCE中

∴△ACD≌△BCE,
∴AD=BE.
(2)解:∵△ACD≌△BCE,
∴∠ADC=∠BEC,
∵等边三角形DCE,
∴∠CED=∠CDE=60°,
∴∠ADE+∠BED=∠ADC+∠CDE+∠BED,
=∠ADC+60°+∠BED,
=∠CED+60°,
=60°+60°,
=120°,
∴∠DOE=180°-(∠ADE+∠BED)=60°,
答:∠DOE的度数是60°.
(3)证明:∵△ACD≌△BCE,
∴∠CAD=∠CBE,AD=BE,AC=BC
又∵点M、N分别是线段AD、BE的中点,
∴AM=AD,BN=BE,
∴AM=BN,
在△ACM和△BCN中

∴△ACM≌△BCN,
∴CM=CN,
∠ACM=∠BCN,
又∠ACB=60°,
∴∠ACM+∠MCB=60°,
∴∠BCN+∠MCB=60°,
∴∠MCN=60°,
∴△MNC是等边三角形.
3.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D是△ABC外的一点,∠AOB=110°,∠BOC=α,△BOC≌△ADC,∠OCD=60°,连接OD.
(1)求证:△OCD是等边三角形;
(2)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1)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得证;
(2)根据全等易得∠ADC=∠BOC=α=150°,结合(1)中的结论可得∠ADO为90°,那么可得所求三角形的形状;
(3)根据题中所给的全等及∠AOB的度数可得∠AOD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分类探讨即可.
证明:(1)∵△BOC≌△ADC,
∴OC=DC,
∵∠OCD=60°,
∴△OCD是等边三角形.
解:
(2)△AOD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
∵△OCD是等边三角形,
∴∠ODC=60°,
∵△BOC≌△ADC,α=150°,
∴∠ADC=∠BOC=α=150°,
∴∠ADO=∠ADC-∠ODC=150°-60°=90°,
∴△AOD是直角三角形.
(3)∵△OCD是等边三角形,
∴∠COD=∠ODC=60°.
∵∠AOB=110°,∠ADC=∠BOC=α,
∴∠AOD=360°-∠AOB-∠BOC-∠COD=360°-110°-α-60°=190°-α,
∠ADO=∠ADC-∠ODC=α-60°,
∴∠OAD=180°-∠AOD-∠ADO=180°-(190°-α)-(α-60°)=50°.
①当∠AOD=∠ADO时,190°-α=α-60°,
∴α=125°.
②当∠AOD=∠OAD时,190°-α=50°,
∴α=140°.
③当∠ADO=∠OAD时,
α-60°=50°,
∴α=110°.
综上所述:当α=110°或125°或140°时,△AOD是等腰三角形.
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线段AB、BC、CA上的点,
(1)若AD=BE=CF,问△DEF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2)若△DEF是等边三角形,问AD=BE=CF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由SAS易证△ADF≌△BED≌△CFE,所以DF=DE=EF,即△DEF是等边三角形;
(2)先证明∠1+∠2=120°,∠2+∠3=120°.可得∠1=∠3.同理∠3=∠4.则△ADF≌△BED≌△CFE,故能证明AD=BE=CF.
解:(1)△DEF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下: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AB=BC=CA,
又∵AD=BE=CF,
∴DB=EC=FA,(2分)
∴△ADF≌△BED≌△CFE,(3分)
∴DF=DE=EF,即△DEF是等边三角形;(4分)
(2)AD=BE=CF成立.
证明如下:
如图,∵△DEF是等边三角形,
∴DE=EF=FD,∠FDE=∠DEF=∠EFD=60°,
∴∠1+∠2=120°,
又∵△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60°,
∴∠2+∠3=120°,
∴∠1=∠3,(6分)
同理∠3=∠4,
∴△ADF≌△BED≌△CFE,(7分)
∴AD=BE=CF.(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