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一 幽默感
①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
②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③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解决问题的法宝。
④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议长也摆脱了为难的处境。
⑤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出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⑥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xiōng襟与自信。
⑦我曾经看过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⑧所以,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xiōng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越富有幽默感。看来,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知之甚详:_____________(2)尴尬: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阐述“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儿子的“幽默”表现在哪里,请找出来,写在答题卡上。
____________
4.下列哪一句话能概括短文主旨?( )
A.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B.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
C.越是xiōng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越富有幽默感。
D.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
5.幽默的语言确实能化解尴尬,显示自信。读读下面的故事,在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
(1)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________________”,歌德机智的回答,让批评家的话真是“梁山泊的军师——( )了。”(填写恰当歇后语)
(2)一次,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________________,忘了写内容。”
6.丘吉尔用幽默的语言进行了__________。你一定想起了他们——杨氏子用幽默的语言________________;费奥多罗夫用幽默的语言来_________;在丰子恺的《手指》中,幽默的语言是_________,风趣和幽默的语言会带来无穷的力量!(填序号,不重复)
A.有趣的联想 B.巧妙地应答 C.自我安慰 D.有力的回击
7.幽默也运用于句子方面,请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奇”对“崎”说:“你以为找了个靠山我就怕你不成?”(汉字对话)
“门”对“们”说:“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把这个句子进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面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照样子写句子,写出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
二 考核
①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由于待遇极为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云集,其中甚至包括专攻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稳定收入的女大学生,但经过考核,最终被录取的并不是她们,而是一位相貌平平、扎着小辫子的文静姑娘——雯雯。
②最后一次考核安排在幼儿园的二楼。楼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儿在枝头欢唱。楼梯拐角处,却有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流着鼻涕,泪汪汪地站在那儿等着什么。众多应聘者,大多面容姣好,打扮入时,举止得体,满怀信心地去参加面试。只有雯雯一个人停了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男孩擦干净了鼻涕,还亲切地说了一句:“小弟弟,是不是找不着妈妈了?别着急,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我带你去找妈妈。”
③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聘者匆匆下楼,对拐角处的小男孩视若无睹,惟有雯雯把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都录了下来!
④天哪,考生们大吃一惊,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儿,原来是幼儿园专门设计的“机关”!
⑤在一楼的大厅里,聚满了等待宣布结果的应聘者。当考核小组宣布被录用者是雯雯时,大家目瞪口呆,一双双惊愕的目光一起投向了着装朴素、相貌平平的雯雯。雯雯也暗想:“我的文化成绩并不十分出色呀,为什么……”随后,考核小组播放了录像,众多的报考者,羞愧地低下了头——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8.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虽然看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漠不关心。( )
(2)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
9.判断下面两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1)楼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儿在枝头欢唱。( )
(2)惟有雯雯把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 )
10.概括人们对待小男孩的不同态度。
(1)众多应聘者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雯雯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联系全文,说说小男孩在楼梯拐角处“等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当考核小组宣布录取结果时,大家“惊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众多应聘者被淘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用生命点亮大山的希望
①她的脸上枯黄干瘦、布满皱纹,头发稀疏碎落,由于长期生病,身体瘦成了骨架,手指的关节贴满膏药。这个人就是张桂梅,一位云南大山里的女教师。
②1995年,张桂梅来到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工作。在这里,她发现许多女学生因家境贫寒相继辍学。于是,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高中,让大山里的女孩都能上学。2008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国第一所公办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成立。
③身为校长的张桂梅在学生管理方面可谓是劳心劳力。清晨五点多,校园一片沉寂,只有路灯笔直地伫立着,学生都还沉浸在梦乡。而张桂梅却已经来到教学楼,她慢慢挪动着步子,从一楼到四楼,楼道里的灯一盏一盏相继被点亮。白天,张桂梅拿着一个绿色的小喇叭在校园里巡视,监督着学生们读书、吃饭、做操……一旦发现有学生磨蹭,她便举起小喇叭,放在嘴边,吃力地喊着:“姑娘们,快点!快点!”学生们的脚步更急了,劲头更足了。一天的学习结束了,伴随着浓浓的夜色,教室里已空无一人,学生都回到宿舍休息了,校园又恢复了宁静。可张桂梅还没有休息,她拿着手电筒,拖着疲惫的身子对校园进行逐一巡查。
④事实上,张桂梅身患20多种疾病,骨瘤、血管瘤、类风湿……然而,拖着病躯,她坚持家访,覆盖华坪和周边区县学生的家庭。
⑤2018年初,一直坚守在学生身边的张桂梅倒下了。躺在病床上的她,脸上毫无血色,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但眼神中仍透着往日的坚毅。华坪县领导来探望她时,她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让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把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在场的领导、同事无不红了眼眶。
⑥张桂梅坚信“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她用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山区的女孩们走出大山,点亮她们的人生梦想。
15.选文写了张桂梅的哪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张桂梅敬业奉献的人物形象。
B.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两处对比手法,突出张桂梅以平凡之举照亮女孩的追梦人生。
C.从“躺在病床上的她,脸上毫无血色,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但眼神中仍透着往日的坚毅”中的“坚毅”一词可以看出,尽管张桂梅的身体倒下了,但她始终坚定“带着女孩们走出大山”的理想信念。
D.文段中有两处外貌描写,凸显了张桂梅憔悴可悲的形象。
17.“一旦发现有学生磨蹭,她便举起小喇叭,放在嘴边,吃力地喊着:‘姑娘们,快点!快点!’”此处两个“快点”重复使用,张桂梅可能在想:____________
18.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照应标题 B.点明文章的主旨 C.首尾呼应 D.总结全文
19.文段中“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一句中的“一灯”指的是__________;“诸灯”指的是__________;结合“阅读链接”和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链接】张桂梅的学生周云丽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华坪女高任教;陈法羽成为丽江市永胜县一名民警;苏敏,现为华坪县人民医院一名医生;丁王英,是西藏军区新兵旅女兵组比武竞赛的三冠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快递里的深情
①自从故乡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在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起初,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
②父亲的担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着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烦琐”,以至再收到取件短信时,都会高兴地直奔集镇。
③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做无谓的争辩了。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是欣喜,是关爱。父亲从三轮车上把包裹一件一件地捧下来,放在地上,再一件一件地抱回家中。他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奔——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件快递。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shān)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荠菜;夏天,寄石榴和黄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土豆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油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
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我们频繁给对方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和牵念。
(艾科选文时有删改)
20.短文第③-⑥自然段围绕“快递”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②自然段中,“父亲的担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用“ ”画出父亲“担忧”的原因。
22.第④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的描写,从中感受到了____________。
23.第⑤自然段中,对我“清然泪下”的原因理解不恰当的是( )
A.因收到布鞋而感动 B.因父亲“训斥”我而委屈
C.因感受到了父亲的爱而激动 D.因父亲年迈还亲手制作布鞋而心疼
24.文中的父亲和“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任选其一,结合短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想起家乡的水井
徐其文
①前些日子,我借出差(chā chāi)的机会,顺道回了趟(tàng tāng)位于江南农村的老家。父亲领着我从村东头路口经过的时候,我看见原来的那口水井旁长满了杂草,几乎被封存了起来。
②记得我小的时候,这口水井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全村400多人,吃水、用水就靠两口水井。村东头的这口水井水质好,地势低,村民们都愿意到这里来挑(tiāo tiǎo)水。可以说,这口水井就是我们全村人生命的依靠。
③我家住在村里的最北头,家里人口多,只有一口水缸。每天天不亮,父亲就早早地起床,先挑几担水,把家里的水缸装满,然后才去出工。后来,父母忙不过来的时候,就叫我和弟弟去挑水。再后来,我长大上初中了,只要在家,挑水的任务就由我承包了。
④水井边有条溪流,常年流水潺潺,不时还可以看到鱼儿在快速地游荡。初春时节,妇女们会不由自主地聚到这口水井边,一边打水洗衣服,一边聊着村里的趣事,整个上午水井旁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有的是婆婆、媳妇一起上,媳妇不停地从井里打来井水,婆婆蹲在溪流边搓洗着衣服,遇到大件的衣被就一起拧干,一看就知道是相处和谐的一家子;有的是母女一起上,女儿帮着打水,妈妈洗着衣服。当女儿站在一旁观望的时候,妈妈则会教女儿一些洗衣的技巧。
⑤到了夏天,水井边则是男人们的天下。夕阳西下,不少男人喜欢在这里洗澡、擦澡,有的为图个痛快,干脆从水井里打来井水,往光膀子上一淋,舒服极了。父亲也经常带着我到水井边冲澡,享受夏日里难得的清凉。一段时间后,我对冲凉水澡上了瘾了,不仅傍晚时分来洗,中午酷热的时候也悄悄地来冲一冲。
⑥如今,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人盖了新房子,打了自备压水井,全村人饮(yǐn yìn)水、用水再也不用到那口水井里去取了。
⑦我不知道村民们是否还记得发生在水井边的故事。但在我心中,这口水井就是村民们奔向幸福生活的见证,是我这个游子对故乡永恒的记忆。
25.用“\”画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6.原来是村里人的生命依靠的水井,现在为什么旁边“长满了杂草,几乎被封存了起来”?
____________
27.从哪里可以看出村东头的这口水井曾经非常热闹?
_____________
2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
29.当“我看见原来的那口水井旁长满了杂草,几乎被封存了起来”时,“我”的心情会怎样呢?“我”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
30.结合文章说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结合上文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
六 音乐之都维也纳
①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更增加了这个城市的风韵。
②18世纪以来,维也纳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了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幸。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③在维也纳,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因、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都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因此,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④维也纳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音乐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⑤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的观众席有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剧院内部金碧辉煌,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被称为“金色大厅”。
⑥每年除夕,这个歌剧院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1998年的春节,我国中央民族乐团也在这里演出,反响轰动。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全世界的观众。
⑦维也纳真不愧为世界“音乐之都”。
3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星罗棋布:_____________
32.本文是按照_________的结构写的。( )【填序号】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33.短文第④段中维也纳人爱音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
34.短文第⑤段在描写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时用了许多数字,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将下列短文提纲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
七 阿尔卑斯山听雪
①被誉为“欧洲巨龙”的阿尔卑斯山,起自地中海西南的热那亚湾,绵延1300余公里,奇景无数。从飞机上鸟瞰,阳光照射着万年雪峰,崇山峻岭中湛蓝的湖泊、蜿蜒的河流与银光闪闪的雪峰交相辉映,山水风光,美不胜收。英国大诗人拜伦称其为“大自然的宫殿”,而雪莱则深情地吟唱着:“勃朗峰在高处闪烁时,阿尔卑斯山已经代表了欧洲的人间天堂,一种新的世外桃源。”
②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看到的阿尔卑斯山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遥远的山林静如图画,玫瑰山麓的雾气正在阳光下消散,露水从蓝栎树和银冷杉的叶子上滴落下来,空气中洋溢着花和阳光的气息。这里是绝对宁静的世界。
③我在阿尔卑斯山的怀抱中徜徉了十来天后,才不紧不慢地从瑞士的卢塞恩出发,向着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最美的山峰——铁力士峰攀登。这时正值四月,漫山的树林一片青翠,晶莹的湖水倒映着皑皑的雪峰,牛群在草地上移动,公路旁的杨树整齐地伫立着。直直地深入蓝天,像卫兵一样保卫着神圣的阿尔卑斯山。
④经过几小时的疾驰,我们乘上缆车,像飞鸟一般从巨大的松树顶梢掠过。半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了银光闪烁的铁力士峰。山顶上静极了,静得连我自己的心跳都听得到,我目力所及,尽是银装素裹。山下春光正好,春意正浓,而这里却是雪花朵朵。洁白的雪花正一片片地落下来,落在了我的身上,染白了阿尔卑斯山高贵的头颅。我俯下身子,全心倾听阿尔卑斯山,尽情地吮吸着它芬芳的空气。我想起了恩格斯在翻越阿尔卑斯山时写下的一段话:“向美丽的大自然倾诉爱情的痛苦,能使自己融化在温暖的生活之中。”是的,大山、瑞雪、阔野、蓝天、河流、树林、小岛……置身于阿尔卑斯山,每走一步,内心都在激荡。
⑤我俯卧在雪白的铁力士雪峰,裸露着背脊迎着阿尔卑斯山的雪花,这一刻,我是最幸福的人。
⑥下山走了很远很远,回头,还能看到巍巍的铁力士雪峰,我想起了法国大文豪卢梭的一段话:“那些山峰是那么高,在日落半小时后,山顶上还有阳光照耀,阳光中的红色,在白色的山顶上构成了一种美丽的玫瑰色,人们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
35.“不紧不慢”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作者游览阿尔卑斯山时________的心境。
36.第②段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看到的阿尔卑斯山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果要给这幅画起个名字,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A.雾中山云图 B.山花垂露图 C.远山静林图 D.春林初睡图
37.“像卫兵一样地拱卫着神圣的阿尔卑斯山”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展现了________。
3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第③~⑥段是按照“山下—上山—下山”的游览顺序,来介绍阿尔卑斯山的景象的。
B.作者游览阿尔卑斯山时正值四月,山上和山下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C.文中多次引用名人赞美阿尔卑斯山的名句是因为作者没有更好的赞美之词来形容这里了。
D.短文第④段画曲线的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铁力士峰顶的安静。
39.“置身于阿尔卑斯山,每走一步,内心都在激荡”一句写出了作者登上阿尔卑斯山后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
八 最佳路径
①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士尼乐园,经过三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怎样连接还没有确定最后的方案。
②施工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格罗培斯,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竣工和开放。
③格罗培斯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他从事建筑研究四十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七十多处精美的杰作。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儿——路径设计却常让他大伤脑筋。对迪士尼乐园景点之间的道路方案,他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④接到催促电报,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他想理清一下思绪,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
⑤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儿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到处是葡萄园。一路上、他看到许多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叫卖,然而那些车和人很少有停下来的。
⑥当他们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却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回家。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卖不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⑦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拍了封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
⑧施工部按格罗培斯的指示,在乐园的空地上撒满草种。没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被绿草所覆盖。在迪士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在1971年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士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40.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请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故事情节,并简要概括,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4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以格罗培斯的身份和所获得的成就,就能保证他设计出来的路径是最好的。( )
(2)格罗培斯在法国的经历,与后面获得设计路径的灵感相对照,丰富了情节。( )
43.阅读画“ ”的句子,此时此刻,格罗培斯是怎样想的?他又是怎样做的?
(1)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格罗培斯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