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素养评价卷(单元测试)
2024-2025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46分)
一、字词练习。(21分)
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9分)
(1)一辆tǎn kè( )开过来,虽然 jù lí( )很远,但是仍能听到hōng lōng lōng( )的声音。
(2)广场上旗帜 piáo yáng( ),不时 bào fā( )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整个会场 fèi téng( )起来。
(3)湍急的水拍打着shān yá( ), dù qiáo( )上只剩下几根 tiě suǒ( ),给人阵阵寒意。
2.下列加点字读音、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磅礴(bó) 宾客(bīn) 制服 手溜弹
B.冰雹(báo) 栏杆(lán) 渡河 汇集
C.抡起(lūn) 岷山(mín) 距离 乞立
D.山涧(jiān) 纪律(lǜ) 悬崖 政府
3.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崎岖的广场 B.猛烈地射击
C.豪迈的口号 D.雄伟的丰碑
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B.等闲:悠闲,休闲。
C.泥丸:用泥制成的小球。 D.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5.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6分)
“瞻仰”是指 地看,可以说“瞻仰 ”。像这样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有很多,请你试着填一填。
郭老师走进教室,向四周 了一圈, 了我们的作业之后,才开始上课。他先让我们快速地 了一遍课文,接着又让我们 了与课文有关的一段小视频,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6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C.面对眼前的困境,我们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想办法战胜困难。
D.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
2.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1)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 )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 )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 )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这个句子用“赞叹”代替了“说”,请你也用这样的说法写一个句子)
(2)这种无私奉献、英勇的行为,值得我们世代传颂,永远学习。(改写成反问句)
(3)如今再没有雪山和草地。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七律”是指每句有七个字的律诗。
B.“威风凛凛”和“忘乎所以”这两个词都可以用来形容革命英雄人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D.“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三、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4分)
1.《七律·长征》中运用夸张手法表现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句子是“ ”。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
3.《狼牙山五壮士》按照“接受任务、诱敌上山、 、峰顶歼敌、 ”的顺序叙述了五壮士的英雄壮举。
4.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他告诉我们“位卑未敢 ”,而曹植的名句“捐躯赴国难, ”,体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之情。
四、高力同学要写一篇关于爱国的演讲稿,请你帮他完成准备。(5分)
1.下列哪句名言不适合出现在演讲稿中 ( )(2分)
A.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B.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苏步青
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2.[北京海淀区期末]下面是高力同学演讲稿的开头部分,按要求完成练习。(3分)
①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上。②能否完成民族复兴、实现大国崛起,已成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的强烈愿望。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扬和传承革命精神变得愈发重要。④对此,我说:“我会踏实认真地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铸就强国而努力。”
(1)第②句不合逻辑,应当删去“ ”。(1分)
(2)第③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当交换“ ”和“ ”的位置。(1分)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第④句中的“说”可换成 。(1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24分)
五、精彩再现。(10分)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2分)
2.从选段中加点的“抢前一步”“夺过”可以体会到 ;从“猛地举起”“砸”可以体会到 。(3分)
3.选文既表现了五位战士的集体壮举,又重点描写了马宝玉的个人壮举,这样点面结合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既表现了 ,又突出了 。(2分)
4.读画“ ”句子,说说这句话好在哪里。(3分)
六、拓展提升。 (14分)
血凝红叶
门瑞瑜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简单 简朴 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 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一样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 悲伤 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珠河杀害。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帜……”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里,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柞叶,珍惜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做我最珍贵的书签吗 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1.在第1、2 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 ”标出。(2分)
2.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4分)
(1)目光炯炯:
(2)情不自禁:
3.“我”静听作家讲述时产生了哪些联想 用“ ”画出相关句子。如果删掉这些话可以吗 为什么 (4分)
4.下列说法,不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情不自禁”说明“我”被英雄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B.红叶生长在赵一曼就义的地方,英雄的鲜血浇灌了它,它是烈士精神的见证。
C.“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人们淡忘烈士功绩的愤慨。
5.作者为什么在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采撷一片柞叶珍藏起来 (2分)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0分)
七、习作。 (30分)
你在小学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记忆深刻的场面。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场面展开描写,写一篇习作。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具体,写生动。
第二单元素养评价卷答案
一
1.(1)坦克 距离 轰隆隆
(2)飘扬 爆发 沸腾
(3)山崖 渡桥 铁索
2. B 解析:A.手溜弹—手榴弹;C.乞立—屹立;D.山涧(jiàn)。
3. A 解析:“崎岖”形容山路坎坷,和“广场”搭配不合适。可以搭配“崎岖的小路”“崎岖的山路”等。
4.B 解析:“等闲”在“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意思是“平平常常”。
5.恭敬 示例:遗容 环视 检查 浏览观看
二
1. C
2.(1)夸张 (2)比喻、双关 (3)反复
3.(1)他自言自语地感叹着:“今天的天气多好啊!”
(2)这种无私奉献、英勇的行为,难道不值得我们世代传颂,永远学习吗
(3)虽然如今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是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
4. B
三
1.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引上绝路 跳下悬崖
4.忘忧国 视死忽如归
四
1.C 解析:高力要写关于爱国的演讲稿,A、B两句都和爱国有关,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一个人开始有良知就是善良的开始。这句话和爱国没有关系。所以应当选 C。
2.(1)能否 (2)发扬 传承 (3)承诺
五
1.顶峰歼敌
2.马宝玉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有勇有谋 马宝玉的果敢坚毅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
3.壮士们团结勇敢、宁死不屈、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马宝玉的高大形象
4.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去是非常密集、迅猛、有力的,充分体现出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气概以及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六
1.简陋 悲壮
解析:“简单、简朴、简陋”这三个词是近义词,但是有区别。“简单”是指结构单纯;容易理解或处理。“简朴”是指简陋、朴素,多用于语言、生活作风等。“简陋”是指条件差,多用于房屋、设备之类。本题中用来形容小草房,故选择“简陋”。“悲哀、悲伤、悲壮”这三个词的主要区别:“悲伤”形容心情;“悲壮”形容一件事或某个场面;“悲哀”不仅是伤心难过,同时还有怜悯同情之意。本题中用来形容某件事,选择“悲壮”。
2.(1)形容赵一曼目光明亮,有神采。
(2)形容“我”被英雄坚贞不屈、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感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3.我仿佛感到 不朽的雕像。 不能删掉。如果删掉这些话就不能表现赵一曼的英雄气概了。
4. C
5.柞叶生长在赵一曼被俘的地方,它是英雄坚贞不屈、英勇抗争的历史见证,英雄的血浇灌了它,它的红色象征着英雄为民众抛洒的热血。所以作者采撷了这珍贵的柞叶,把自己对英雄崇敬、思念的无限深情寄托于柞叶之中,把它永久地珍藏。
七略。
解析:这是一篇要求描写场面的习作。写作时,首先要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面,然后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要将场面写清楚,写详细,恰当使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