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小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是一篇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篇课文的特点,这节课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晶、停、机、展、透、翅、膀”这10个生字。会写“机、亮”2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2、3自然段,会用多种识字法识记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在荷叶上嬉戏的快乐心情。
三、说教法学法
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用不着老师引导学生去逐句讲解分析,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我以一个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在整堂课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本的美,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训练语言,辅以“思,议,评,演”等手段,来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交往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从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喜欢学习语文。
四、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学生喜欢欣赏精美图画,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采用让学生欣赏夏日荷塘风景图,听老师激情导语的方式引入课,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一)图片欣赏,导入课文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欣赏大屏幕上的荷叶花,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荷叶),让他们仔细观察荷叶是什么颜色的(绿绿的)荷叶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接着让学生用叠词来形容苹果以及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并及时给予鼓励。课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创设了乐学的氛围,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以后,我就让学生自主读,领略文章的语言美。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所以我先让学生朗读,然后再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自由完整地读一遍,自己品味感悟长句的读法。
在检查初读情况时,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朗读,对读得好、有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信心。为了帮助他们对生字词语进一步加深印象,我又设计了识字游戏,学生在交流中记住了这个字,学会了认字方法,并在游戏中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学会了用词语说话,把认字教学落到了实处。
再读课文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且思考:这又圆又绿的荷叶还吸引了哪些小伙伴?继而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板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图片。随机识记“珠”字。
(三)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在教学课文这两个自然段时,围绕“小水珠(小蜻蜓)把荷叶当作自己的什么?”的问题展开学习。引导学生质疑,并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语,借助课文插图与做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随文识记“摇、躺、晶”等,指导书写“亮”和“机”。
在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如果有些学生还读不到位,请读的好的同学示范读,其他同学用心去听他们是怎样把快乐的心情读出来的。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12 荷叶圆圆
图 文
小水珠 摇篮
小蜻蜓 停机坪
小青蛙
小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