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五:文学、文化常识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五:文学、文化常识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8 13:3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文学、文化常识
(一)重要作家作品
1.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现
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
散文集《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杂文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竺可桢(1890-1974),浙江省绍兴市上虞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
理学家、教育家,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________________”的
创始人。《__________》一书是他多年物候研究的结晶。
周树人
豫才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野草

热风
且介亭杂文
中国物侯学
物候学
3.陶渊明(约365-427),字________,晚年更名为陶潜。别号___________,
世称___________。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南朝宋初杰出的诗人、
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______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田园诗派之鼻祖”。
4.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世称“________”“___________”,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
柳州”,与刘禹锡并称“________”。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
《江雪》《渔翁》等。
元亮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田园
柳河东
河东先生
刘柳
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初称《诗》或《诗三百》。共_____篇,
根据乐调的不同分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_、
______、______。形式以四言为主,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6.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与骆宾王、卢照
邻、杨炯并成为“__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
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
305






初唐四杰
7.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
孟襄阳。唐代第一个大量写________的人。与________齐名,世称“王孟”。主
要作品有《宿建德江》《过故人庄》等。
8.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
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_______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9.顾拜旦(1863-1937),_____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
动的创始人,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山水诗
王维
新月

奥林匹克之父
10.马克·吐温(1835-1910),______国作家、演说家。他一生写了大量作品,
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庄子》是________家经典之一,是________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12.《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_____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______
编纂的。

百万英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庄子

戴圣
13.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________”,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政治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昌黎先生集》。韩愈是唐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________”。
14.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自称___________,世称杜工部。
与李白齐名,合称“_______”。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
称为“_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主要作品有《春望》《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为《杜工部集》。
韩昌黎
韩柳
少陵野老
李杜
诗圣
诗史
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15.白居易(772-846),字________,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
西太原。______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
样,语言平易通俗,有“________”和“_______”之称。有《白氏长庆集》
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6.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
纪(今甘肃省秦安县),是______代伟大的_______主义诗人,世称“______”。
乐天

现实
诗魔
诗王

浪漫
诗仙
17.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____
(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誉为“韩潮
苏海”。主要作品有《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等。
18.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_______ (朝代)著名爱国诗人。
主要作品有《书愤》《示儿》《游山西村》《关山月》等。
东坡居士
苏东坡
北宋
南宋
(二)古代文化常识
1.传统节日
节日名 简介 节日名 简介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习俗:放爆竹、吃团年饭、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等。 七夕节   又称乞巧节、女儿节等,农历七月初七。习俗: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等。 中秋节   又称月夕、拜月节、团圆节等,农历八月十五。习俗: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
节日名 简介 节日名 简介
春社日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习俗:古代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以祈丰收。 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农历九月初九。习俗: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公历4月5日前后)。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十二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农历五月初五。习俗: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喝雄黄酒等。 除夕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即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当年十二月是小月则在二十九,逢大月则在三十。习俗:贴春联、吃年夜饭、辞岁、守岁等。
2.二十四节气
季节 简介 备注
春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时间: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
夏季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3.古代年龄称谓
称谓 简介
襁褓   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代指婴幼儿。古代泛指一岁以下的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始龀(chèn)   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垂髫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总角   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豆蔻   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及笄(jī)   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束发   指15至20岁。束发又分全束和半束半披。
弱冠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 分别指30岁、40岁、50岁、60岁。
古稀   亦作“古希”。指70岁。
耄耋 (mào dié) 指八九十岁。
期颐 指一百岁。
4.古代人名称谓
类型 简介 备注
以字称   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 《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时年七岁。”(七上)“元方”就是陈太丘儿子陈纪的字。
刘禹锡《陋室铭》:“西蜀子云亭。”(七下)“子云”是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字。
以号称 以号称 ①别号,多为自己所取,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 ②谥号,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始于西周。 ③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①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等。
②白居易、韩愈、王安石谥号“文”,范仲淹谥号“文正”等。
③如汉高祖就是刘邦,唐太宗就是李世民。
以官职称   古代的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王维曾官居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杜甫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柳永因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
以书斋称   书斋,指书房,专门放书、储藏书的地方,用以书画之地。   蒲松龄的书斋为“聊斋”,世称其聊斋先生。梁启超的书斋为“饮冰室”,自称为“饮冰室主人”。
以郡望称   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他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以官地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5.常用代称
称谓 指代 教材出处 称谓 指代 教材出处
烽火 战事 “烽火连三月” (《春望》) 黄发 老人 “黄发垂髫”
(《桃花源记》)
垂髫 小孩 “黄发垂髫”(《桃花源记》) 鸿儒 博学的人 “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
丝竹 世俗的乐曲 “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子规 杜鹃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案牍 指官府文书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类别 简介
干支纪年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多用于春秋战国时期)
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6.纪年法
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