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蜀道难》的作者、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通过数字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3.体会诗人李白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感受古代交通的艰难,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如夸张、想象、对比等。
2.诗歌的情感主旨理解,体会李白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理解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深入探究诗歌的情感主旨,把握其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多次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声韵美,体会诗歌的情感变化。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诗歌中的问题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字词、句式、修辞手法等,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主旨。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蜀道的壮丽景色和诗歌中的意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包含《蜀道难》的原文、注释、译文、插图及配乐朗诵等。
2.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搜索关于蜀道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相关资料,以及李白的其他诗歌作品。
3.在线互动平台:班级微信群、QQ群用于学生提问、讨论和提交作业。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数字化手段:播放一段关于蜀道风光的视频或图片,配以背景音乐,营造氛围,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简述蜀道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整体感知
数字化手段:多媒体展示课件,展示《蜀道难》的原文、注释和译文,引导学生逐句理解。
①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
②同桌之间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噫(yī)吁(xū)嚱(xī):惊叹声,蜀地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
③自由朗读,思考诗中哪些诗句点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旨甸重复三次,构成诗歌的主旋律,其作用是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人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
2.深入研读(互动讨论,可提前在平台发布问题,让学生课前讨论,课堂分享)
①自由朗读课文,诗人从哪几方面咏叹了蜀道之难的
【板书:开辟之难、渡越之难、安居之难】
②蜀道是怎么开辟的呢 找一找相应的句子并分析 。
明确:“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作者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既叙述了蜀道的起源,又说明了蜀道开辟之难,使诗歌富有神话色彩。
古代有许多劳动人民,凿山开路,牺牲了不少人,终于打开了秦蜀通道,突出了蜀道开辟之难。“地崩山摧壮士死”成千累万为开山辟路而牺牲的劳动人民。他们死了,然后从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
③诗人是怎么描写渡越之难的 找出描写“渡越之难”的句子。
明确:大量的想象和夸张,营造奇特的画面,使蜀道之艰险的特点更加突出,充满浪漫色彩。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黄鹤都飞不过,猿猴也怕攀缘之苦。青泥岭,是由秦人蜀的必经之路。这条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岩上迁回盘绕,行旅极为艰苦。(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写出了蜀道阴森恐怖的环境特征;“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隧,脉崖转石万壑雷”凸显了蜀道的惊魂动魄。
④诗人面对如此蜀道,是什么感觉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想必诗人登蜀道时,也不禁发出赞叹之情。【板书:赞叹】
3.拓展延伸
网络资源利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关于蜀道的
更多信息,如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现代交通等,拓宽知识面。
比较分析:将《蜀道难》与其他描写山川景色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如杜甫的《望岳》,体会不同诗人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三)总结巩固
课堂总结:展示本节课的要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在线测试:发布测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
(四)作业布置
1.作业:请你结合作者心境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限,感情真挚。
(五)板书设计
蜀道难
李白
开辟难
渡越难 赞叹
安居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