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O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O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3 16:20:07

文档简介

姓名
钱希娜
单位
山东省莒县第四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岳麓教材经济史中第二单元内容,在教材中承上启下,并对我国近代化及相应政治、文化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所以本课在整个高中历史中是核心、是重要的转折点。
二、学生分析
1、本课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上较完整,要求学生对整体经济脉络把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1.ppt握比较全。
2、对于普通校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教学中应多设置简单思考题,并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通过教材材料分析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
②理解洋务运动的影响,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专制势力的关系及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图片资料,创设情景能,指导学生分析材料。
②设置合作探究题,小组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加深对“落后就要挨打”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
四、教学环境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通过图片展示《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和《农政全书》内容,得出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引出“自然经济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走向解体?解体的表现有哪些呢?”
2、展示图片《买办之家》,分析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逐步瓦解的影响有哪些?
3、展示图片:相关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的图片,体会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4、展示图片19世纪50-60年代的清政府所处的内外交困形势图,让学生感受洋务运动的背景。
5、设计表格,直观感受洋务运动的内容。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展示课件,点拨引出“自然经济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走向解体?解体的表现有哪些呢?”
?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展示《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和《农政全书》内容
明确课标认识重点
程标准与重难点,让学生学习有明确的目标,这一环节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
思考、听讲、明确课标
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第一:通过课件出示探究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探究点一:中国传统经济的逐步解体;探究点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探究点三:民族工业的兴起与艰难发展。?
第二: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老师在小组间询问情况。?第三:在学生展示完讨论成果后,解难、释疑、深化。第四:以图示的形式把每一个探究点的知识点成线、成面。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五:设置问题情景,以提问的形式对探究后的问题有效巩固。?1.有效巩固: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与影响分别是什么??
2.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企业与民用企业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3.民族工业产生的和发展的原因,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一: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讨论学案上列出的探究题。?
第二: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由其它组的同学修正、补充。?
第三:观察、思考、总结、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积极踊跃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在小组之间展开加分竞争。?第五:分析、归纳老师所讲知识点,并能与老师一起画出结构图。
展示图片、材料
课堂小结
第一:通过课件展示本节知识结构图,引领学生深化知识理解,构建知识体系。?
第二:设置总结性的问题进行提问,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听讲、思考、总结、归纳
多媒体展示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展示材料,使同学们深入探究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所产生的背景,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小组讨论洋务运动的评价,既看到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同时又让同学们认识到由于其仅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上的落后,必将会走向失败。
课件30张PPT。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和分析,认识并掌握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3.情感价值观:感受实业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传统的经济结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变动一: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鸦片战争之前我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看图说说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农民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读材料思考想一想材料反应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二: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想一想解体原因:①外国商品的冲击;
②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读材料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 材料一:据时人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1.耕与织的分离,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2.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影响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欧美各国得以
从中国掠夺大量原料和农产品……中国逐渐沦为
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材料二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大批
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不得不到工厂做工……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社会结构变动买办: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
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太


国英法联军19世纪50-60
年代的清政府变动二:洋务企业出现内忧外患的形势 洋务运动的背景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探究:洋务派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 目的是什么?其性质如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方式: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御外来侵略。
维护清王朝统治。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2.洋务企业自强求富李鸿章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
总局开平煤矿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当时国内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近代工业的
起步。
分洋人之利,促进其他工业的发展曾国藩李鸿章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3.结果败因:只是学习西方的科技,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上的落后性,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开平煤矿生产的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不仅如此,它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
早期近代化 评价洋务企业材料一:未能达到“自强”“求富” 目的 在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陆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材料二现代化:(又叫近代化)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思想——科学化
4、洋务运动的评价
进步性:
①推动了中国的早期近代化
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③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
只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不可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民族工业的出现 和初步发展变动三:1.民族工业的出现探究: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族工业出现的
历史条件有哪些?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工业的出现(1)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外资企业的刺激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方举赞发昌机器厂陈启源 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最具代表性的 民族工业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探究:民族工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第一次
发展机遇,为什么?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



20



实业救国的热潮 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3、民族工业的特点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材料二: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比例失调,集中于轻工业领域材料三:贻来牟机器磨坊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主要是东南沿海材料四: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点:
比例失调,集中于轻工业领域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主要是东南沿海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夹缝中生存,
发展缓慢,步履维艰资金
技术
特权高额征税
敲诈勒索4、发展处境民


业外




义本




力压制阻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妥协性革命性思考:民族资产阶级特点?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 感悟历史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
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张謇:“状元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一生以民生衣食、振兴实业为职旨,每欲自任天下,负刚大之气,遂爱国之心,事业之大,罕有其匹,堪称大丈夫!“主权自掌,利不外溢”“生为中华民族,当效力于中华民众。” 张弼士(1841-1916)近代华侨资本家请结合上述人物事迹,思考作为青年一代,你应该如何接起历史的接力棒?知识梳理鸦片战争传统经济结构变动小农经济解体工业化进程洋务企业民族工业本课练习一、选择题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观点看,对中国近代
资本主义企业的“近代”的认识应是 ( )
A.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采用大机器生产
C.由商人和大资本家出资兴办
D.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2、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 )
A、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B、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的阶级结构出现了买办阶级
D、自然经济不再占统治地位
BA3.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某些抵制
C 4.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直接原因是( )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C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