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32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32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3 16:37:09

文档简介

姓名
郭建伟
单位
惠民县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文化运动
一、教材分析
中国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观念三个层次的变化, 随着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战败,宣告了学习器物的失利;随着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尘埃落定,宣告了学习制度之路已堵塞;对于资产阶级来说,他们把目光转向了 思想界的变革。而“新文化运动”既承接了前面的“西学东渐”这一知识点,又为下一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埋下了伏笔。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 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学生分析
虽然学生在之前已多次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知识的 储备并不充分,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学生还不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 想解放的影响。所以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问题引导、讨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打倒孔家店”等口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就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此来进行历史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导入环节使用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新文化运动,能够使学生融入当时特定历史环境,同时对新文化运动有个直接的感知。
在新文化运动背景这个环节运用知识导图,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再让学生根据这三方面之间的关系,找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在新文化运动内容这一环节,运用一些文字材料使学生了解当时进行这方面思想解放的必要性,同时使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这一环节,在解决了常规的积极影响的同时,通过图片展示一些不同的观点,以期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展示视频,简单陈述
观看视频,简单记录,小组探究
视频
讲授
教师按照事件发展的一般结构进行系统讲授,穿插一些图片或文字材料或是视频的引导。突出重点
积极参与,认真记录,小组合作,及时探究,积极发言。
PPT,图片,文字材料,视频,思维导图
研讨
针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影响展示新材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讨论,合作探究,积极发言,适时补充,
PPT,图片,文字材料,评价量规
训练
认真筛选,提供既兼顾基础,又突出能力培养的练习题,并做及时总结
学生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所有练习题,并做好错题反馈
电子版练习题及反馈卷。
建构
要做好知识体系建构的相关准备工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大体的框架,引导学生完善,同时要兼顾知识的前后联系。
按照老师所提供的体系框架,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知识体系导图。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导入环节使用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新文化运动,能够使学生融入当时特定历史环境,同时对新文化运动有个直接的感知。
在新文化运动背景这个环节运用知识导图,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再让学生根据这三方面之间的关系,找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在新文化运动内容这一环节,运用一些文字材料使学生了解当时进行这方面思想解放的必要性,同时使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这一环节,在解决了常规的积极影响的同时,通过图片展示一些不同的观点,以期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件32张PPT。新文化运动第 21 课 课标:知道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兴起、发展的概况,分析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前期:1915年—1919年
后期:1919年五四运动后感受历史,肩负未来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取舍新文化运动 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学过西方的技术,也曾努力去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结果都没在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为什么会有新文化运动? ?1915年前的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1911年:武昌起义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满清统治结束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袁世凯复辟,护国运动,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此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短暂黄金时代1、政治2、经济: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袁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直接原因)4、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
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要进行思想革命一、《新青年》的创办1.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实现独裁专制,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陈独秀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标志《青年杂志》和《新青年》时间:标志:1915年
《青年杂志》的创刊
   (后改名为《新青年》一


地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认一认——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青年的呐喊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 (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民主: 独立.平等.自由,当时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 “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钱用到哪里去了?替人民办了什么事?……养了议员去嫖赌,恭维督军;养了文官去刮地皮,借外债卖路矿得回扣;养了武官去杀人,抢劫,贩卖烟土;养了法官警官去捉拿那贫苦的烟犯赌犯来罚钱。现在的时代,还无人敢说政府官吏没有什么用处。可惜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的哭”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2科学: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以及 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神(强调态度和方法) 湖南督军张敬尧带兵打仗, 出战时让士兵左手写“得”字,右手写“胜”字,向西磕几个头,说是保管得胜。 ——陈独秀《克林德碑》 祝福(节选)
——鲁迅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 。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死去了····· 冻饿夺去了她的生命?
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封建旧文化!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夫为妻纲:嫁鸡随鸡 仁、义、礼、智、信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西方道德思想3、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三纲:五常:官方祭孔打倒孔家店问题探讨  新文化运动时猛烈抨击旧道德,旧文化,而现在我们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你认为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2008年,经过3个多月40000多网民投票,选出了5句《论语》中的句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以此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精髓。中










粕精华:
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糟粕:
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
征婚启事,上面写着: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轻松一笑: 秀才: 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实际:
乌黑,头发无,
麻子, 脚不大周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形式新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3、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碰 撞和 取 舍 的 概 况简洁
通俗“德先生”
“赛先生”“打倒孔家店”(儒)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内容结构 1917年11月,一声炮响,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从理想转化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新世纪的曙光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青年杂志》创刊小结: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呐喊之后解彷徨——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材料
(运动的局限性)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积极影响提倡反对民主 专制动摇封建思想统治愚昧弘扬民主科学思想新道德旧道德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学旧文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缺陷精华
先进的科学技术
人文主义思想
自由、平等的意识
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法治的原则
先进的管理理念缺陷
极端的个人主义
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
腐朽的享乐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相 比,主要“新”在( )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的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3、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体现在
①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和冲击 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③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④对五四运动的发生起了动员作用
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