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 1.2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上 1.2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30 09:0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上物质及其变化1.2物质的酸碱性(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橘子汁(3~4) B.西瓜汁(5~6)
C.牛奶(6~7) D.鸡蛋清(7~8)
2.2022年2月3日,《天宫课堂》再度开课。王亚平老师用一块镶嵌着五环的透明板,三种不同的无色溶液,三种酸碱指示剂或其他试剂,在空间站“变”出奥运五环。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性不同的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柠檬汁 B.生理盐水 C.肥皂水 D.蔗糖水
3.某品牌矿泉水做了如图所示广告: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 水 样,水样中分别浸有pH试纸后,左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右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宣称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左侧杯中的矿泉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B.左侧杯中的矿泉水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C.将右侧杯中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能读出水样的pH值为6.72
D.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涂在试纸上
4.检验某溶液是否呈酸性时,可用(  )
①蓝色石蕊试纸②红色石蕊试纸③紫色石蕊试液④酚酞试液⑤pH试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5.先秦时期,人们就知道在水中加入草木灰(含有K2CO3)来提高洗涤衣物的效果。下列物质与K2CO3溶液一样呈碱性的是(  )
A.稀硫酸 B.食醋 C.蒸馏水 D.碳酸钠溶液
6.将NaOH溶液用足量水稀释,如图所示pH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一定含有氢元素 B.酸根离子一定是带电的原子团
C.酸电离时一定产生氢离子 D.酸根离子一定是阴离子
8.小烧杯中盛有某无色液体,向该烧杯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并搅拌,烧杯中液体不变色,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小烧杯中盛的一定是蒸馏水 B.小烧杯中盛的一定是稀盐酸
C.小烧杯中盛的一定是NaOH溶液 D.小烧杯中盛的不可能是碱性溶液
9.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10.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是( )
A.都能电离出金属离子 B.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D.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11.如图,向点滴板①~④滴孔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①②③④滴孔内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  )
A.无色、红色、蓝色、红色
B.红色、蓝色、黄色、紫色
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
D.无色、蓝色、红色、蓝色
12.小烧杯中盛有某无色液体,向该烧杯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并搅拌,烧杯中液体不变色,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小烧杯中盛的一定是蒸馏水 B.小烧杯中盛的一定是稀盐酸
C.小烧杯中盛的一定是NaOH溶液 D.小烧杯中盛的不可能是碱性溶液
13.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乙两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溶液指示剂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
D.在滴有A的甲溶液中不断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二、填空题
14.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为   。②根据上表推测,紫薯汁能作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所测溶液pH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如果测定的是石灰水,测得的pH将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简述正确测定溶液pH的操作步骤:   。
15.杭州市下沙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 在HCl溶液中 在KNO3溶液中 在NaOH溶液中
牵牛花瓣 红色 紫色 蓝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色 黄色
(1)经过探究,发现   根本不宜作酸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   。
(2)小明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了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如:H2O、Na+、OH﹣)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
【提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
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Na+,
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   
2、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   
3、    溶液呈蓝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只能是   
答案
1.解: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橘子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2.解:A、柠檬酸溶液中含有柠檬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A正确;
B、生理盐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B错误;
C、肥皂水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错误;
D、蔗糖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D错误;
故选:A。
3.解:A.右侧烧杯中的水样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而不是酚酞使矿泉水变红色,故错误;
B.左侧烧杯中的矿泉水显酸性,其中一定存在氢离子而不存在氢氧根离子,故错误;
C.用pH试纸测到的pH是一个整数,而不会出现小数,故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值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即可,故正确。
故选:D。
4.解:①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可用于检验;
②酸性溶液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色,不能用于检验;
③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用于检验;
④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试纸变色,不能用于检验;
⑤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所以可用pH试纸来检验。
故选:C。
5.解:A、稀硫酸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食醋的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蒸馏水的的pH等于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解:A、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pH不会小于7,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开始时不是小于7,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稀释时碱性减弱,pH减小,水足量,则无限接近于7,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稀释,pH减小,但是不会等于7,故D错误;
故选:C。
7.解:A、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一定含有氢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酸根离子一定是带电的原子团,如盐酸中的酸根是氯离子,不是带电的原子团,故选项说法错误。
C、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电离时一定产生氢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一定是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解:A、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是无色,故不一定是蒸馏水,也可能是酸性溶液,错误;
B、酚酞在中性溶液中也是无色,故不一定是稀盐酸,也可能是其他酸性溶液或者水,错误;
C、酚酞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是红色的,故一定不会是氢氧化钠溶液,错误;
D、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是红色的,小烧杯中盛的不可能是碱性溶液,正确;
故选:D。
9.解: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相当于把原溶液用水稀释,若待测液呈酸性,则pH偏高;若待测液呈碱性,则pH偏低;若待测液呈中性,则pH不变。故选:D。
10.B
11.解:①酚酞试液遇稀盐酸性溶液不变色;
②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
③紫色石蕊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
④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故选:A。
12.解:A、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是无色,故不一定是蒸馏水,也可能是酸性溶液,错误;
B、酚酞在中性溶液中也是无色,故不一定是稀盐酸,也可能是其他酸性溶液或者水,错误;
C、酚酞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是红色的,故一定不会是氢氧化钠溶液,错误;
D、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是红色的,小烧杯中盛的不可能是碱性溶液,正确;
故选:D。
13.解:A、甲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A指示剂在pH小于6.2时显黄色,则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能使B指示剂显粉红色,B指示剂在pH小于10时显黄色,则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分别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蓝色、绿色,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终溶液显碱性,最后溶液不一定显绿色,也可能显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4.解:(1)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滴瓶;故填:滴瓶;
②上表推测,紫薯汁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红色,紫薯汁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故填:红色;
(2)草木灰水pH>7,属于碱性溶液;白醋显酸性,其pH<7;故填:碱性;<;
(3)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张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正确的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B;C把pH试纸润湿会使溶液被稀释导致数值不准确,若测定的是碱性溶液的pH,测定的pH偏小,A直接放入待测液中会使溶液被污染。故填:B;C;偏小;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张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15.解:(1)胡萝卜汁液与酸碱溶液均不变色,故不能做指示剂,牵牛花汁液与酸碱变色最明显,故最好。
(2)因为NaOH溶液中存在着Na+、OH﹣、H2O等三种粒子,故分别猜想是这三种离子使其变色,然后分别取用含有其中一种离子的溶液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
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振荡,溶液呈紫色,说明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不是水分子;
2、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溶液呈紫色,说明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不是钠离子;
3、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液汁,振荡,溶液呈蓝色,说明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只能是氢氧根离子。
答案:
(1)胡萝卜,牵牛花;
(2)OH﹣、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水分子。
2、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钠离子。
3、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液汁,振荡。 溶液呈蓝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只能是氢氧根离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