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时间_________
【课前预习】
预习·导学
刘绍棠:作家,40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所著《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柳敬亭说书》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峨眉》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1991年7月1日被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始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本命年:我国习惯用12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12年轮转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簸( )箕( ) 烙( )饼 ( http: / / www.21cnjy.com ) 阖( )家 疙( )瘩( )
鬏( ) 渍( ) 晾( ) 捅( )进 大吃大嚼( ) 小丫( )头 栗( )子 秫( )秸( )
糖粘( ) 鬼祟( ) 打更( )亲支近脉( )
2、课文按时间推移,按气氛渐浓,通过十件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体描绘了家乡过大年的火热景象。找出显示气氛渐浓的词语,拟出所写的十件事。
显示气氛渐浓的词语:
所写的十件事:
3、民谚“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 寒”里包含了“四时二十四节气”。你能说出“四时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吗?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之处,赶快写下来吧!
【课堂反馈】
1、以诗意的语言尽数二十四节气名称,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2、第三段中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词语有哪些?
3、文章第四段具体描写了家乡过年的各种风俗习惯,思考这一小节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4、体味语言,感受乡土风味。
文章第四段描写过年的一些风俗及过年的热闹气氛,你觉得哪些词语最具表现力,哪些句子描绘的最传神?
5、课文中那些习俗分别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呢?
问题讨论
1、从腊月初一写到正月初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什么没有记流水帐的感觉?
3、作者已六十高龄,为什么“回忆往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颇有返老还童之感”?
拓展延伸:现在过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方式?
【课后巩固】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烙饼( ) 簸箕( )( ) 腊月( ) 晾脆( )
2.体会下列句子的意思或所表达的感情。
(1)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
(2)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
(3)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3.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语段所记叙的两件事。
4.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5.请自选角度,谈谈你读了这个语段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