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书信的格式和特点。
2.学习本文用优美的童话来阐释道理的方法,学会分析童话中的思想内涵。
3.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
2.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理解、把握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学会懂得爱,珍惜生活,成为真正的人。
◆难点
1.准确把握童话中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2.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早恋的方式,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设计:
(1课时)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 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巩固所学的书信的知识和特点,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1.回忆以前所学的书信的有关知识,回答教师的提问。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总结,通过介绍一些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转入新课学习。
3.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 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 它怎样发生 它又怎样成长 ”这个问题是每个青少年在成长中会遇到的问题,只要有了正确的认识,是不用回避这
个问题的,同学们不要有什么顾虑。
4.介绍前苏联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回忆自己知道的爱情故事,大胆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进入新课的学习。
3.积极开展想象,思考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于爱情问题比较敏感,但是他们缺乏生活的经验,对于爱情的本质缺乏了解,加上现实中对待早恋的态度,学生可能羞于发言或不敢发言,因此,要多加引导和鼓励。
4、了解一些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情况。阅读本文,从整体上把握本文。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作者在女儿的信中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为什么使作者感到忐忑不安
2.利用教学课件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玛丽娅所说的爱情童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优美的动画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认识爱情的真谛。
3.提问: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东西
4.五十多年来,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学生思考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1.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是“什么是爱情”;作者感到女儿已经长大了,她不再是和
小孩子交谈了;女儿只有是一个明智的
人,才是幸福的;作者希望女儿学会明智地生活。
2.配合教师的讲述,在欣赏优美童话的同时,结合以前的认识,思考到底爱情是什么,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并与以前关于爱情的故事进行比较。
3.结合课文思考并回答:他从人的眼里第一次看到了“爱情”,第二次看到了“忠诚”,第三次看到了“心头的记忆”。
4.分组进行讨论,得出讨论结果:小木屋代替了小棚子,还有花园;他们有很多勤劳的儿孙;是两个人相濡以沫的爱
情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说明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5.提问:故事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 这说明了什么 五十年来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6.提问: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 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关上帝的表现的语句,并思考课文为何多次提到上帝的表现。 5.思考,讨论,并回答:爱情是需要时间来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的,真正的爱情能经住时间的考验。五十年来,是忠诚和心头的记忆
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6.在课文中找出上帝三次不同表现的语句,思考讨论多次提到上帝的原因,应
指出: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
的产物,只有人类才能够真正地爱。
三、组织讨论,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文章的结尾提到了应如何对待爱情,可以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全文的总结和概括,也是作者给女儿提出的殷切希望。请学生结合本课的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应如何正确地对待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提问:通观全文,作者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可分组展开讨论,得出:人类的爱情不仅仅是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因此要善待爱情,要懂得爱,要提高到人性美的高度来认识爱情。
2.思考并回答:这样写更容易让女儿理解,而且效果也比给她讲大道理要好得多。深入浅出,容易理解。,
本节总结
本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信中回答了青少年所关心的什么是爱情的问题。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爱情的本质和内涵,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习本文用童话来阐释道理的方法;学会分析童话的深刻内涵和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
板书设计
给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什么是爱情: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爱情、忠诚、心头的记忆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结合本文的童话,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童话的能力。学生可以思考自己遇到困惑的时候时如何向家长和教师请教,是不是也像作者的女儿一样大胆地向家长请教,作者的女儿是不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较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和本文童话里所揭示的哲理,思考一下有什么不同,以及自己从本文中获得了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