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单元概述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时代特征
统一:是指疆域统一,整个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辖。
多民族国家:国家内部的居民,由不同民族组成。
封建社会: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剥削农民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历史上的第二个阶级社会。其基本对立的阶级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概念解析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概述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然而,秦朝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社会趋于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东汉建立初期,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东汉后期,政治动荡,社会危机日趋严重。秦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汉朝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
单元导言
单元概述-时空观念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 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前138年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灭亡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东汉建立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秦统一中国
西汉建立
25年
184年
黄巾起义爆发
新课导入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兵马俑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古风》(节选)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兵马俑,神态逼真,阵容庞大,展现了秦军的磅礴气势。诗句中,显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气势。那么秦是如何统一中国的 又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9课 秦统一中国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国家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过程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课程目录
一、秦灭六国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秦灭六国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任务:根据课本P54和材料,自主归纳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材料四:“远交近攻”就是把秦用的战略进攻重点指向距离较近的韩、赵、魏等国,暂时稳住距离较远的燕、齐等国,所谓“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远交近攻的实施,巩固了秦国对新占领土地的控制,加快了统一天下的步伐。
材料一:(战争)春则废民耕稼(耕稼:种植庄稼)树艺(种植、栽培),秋则废民获敛(获敛:收获)……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 《墨子》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他,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1.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3.秦始皇雄才大略,重用人才。
4.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措施得当。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秦灭六国的过程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先灭弱韩(前230年)
离间灭赵(前228年)
水灌灭魏(前225年)
王翦灭楚(前223年)
北灭燕国(前222年)战胜灭齐(前221年)
秦朝建立
时间: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建立者:秦始皇嬴政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任务:结合地图和教材,谈一谈秦朝统一的意义有哪些?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春秋战国的动荡,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如今我秦朝统一,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呢?
一定要加强君主的权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削弱地方,建立一套新的政治制度。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需要加强皇帝权力
需要加强中央权力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任务:根据课本,小组讨论,完成关于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填写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
丞相
(行政)
中央政府
太尉
(军事)
御史大夫
(监察)
郡守
皇帝
县令/县长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地方政府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
秦“初并天下”,形势已不同于前,便需有新的名号。秦王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于是就令群臣“议帝号”。群臣称颂秦王政“德过三皇,功高五帝”,建议以古代至尊称号“泰皇”冠之,秦王政去“泰”留“皇”,并采上古“帝”号,以“皇帝”代替了过去君王的称号。同时以“朕”为皇帝自称,称命令为“制”或“诏”,规定取消谥法,即不准下一代皇帝给前一代皇帝谥名号。还有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和官员都要遵从皇帝的指令。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
皇帝之下,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九卿”
三公
九卿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
丞相王绾
李斯
全国都应该划分为郡和县,实行郡县,废除分封制
请求册封诸侯王,依旧采用分封制
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如何选择?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
1.在地方上,秦朝全面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
2.在郡下设县。郡和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1.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2.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措施
郡县制影响
郡
县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思考: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
2.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请问:秦统一之后如何巩固统一呢?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朝巩固统一的视频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任务:根据视频和教材,完成下表的填写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方面
经济方面
交通方面
边疆管理
统一文字,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1.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2.统一度量衡。
1.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
2. 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今天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1.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
2.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回被匈奴占领的地区。
3.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táo)、东到辽东的长城。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巩固统一——文化方面
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令丞相李斯等人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措施
影响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巩固统一——经济方面
1.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2.统一度量衡。
货币的统一,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统一度量衡,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从秦朝开始,圆形方孔这一货币形制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措施
影响
铜权
铜量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巩固统一——交通方面
1.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
2. 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今天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和便于交通往来
措施
影响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巩固统一——边疆管理
1.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
2.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回被匈奴占领的地区。
3.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táo)、东到辽东的长城。
秦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措施
影响
长城一带
南海
陇西
东海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课堂小结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课堂练习
1.范文澜《中国通史》:“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属于秦朝创建的制度有( )
A.分封制 B.皇帝制 C.科举制 D.禅让制
2.秦朝将全国分为 36 郡,后增至 40 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这些举措旨在加强( )
A.文化交流 B.地方控制
C.思想统治 D.经济开发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课堂练习
3. 秦实现统一后,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刺史
4.战国时期连年战争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材料强调统一的( )
A.目的 B.背景 C.过程 D.影响
第9课 秦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