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年级下《送东阳马生序》精品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鄂教版九年级下《送东阳马生序》精品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3 10:54:0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备课时间 ____周星期_____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周星期 需 课时 课 题 《送东阳马生序》
阅读评价
组别 组 长 组 员 班级评价 教师评价
1 2 3 4 5 6 7 8
展示次数 终结评价
展示质量
一、阅读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2.理清思路,学习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中心的写法。
二、目标链接
一、对比手法的界定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的一种修辞格。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天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二、对比的种类及作用1.反衬衬托,尤其是其中的反衬,有人往往将它与对比混为一谈,其实衬托与对比的界定与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从修辞的角度讲,对比与衬托是不同的。衬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2.正衬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的钻研精神。这是“正衬”。 反衬,即是把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体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碧野《天山景物记》) 该例以作者骑马进入天山原始森林能看到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突 出森林成长茂密、林子阴暗,这是“反衬”。 常言道:“红花虽好,也要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绿叶扶持。”这句话很能说明衬托的道理。写文章亦如此,运用衬托这一技巧,会把所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而衬托在其体运用中,主要又有两种类型。 以景衬情,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 例如: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这段文字描写了故乡荒凉、冷落、窒息的景象,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这里是以景衬情。 以动衬静,即通过具体的声音或行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幽静的自然环境或恬静的内心世界。 例: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碧野《天山景物记》) 该例用骑马穿行林间能听到蹄溅起的水声,来衬托天山森林处人迹罕至、幽深僻静。 此外,衬托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小衬大、以美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善、以正衬正等。
三、阅读过程
作家及作品常识梳理(导入语):1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于作者宋濂
宋濂(1 ( http: / / www.21cnjy.com )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明代文学家。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志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现四川省汶羌族自治县一带)中途病死于夔州(现在四川奉节)。宋濂与刘基、高君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 2.关于“序”
古人送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写上一篇序,以介绍有关情况。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劝慰兼抒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已的见解叫“赠序”(和“书序”不同)。本文就是明代的名士宁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我们学过的《<指南录>后序》是一篇书序,书序是写在书的前面或后面,意在交待成书的过程,背景等。
(一)结合“十注” 带疑初读(25)分钟环节要求: 细读默想 用心十注 整体感悟 卒章反刍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识记字形字音嗜(shì)学 硕(shuò)师 叱咄(chìduō) 俟(sì)其欣悦媵( yìng )人 皲( jūn)裂 绮(qǐ)绣 以衾(qīn)拥覆容臭(xiù) 烨(yè)然 缊(yùn)袍 负箧( qiè )曳( yè) 屣(xǐ)2.翻译重点字词。①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通假义。(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手脚(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3)与之论辨 “辨”通“辩” ②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字并指出古今异义(1)右备容臭:古义 气味 今义 难闻的气味 (2)主人日再食:古义 两次 今义 一次又一次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古义 借 今义 虚假 (4)持汤沃灌:古义 热水 今义 食物煮熟后的汁水 (5)走送之:古义 跑 今义 行走 (6)尝趋百里外:古义 快步走 今义 趋势 (7)或遇其叱咄:古义 有时 今义 或者 (8)卒获有所闻:古义 最终 今义 士兵 ③指出下列句中词性活用字词的意义。(1)腰 腰白玉之环。(腰,腰挂,名词用为动词。)(2)手 不必若余之手录。(手,用手,名词作状语。)(3)诸 假诸人而后见也。(诸,兼词“之于”的合音。)(4)岁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日,每天 名词作状语) (5)日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岁,每年 名词作状语)④解释多义词无从致书以观 (来,表目的,连词) 录毕,走送之(代词,他。)以衾拥覆 (用,拿,介词) 无鲜肥滋味之享(助词,的。)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为,表原因,连词。) 弗之怠(助词,提宾的标志。)以中有足乐者 (因为,连词) 不必若余之手录(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礼愈至 (周到,形容词) 至舍 (到达,动词) 3、翻译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恭敬在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有时遇到他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4)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而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6)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 求学的艰难和自己勤奋的态度 )内容 ,目的是(勉励黄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小组合作 置疑探读(15分钟)环节要求:我置我疑 疑义相析 解疑互进 献疑待诂
1.文中有一句能概括其主要内容,它是 盖余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勤且艰若此 2.精读文本,探究下列问题:(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要求引用原文的词语或句子回答,然后再概括) 无从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致书之难又患无硕师……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师之难足肤皲裂而不知……无鲜肥 滋味之享……缊袍敝衣——生活之艰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3)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 “日有廪稍之供”,“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坐大厦之下”——无奔走之劳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有专门老师 “书皆集于此”——有丰富藏书 (4)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师生态度的对比。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生:色愈恭,礼愈至自已与同舍生生活情况的对比。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自己与太学生的对比。作者:借书抄书,奔走求师,生活艰辛,尊师力学太学生:衣食丰足,学舍宽宏,有问必答,应有尽有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三)交流展示 释疑导读(15分钟)环节要求:小组交流 陈述己见 组间论辩 教师点拨
1、疑惑问题备忘(或板书设计): 2.阅读收获展示(或教学后记):
(四)紧扣目标 发展扩读(10分钟)环节要求:对应目标 方法迁移 扩读增量 发展能力
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1),辄以水沃面(2);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昏怠:昏沉困倦。2、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3、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五)矫正评价 能力测读(15分钟)环节要求:自我作答 组内小结 准确表述 待师应证
阅读(四)中甲、乙两文,完成下列习题。(共50分)1.解释加线的词。(12分)(1)余幼时即嗜学(爱好、特别喜欢)(2)录毕,走送之( 跑 )(3)益慕圣贤之道(更加 ) (4)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儿女 )2.加线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5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肉食者谋之3.翻译句子(8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我虽然愚笨,但终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是获得了学问。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4.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10分) 家境贫寒与刻苦读书。 5.甲段中写人物读书刻苦的语句是:(5)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6.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 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既仕,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10分)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