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童年的音乐 陶笛吹奏《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人音版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童年的音乐 陶笛吹奏《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人音版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29 09:5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陶笛吹奏《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歌曲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本课在原有旋律的基础上,译为学生掌握的C调旋律,没有改变歌曲本身的音区和音程关系,尝试用课堂器乐表现歌曲意境,让学生学会用多种形式去表现音乐。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基本的识谱和唱谱的能力,在陶笛演奏上学习过中音区的2、3、4、5、6、7、和高音区的1、2,根据学生的以上能力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基本能够完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在互学互纠过程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能够喜欢用陶笛吹奏更多的教材歌曲,真正把课堂器乐用好用活。
2、过程与方法:运用旋律视唱、乐谱对比分析、聆听观察、同桌对学、唱奏结合的指法练习等方法进行学习。
3、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学过的指法吹奏教材歌曲,并能够在音符跨度较大的部分学会反复练习主干音的衔接练习,在独奏练习和齐奏表现中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歌曲旋律C调指法的吹奏。
难点:第四乐句的音头和气息的配合和处理。
学习准备:
人手一支陶笛、课件、教材、钢琴等
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让我们跟伴奏音乐轻声优美的复习这首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跟音乐伴奏复习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一首音乐作品我们不仅可以用声乐的方式表现它,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课堂器乐陶笛来表现它,请听老师的演奏(老师范奏)边听边对比教材乐谱,分析和老师的吹奏乐谱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对比乐谱的异同,了结不同调的指法运用的不同)
吹奏学习
划拍视唱C调旋律视唱
(设计意图:稳定速度,熟悉C调旋律)
陶笛长音、短音基础练习
(设计意图:气息和指法的基础练习,为演奏学习做好铺垫)
分析乐谱,找到乐谱中的主干音符,作针对性的主干音符吹奏练习(设计意图:找到主干音符,了结大致结构,熟悉主干音符衔接的指法)
乐谱完整吹奏练习,同桌对学,互学互纠。
(设计意图:在乐谱练习过程中,有困难点在同桌之间解决,提高学习效率)
攻破重难点
第四乐句的吹奏,存在音头不清晰、气息不连贯的情况,针对性示范和练习、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第四乐句的基本方法和音响效果,促使学生在练习中克服难点,完整表现乐曲)
处理乐曲、综合表现
标记红色小节线和换气记号,统一换气口。
(设计意图:统一换气口,避免乱换气和齐奏效果不整齐的现象)
加课堂打击乐器铃鼓和沙锤,用双声部的节奏为陶笛吹奏伴奏。
(设计意图:加入打击乐器,让音响效果更丰富,进一步提高学生吹奏中聆听和合作的能力)
小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