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堂堂清(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堂堂清(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9 07: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选择题
1.如图《掷铁饼者》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也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 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运动员所呈现的形态(  )
A.由古希腊人的社会风俗所决定
B.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C.是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D.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德里苏丹国废除了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王公统治的众多土邦。这些土邦在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主权和缴纳贡税的条件下,处于半独立的状态。这说明(  )
A.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B.印度教仍是国家的主导宗教
C.不同土邦间的对立非常严重
D.印度王公的各种特权被取消
3.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
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4.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最终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希腊文化随之东传。从文明传播的方式看,以上材料实质上表明(  )
A.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B.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C.文明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D.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5.下列图片反映古代两河流域地区文明成就的是(  )
A.
B.
C.
D.
6.古代历史学家色若芬说,波斯帝国有两种官吏,“一种官吏负责管理居民和劳动者,并向他们征收贡物,令一种官吏统率军队和守备军”。波斯的这种设置(  )
A.体现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
B.利于官员互相监督和制约
C.反映比较觉善的官僚体系
D.继承希腊和马其顿的文化
7.下列著名史诗中,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A.《摩诃婆罗多》 B.《罗摩衍那》
C.《吉尔伽美什》 D.《荷马史诗》
8.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下列对这段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和平往来促进了各地经济文明交流
B.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要道
C.暴力冲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
D.暴力冲突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9.苏格拉底告诉他的学生,“善行、恶行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通过学习拥有知识,才能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
A.注重社会教化 B.认为美德至上
C.提倡理性思考 D.反对权威崇拜
10.马克思指出:在古希腊“周期性的殖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固定环节”,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迫移民”。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 B.民族传统与思想认识
C.原始遗风与城邦政治 D.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
11.希洛人在战争中被斯巴达人征服,在斯巴达城邦中占到多数,而且承担着社会生产的主要任务,但他们却无法享受公民权利,这是因为他们(  )
A.不积极参政 B.不属于斯巴达本邦人
C.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民主意识不强
12. 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秩序和安全,增加公民福利,以提高全体人民的幸福感,这一观点(  )
A.反映了国家的公正性
B.揭示了国家是政治中最根本的问题
C.说明社会管理职能是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保证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年在位)集以往法典之大成编纂了该地区涉及范围最广、最为完整的《汉谟拉比法典》。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提供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命令等等都要处以死刑。民法部分对价格、报酬、商业交易、婚姻关系和奴隶买卖等都进行了规范。法典以“同态复仇”为原则,罪犯受到的惩罚应该与他给被害人所造成的伤害一样,不过在施行这一准则的时候也顾及到社会等级不同,譬如一个自由民伤害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晴或骨头就必须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或骨头作为惩罚。但是,倘使一个自由民伤害的是一个奴隶的眼晴或骨头,那么他只需交纳银子作为罚金即可了事。汉谟拉比通过法典建立起一套公共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辽阔的巴比伦帝国之内的统一有所贡献。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谟拉比法典》的作用。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选择题
1.如图《掷铁饼者》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也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 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运动员所呈现的形态(  )
A.由古希腊人的社会风俗所决定
B.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C.是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D.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答案】A
2.德里苏丹国废除了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王公统治的众多土邦。这些土邦在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主权和缴纳贡税的条件下,处于半独立的状态。这说明(  )
A.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B.印度教仍是国家的主导宗教
C.不同土邦间的对立非常严重
D.印度王公的各种特权被取消
【答案】A
3.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
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答案】B
4.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最终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希腊文化随之东传。从文明传播的方式看,以上材料实质上表明(  )
A.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B.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C.文明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D.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答案】D
5.下列图片反映古代两河流域地区文明成就的是(  )
A.
B.
C.
D.
【答案】B
6.古代历史学家色若芬说,波斯帝国有两种官吏,“一种官吏负责管理居民和劳动者,并向他们征收贡物,令一种官吏统率军队和守备军”。波斯的这种设置(  )
A.体现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
B.利于官员互相监督和制约
C.反映比较觉善的官僚体系
D.继承希腊和马其顿的文化
【答案】C
7.下列著名史诗中,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A.《摩诃婆罗多》 B.《罗摩衍那》
C.《吉尔伽美什》 D.《荷马史诗》
【答案】C
8.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下列对这段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和平往来促进了各地经济文明交流
B.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要道
C.暴力冲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
D.暴力冲突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答案】D
9.苏格拉底告诉他的学生,“善行、恶行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通过学习拥有知识,才能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
A.注重社会教化 B.认为美德至上
C.提倡理性思考 D.反对权威崇拜
【答案】C
10.马克思指出:在古希腊“周期性的殖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固定环节”,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迫移民”。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 B.民族传统与思想认识
C.原始遗风与城邦政治 D.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
【答案】A
11.希洛人在战争中被斯巴达人征服,在斯巴达城邦中占到多数,而且承担着社会生产的主要任务,但他们却无法享受公民权利,这是因为他们(  )
A.不积极参政 B.不属于斯巴达本邦人
C.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民主意识不强
【答案】B 
12. 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秩序和安全,增加公民福利,以提高全体人民的幸福感,这一观点(  )
A.反映了国家的公正性
B.揭示了国家是政治中最根本的问题
C.说明社会管理职能是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保证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年在位)集以往法典之大成编纂了该地区涉及范围最广、最为完整的《汉谟拉比法典》。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提供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命令等等都要处以死刑。民法部分对价格、报酬、商业交易、婚姻关系和奴隶买卖等都进行了规范。法典以“同态复仇”为原则,罪犯受到的惩罚应该与他给被害人所造成的伤害一样,不过在施行这一准则的时候也顾及到社会等级不同,譬如一个自由民伤害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晴或骨头就必须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或骨头作为惩罚。但是,倘使一个自由民伤害的是一个奴隶的眼晴或骨头,那么他只需交纳银子作为罚金即可了事。汉谟拉比通过法典建立起一套公共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辽阔的巴比伦帝国之内的统一有所贡献。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谟拉比法典》的作用。
【答案】(1)特点:涉及范围广、最为完整;法律法规严酷;以“同态复仇”为原则,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法律。
(2)作用:规范民众行为,维护内部稳定;完善贸易细则,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统治阶级地位;为国家的统一作出贡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