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9 08:0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1948年11月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指出:“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种形势的转变与下列哪一场战役直接相关(  )
A.沙家店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2.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解放军要“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执行这一任务的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C.东北解放军打响辽沈战役
D.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进攻
3.1949年8月至12月,毛泽东以中央或个人名义发出多份电报,督促各地尽快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向中央报告开会情况;他还批复和批转不少地区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推广开会经验。以上做法(  )
A.推动了新型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B.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取得胜利
C.奠定了建立新型人民共和国的理论基础
D.标志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联合压迫与剥削的历史,结束了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在于(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是继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
C.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D.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
5.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政策。中共中央土地政策调整的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爆发 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革命形势的变化 D.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6.1949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对西方而言,这是一件无法估计的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它是自苏联革命以来最大的胜利。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则意味着和平。”材料反映的是(  )
A.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取胜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7.如表为《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颁布)的部分主要内容。这(  )
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 第五条 乡村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乡村无地少地的农民所组织的贫农团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区、县、省等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 ……
A.反映出国民党统治开始被摧毁
B.推动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C.说明了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
D.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8.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千里跃进大别山
②转战陕北
③渡江战役
④三大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9.1949年4月23日,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发布的时机是(  )
A.人民军队占领南京
B.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
C.渡江战役即将开始
D.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10.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下列足迹与史实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足迹 史实
A 广州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瑞金 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创建抗日民主政权
C 延安 《论持久战》发表,形成全面抗战路线
D 西柏坡 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A.A B.B C.C D.D
11.在某次会议上,毛泽东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2.如图是民国时期山东民众向东北地区移民情况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
A.东北易帜、国家基本完成统一引发首次高潮出现
B.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开始导致30年代初移民骤减
C.华北事变、山东沦陷造成第二次移民高潮的形成
D.山东逐步解放、民众生活改善促使40年代移民骤减
二、综合题
13.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晋西北山地许多农民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
——据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总结
(1)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2)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
(3)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经验。
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1948年11月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指出:“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种形势的转变与下列哪一场战役直接相关(  )
A.沙家店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C
2.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解放军要“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执行这一任务的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C.东北解放军打响辽沈战役
D.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进攻
【答案】A
3.1949年8月至12月,毛泽东以中央或个人名义发出多份电报,督促各地尽快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向中央报告开会情况;他还批复和批转不少地区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推广开会经验。以上做法(  )
A.推动了新型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B.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取得胜利
C.奠定了建立新型人民共和国的理论基础
D.标志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答案】A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联合压迫与剥削的历史,结束了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在于(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是继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
C.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D.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
【答案】A
5.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政策。中共中央土地政策调整的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爆发 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革命形势的变化 D.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答案】C
6.1949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对西方而言,这是一件无法估计的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它是自苏联革命以来最大的胜利。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则意味着和平。”材料反映的是(  )
A.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取胜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答案】D
7.如表为《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颁布)的部分主要内容。这(  )
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 第五条 乡村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乡村无地少地的农民所组织的贫农团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区、县、省等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 ……
A.反映出国民党统治开始被摧毁
B.推动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C.说明了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
D.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答案】D
8.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千里跃进大别山
②转战陕北
③渡江战役
④三大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答案】B
9.1949年4月23日,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发布的时机是(  )
A.人民军队占领南京
B.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
C.渡江战役即将开始
D.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答案】A
10.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下列足迹与史实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足迹 史实
A 广州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瑞金 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创建抗日民主政权
C 延安 《论持久战》发表,形成全面抗战路线
D 西柏坡 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A.A B.B C.C D.D
【答案】D
11.在某次会议上,毛泽东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12.如图是民国时期山东民众向东北地区移民情况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
A.东北易帜、国家基本完成统一引发首次高潮出现
B.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开始导致30年代初移民骤减
C.华北事变、山东沦陷造成第二次移民高潮的形成
D.山东逐步解放、民众生活改善促使40年代移民骤减
【答案】D
二、综合题
13.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晋西北山地许多农民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
——据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总结
(1)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2)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
(3)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经验。
答案:(1)经济:在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2)辛亥革命事业:反帝反封建。
(3)方式: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形成统一战线,顺应时代潮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