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理念的“全球发展倡议”,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据此可知,习近平的外交思想( )
A.彰显了世界大同的崇高追求
B.开始重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D.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七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
3.“它”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材料中的“它”应该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特定时代词语语汇中的“高频词”,表征着历史的延续与变迁。如图为中国共产党某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部分高频词的次数统计。此次大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首次提出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C.停止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党的七大 B.党的八大
C.党的十八大 D.党的十九大
7.2017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此次全国代表大会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8.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一思想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形成;有的人以为这一思想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升西降”的标志性理论成果;有的人认为这一思想富含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探索经验,可供全世界学习和借鉴。这些看法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力
D.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据此分析他们研究的理论成果是( )
解决问题: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精髓: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任务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 )
A.旨在加快将中国建成发达的工业国
B.推动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均具有独创性
11.[2023·贵州黔西高一统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呼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反映了( )
A.中国积极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B.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大国的共同愿望
C.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大国责任
D.中国的合作方案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12.[2023·天津红桥高一统考期末]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历史时空轴。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是中国( )
A.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B.科技创造力日益提升
C.理论创新不断推进
D.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二、综合题
13.[2023·安徽亳州高一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积极推行“重边教,宏教化,以固国族而成统一”的民族同化政策,如提倡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奖励内地人民移住边疆或边疆人民移住内地、推行“国语”运动等,以便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汉化的中华民族”。受此影响,贵州大力推行统一语言文字、汉苗通婚、统一服装等运动。
——摘编自郑大华《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相对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言,社会供给的不足和结构性失衡,这种不足和结构性失衡在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为此,党中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着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提出在民族地区重点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法规,取得了卓越成就。
——摘编自张学敏、柴然《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政策发展及新时代走向——基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国民党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新时代我国民族政策的看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理念的“全球发展倡议”,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据此可知,习近平的外交思想( )
A.彰显了世界大同的崇高追求
B.开始重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D.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答案】A
2.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七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
【答案】D
3.“它”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材料中的“它”应该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4.特定时代词语语汇中的“高频词”,表征着历史的延续与变迁。如图为中国共产党某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部分高频词的次数统计。此次大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首次提出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C.停止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
【答案】D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答案】D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党的七大 B.党的八大
C.党的十八大 D.党的十九大
【答案】D
7.2017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此次全国代表大会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答案】D
8.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一思想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形成;有的人以为这一思想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升西降”的标志性理论成果;有的人认为这一思想富含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探索经验,可供全世界学习和借鉴。这些看法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力
D.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答案】C
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据此分析他们研究的理论成果是( )
解决问题: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精髓: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10.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任务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 )
A.旨在加快将中国建成发达的工业国
B.推动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均具有独创性
【答案】C
11.[2023·贵州黔西高一统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呼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反映了( )
A.中国积极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B.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大国的共同愿望
C.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大国责任
D.中国的合作方案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答案】C
12.[2023·天津红桥高一统考期末]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历史时空轴。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是中国( )
A.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B.科技创造力日益提升
C.理论创新不断推进
D.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答案】C
二、综合题
13.[2023·安徽亳州高一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积极推行“重边教,宏教化,以固国族而成统一”的民族同化政策,如提倡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奖励内地人民移住边疆或边疆人民移住内地、推行“国语”运动等,以便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汉化的中华民族”。受此影响,贵州大力推行统一语言文字、汉苗通婚、统一服装等运动。
——摘编自郑大华《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相对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言,社会供给的不足和结构性失衡,这种不足和结构性失衡在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为此,党中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着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提出在民族地区重点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法规,取得了卓越成就。
——摘编自张学敏、柴然《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政策发展及新时代走向——基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国民党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新时代我国民族政策的看法。
答案:(1)评析:国民政府推行民族同化政策,忽略了我国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特征,很容易引发民族问题,最终不利于边疆的治理;当时内忧外患,国民党统治时间不长,民族政策实践上没有大的影响。
(2)看法: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以来,国家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重点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工作任务,取得了卓越成就,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