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9 10:0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24.7)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生号、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
2.选择题答案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一、选择题。本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城邑的建置和规模有严格规制。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掀起筑城高潮,史载列国间夺城割邑,动辄数十;城邑结构布局也随之变革,齐国都城临淄在宫城外新建郭城;宫城地势高亢、格局方正,主体建筑遵循中轴对称形制,郭内则是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并无严格规制。这一变化说明( )
A. 礼制秩序完全崩坏 B. 城市功能发生异变
C. 兼并战争异常激烈 D. 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2. 依据以下图表数据,对其趋势变化原因的分析恰当的是( )
A. 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城市化增速加快 B. 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C. 农业手工业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 工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
3. 从下表中秦朝道路的种类及用途可知,这些道路的修建( )
种类 用途
驰道 咸阳通向全国各主要方向的交通干线
直道 直通抗击匈奴前线九原郡道路
新道 通向岭南的道路
五尺道 在西南山区修筑的道路
A. 保证了秦代经济的高度发展 B. 维护了秦朝的长期统一
C. 有利于国家治理和边疆防御 D. 消除了各地区发展差异
4. 以国都为中心向四方辐射是中国古代交通网的主要特点。鸦片战争后,港口与交通的有机连接则成为中国近代交通体系的主要形态。这一转变主要反映了中国
A. 中央集权削弱
B. 传统观念的改变
C. 交通工具的革新
D. 经济结构的变动
5. 1955 年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指出:“我们交通运输体系的联合力量加在一起,就是合众国这个我们所拥有的称号中的动力要素。没有它们,我们不过是许多个别部分的联盟而已。”艾森豪威尔意在强调( )
A. 美国面临着国家分裂潜在危险
B. 交通运输业对美国经济的决定作用
C. 交通运输体系对美国的深远意义
D. 美国政府决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6. 20世纪初,汽车传入中国,此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中国最初的公路是1908年广西南部的龙州至那堪公路,长17公里。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当时处于军阀混战情况下,修建公路既无规划,又无标准。截至1927年,公路通车里程仅为29000公里。这表明近代中国( )
A. 交通运输呈半殖民地色彩 B. 公路建设分布不平衡
C. 公路交通发展受到了限制 D. 交通领域开始近代化
7. 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上述主张体现了( )
A. 和而不同 B. 民本思想 C. 崇德尚贤 D. 天人合一
8. 佛教刚入中国时,被儒家批判为“无君无父”。但元代重编的《敕修百丈清规》第一页就写着“大智寿圣禅寺主持臣僧德辉奉敕重修”,用了“臣僧”二字,而且将称颂祷拜君主的《报恩章》置于供养佛祖的《报本章》之前,代表着出家人彻底摆脱了不拜俗的戒条。这表明元朝时期( )
A. 佛教伦理中国化 B. 佛教成为国教 C. 佛教完成世俗化 D. 佛教儒学合一
9. 17世纪末至18世纪,《农政全书》传至日本和朝鲜,日本学者根据该书编写了“救荒本草”“野菜谱”“甘薯记”等,在应对历次大饥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政全书》被引入欧洲后,中国桑蚕织造技术和经验促进了法英两国丝织业的发展。材料说明( )
A. 中国科技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 B.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一直领先于世界
C. 中外文明交融推动了世界文化繁荣 D. 西方国家主动学习中国古代先进科技
10.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太阳神和司法天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材料意在强调( )
A. 否定君权神授 B. 立法是根据神的意志
C. 追求法律公正 D. 立法是限制贵族权力
11. 11世纪以后,一度衰落的西欧城市开始重新繁荣,出现了大量以世俗生活和人生感情为特征的文学艺术作品。据此可知,该类文学作品( )
A.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文化需求 B. 摆脱了宗教文化的束缚
C. 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 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12. 下图是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残骸,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从出土物分析,这是一艘返航的远洋贸易船,是我国第一次经过科学发掘和陈列的海船。该海船残骸( )
A. 是研究南宋海外贸易的一手史料 B. 证实了泉州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C. 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重要见证 D. 说明中国古代东西方经济贸易交流频繁
13. 有学者指出:“数百万人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迁徙是最近两个世纪才出现的现象。现在居住在西半球的10亿人中有80%是公元1500年后到达那里的移民的后裔。在欧洲、非洲和亚洲,相应的人口比例只有5%。”这反映出( )
A. 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B. 殖民扩张重塑世界格局
C. 美洲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 移民社会多元文化并存
14. 亚历山大的远征开启了大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个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其中埃及亚历山大城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材料表明,亚历山大远征( )
A. 推动了希腊化世界的形成 B. 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
C. 扩展了亚历山大帝国版图 D. 客观上有利于文化交流传播
15. 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现代化过程中,“泛西方化”是指西方文化内部资本主义的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批判这对基本矛盾通过“海洋途径”(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衍生出一种畸形殖民资本主义形态)和“大陆途径”(使另一些非西方国家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垒。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 B. 世界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C.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俄确立 D. 世界各民族的独立冲击了西方文明
16. 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并于1893年做出修正。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并逐步消除了图书馆使用上对性别、阶层、经济状况、身份、年龄的诸多限制。到20世纪初,欧洲已经普遍建立起公共图书馆体系。这表明,欧洲图书馆( )
A. 担负着保存文化典籍的职责 B. 逐渐具备了服务公众的职能
C. 彻底实现了文化的大众化 D. 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7题18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6分,共计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宋元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相对积极的政策相比,人口更多、瘟疫更为频繁的明清变得日渐消极了。瘟疫的救疗在技术上要比饥寒的赈济复杂得多,在当时的社会医疗条件下,官方实际上难以全面担负起复杂的疫病防治责任。与之相反,日渐兴起的民间社会力量,特别是乡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疫病救疗活动,对维护瘟疫中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代江南平均每年有2.44县次发生瘟疫,但在《清实录》中却鲜有反映。疫情无法“上达天听”,匿灾不报、粉饰太平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
材料二:欧美传教士深感中国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严重。他们将传教事业与公共卫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取得的突出成就有预防天花的种牛痘技术的推广、对眼病的防治、对鼠疫等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和治疗。租界等外国人居住集中的地区,则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上海租界自从成立之初,就逐步完善市政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制度。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带来了先进的卫生知识与疾病预防的新思想。从总体上说,民国年间多数城市都设立了专门管理公共卫生的卫生局,公共卫生事业有所发展。现代医学的提倡者们主张大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但他们攻击传统中医知识是不科学的和迷信的,使中西医关系紧张。
——摘编自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殇》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到21世纪初,形成了中央、省、市和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国卫生工作走的是以预防为主的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道路,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暴发流行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体系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
——摘编自李立明《新中国公共卫生60年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日渐消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83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广东,开始传教。然而,中国人对基督教这个舶来品最初是不感兴趣的。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传教士学汉语、用汉姓、穿汉服,读儒家经典,顺应中国习俗,介绍中国人所陌生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吸引中国人。西学随之在中国传播开来。
——摘编自周桂英《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冲击及其重塑》
材料二:1902年到1906年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写了《新民说》。在书中梁启超认为一个人应该公德私德兼备,传统的儒家伦理主要是在私德上着力,导致国民缺乏公德,而公德是国家所赖以成立的根本因素。梁启超特别反对中国传统所提倡的宽柔以教、以德报怨的妥协主义,这将会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1919年梁启超在游历欧洲的时候写下了《欧游心影录》。在文中他认为由科学所带来的物质进步并没有给人带来预想中的幸福,反而导致了精神的迷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文化上就是要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存有敬意,并融合中西方文明,建立一个世界主义的国家。梁启超还认为竞争和强者的权利会导致社会的不公,要用互助主义来补救,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互助精神。
——摘编自干春松《梁启超儒学观的转变—从〈新民说〉到〈欧游心影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中国人对“西学”态度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民说》和《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对儒学认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化兼收并蓄认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书院的主管者称为山长,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其下还有负责教学工作的“堂长”和“讲书”,及维持教学纪律的“堂正”和“学录”。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
材料二:13世纪末,人们开始以一种新颖的主动的态度来探讨教育问题。经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洗礼以及欧洲各国世俗学校的普遍建立,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应进行了重大调整。……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摘编自孙雪《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型—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观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教育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D C C B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C D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7题18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6分,共计52分。
17. (1)原因:官方全面疫病防治的能力不足;民间力量参与弥补了国家救治能力不足的问题;官员粉饰太平,缺乏对民众生命的真正关怀;信息传递不畅通。
(2)原因:传教士推动西医传入;租界示范和刺激作用;留学生带回的先进思想;民国政府的重视;现代医学提倡者们的促进;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
(3)特点:政府主导,立法保障;服务人民,覆盖面广;以预防为主,成效显著。意义:改变了旧中国卫生事业落后的局面;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提升了国民卫生健康意识。
18. (1)传教士的入乡随俗策略,使中国人更易接受;传教士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展示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儒家思想本身的包容性,使得中国人对外来文化持开放态度。
(2)不同:《新民说》批判儒学,认为其缺乏公德和竞争精神,主张用西方公德观和进取精神改造国民;而《欧游心影录》则肯定儒学,认为其可以融合中西方文明,解决西方文明问题,且儒家思想中的互助精神可缓解社会不公。原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促使梁启超积极寻求改革方案,初期倾向于全面学习西方;新文化运动后期梁启超对传统文化反思,一战后西方文明暴露弊端,梁启超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识到东西方文明的互补性,以及梁启超的爱国心和民族情怀。
(3)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元素,并融入自身文化中。这种文化传统有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文化自觉,避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9. (1)特点:私立与公立书院并存;书院与理学关系密切;书院的管理体制日趋完备;书院的讲授内容逐渐官方化(适合统治者的需要)。
作用:保存传播古代文化;普及文化知识,培养人才;为后世学校教育提供借鉴;促进科举考试;促进理学发展。
(2)变化:由中世纪“以神为本”的神学教育向近代的人文主义世俗教育转变。
影响: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速了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冲击了中世纪教会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转变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或推动了西方的近代化进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