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金秋时节(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阅读】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金秋时节(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9 10:1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金秋时节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60分钟
【要点梳理】
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3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古诗三首》:《山行》一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赠刘景文》一一表达诗人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夜书所见》一一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秋天的雨》一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展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套教材在低年级安排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的方法,本单元的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其次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例文训练】
(一)
秋的原野
①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②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有种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③天空像_______,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水面荡漾起一圈圈的波纹,为大自然平添了不少生气。
④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_______似的呢?
⑤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_______。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田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⑥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1.阅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分)
(1)“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一句中,作者“凝视了一会儿”才明白秋天来临了,由此可知道“恍然”的近义词是_______。(2分)
(2)读“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时,我通过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知道了“贪婪”的意思是( )(2分)
A.贪图快乐。 B.贪得无厌。 C.渴求而不知满足。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3分)
A.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B.一团火焰
C.一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3.第③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秋天的原野像一幅幅图画,请结合短文内容,连一连。(2分)
第③段 牧童归晚图
第④段 稻田丰收图
第⑤段 枫林红叶图
第⑥段 池塘秋色图
5.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二)
北大荒的秋天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1)“燃烧”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物质剧烈氧化而发光、发热;②形容某种感情、欲望高涨。短文中“燃烧”应选择第    种解释。“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填空。
①“一碧如洗”形容    。
②“清澈见底”指    。
(3)用“ ”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我明白了“五彩斑斓”的意思是    。
(4)阅读短文,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北大荒的天空、小河、原野几个方面写出了北大荒的美。
B.短文的第1自然段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C.作者通过描写北大荒的景物,抒发了自己对北大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
美丽的秋天
有人喜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春天,有人喜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夏天,有人喜欢“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冬天,但我更喜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天。
在我眼中,秋天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幅绚丽的画……
如果说春风像慈母,那么秋风就像一位(和谐 和蔼)的父亲,时不时用那双略显(粗糙 粗心)的大手轻轻拍打我的脸庞,带给人多么亲切的感觉……
碧绿的树叶渐渐换上火红的衣裳,伴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在空中绕几个圈儿,缓缓落地,好像在跳(优秀 优雅)的华尔兹呢!在铺满落叶的林间小道上散步,脚下软绵绵的,边走边欣赏着一派辉煌的秋天景象,好不惬意啊!
秋天更是个丰收的季节。你瞧,金黄的稻穗一浪接着一浪,在灿烂的阳光下光彩夺目。扑面而来的阵阵(浓郁 浓厚)的稻香,令人垂涎欲滴。农民们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
秋天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字里行间透着爽朗清新;秋天是一幅绚丽的画,五彩缤纷,引人入胜。当枫叶变红的一刹那,当菊花盛开的那一刻,当大雁南飞的时候,便是秋姑娘来问候你啦!
1【词语运用】用“\”划掉文中括号里搭配不当的词语。
2【语文要素】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有很多。读到“绚丽”时,我想到了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读到“粼粼波光”时,我的眼前浮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3【品读句子】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想象
◆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写秋天的某种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梳理内容】短文从( )、( )和( )这三个方面展现了秋天的美。
A.秋风和蔼 B.树林美丽 C.颜色绚丽 D.稻子丰收
◆我们从字里行间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语言运用】请把第1自然段中所引用的诗句换成恰当的四字词重新写一写。
有人喜欢________________的春天,有人喜欢________________的夏天,有人喜欢________________的冬天,但我更喜欢________________的秋天。
(四)
秋阿姨的脸上总是带着幸福的微笑。她手里拿着一只大篮子,里边装满各种鲜艳的颜色。她日夜不停地忙着,为圆圆的大苹果抹红脸蛋儿,给香喷喷的甜梨扑上金粉,给柿子胖乎乎的脸上撒一层薄薄的白霜,把绿色的树叶染成金黄、鲜红……
一阵凉风吹来,高声叫着:“冬爷爷要来了。秋阿姨,你准备怎样迎接冬爷爷呢?”秋阿姨说:“我把丰收的果实装满篮子,送给冬爷爷。”
(1)我给词语化化妆。
   的颜色    的脸
   的果实    的苹果
   的甜梨    的微笑
(2)秋阿姨的篮子里装满了各种颜色,她给    抹红色,给    扑金粉,给    撒白霜,把    染成金黄、鲜红。
(3)秋阿姨送给冬爷爷的礼物是    。
(五)
迷人的秋色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赞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惹人喜爱。大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呈现出一片黄澄澄的颜色。
山楂树上缀满了红玛瑙似的果子。
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了,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啊,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1)本文主要描绘了秋天    的迷人景色。
A.田地里
B.果园里
C.菜园里
(2)文中有多个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描写事物的句子。比如把山楂比作    ,把葡萄比作    。
(3)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抄写下来。
   
(六)
银梨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唤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shǔn)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 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们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们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碎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文中“唤醒”的意思是    。“奉献”的意思是    。我可以用    、   等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
(2)从全文看,银梨的生长顺序为:长出嫩枝绿叶—   —   。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   —   。
(3)下列不属于作者喜爱家乡银梨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银梨具有皮薄、肉脆、水多、味甜的特点,味道十分可口
B.银梨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C.银梨不仅把花和果实奉献了出来,还为人们开辟了致富之路
D.走进果园,微风阵阵,我们不仅能看见又大又甜的银梨,还能闻到它们的清香
(4)短文是按    来叙述银梨的生长过程的。
A.空间顺序
B.游览顺序
C.事情的发展顺序
D.时间顺序
(七)
石峰山日落
为了看日落时的景象,我爬上了石峰山,登上株洲市最高的云峰阁顶层。
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它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姑娘露出红红的脸蛋,就在它的周围留下一圈柔和的光晕。那万里无云的晴空本来是淡蓝色的,像明净的湖水。现在也慢慢加重了颜色,越来越浓,越来越蓝,简直像画家在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它周围的天空却呈现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这时,镶嵌在天边的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显得分外壮丽,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落日的景象太美了!太美了!”
过了一会儿,突然太阳涨红了圆溜溜的脸颊,像个大红球,向天空、向峰峦、向大地喷出了红艳艳的光。它周围的晚霞在不断地扩大着范围    不断地更换着锦衣    艳红的    大红的    橘红的    粉红的    紫红的    五光十色    美丽极了    刹那间,弥漫了大半边天,像铺展开的一幅瑰丽的锦缎。
这时候,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显露出自己美丽的容貌,带着满腔的喜悦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只把那红光留在遥远的峰顶和天际。最后,它愉快地一跳,消失在山后了。随着暮色渐渐地降临,山峦的样子模糊了。我仍旧凝视着天际,我的心久久地陶醉在这落日的奇观之中……
(1)画出下面字的正确读音。
敛(liǎn jiǎn) 呈(chéng chén)     峦(nán luán) 醉(suì zuì)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 悦—    遥 远—    消 失—    模 糊—   
(3)照样子,写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艳艳                
(4)用“ ”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出把太阳当作人来描写的句子。
(5)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石峰山日落的?
   
(6)在第四自然段中的方框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并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八)
奶奶家的菜园子
金秋十月,奶奶家的菜园子里瓜果飘香,鸡鸭成群,一幅美丽的秋景图铺展开来!
菜园的左边是一排排果树,你看那黄澄澄的橘(jú)子挂满了枝头,黑黝(yǒu)黝的板栗(lì)破壳(ké)而出,红通通的柿子像小灯笼一样在风中摇摆,沉甸(diàn)甸的柚(yòu)子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压得树枝抬不起头来。再看看菜园的右边,绿油油的青菜长势喜人,红艳艳的辣(là)椒(jiāo)顶着可爱的小帽子,金灿灿的南瓜藏在叶子下若( ruò)隐若(ruò)现,肥肥胖胖的冬瓜挺着大肚子骄傲地宣示着秋的丰收。
奶奶满脸笑容,正在不远处给鸡喂食,好不热闹!
(1)奶奶的菜园子里有   这些瓜果蔬菜。
(2)短文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请用横线标示出来。
(3)在括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青菜    的辣椒    的南瓜
一   果树 一   图画 一   鸡鸭
(4)短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菜园时的写作顺序是从左到右    (时间、方位)顺序。(选择填空)
(九)
树叶(   )是绿色的,(   )叶子中有叶绿素。可树叶中除了有叶绿素外,还有红色素、黄色素等其他色素,只是数量很少而已。夏天时,树叶工作得很努力。可是,天气(转 传)凉后,树叶就(亭 停)止了工作,它所制造的营养不能送到树枝和树干上,而是沉积在树叶里,这样一来,树叶里的叶绿素便会遭到破坏。叶绿素慢慢褪(tuì)去,红色素、黄色素便显露了出来,于是树林变得一片金黄或一片火红,十分好看。
1.选择正确的字,在括号里用“——”画出来。(2分)
2.文中第一句的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2分)
A.虽然……但是…… B.不但……而且……
C.只要……就…… D.之所以……是因为……
3.“夏天时,树叶工作得很努力”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4.秋天到了,树叶为什么会改变颜色?请用“~~~~”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2分)
5.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写树林中的美景。(2分)
秋天的树林可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小樱子!”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行吗?”
“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碧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终于有一天,当她再一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
“它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道。
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花盆,那竟是一个废弃的破脸盆。
“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1.请你找出短文中描写小樱子在浇花这件事中心理变化的词语。(3分)
惊恐→( )→( )→( )→豁然开朗
2.当老师提出让小樱子帮忙时,小樱子“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这是因为( ); 后来“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这是因为( )。(4分)
A.她不再自卑,变得自信
B.她很自卑,因为自己不被人重视
3.用“ ”画出老师与小樱子几次对话中对小樱子影响最大的一句话。(2分)
4.“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是因为她明白了( )(3分)
A.不论一个人的外在条件怎样,只要认真、努力、积极地生活,就能让自己变得光彩夺目。
B.破花盆不可怕,因为所有的破花盆都能种出美丽的花。
C.只要多浇水,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参考答案
(一)
1.(1)突然
(2)C
2.C B A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在补充句子时,先联系事物的颜色特点来进行想象,再将句子补充完整。如,天空是蓝色的,像一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枫叶是红色的,红得像一团火焰;稻田是金色的,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3.天空 小塘 芦苇丛 白鹅
4.第③段 牧童归晚图
第④段 稻田丰收图
第⑤段 枫林红叶图
第⑥段 池塘秋色图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第③段描写了池塘的景色,与“池塘秋色图”相关;第④段描写了山谷里的枫叶,与“枫林红叶图”相关;第⑤段描写了稻田,与“稻田丰收图”相关;第⑥段描写了回家的牧童们,与“牧童丰收图”相关。
5.对秋天原野的喜爱与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短文描写了秋天原野的美丽景色,只有喜爱秋天的原野,才能从这些平常的景色中感受到美丽,所以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原野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
(1)②人们的心被红红的榛树叶子感染了,变得激动慷慨。
(2)①天空的颜色碧蓝得没有杂色,指天气晴朗。
②水清澈透明,可以看到底。
(3)银灰 橘黄 血红 绛紫 颜色驳杂,灿烂多彩。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
(4)B。
【分析】短文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了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一句中的“燃烧”指的是人的某种感情,欲望高涨,故选②,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的心被红红的榛树叶子感染了,变得激动慷慨。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①“一碧如洗”形容天空的颜色碧蓝得没有杂色,指天气晴朗。
②“清澈见底”指河水清澈透明,可以看到底。
(3)本题考查按要求画句子的能力和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主要在“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语句中,因此表示颜色的词语是:银灰、橘黄、血红、绛紫。“五彩斑斓”的意思是颜色驳杂,灿烂多彩。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
(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阅读短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中的第一句可以知道本文从北大荒的天空、小河、原野几个方面写出了北大荒的美。故A正确。短文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故C正确。选项B错误,短文的第1自然段起到了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而不是总结全文的作用,故选B。
(三)
1.和谐 粗心 优秀 浓厚
2.示例:瑰丽 阳光照在湖面,湖面闪闪发光
3.A 示例:圆圆的苹果换上了红色的外衣,朝农民伯伯露出了笑脸。
4.A B D 喜爱与赞美
5.示例:莺歌燕舞 骄阳似火 大雪纷飞 金风送爽
(四)
(1)鲜艳 红红 丰收 圆圆 香喷喷 幸福
(2)大苹果 甜梨 柿子 树叶
(3)满篮子丰收的果实.
【分析】考查了语段阅读,语段采用拟人的手法,写了秋阿姨日夜不停地忙碌,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答题时要细读语段,抓住关键词句,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感情.
【解答】(1)考查了词语搭配能力,这些词语可以是自己积累的,也可以是语段中的,只要对语段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考查了对语段句子的熟悉程度,从“她日夜不停地忙着,为圆圆的大苹果抹红脸蛋儿,给香喷喷的甜梨扑上金粉,给柿子胖乎乎的脸上撒一层薄薄的白霜,把绿色的树叶染成金黄、鲜红…”可以得出答案.
(3)从秋阿姨说:“我把丰收的果实装满篮子,送给冬爷爷.”可以得知秋阿姨送给冬爷爷的礼物是满篮子丰收的果实.
(五)
(1)B;
(2)红玛瑙 水晶和玉石;
(3)啊,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分析】这篇短文写了秋天山洼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绚丽灿烂秋色的喜爱赞美之情,因为秋天代表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欢乐和富强。
【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主要描绘了秋天果园里的迷人景色。
(2)考查了对比喻句的认识。“山楂树上缀满了红玛瑙似的果子”中,把“山楂”比作“红玛瑙”,把“葡萄”比作“水晶和玉石”。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中心句的理解。阅读整段内容可知,整篇文章都是在写秋天的欣欣向荣、灿烂绚丽,因此文章是围绕“啊,好一派迷人的秋色!”这句话来写的。
(六)
(1)指春天来了,银梨树发芽了 联系上下文 近义词理解法;
(2)开出朵朵洁白的梨花 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五月 中秋时节;
(3)B;
(4)D。
【分析】本文用优美的语言,按照时间的顺序,描写了故乡的银梨的叶、花、果实及香味,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银梨的喜爱与赞美。
【解答】(1)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结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唤醒”可知“唤醒”这里是指春天来了,银梨树发芽了。用近义词理解法可知,“奉献”是献给;呈献。
(2)考查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的能力及对表示时间词语的辨析。认真读短文,按长叶、开花、结果的顺序从中找出体现银梨生长变化的内容填空。通过阅读可知,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五月、中秋时节。
(3)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结合最后两个自然段的阅读可知,A、C、D属于作者喜爱家乡银梨的原因。B不是作者喜爱的原因。
(4)考查了对描写顺序的辨析。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分别处于一、二、三自段段的首句,即:阳春三月、五月、中秋时节。
(七)
(1)liǎn chéng luán zuì;
(2)悲哀 附近 出现 清楚;
(3)红彤彤 亮晶晶 绿油油 黄澄澄;
(4)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显露出自己美丽的容貌,带着满腔的喜悦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只把那红光留在遥远的峰顶和天际;
(5)时间顺序;
(6),,、、、、…
【分析】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石峰山日落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解答】(1)考查了汉字读音。根据所学拼音知识作答。
(2)考查了反义词。喜悦:非常愉快、高兴。故反义词为“悲哀”。遥远:指很远。故反义词为“附近”。消失: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故反义词为“出现”。模糊:不分明;不清楚。故反义词为“清楚”。
(3)考查了词语仿写。“红艳艳”是表示颜色的ABB式的词语,据此仿写即可。
(4)考查对拟人句的理解。“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显露出自己美丽的容貌,带着满腔的喜悦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只把那红光留在遥远的峰顶和天际”句子把太阳当作人来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考查对写作顺序的理解。结合“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过了一会儿”“这时候,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观察石峰。
(6)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及段意的概括。表示词语间的停顿用顿号;表示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一句话说完用句号,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即:它周围的晚霞在不断地扩大着范围,不断地更换着锦衣,艳红的、大红的、橘红的、粉红的、紫红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段话写了晚霞绚丽多彩的景象。
…,。写了晚霞绚丽多彩的景象。
(八)
(2)黄澄澄 黑黝黝、红通通 绿油油 红艳艳 金灿灿;
(3)绿油油 红通通 金灿灿 排 幅 群;
(4)方位。
【分析】本文通过描写奶奶菜园的左边果树、菜园的右边蔬菜及奶奶给鸡喂食的情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表达了对作者对秋天美景的热爱。本文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2自然段,总写奶奶家的菜园子里瓜果飘香,鸡鸭成群。第二部分为第2~3自然段,通过描写菜园旁边的果树、蔬菜及及奶奶给鸡喂食的情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认真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然后答题。
【解答】(1)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认真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有关于瓜果蔬菜的词语填空。
(2)考查了对表示颜色词语的辨析。完成本题较简单,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画出即可。
(3)考查了学生对于量词的应用及进行词语搭配的能力,认真读短文,从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填空。
(4)考查了对描写顺序的辨析。结合第二自然段中“菜园的左边”“菜园的右边”这些表示方位的关健词句可知,短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菜园时的写作顺序是从左到右的方位顺序。
(九)
1.转 停
2.D 3.B
4.可是,天气转凉后……树叶里的叶绿素便会遭到破坏。叶绿素慢慢褪去,红色素、黄色素便显露了出来,于是树林变得一片金黄或一片火红,十分好看。
5.示例:树叶有的像红红的火焰,有的像金黄的小扇子,有的像绿色的巴掌……真是美不胜收啊!
(十)
1.激动 渴望 惊喜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与理解短文内容的能力。小樱子非常自卑,当老师叫她帮忙时,她的第一感觉是惊恐;得知所要帮的忙是给花浇水时,她感到激动,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她偏爱的一株不认识的植物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呢?她一直渴望知道;当看到这株植物开出百合花时,她感到惊喜;听完老师所说的话后,她豁然开朗,明白了不论一个人的外在条件怎样,只要积极、努力,就能绽放光彩。
2.B 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短文内容的能力。当老师叫小樱子帮忙时,她的第一感受是惊恐,其原因是她非常自卑,总认为自己不被人重视;后来听了老师的话,她豁然开朗,明白了一些道理,变得自信,所以像换了个人似的。因此答案分别为B、A。
3.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及分析短文内容的能力。文中描写了老师与小樱子的几次对话,前几次是老师请小樱子帮忙以及讨论百合花,最后一次老师所说的“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小樱子的影响最大。
4.A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短文主旨的能力。老师所说的话使小樱子豁然开朗,明白了不论一个人的外在条件怎样,只要认真、努力、积极地生活,就能让自己变得光彩夺目的道理,所以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因此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