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题卷共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现,早在秦汉大一统之前的五千年间,中国曾出现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青铜文化三次前后相继的文化统一浪潮。这三次浪潮均发轫于中原,之后席卷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据此可知( )
A. 中华文化起源呈多元特点 B. 中外文化交流中渐趋融合
C. 中华文化共同体源远流长 D.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
2. 大致在西汉中晚期,长安胡人逐渐增多。东汉时期的长安,“西域贾胡”曾经相当活跃,洛阳的“西域贾胡”也有着比较显著的历史文化影响。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城市经济的繁荣 B. 丝绸之路的繁盛 C. 中央集权的建立 D. 思想文化的嬗变
3. 宋朝虽不如盛唐能够通过武力传播儒家文化于四方,但在政治上践行儒家文化的力度则远胜唐朝,与周边交往交流中,儒家文化对周边民族政权产生了深刻影响。10—13世纪的宋代,周边各民族政权“竟称中国”。这体现出当时( )
A. 民族对峙逐渐趋于缓和 B. 对外交往规范有序
C. 思想认同推动民族交融 D. 国家统一得以实现
4. 北宋东京的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南宋临安的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由此可见,当时( )
A. 商品交易时间限制开始取消 B. 商品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政府控制 D. 市镇经济呈专业化趋势
5. 军机处是清朝重要中央机构,但其历史沿革、规章制度等在清朝官修政书中记载极少。如最重要的《大清会典》,乾隆朝所修的根本没有军机处一门,光绪朝所修的倒是添加了“办理军机处”,但只谈职掌。其他部分典籍虽有,然记述很略。这主要是因为军机处( )
A. 无法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B. 不是法定的正式机构
C. 削弱了中枢机构的职掌 D. 仅存于某一特定时期
6.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国涉外概念的语义从讥讽性的“夷”,一变而为羡慕性的“洋”,再变而为平等性的“西”与“外”,相关的组合词和话语也随之大量产生。上述信息主要反映出中国( )
A. 西学东渐的历程 B. 近代外交的开启 C. 社会性质的改变 D. 国家主权全丧失
7. 下表“伪满洲”木材输出年表,单位为元。据此推知,当时( )
输出地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日本 日本本土 34144 62332 56562 79949 93394 283066
朝鲜半岛 1096355 657886 1525910 1861804 1956914 2052381
总计 1130499 720218 1582472 1941753 2050308 2335447
中国(含东北) 4180805 2125726 2271066 1897212 927497 771534
A. 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B. 日本加紧对东北的经济掠夺
C. 日本为局部侵华做经济准备 D. 朝鲜开始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8. 在中国现代化认知上,1944年毛泽东说到:“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 建立近代工业社会。”1945年他又强调,“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这些观点( )
A. 体现了民族战争胜利在望 B. 说明中国发展现代化的迫切性
C. 突出了国防建设重要性 D.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9. 1951年9月1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庆祝当年国庆节的办法中规定,国庆宣传要以庆祝土改、镇压反革命、工农业恢复的胜利,加强抗美援朝、巩固国防、反对英美对日单独媾和与武装日本的斗争为中心,各地应按照扩兵和土改为中心制定自己的宣传计划。上述规定( )
A. 开启了土地改革的进程 B. 促进了一五计划的发展
C. 增强了民众的政权认同 D. 迅速确立新式社会制度
10.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在国家和省给予的优惠政策推动下,大量承接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韩日等国的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了超乎寻常的经济增长,后来被国内外学者称之为“珠江三角洲模式”。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经济全球化速度在加快
C. 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D. 国家政策激发经济活力
11. 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是,古希腊( )
出处 史料
[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一个人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英]哈蒙德《希腊史》 他把国家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要求一切公民都参与国家事务 他的法律经宗教仪式而赋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
A. 公民的个人利益完全被忽视 B. 城邦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C. 公民的参政权得到法律保护 D. 强调公民意识和城邦利益至上
12.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征服打断了印第安古代文明的正常发展,随之出现了欧洲文明、非洲文明与印第安文明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到18世纪形成了一种新的文明结构。据此可知,拉美文明( )
A. 具有明显的混合色彩 B. 受益于近代生产方式的推动
C. 近代化进程比较顺利 D. 影响了民族独立道路的选择
13.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从王位更替来看,把王冠同时献给威廉和玛丽,已经违背了严格的长子继承制,打乱了王位继承顺序,并建立了一种奇特的一国二君体制。这说明,这场政变( )
A. 体现出浓厚的保守性 B. 标志着革命的结束
C. 使权力中心转向议会 D. 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14. 19世纪,针对伦敦周围的大量公地处置问题,公地圈占者主张“财产私有权”,保护者主张“公地共有权”,双方进行了长期争讼,最终保护方获胜,伦敦大量公地转化为天然公园。这可用来说明当时英国( )
A. 政府积极干预民生经济 B. 法制建设推动城市开发
C. 对城市治理认知进步 D. 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
15. 二战后,英国实施殖民地开发计划以图缓解本土的经济困难。英国政府认为非洲人农业无望增产,将希望放在了扩大白人移民农业上。为此,想方设法帮助白人移民并扩张土地,吸引白人移民移居非洲。法国和葡萄牙也采取了类似的政策。这些举措( )
A. 解决了西方经济“滞胀”问题 B. 缓和了殖民国家与非洲的关系
C. 巩固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D. 客观上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16. 1959年,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赴美巡演,在纽约等地演出四场完整剧目。苏联在舞剧中往往利用风格鲜明的音乐和舞蹈对角色和剧情进行区分,使其成为观众容易理解的作品。同时,舞剧突出表现“群众”推进历史进程的作用。据此得出( )
A. 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B. 美苏两国从对抗走向交流合作
C. 国际紧张局势日益缓和 D. 巡演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南粤古驿道(又称大庾岭道、粤赣古道)是指秦统一岭南至民国初广东省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交通道路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粤古道形成于秦汉时期,唐宋时期获得发展。唐代开凿了广东与江西之间的大庾岭道,加深了广东与中原的交往;开通了“广州通海夷道”,为当时世界最长航线;在广州首设市舶使,总管对外贸易事宜;在广州城设“番坊”,专供外商居住。宋代南粤驿道得到进一步发展。宋太祖在广州首设市舶司,作为掌管海外贸易的专职机构……南粤古道所蕴藏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广东省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粤古道不仅是岭南地区的商贸物流通道,还是海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是中外文明交往的重要见证。
——摘编自王元林《中外交通史略》等
材料二 广东南雄珠玑巷处在唐代开凿的大庾岭道上,是古代中原人翻越梅岭后到达岭南的第一个商业重镇……据统计,分布在今珠江三角洲广府人的211个氏族中有191个氏族是经南雄珠玑巷迁入的,而其中有187个氏族是宋代从南雄珠玑巷迁入珠江三角洲的,占了总数的98%。
——摘编自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
材料三 1930年5月,毛泽东对江西寻乌及周边梅县、五华、平远、兴宁、蕉岭等广东地区的陆路、水路、交通工具、贸易货物、邮政、电报电线等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赣粤区域之间的商贸往来作出细致分析,这有助于加深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认识。而这些地区则主要分布在南粤古道粤赣古道段上,成为了现如今研究南粤古驿道的红色文化遗产。
——摘编自毛泽东《寻乌调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时期南粤古道发展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粤古道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规定“每个盟员必须每月交纳盟费”。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章程草案》规定“在物质上支持党”,1917年的章程进一步把“缴纳党费”作为入党条件之一。1919年俄共(布)章程进一步规定预备党员也要“缴纳普通党费”,严明“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不缴党费,即认为脱离组织”的纪律要求。这为中共建立党费制度提供了母本。另一方面,伴随清末民初中国政党的产生和发展,缴纳党费成为大部分政党(会)的惯例做法,如中国同盟会等规定加入组织要缴纳一笔费用等。这反映出政党经费制度也是中国政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摘编自耿化敏《中国共产党党费制度百年历史考察》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费制度经历了恢复、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历程。1978年至1992年,中共在拨乱反正、加强党的建设的背景下,逐步恢复和健全了在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方面的一些制度。1992年至1998年,中共党费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要求,针对党费交纳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工资基数的界定、有的党员交纳的数额偏少等,于1992年、1994年由中组部下发两份文件,调整了党费缴纳办法。1998年至2012年,中共党费制度走向成熟。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通过党费制度的革新,使党费制度获得了新时代的新发展。
——摘编自吕晓莹《中共党费制度的百年历史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党费制度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费制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作目录(部分)
第三章 19世纪:自由贸易帝国主义阴云下的中国
八 中国的衰落与不列颠治世
九 鸦片入侵与鸦片战争
十 外交与“非正式帝国”
十一 中国市场的边界
第四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在屈从与反抗之间
十二 “门户开放”与殖民政策:中国作为列强争夺的对象(1895—1931)
十三 经济入侵的新形式
十四 平稳期:“满洲国”与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
十五 衰落与过渡:战争、内战与革命胜利(1937—1948)
——摘编自(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中国与世界社会:从18世纪到1949》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与世界”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近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5年,俄、普、奥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波兰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多年之久。一战接近尾声之时,波兰复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在各地展开。1918年10月23日,华沙组成了波兰政府,10月28日,奥占区的波兰爱国者在克拉科夫成立了“波兰清算委员会”。11月7日,社会民主党人则在卢布林成立了波兰共和国临时人民政府。11月11日,波兰政府由毕苏茨基领导。卢布林政府和克拉科夫的清算委员会也宣布接受毕苏茨基领导。11月18日,毕苏茨基在华沙组成联合政府,他成为波兰共和国的国家元首。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决议,同意重建波兰国家。
——摘编自刘祖熙《波兰通史》等
材料二 雅尔塔会议召开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英国同波兰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但是,当1939年英国人民在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同德国宣战时,就已经发誓要致力于维护世界的美好秩序。所以,如今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我们再也无法接受波兰还依然不是一个自由、民主和富强的国家。波兰人民也应该能够自己当家作主,也应该做自己灵魂的主宰。斯大林回复说:我理解英国政府在波兰问题上的意见。然而,对于苏联而言,波兰问题直接关系到苏联的安全问题,比如,当德国对苏联发动战争之后,他们的部队就是从波兰方向打进来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自由和富强的波兰,但是,我们也需要一个对苏联政府非常友好的波兰政府。至于苏波边界,斯大林又说:如果我们同意把利沃夫地区划归波兰的话,那么,乌克兰人民就会找我们莫斯科。所以,波兰应该以德国的东部领土为补偿,然后,将利沃夫地区划归苏联。
——摘编自肖月《简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兰复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雅尔塔会议期间丘吉尔和斯大林关于波兰问题的对话。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B A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D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1)原因:交通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加强;政府对广东发展的重视;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2)价值:广东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古代中外文明的交往;折射出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承载着北民南迁和民族交融的信息;蕴含了宗族文化的特征;成为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
18. (1)原因: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章程和俄共(布)章程规定影响;清末民初中国政党的惯例做法;支持党的事业和党的活动;强化党员的党章意识和组织观念
(2)特点:渐进性;曲折性;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逐渐规范化。
意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加强了党的建设和对党员的管理;使得党费制度进一步规范化,逐步走向成熟。
19. 论题:近代拯救民族危亡的艰难探索。
阐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等,都是对中国人民的血腥屠杀、对中国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的疯狂洗劫,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强盗式勒索,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同时也激起中国社会原有的和新生的多种政治力量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奋起反抗,进行救亡图存的英勇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都为改变国家命运进行了艰难探索。但由于没有找到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和可依靠的社会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国家衰败和民族屈辱的命运决定了救国救民必须形成一个具有强大领导能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有了真正的主心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20. (1)背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巴黎和会的召开;民族解放运动潮流的发展;民族自决呼声的高涨。
(2)简评:丘吉尔的讲话折射出英国力图维系世界大国影响力的企图和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本质;斯大林的回复反映出苏联政治军事实力的提高和国际话语权的增强,力图控制波兰等东欧国家维护本国战略安全;双方对波兰问题的争论为冷战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二者对话体现出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体现出大国强国政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