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29 10:3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圆的认识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举出生活中圆的例子,但是不能准确地进行描述。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部分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为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其特征。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索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体会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其特征。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索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方式与策略 通过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把学习过程层层推进,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谈论中逐步构建并完善圆的基本概念。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 2.你认为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3、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激活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圆的认识提供认知准备。 10分钟
二、动手操作,研究特征。 (一)组织、引导学生画圆 1.引入:你会画圆吗?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尝试画圆。 2.用圆规画圆。 (1)引出画圆的常用工具——圆规,让学生认识圆规。 (2)教师用圆规画不规范的圆。 (3)巩固运用:师生一起画圆。 (二)观察、归纳圆的特征。 再让学生折一折 1.认识圆心:理解圆心的定义,引导学生掌握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认识圆的半径。 (1)引入圆的半径,小组讨论:什么样的线段叫半径?直径呢? (2)认识半径的特点,体会在同圆或等圆中有无数条,长度相等的半径。 (3)归纳小结:在同圆或等圆中有无数条、长度相等的半径。 3.认识圆的直径。 (1)引入圆的直径,强调直径的特点。 (2)引导学生分析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3)小结:在同圆或等圆中有无数条、长度相等的直径,直径是半径的2倍。 4.请你说说,图中哪条线段是圆的半径,直径。 5. 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对圆的认识。 先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尝试画圆,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教师接着讲解用圆规如何画圆,再画不规范的圆,然后集体订正师生一起画圆。通过这几种方式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15分钟
三、实践应用 ,拓展提高。 1.画一个直径6厘米的圆,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2.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吗? 数学的学习必须伴随着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新知,让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 10分钟
四、总结回顾 ,建构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 五、作业布置 基础:认识圆的相关知识点 提升:1.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2、画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圆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我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概括,获得成就感。 5分钟
教学特色与反思 1、从生活中入手,感受数学之美。课始,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圆,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的美是由许多几何图形构成的,圆就是其中一种。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圆的特征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研究圆的认识做好了铺垫。 2、在活动中探索,感知探究特性。在探究圆的特性中,让学生尝试画圆,接着教师画不规范的圆,学生找出画圆的正确方法,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在小组讨论中讨论什么样的线段叫半径?直径呢?从而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其特征。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迎刃而解了,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是保证教学有效的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 3、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