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写作背景。
2理解词中的典故,体会用典的妙处。
3感受辛弃疾词慷慨悲壮的艺术风格。
4体会诗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学习辛弃疾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分析理解词中的典故及复杂内涵。
教学难点:掌握本首词体现的词人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眼看着宋徽宗、钦宗被俘,亲历着金兵南下的铁蹄,叹息着南宋统治者的偏安一隅,经历着南渡的狼狈不堪。悲愤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的怀古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常识介绍,初读感知
1.解读诗题
思考:你从本首诗题目中捕捉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即镇江。
怀古:所写内容。怀古诗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引导学生回顾怀古题材的结构:临旧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已怀。
活动一:诵读·致敬辛弃疾
思考:
(1)自由读:请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大声诵读这首词,读通读顺。
(2)指名读(1)停顿,封狼居胥 根据课下注释可知狼居胥是山名。
(3)齐读。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作品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2.写作背景
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宁宗喜泰三年(1203),64岁的辛弃疾被掌权的韩侂胄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任辛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被采纳,后又被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辛弃疾在镇江时,一面派遣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实,一面准备招募沿边士兵训练。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满怀悲愤而写下《永遇乐》词。
分析典故,感知形象
活动二:析典·解读辛弃疾
1、古人如何言志?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人、古事来比喻今人、今事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
2、小组合作:请结合课下注释,找出本词所用典故涉及了哪些“古人”“古事”,并说说你从作者所用的典故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用意?(小组讨论)
教师示范:孙权,京口建都,雄踞一方(尽量用动宾短语概括事件)。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表格的内容。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千百年来的江山依然如故,却无处去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演出歌舞的楼台,连同那英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消逝了。
孙权,建都京口(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
作者用典目的: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无觅孙仲谋处”意为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夕阳斜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想当年,刘裕手持长枪身跨战马,大举北伐,那气势像猛虎一样。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
用刘裕典表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抗金决心
3、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
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4思考: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事迹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像霍去病那样建立封狼居胥山的功绩,结果落得个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5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我来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回望中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抗金战乱场景。斗争的岁月哪堪回首?如今佛狸祠前,争食祭品的乌鸦和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响成一片。
6.作者用了一个望字,起到了什么效果?
一个望字,使得整个词的意境豁然开朗了,而不是局限在这小小的亭子之上,作者可以联想到很多的东西,可以联想古今故事,一个望就使得这个作品有了一个远近的含义,它就不是一个单独的点了,而成了一个面。
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庙,佛狸为其小字。在瓜步山上(今扬州附近)。当年他率兵击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挥师攻入宋,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之佛狸祠。后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词均已被金占领。
词作由怀古转而伤今。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更添词人之悲叹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指望谁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 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 “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作者用意: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7、思考:词人用廉颇典故的用意是?
以廉颇自况,虽年届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
古人 古事 情感 用意
孙权 京口建都,雄踞一方 敬仰、惋惜 叹英雄后继无人
刘裕 起兵北伐,建立政权 仰慕、向往 表建功立业雄心
刘义隆 草率出师,仓皇而逃 不屑、讽刺 劝执政者勿草率
拓跋焘 击败宋军,建立行宫 耻辱、悲哀 谏为国者勿忘耻
廉颇 一饭斗米,以示勇武 同情、悲叹 望为政者用人才
8.词人为什么要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2)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3)含蓄隐晦,引发联想;
(4)简洁精炼,内涵丰富。
9.同学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辛弃疾把他满腔的浓浓爱国之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义投放到全词中,就让我们一起诵读全词,把我们的爱国热情熔铸到词的诵读中,放开胸襟,读出豪放之气,读出爱国激情!(配乐)
四、总结归纳
这首词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统治者仓促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北伐抗敌、恢复中原的迫切愿望,不受重用、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五、对比研读,加深理解
活动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 息的长江,也就是苏轼《念奴娇》词中“大江东去”的大江。(第一个典故)韩愈有“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的诗句(篸即簪)。(第二个典故)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第三个典故)
六、总结归纳
这首词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统治者仓促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北伐抗敌、恢复中原的迫切愿望,不受重用、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正如《词综》所说“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
作业布置
1.结合课上所学,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一则短评,角度不限,字数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