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球是个美丽的圆》教案
一、课时:
1课时(约40分钟)
二、教材分析
在本课中,我们选用的歌曲《地球是个美丽的圆》,通过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首歌不仅富有情感表达,还蕴含深刻的生态理念,非常适合在音乐课程中进行讨论和学习。同时,我们还将欣赏著名的《维也纳森林圆舞曲》和《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及其所传达的文化内涵。这个课堂将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增强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
现阶段的学生普遍对大自然的美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然而对于环境保护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参与的意识仍显不足。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热衷分享自己的观察与见解,但往往缺乏行动的具体计划。通过音乐的学习,尤其是结合环保主题的课程,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关注并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同时,学生们对于乐曲的欣赏能力和节奏把握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重点引导。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对《地球是个美丽的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与生命之美,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审美能力。
2.艺术表现: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启发学生用音乐表达对大自然和环保的感悟。
3.创意实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环保倡议书的创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意表达能力,激发他们为环境保护做贡献的愿望。
4.文化理解:通过欣赏维也纳音乐,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了解这一地区的音乐历史嘉宾约翰·施特劳斯及其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拍子中的后半拍起唱及连音线的练习,让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能够通过演唱与肢体语言来传达出来。
2.教学难点:
将歌曲表现与学生的内心感受结合,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促使其自发地参与到表演中。
辨别和表现乐曲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六、教学方法
听觉体验法:通过聆听多种音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活动,增强团队间的合作精神并共享资源。
讨论与分享法:鼓励学生发表看法,通过讨论深化对音乐和环保理念的理解。
视听结合法:结合视听材料,如视频和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现力。
七、教具准备
音响设备及播放相关音乐音频的设备。
歌曲《地球是个美丽的圆》、《维也纳森林圆舞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的音频文件。
与环保相关的视觉资料和视频。
白纸、彩笔等创作工具,用于学生的创意思维表达和小组活动。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讲解,引入《地球是个美丽的圆》的背景,突出这首歌在环保教育中的重要性。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的图片,鼓励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保问题,加深他们对环境保护必要性的理解。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初听歌曲:
播放《地球是个美丽的圆》,鼓励学生在第一次聆听时闭上眼睛,感受旋律的流动。提问“你觉得歌曲中‘圆’代表了什么?”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思考地球、生命和环境间的关系。
2.再听歌曲:
鼓励学生分段聆听,注意到歌曲的情感变化和旋律层次。问学生:“粉红色与黄色部分在情感上有何相同与不同?”引导他们在欣赏中感受不同的音乐元素如何结合在一起。
(二)探究
3.切分节奏与音准:
针对歌曲中的大跳部分,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练习时注意音准,强调节奏的变化。可以使用打拍或拍手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与记忆。
4.学唱歌曲: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学习一段,鼓励他们在组内进行讨论、排练。教师逐层引导,鼓励学生运用划线和造型等方法来增强自己的表现。
5.欣赏《维也纳森林圆舞曲》:
介绍奥地利的音乐文化背景,播放《维也纳森林圆舞曲》的片段,鼓励学生谈论他们听到的音色、节奏以及对森林的联想,引导他们从中感知音乐所描绘的自然美。
(三)示范
6.地球上美丽可爱的动物:
播放展示大自然生机勃勃的动物视频,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这不仅增加他们的参与感,还能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接着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交流听完这首歌曲后的感受和思考,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身边的小动物,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环节三:巩固延伸
1.环境保护讨论:
播放关于环境污染和动物灭绝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询问他们的感想并收集对于环保的看法,促使他们从情感上理解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环保倡议书创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讨论后共同创作一份《校园环保倡议书》,倡导同学们行为改变。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协作,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增强环境责任感。
3.展示创作成果: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环保倡议书,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与感受。在展示中,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4.学生交流总结:
教师总结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将环保融入日常生活,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爱护校园内外的环境。可以鼓励他们设立班级环保小组,继续关注相关问题,保持对环境保护的持续关注与行动。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本节课通过音乐欣赏和讨论,让学生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行动计划的短文,包括至少三条具体的环保建议,鼓励他们在课外继续关注和实践环保行为。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音乐的初步体验,帮助学生在情感上感知自然美,培养他们对生命和环境的敬畏之心。
(2)探究音乐环节:
通过自主探讨与小组合作,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音乐内涵,培养他们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巩固延伸环节: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思考并应用环保知识,使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十一、板书设计
《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1.审美感知
感受自然的美
2.艺术表现
学唱与表现
3.创意实践
环保倡议书
4.文化理解
维也纳与音乐
十二、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的实施,学生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在音乐的学习中,他们不仅提升了技术能力,还在合作与交流中增进了情感。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在表演中可能仍显得不够自信,今后课堂中应更加注重对每位学生的个别关注,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表现的能力。此外,学生在环保倡议书创作中展现了较强的创意思维,但在实际的行动计划落实方面尚需进一步引导与支持。整体来看,课程达成了初步的教学目标,同时为今后的音乐与环境教育结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