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江西南昌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江西南昌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9 17:51:52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江西南昌版,学生版)
(时间:75分钟 分值:80分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  )          
1890年、1914年欧洲部分国家陆海军人数统计图
A.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促使欧洲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1914年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B.1914年6月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
C.列强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矛盾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3.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于同盟国。战争期间,协约国慷慨地提出将部分侵占的领土分给意大利,这一诱饵很有效,意大利同意加入协约国参加战争。这说明 (  )
A.同盟国内部的矛盾尖锐      
B.国家利益影响对外政策
C.意大利参战意图不明确
D.协约国胜利具有必然性
4.“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这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
A.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B.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C.使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遭到怀疑与否定
D.造成巨大破坏给人类留下了心灵创伤
5.1917年3月,俄国革命迅速扩及全国,各地相继成立苏维埃,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正在前线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由此可见,这次革命 (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缓解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C.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为苏维埃俄国社会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6.下表为1917年2—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变化。这可用来说明 (  )
时间 2月 4月 8月初 10月初
党员人数 约23 000人 10万人 24万人 35万人
A.社会主义革命已深入人心 B.资产阶级丧失了执政地位
C.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发展 D.武装夺权的条件已经成熟
7.下图是某老师展示的历史专题学习的课件,请你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
主题:
内容:①彼得格勒;②斯莫尔尼宫;③阿芙乐尔号;④攻占冬宫
A.二月革命  B.巴黎和会  C.十月革命  D.华盛顿会议
8.“与其说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的问题上来。”材料旨在强调 (  )
A.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B.群众骚乱引发十月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D.决策者在革命中的引领作用
9.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头。 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李大钊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
A.促使俄国由专制统治走向民主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10.“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该“公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11.右图是一幅刊于1921年的英国漫画,英国人正在拆卸德国机器。该漫画形象地勾勒了 (  )
A.《九国公约》对德国的掠夺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C.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
D.国际关系新秩序逐渐形成
12.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上述“和平制度” (  )
A.消除了协约国之间的矛盾
B.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缓和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D.解决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13.有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进程。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  )
A.欧洲是世界的经济中心
B.欧洲帝国主义阵营更巩固
C.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
14.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领导人说:“事情似乎很奇怪,社会主义共和国怎么能依靠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这一论述意在(  )
A.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B.解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C.推动工业化全面展开 D.阐明推行苏联模式的必然性
15.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年产1 800万吨钢,1.6亿吨煤,3 100万吨石油,483亿度电,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6倍多,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表明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  )
A.导致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B.使苏联成为一个工业化强国
C.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不均衡 D.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16.下图所示“比例”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工业化的开展
D.罗斯福新政
17.★冯绍雷先生在《普京和俄国政治》中谈道:“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实行开明专制,面向欧洲,跨入现代化进程;第二个高峰使俄国经济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尔后的文化与政治也出现了创新和突破;第三个高峰以反西方的中央集权方式推动现代化。”对俄罗斯这三个高峰理解正确的是 (  )
A.第一个高峰是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第二个高峰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彻底摧毁了俄国封建残余
C.第三个高峰是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D.第三个高峰是十月革命后,俄国(苏联)逐步建立的“斯大林模式”
18.甘地拟定了一个计划,内容包括“(1)所有印度人都应当放弃殖民政府授予的头衔和荣誉职位。(2)如果第一条不发生效力,就对立法机关、政府机构、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同时,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与该计划有关的是 (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华夫脱运动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卡德纳斯改革
19.爱因斯坦说:“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材料高度赞扬了甘地(  )
A.武装反抗英国殖民侵略者的决心 
B.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C.和平与合法反英斗争手段的智慧 
D.游行示威与暴力相结合的思想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争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其斗争结果是(  )
A.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B.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C.埃及取得完全的民族独立
D.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苏俄群众示威游行
材料二 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建设规模宏大的重工业企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企业。苏联仅用12年时间,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花了50年到100年时间完成的工业化任务,凭借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打败了法西斯德国……由此,有苏联学者认为计划经济体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容否定。
(1)材料一中苏俄群众的示威游行是因为哪一政策引起的?(2分)面对这种状况,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哪一政策?(2分)
(2)你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吗?(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5分)
2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关一战影响的图像
位于匈牙利瓦茨拉托特的一战纪念碑   《凡尔赛之锁》
(1)材料一有助于我们从哪些角度认识一战的影响?(2分)仅依据材料一认识一战的影响会有什么不足之处?(2分)
材料二 已经能够感觉到的,发生在最强大的古老帝国主义列强身的巨大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当1944年英国开始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时,它所加入的远征军是由美国人指挥的。尽管丘吉尔作了所有的努力,战争结束时,罗斯福依然绕过了他直接与斯大林进行谈判,尤其是计划要瓦解英帝国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发生在最强大的古老帝国主义列强身上的巨大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的表现,(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的统计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1分)这一变化趋势的出现与什么政策有关?(1分)该政策在农业上的措施是什么?(1分)
材料二
           海报:工业化之路(1928年)
(2)图中苏联为实现“工业化之路”实施了什么计划?(1分)取得了什么成果?(1分)
材料三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3)苏联模式在谁的领导下形成的?(1分)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模式的特点。(1分)
(4)如何评价苏联模式?从正反两方面分析。(2分)
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它们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也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背景。(1分)“争夺的加剧”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1分)“新的更大的冲突”指什么事件?(1分)
材料二
(1)历时10个月之久;(2)双方伤亡近百万人;
(3)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地域”“屠场。”
(2)材料二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哪场战役?(1分)这说明了什么?(1分)
材料三 1913—1920年欧洲部分国家的总人口(单位:百万人)
国家 俄国 德国 奥匈帝国 法国 英国
1913年 175.1 66.9 52.1 39.7 45.6
1920年 126.6 42.8 — 39.0 44.4
(3)请从材料三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运用所 学知识加以说明。(2分)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4)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1分)为什么?(2分)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2分)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版答案版)
(时间:75分钟 分值:80分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 C )          
1890年、1914年欧洲部分国家陆海军人数统计图
A.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促使欧洲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1914年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D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B.1914年6月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
C.列强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矛盾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3.★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于同盟国。战争期间,协约国慷慨地提出将部分侵占的领土分给意大利,这一诱饵很有效,意大利同意加入协约国参加战争。这说明 ( B )
A.同盟国内部的矛盾尖锐      
B.国家利益影响对外政策
C.意大利参战意图不明确
D.协约国胜利具有必然性
4.“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这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B )
A.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B.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C.使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遭到怀疑与否定
D.造成巨大破坏给人类留下了心灵创伤
5.1917年3月,俄国革命迅速扩及全国,各地相继成立苏维埃,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正在前线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由此可见,这次革命 ( C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缓解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C.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为苏维埃俄国社会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6.下表为1917年2—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变化。这可用来说明 ( D )
时间 2月 4月 8月初 10月初
党员人数 约23 000人 10万人 24万人 35万人
A.社会主义革命已深入人心 B.资产阶级丧失了执政地位
C.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发展 D.武装夺权的条件已经成熟
7.下图是某老师展示的历史专题学习的课件,请你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C )
主题:
内容:①彼得格勒;②斯莫尔尼宫;③阿芙乐尔号;④攻占冬宫
A.二月革命  B.巴黎和会  C.十月革命  D.华盛顿会议
8.“与其说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的问题上来。”材料旨在强调 ( D )
A.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B.群众骚乱引发十月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D.决策者在革命中的引领作用
9.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头。 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李大钊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C )
A.促使俄国由专制统治走向民主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10.“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该“公约”是 ( B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11.右图是一幅刊于1921年的英国漫画,英国人正在拆卸德国机器。该漫画形象地勾勒了 ( D )
A.《九国公约》对德国的掠夺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C.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
D.国际关系新秩序逐渐形成
12.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上述“和平制度” ( B )
A.消除了协约国之间的矛盾
B.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缓和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D.解决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13.有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进程。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 C )
A.欧洲是世界的经济中心
B.欧洲帝国主义阵营更巩固
C.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
14.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领导人说:“事情似乎很奇怪,社会主义共和国怎么能依靠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这一论述意在( B )
A.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B.解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C.推动工业化全面展开 D.阐明推行苏联模式的必然性
15.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年产1 800万吨钢,1.6亿吨煤,3 100万吨石油,483亿度电,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6倍多,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表明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 B )
A.导致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B.使苏联成为一个工业化强国
C.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不均衡 D.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16.(烟台中考改编)下图所示“比例”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C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工业化的开展
D.罗斯福新政
17.冯绍雷先生在《普京和俄国政治》中谈道:“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实行开明专制,面向欧洲,跨入现代化进程;第二个高峰使俄国经济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尔后的文化与政治也出现了创新和突破;第三个高峰以反西方的中央集权方式推动现代化。”对俄罗斯这三个高峰理解正确的是 ( D )
A.第一个高峰是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第二个高峰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彻底摧毁了俄国封建残余
C.第三个高峰是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D.第三个高峰是十月革命后,俄国(苏联)逐步建立的“斯大林模式”
18.甘地拟定了一个计划,内容包括“(1)所有印度人都应当放弃殖民政府授予的头衔和荣誉职位。(2)如果第一条不发生效力,就对立法机关、政府机构、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同时,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与该计划有关的是 ( C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华夫脱运动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卡德纳斯改革
19.爱因斯坦说:“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材料高度赞扬了甘地( C )
A.武装反抗英国殖民侵略者的决心 
B.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C.和平与合法反英斗争手段的智慧 
D.游行示威与暴力相结合的思想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争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其斗争结果是 ( A )
A.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B.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C.埃及取得完全的民族独立
D.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苏俄群众示威游行
材料二 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建设规模宏大的重工业企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企业。苏联仅用12年时间,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花了50年到100年时间完成的工业化任务,凭借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打败了法西斯德国……由此,有苏联学者认为计划经济体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容否定。
(1)材料一中苏俄群众的示威游行是因为哪一政策引起的?(2分)面对这种状况,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哪一政策?(2分)
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政策:新经济政策。(2分)
(2)你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吗?(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5分)
答案一:判断:同意。(1分)理由: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并凭借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打败了法西斯德国,维护了俄罗斯民族的独立和尊严。由此可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功不可没,不容否定。(5分)
答案二:判断:不同意。(1分)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如党政不分,农、轻、重比例失调,生产力受阻等,并且这些弊端在这种体制内愈发变得不可调和,长期影响苏联社会的发展。(5分)(任答其中一种答案,理由合理即可得6分)
2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关一战影响的图像
位于匈牙利瓦茨拉托特的一战纪念碑   《凡尔赛之锁》
(1)材料一有助于我们从哪些角度认识一战的影响?(2分)仅依据材料一认识一战的影响会有什么不足之处?(2分)
角度:家庭完整(人员伤亡、人民生活)、世界格局(大国关系)。(2分)不足:角度不够多,没有全面体现一战的影响;材料多为第二手史料,缺乏第一手史料;大多是关于欧洲的史料,缺少关于其他地区的史料。(任答2点即可得2分)
材料二 已经能够感觉到的,发生在最强大的古老帝国主义列强身的巨大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当1944年英国开始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时,它所加入的远征军是由美国人指挥的。尽管丘吉尔作了所有的努力,战争结束时,罗斯福依然绕过了他直接与斯大林进行谈判,尤其是计划要瓦解英帝国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发生在最强大的古老帝国主义列强身上的巨大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的表现,(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表现:英国地位衰落,美苏地位上升。(2分)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的地位;美国大发战争财,工业革命等推动其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发展;苏联通过工业化建设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提高了美国和苏联的国际影响力。(任答两点即可得2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的统计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1分)这一变化趋势的出现与什么政策有关?(1分)该政策在农业上的措施是什么?(1分)
趋势:增长、上升。(1分) 政策:新经济政策。(1分)措施: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农民可以自由出售税后剩余粮食。(1分)
材料二
           海报:工业化之路(1928年)
(2)图中苏联为实现“工业化之路”实施了什么计划?(1分)取得了什么成果?(1分)
计划: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1分)成果: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分)
材料三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3)苏联模式在谁的领导下形成的?(1分)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模式的特点。(1分)
领导:斯大林。(1分)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 。(1分)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分)
(4)如何评价苏联模式?从正反两方面分析。(2分)
评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弊端日益暴露,成为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2分)
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它们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也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背景。(1分)“争夺的加剧”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1分)“新的更大的冲突”指什么事件?(1分)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起来。 (1分)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分)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
材料二
(1)历时10个月之久;(2)双方伤亡近百万人;
(3)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地域”“屠场。”
(2)材料二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哪场战役?(1分)这说明了什么?(1分)
战役:凡尔登战役。(1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1分)
材料三 1913—1920年欧洲部分国家的总人口(单位:百万人)
国家 俄国 德国 奥匈帝国 法国 英国
1913年 175.1 66.9 52.1 39.7 45.6
1920年 126.6 42.8 — 39.0 44.4
(3)请从材料三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运用所 学知识加以说明。(2分)
示例一:信息:欧洲主要国家人口下降。说明:一战造成欧洲大量人员伤亡。
示例二:信息:奥匈帝国在1920年没有人口统计数据。
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信息1分,说明1分)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4)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1分)为什么?(2分)
不正确。(1分)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的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2分)
启示: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灾难,要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任答2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