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灵隐钟声》教学设计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音乐课本》,主要内容为欣赏中国佛教音乐《灵隐钟声》,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幽静、悠远情绪,并初步了解中国寺庙文化。教材以“听觉”为主,兼顾“视觉”,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意境和中国寺庙文化。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对佛教音乐接触较少,需要通过引导才能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参差不齐,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感受《灵隐钟声》幽静、悠远的情绪,体会乐曲中所蕴含的佛教文化气息。
辨别乐曲中不同的声音,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其特点。
体会乐曲的结构和变化,例如引子部分的空灵、主题部分的舒缓,以及结尾部分的回响。
2.艺术表现: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如用动作、语言、绘画等。
尝试用声音、乐器、绘画等方式创作与《灵隐钟声》相关的作品。
3.创意实践:
能够为音乐取名,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内容。
能够根据音乐内容进行想象,并用绘画、诗歌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
4.文化理解:
初步了解中国寺庙文化,感受其历史和文化内涵。
了解佛教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灵隐钟声》的意境和情绪,体会乐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内容,并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并进行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佛教音乐的文化内涵。
六、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2.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4.赏析式教学:结合音乐内容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5.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如绘画、朗读、表演等。
七、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灵隐钟声》音乐、图片、视频)
2.电子琴
3.白板或黑板
4.绘画工具(例如纸张、颜料、画笔等)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例如《小星星》或其他熟悉的儿童歌曲,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你们最喜欢听哪种类型的音乐?”
2.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轻快活泼的、舒缓优美的、庄严神圣的等。
3.导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去聆听一首特殊的音乐,它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会带我们去感受那古老的寺庙,感受那悠远宁静的氛围。这首音乐的名字叫《灵隐钟声》,它是一首典型的中国佛教音乐。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设问:你们去过寺庙吗?去过的话,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在寺庙里的感受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寺庙里的环境和声音,例如雄浑的钟声、低沉的诵经声、清脆的鸟鸣声等。
3.播放一段寺庙钟声的音频,并提问:“你们觉得这段钟声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描述钟声的特点,例如:
声音的音色:低沉浑厚、悠扬深远
声音的节奏:缓慢庄严、一长一短
声音的情绪:宁静祥和、庄严肃穆
5.播放《灵隐钟声》的引子部分——钟声。
6.设问:你们觉得这段钟声和刚才我们听到的钟声有什么不同?你们能听出哪些乐器的声音?
7.引导学生辨认乐曲中的乐器,例如古筝、笛子、琵琶等,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这些乐器的音色和特点。
8.打开电子琴的模拟钟声键试奏给学生听,简单介绍电子琴的功能。
9.播放《灵隐钟声》完整曲,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的整体氛围。
(二)探究
1.设问:你们觉得这首音乐的节奏怎么样?它带给你们怎样的感觉?
2.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例如舒缓、缓慢、庄严等,并尝试用语言描述音乐的节奏特点。
3.设问:你们觉得这首音乐的旋律怎么样?它带给你们怎样的感觉?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例如空灵、优美、舒缓等,并尝试用语言描述音乐的旋律特点。
5.设问:你们觉得这首音乐的音色怎么样?它带给你们怎样的感觉?
6.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音色,例如清脆、浑厚、悠扬等,并尝试用语言描述音乐的音色特点。
7.播放《灵隐钟声》的主音乐、曲调,并提问:“这段音乐带给你们怎样的感觉?你们觉得它是在表达什么?”
8.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主题,例如表达对佛祖的敬畏、表达对生命的思考、表达对自然的赞美等等。
9.播放《灵隐钟声》的结尾部分,并提问:“这段音乐的结尾部分给你们怎样的感觉?它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10.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结尾部分,例如表达对尘世的放下、表达对未来的期待、表达对佛法的感悟等等。
(三)示范
1.再次播放《灵隐钟声》完整曲,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
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例如模仿钟声的摇摆、用手指在空中划出音乐的旋律等等。
3.讲解:这首音乐中出现的钟声,是典型的中国佛教音乐元素,尤其是在除夕夜和新年第一天,很多人都喜欢去寺庙聆听那独特的钟声。
环节三:巩固延伸
1.多媒体出示关于中国寺庙的图片及音像资料,例如灵隐寺的风景、佛教的经典故事、佛教音乐的起源等等。
2.讲解:中国寺庙文化博大精深,佛教音乐是寺庙文化的重要组部分,它起源于古代印度,后来传入中国,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音乐。
3.设问:你们觉得佛教音乐和其他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独特之处?
4.引导学生思考佛教音乐的特点,例如:
佛教音乐的节奏通常比较缓慢、庄严,体现了一种平静祥和的心态。
佛教音乐的旋律通常比较舒缓、优美,体现了一种对佛祖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佛教音乐的音色通常比较清脆、浑厚,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
5.设问:这首《灵隐钟声》表达了怎样的意境?它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6.引导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的意境和感受。
7.设问:如果要给这首音乐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呢?
8.学生自由回答,并说出取名的理由。
9.讲解:这首音乐描绘的是杭州著名的佛寺——灵隐寺的风采,所以作曲家把它命名为《灵隐钟声》。
10.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创作与《灵隐钟声》相关的作品,例如:
用声音模仿钟声、乐器演奏等方式演绎音乐。
用绘画、诗歌、舞蹈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佛教音乐的知识,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1.回顾课堂内容,总结《灵隐钟声》的意境、情绪、文化内涵,以及佛教音乐的独特之处。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作业:
1.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表达方式,例如绘画、朗读、表演等,创作一个与《灵隐钟声》相关的作品。
2.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寺庙文化,并与同学分享。
3.尝试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灵隐钟声》,感受乐曲的不同音色和表现形式。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播放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灵隐钟声》的意境和情绪,并学习辨认乐曲中的乐器。
通过介绍电子琴,帮助学生了解乐器的种类和功能。
(2)探究音乐环节: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内容,并通过音乐的结构和变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建立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讲解中国寺庙文化和佛教音乐的起源,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实践,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十一、板书设计
《灵隐钟声》
幽静、悠远
中国佛教音乐
灵隐寺
寺庙文化
音乐分析
节奏、旋律、音色
意境、感受
创意实践
创作、分享
十二、教学反思
1.在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例如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结构、意境等等。
2.在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例如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用不同的语言描述等等。
3.在讲解中国寺庙文化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资料和讲解方式,避免过于复杂和枯燥。
4.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对于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层的音乐分析和创作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