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29 11:4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领域,是该单元的种子课,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为接下去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打下基础。教材在编排上,先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接着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然后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搭建模型等一系列操作活动深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实物及模型、搭建长方体等活动,认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知道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二)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想象、推理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长方体的特征,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研究经验。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体验图形学习的乐趣,初步掌握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探索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体验长方体特征的研究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
,长方体学具,长方体框架,不同长度的搭长方体的材料(学生可以自己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初探特征
1.回顾学过的图形。
师:我们以前认识了哪些几何图形?
【学情预设】学生说认识的图形。
师:认识这些图形吗?
先呈现平面图形,再呈现立体图形,学生边说,教师边呈现图形名称。
2.揭示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P18情境图。
师:你们看到过这些建筑物吗?它们的形状是什么图形?
【学情预设】国家游泳中心、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冰柜、抽纸盒、书柜等。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
【设计意图】再现学生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生活场景的主题图,在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体会立体图形的特征,给予学生清晰的概念界定——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二)动手操作,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通过切苹果活动,直观演示认识什么是面、棱、顶点(板书),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2.触摸体验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师:请同学们再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师揭示: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作“棱”。
师:同学们再摸一摸棱和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师揭示:棱和棱的交点叫作“顶点”。
师说,学生摸,共同在长方体学具上指出面、棱、顶点。
【设计意图】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并不空白,但不会用专业的术语来表述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借用学具让学生直观感知,获得关于面、棱、顶点的正确表象。
2.结合图形抽象出面、棱、顶点。
呈现长方体,学生依次说出名称,依次呈现面、棱、顶点。
3.动画实验直观展示讲解什么是相对的面,什么是相对的棱。
(三)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教学教科书P18例1
1.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请拿出长方体学具,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并将你的发现记录在学习单中。
2.整体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师:我们分别从面、棱和顶点认识了长方体,大家闭着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怎样的?
师:谁能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师小结: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面、棱、顶点是构成长方体的基本元素,借助学具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认识长方体,在观察、操作中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面、棱、顶点三者之间的联系。
(四)制作长方体框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教科书P19例2
1.从“棱”切入,精选材料,引发猜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如果要用细木条搭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几根细木条?(12根)为什么是12根?给你12根细木条你一定能搭成吗?
2. 小组合作操作,积累操作和推理经验,验证猜想。
请同学们先听清楚活动的要求,再动手操作:
同学们以4人为一小组合作,拿出课前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小棒作为长方体的棱,轻泥土作为长方体的顶点(即粘合物),搭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组的长方体,并从面、棱、顶点3方面介绍一下本组长方体的特征,比一比哪组完成的又好又快。
提出思考:
1.老师给的这些学具都可以搭成一个完整的长方体吗?
2.如果不能搭成一个完整的长方体,你能想办法到老师这来调整学具,使它变成一个完整的长方形吗?或者你能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想象出一个完整的长方体并说一说想法吗?
学具中有5种情况:1、一般的长方体。2、其中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有8个相同长度的棱的的长方体。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2、3学具组合都是特殊的长方体)。4、其中有一根小棒长了,需要换一根短的才能组成3组相同长的棱(需要思考调整学具方案)。5、缺少三根小棒(长、宽、高)的长方体(需要通过空间想象来想出长方体)。
师:进一步思考,假如把其中1条棱隐藏,你能想象出它原来的样子吗?再隐藏1条呢?请同学们思考:只要留下几条棱就能想象出长方体原来的样子?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3条,教师追问:怎样的3条?
上依次隐去1条棱、2条棱、3条棱……
师:如果这3条棱的长度分别是12cm、10cm、6cm,你能想象出这6个面的大小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依次呈现。
①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揭示: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展示)
师介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相对的,一般把前后横着的棱称为长,左右竖着的棱称为高,左右横着的棱称为宽。
教师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学具操作,首先掌握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特点,再用规范的语言给出长、宽、高的定义,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五)巩固应用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形如长方体的物体,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
1.出示教科书P21“练习五”第1题。
学生仔细观察后再互相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全班订正。
2.出示教科书P21“练习五”第2题。
(1)学生独立解答。
【学情预设】预设1:12条棱依次相加。
预设2:(40+30+20)×4。
预设3:其他解答。
(2)全班反馈评价。
①展示正确答案但不一定是最优的方法,师生一起分析。
②展示最优的正确答案,理解这样算的依据。
③展示错误解答,辨析错在哪里。
3.出示教科书P21“练习五”第3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3)全班交流,同步演示。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相对的棱不仅长度相等,而且互相平行;相邻的棱互相垂直;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两两互相垂直。如果有的学生说不清楚,教师进行引导。
(六)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想象等活动,认识了长方体,谁能说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学情预设】每名学生不一定能完整说出所有的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系统整理。
板书设计
长方体
面   6个  每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  8个
作业设计
必做作业:
利用课上已经搭建好的长方体模型,进行再创作成美丽的图形,用来装饰我们美丽的班级和校园。
选做作业:
一、小林用一些小棒和橡皮泥球拼搭长方体框架。下面是他已经搭好的一部分。
1.拼搭这个长方体框架还需要( )根长8cm的小棒,( )根长4cm的小棒,( )根长3cm的小棒,还需要( )个橡皮泥球。
2.这个长方体框架的左面的长是( )cm,宽是( )cm,面积是( )cm2。
3.这个长方体框架一共用去的小棒的总长是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