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兵、恨”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钉、旋”,会写“旋、溃”等14个字,会写“冰天雪地、否则”等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初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作批注。
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初识“陀螺”
1.出示陀螺(或冰尜儿)的制作、玩陀螺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播放陀螺或冰尜儿的视频)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玩过吗?
学生:(兴奋地回答)陀螺!冰尜儿!我们玩过!
教师:对,这就是陀螺(冰尜儿),它给很多人带来了欢乐和回忆。
2.小结入题:这就是孩子们玩的陀螺(或冰尜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陀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问老师或同学等方式解决。
2.检查读音:
(1)认读生字词,采用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教师注意正音。
出示词串一:
陀螺、绰号、顾名思义、榆木、嵌入、铁钉、鞭子、滚珠、妩媚、旋转、丑陋。
多音字区分:
“钉”、“旋”的用法,并指导学生书写“旋”字。
出示词串二:
嘲笑、挑衅、溃败、责骂、懊恼、辉煌、荣誉、傲慢、毫无怨言、奋勇搏斗、重整旗鼓。
(出示词语)冰尜儿 角椎 鸭蛋
引导:这些词语都是讲陀螺。小结:同样是陀螺,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表述,是因为它背后有不同的感情呢。
①看字面,获取信息猜意思。
②相机(出示句子)我的家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③引导发现作者对陀螺的喜爱之情。
④这样的小家伙,该怎么做呢?课文哪里告诉了我们?(第二自然段)⑤(出示段落)陀螺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小结:你一下就找到了制作冰尜儿的奥妙所在,滚珠用嵌,铁钉用钉。
3.指导学生书写“溃”字,并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4.特别关注多音字的读音,如“钉”、“旋”。
5.梳理内容:
(1)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以“陀螺”为线索展开交流,然后归纳内容。
(2)学习反馈:(出示课件)
介绍了“冰尜儿”的制作与玩法;
“我”削陀螺的经历;
“我”过生日,叔叔送了“我”一个陀螺;胜利的陀螺让“我”自豪;“我”获得了欢乐,也得到了感悟。
(3)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A:课文先介绍了陀螺是什么,然后讲了“我”怎么制作陀螺,接着是“我”得到陀螺的经过,最后是“我”用陀螺比赛并有所感悟。三、再读文章,畅谈“陀螺”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自主批注:
学生边读边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批注,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学生边读边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批注?
学生B:(读句子)“尤其当我看到这枚‘丑小鸭’生出的‘蛋’,竟是这般光滑细致,白色的底漆,淡蓝色的花纹,陀螺尖还嵌着一颗闪光的滚珠。”这里写出了“我”对陀螺的喜爱和期待。
教师:很好,你抓住了关键词句,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还有哪位同学想分享?
(学生继续分享,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四、书写练习
1.出示生字。
2.重点指导:“旋”左窄右宽,“况”左边是两点水,“仍”最后一笔是撇不是捺,“预”的左边是“予”而不是“矛”。
3.学生书写、仿写,每个汉字认真书写两遍。
4.多媒体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其他学生评价。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生字词,还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希望大家在课后能继续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并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的其他部分,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2.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试着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的其他部分,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