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活动课□ 其他□
时间 课时安排
教学分析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的重要内容,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政治局面以及经济发展和变法运动,同时介绍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转型。
三、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繁荣是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影响到上层建筑的变化。
时空观念:帮助学生构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空框架,明确这一时期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争霸战争的进程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和分析相关的史料,如《史记》、诸子百家的著作等,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
历史解释: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变法运动和百家争鸣等历史现象进行解释,使学生理解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家国情怀:让学生感受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和担当,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有初步的认识,但缺乏对历史背景和深层次原因的分析。
能力水平: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简单史料的能力,但对于复杂史料的解读和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但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尚需培养。
心理特点:对历史故事和人物感兴趣,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于抽象的历史概念和理论可能会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
五、教学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和诸侯纷争。
各国的变法运动及其影响。
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六、教学难点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的思想主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问题探究法: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如“变法运动为何在战国时期兴起?”“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比较分析法:对比不同诸侯国的变法措施和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如让学生扮演诸侯或思想家进行辩论,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从材料中能获取什么信息? 预设:人们对神灵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崇信神灵,因为信奉神灵不能避免国家灭亡,甚至会导致 国家灭亡;出现了民本思想,因为当时国家间的竞争表现为人口的竞争;教学设想:通过人们从信奉神灵到不信奉神灵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抛出问题:不信神, 信什么呢?既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又顺利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新的时代 引出意识形态的概念 讲述:意识形态是为了说明现存制度的合理性或变革的必要性,因此,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不同变革有 不同意识形态。春秋战国时代发生了什么变革,使得原有的意识形态失灵了呢? 出示图片: 问:从中能够获取什么信息? 预设:主要都是边疆地区的国家,因为边境地区的生存竞争压力更大,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也最高, 实力反而强大起来; 讲述:不仅仅春秋是这样,战国也一样。战国七雄也主要是边地的秦、齐、楚更强一些。 课后反思:也可以这样调整,就是出示春秋和战国形势图 问:从中能获取什么历史变迁的信息? 预设: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边疆地区的诸侯国占据主导,这是因为边疆地区的生存竞争压力更大 (面临外部势力的入侵),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因而也最高,实力反而强大起来;北方诸侯国修建了长城, 这是因为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增加了(北方出现了游牧民族威胁); 教学设想:通过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指导学生如何比较历史地图,如何从历史地图的变化中获取历 史信息(提出假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课件展示战国七雄和变法运动问:从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预设:各国都推行了变法改革;原有的制度不适应国家的发展;变法能够增强国家实力;变法反映了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如胡服骑射改革; 讲述:这些变法改革不仅增强了各国的国力,它还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各族人民逐渐产 生了共同的身份认同,即华夏认同。比如楚人原被认为是蛮夷(《史记·楚世家》:三十五年公元前 706 年, 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但进入战国之后,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而被视之为 华夏的一部分。华的意思是文明程度高的族群,夏的意思是文化发达的地区。华夏合起来意思就是黄河流 域是一个文明先进文化发达的地区。这种先进体现在哪里呢? 教学设想: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 二、新的生活 出示材料: 问:从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预设:出土的铁制农具种类比较丰富;出土铁制农具的地区比广泛;铁制农具占比相对高;铁制农具 的使用比较频繁和广泛;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从前有较大提高;手工业特别是冶铁业获得了发展,因为从 出土情况看,不少作坊的主要产品是铁农具; 讲述:铁制农具比较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也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社 会生产的变化,加上列国争雄的需要,使得各国变法成为历史的必然。问题在于,既然各国都推行改革, 改革也确实增强了国家实力,但为什么最后统一中国的是秦国,或者说,为什么秦国改革的成效最为显著? 出示材料:问:从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预设:涉及范围广;改革力度大;加强了权力的集中,举国体制更能适应战争状态; 讲述: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 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新的观念 讲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瓦解了,经济 上,井田制崩溃了,文化上礼乐制度也崩坏掉了。这样的变革是原有意识形态所无法解释的。哲学家告诉 我们:人们之所以会信奉某种思想,必然是因为这种思想能够解释现实,能够指导自己的实践。既然原有 的思想无法解释激烈变化的社会现实,那人们必然渴望有人能够提出新的思想,使人们可以对这样一个变 化的时代做出合理的解释和理解。 什么样的人能够从思想理论上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让社会恢复秩序,让人心得到安定呢?从历 史上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从来只有一类人——那就是知识分子。当时被被称之为“士”。正是因为士人 有文化,这就使得春秋战国激烈动荡中的各国君主或为自保,或为开疆拓土,纷纷招揽这些有学识的士人。 最著名的就比如在齐宣王的朝廷中,被爵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的游士一时有七十六人。 这些游士从不同的角度对变革的时代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同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历史上称之为 百家争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诸子百家都提出了怎么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从社会关系的变化上去感受百家争鸣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士,士的活跃 使历史对新思想的呼求从一种需要变成了一个现实 1、儒家:仁政与礼治 (出示材料) 人而不仁,如礼何 、 人而不仁,如乐何 , ——孔子 提问:孔子对社会失序和人心混乱的解释是什么? (人而不仁) 讲述:在这里,孔子创造出了“仁”这一核心观念(教师作标记)。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说“仁者 爱人”,也就是说仁就是爱人的意思,怎么爱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是不是就够了呢?不是, 孔子又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总之,这里的仁显然指的是一种道德观念。孔子意识到仅仅 强制维护礼节、仪式一类的行为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没有来自内心的道德追求 和自我约束,那么礼和乐就只不过是徒具形式,也就只能礼崩乐坏了。 根据这一解释,孔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那就是通过加强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 系。(克己复礼)孔子之后,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 并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还解释了仁政的合理性——那就是人性本善。在孟子看来,人类 像是迷途的羔羊,只要帮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就可以了。孟子将自己的方案称之为王道。 而荀子则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荀子认为人性是本恶的,所以需要用礼法来规范 人们的行动。但既然人性是本恶的,你又如何指望人们会遵守礼法呢?荀子开出的药方就是不仅要通过道德教育去养成,还要通过严刑厚赏来迫诱。这样,荀子的礼与法家的法就有了一个根本的相同点,那就是 人们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选择的权利。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是如此的接近,他的学生中出了一个集法家之 大成的韩非和一个辅佐秦始皇实行法家政策的李斯,就容易理解了。也因此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 为儒家的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去了解儒家的思想的演变过程。由于儒家思想的复杂性,这里主要通过老师的 讲解来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2、道家:无为而治 讲述:儒家强调道德的教化,主张有为,而道家学派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主张是无为。道家的创始人 是老子,他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规律),既然如此,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然就 是顺应自然,统治者只需摆个样子,一切由人民自便,不加干涉,就如同大自然对于万物一样即可天下太 平。老子将这一方案称之为“无为而治”。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就是“小国寡民”,那里的人们“鸡犬之 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据说老子曾是周天子手下的一名官员,大概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后来干脆就放弃官位,骑着一 匹青牛归隐山林去了。至于庄子,很多诸侯曾经派人以相的高位来邀请他,但都遭到了庄子的拒绝。对庄 子来讲,精神的自由才是最可贵的东西。 3、其它学派 除了儒家和道家之外,法家学派的思想对中国的社会的影响也很大。此外,还有墨家、兵家、阴阳五 行学派等。这些学派学派相互批评,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 虽然诸子百家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面,1但并非只局限于此。事实上,诸子百家主要 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思想探索,一个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内容,除此之外,他们在在两个 方面进行一定的思考,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诸子百家对于这些问题的思索,以一种极 端化的方式,最大限度深化了一家之言,达到了一种深刻的片面,而这些深刻的片面结合在一起,共同影 响了后世中国历史的发展。 【课堂小结】(约 2 分钟) 总之,在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怀着对社会的关爱,从不同角度作出了不同的思想 解释,它们的思想此后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成为中华文明最核心的部分。诸子百家对变革的态度 不同,提出的治国方案各异,但治理社会、安定人心的思想倾向和根本宗旨却是一致的。我们在日后的历 史和当今的现实中会发现,每当人们对社会现实感到困惑不解的时候,就会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去寻求帮 助。他们的思想,已经成为后人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 ——马克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情境创设生动:通过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了较为逼真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时代背景。
知识讲解透彻:对诸侯纷争的局面、各国的变法内容以及其产生的影响等知识点进行了详细且清晰的讲解,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重点知识。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不同诸侯国的变法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不足之处
对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在教学中,自己讲解的时间过长,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和表达观点的机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导致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对个别学生关注不足:在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环节,没有充分关注到那些性格内向、参与度较低的学生,使得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相对较少。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情况。
三、改进措施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减少自己的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的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加强与现实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思考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关注全体学生:更加关注那些参与度较低的学生,通过鼓励、引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丰富教学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
四、未来教学展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加高效、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历史课堂。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学效果,让历史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