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2024·柳州模拟)地球上的生物虽然多种多样,形态各异,但是他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下列成语中,体现了生物能繁殖的特征是( )
A.狐假虎威 B.守株待兔 C.惊弓之鸟 D.蜻蜓点水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狐假虎威,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错误。
B、守株待兔,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错误。
C、惊弓之鸟,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错误。
D、蜻蜓点水,体现了生物能繁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024·柳州模拟)水葫芦被引种到广西某湖泊后,很快在湖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体现了( )
A.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说明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3.(2024·柳州模拟)下图为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①~④代表相关物质,其中③④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A.氧气、二氧化碳 B.水、有机物
C.二氧化碳、氧气 D.水、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根据箭头方向可知:①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③表示运输到叶片的水分,④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向下运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中表示的物质有:①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③表示运输到叶片的水分,④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向下运输。
4.(2024·柳州模拟)香蕉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常见的一种果树。下列香蕉树的结构与其结构层次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香蕉树——细胞 B.香蕉花——器官
C.香蕉叶——组织 D.香蕉树芯——系统
【答案】B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A、香蕉树属于植物,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A错误。
B、香蕉花属于生殖器官,B正确。
C、香蕉叶属于营养器官,C错误。
D、香蕉树芯属于营养组织,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5.(2024·柳州模拟)某旅游爱好者在十万大山中发现了一种植物;根茎短;株高约80cm;顶羽片有单叶、三出叶及一回羽状复叶等各种形状;幼叶绿色;孢子叶较细长;孢子囊全面散生于孢子叶的叶背远轴面,无囊群盖(下图)。该植物属于( )
A.藻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答案】D
【知识点】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在叶的下表面上有孢子囊,里面有孢子,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6.(2024·柳州模拟)小明上学期间,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下列有关该做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会导致尿液减少,减少了麻烦
B.将导致二氧化碳不能正常排出体外
C.少喝水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没有影响
D.会影响尿素等废物的正常排出,对身体有害
【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小明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会导致尿液减少,不利于废物的排出,A错误。
B、二氧化碳主要通过呼吸系统的呼吸作用排出体外的,与饮水无关,B错误。
C、水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少喝水会使血液中水分的含量减少,影响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C错误。
D、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它们是由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少喝水会影响尿素等废物的正常排出,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管道,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是排尿的通道。
7.(2024·柳州模拟)人吃刚采摘的柠檬时,唾液分泌量会增加,这属于人体正常的反射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复杂(条件)反射 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C.该反射的效应器为唾液腺 D.人体的味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答案】A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吃刚采摘的柠檬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柠檬的酸味刺激了人的味觉神经末梢而完成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B正确。
C、唾液分泌量增加,所以唾液腺是效应器,C正确。
D、人体的味觉中枢在大脑皮层,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8.(2024·柳州模拟)红火蚁(下图)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仅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遍布我国南方地区,最近几年在广西桂林等地泛滥。红火蚁的攻击性极强,若被红火蚁咬伤,轻则发热休克,重则会丢掉性命。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红火蚁属于( )
A.腔肠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爬行动物
【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简单,主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及其所夹的中胶层构成,A错误。
B、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B错误。
C、节肢动物的特征与红火蚁相符,特别是昆虫这一类群,C正确。
D、爬行动物的身体通常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且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红火蚁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因为它们具有节肢动物和昆虫的典型特征。首先,红火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这是昆虫的一个基本特征。其次,红火蚁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这是昆虫的运动器官,也符合昆虫的特征。最后,红火蚁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以及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这也是节肢动物的一个显著特点。
9.(2024·柳州模拟)下列关于体育课上进行的篮球比赛(如图)中的动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投篮动作需要骨骼肌提供动力
B.投篮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C.接球和投篮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肘关节参与
D.篮球比赛需要多个系统协调完成
【答案】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为投篮等动作提供了必要的动力,A正确。
B、投篮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这是错误的。当进行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是收缩的,而肱三头肌是舒张的。这样才能使前臂屈起来,完成投篮的屈肘动作,B错误。
C、在篮球比赛中,接球和投篮等动作确实需要肘关节的参与,因为它是前臂和上臂之间的连接点,允许手臂进行弯曲和伸展,C正确。
D、篮球比赛涉及到许多身体系统的协同工作,如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肢自然下垂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
10.(2024·柳州模拟)据下图分析,表中正确的选项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A 血液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B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鱿鱼 鳄鱼
C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玉米 大豆
D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基因 性状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浆是血液的液态部分,而血细胞是悬浮在血浆中的固体成分。因此,血浆不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并列关系,A错误。
B、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鱿鱼是无脊椎动物,而鳄鱼是脊椎动物。但在此选项中,鱿鱼和鳄鱼被放在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相同的层级上,这是不正确的分类关系,B错误。
C、种子植物可以进一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玉米和大豆都属于被子植物。这个选项正确地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分类关系,C正确。
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而不是染色体的一部分。性状是基因的表达结果,不是染色体的组成部分。这个选项中的关系链是不正确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如图可知①到⑤的逻辑关系是:①包括②③,②③是并列关系;③包括④⑤,④⑤是并列关系。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11.(2024·柳州模拟)我国荔枝的主产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品种有妃子笑、桂味,鸡嘴荔、黑叶、三月红、兰竹,状元红等。灵山荔枝、麻珮荔枝、香山鸡嘴荔、藤县江口荔分别被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荔枝的品种多样实质上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A、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荔枝品种多样,即多种不同的荔枝品种,体现了同种生物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差异,即基因的多样性,A正确。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这主要描述的是生物圈内种类的丰富程度,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多少,B错误。
C、环境的多样性。环境的多样性通常指的是生物所生活的环境的多样性,而不是生物本身的多样性,C错误。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态系统类型的丰富程度,包括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12.(2024·柳州模拟)下列实例与生物技术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B.太空辣椒——嫁接技术
C.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D.面包——发酵技术
【答案】B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抗虫棉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某些具有特定抗虫性能的基因转移到棉花的受精卵中,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棉,A正确。
B、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属于诱变育种,B错误。
C、盒装牛奶是利用巴氏消毒法消毒,从而有较长的保质期,C正确。
D、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2)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3)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4)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13.(2024·柳州模拟)蝗虫和家蚕都会经历变态发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家蚕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四个时期
D.家蚕的发育要经历蛹期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
B、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
C、如之前所述,蝗虫的发育过程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C错误。
D、在家蚕的发育过程中,幼虫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吐丝将自己固定在茧中,并变成不食不动的蛹,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蛤、蝗虫等。
14.(2024·柳州模拟)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的生物
B.艾滋病患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C.注射抗生素可以消灭HIV
D.与艾滋病患者共处一室一定会感染艾滋病
【答案】B
【知识点】艾滋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HIV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A错误。
B、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艾滋病患者携带HIV病毒,并能通过特定的传播途径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因此他们是艾滋病的传染源,B正确。
C、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对病毒无效。因此,抗生素不能用来消灭HIV,C错误。
D、HIV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共处一室,只要没有发生上述高危行为,是不会感染HIV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除此以外,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15.(2024·柳州模拟)“药不能乱吃”成为生活常识。下列有关家庭常备药的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服药前,关注药物是否过期
B.成人药物可以给婴幼儿服用
C.为了更快康复,服药时随意加大药量
D.同时服用几种具有相同功效的药物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解答】A、服药前要关注药物是否过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过期药物可能失去疗效或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使用前必须检查药物的保质期。A正确。
B、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代谢系统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婴幼儿应该使用专门为他们设计的药物,而不是成人药物,B错误。
C、药物的剂量是经过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确定的,随意增加剂量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甚至导致药物中毒,C错误。
D、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新的副作用。除非医生特别指示,否则不应该自行同时服用多种相同功效的药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的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2024·柳州模拟)桂花在桂林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集药用、观赏、绿化等功能于一体,桂林也因桂花成林而得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桂花中有两性株和雄株,两种植株花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能结出果实的是 (填“两性株”或“雄株")。
(2)科研人员发现,雄株雄花上的[①] 中产生的花粉比两性株两性花的花药产生的花粉数量更多、活性更强,更容易萌发长出花粉管,使精子与胚珠中的 结合完成受精。据此分析,通过 (填“自花”或“异花”)传粉结出果实的成功率更高。
(3)科研人员探究了某品种的桂花在不同遮光条件下的生长状态,结果如图2所示。当遮光率为80%时,为了适应弱光环境,桂花叶片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以维持叶片正常进行 ,制造有机物来构建植物体。
(4)若以该品种的桂花作为校园绿化树木,为了保持桂花树叶常绿、花香怡人,更具有观赏性。结合图2,栽种时应选择遮光率为 %的环境种植。
【答案】(1)两性株
(2)花药;卵细胞;异花
(3)光合作用
(4)50
【知识点】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1)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图1,能结出果实的是两性株。
(2)科研人员发现,桂花雄株比例高达50%。雄花的①花药中产生的花粉比两性花产生的花粉数量更多、活性更强,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后,在黏液的刺激下更容易萌发长出花粉管,将精子送到胚珠中与卵细胞 结合完成受精,完成受精。据此分析,通过异花传粉结出果实的成功率更高。
(3) 科研人员探究了某品种的桂花在不同遮光条件下的生长状态,结果如图2所示。当遮光率为80%时,桂花叶片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以适应弱光环境。叶绿素的主要作用是参与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这个过程中制造的有机物是植物体的重要构建材料,也是能量的来源。因此,为了维持叶片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桂花在弱光环境下需要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
(4) 若选择该品种的桂花作为校园绿化树木,为了保持其叶片常绿、花香怡人,并增强观赏性,栽种时应考虑其生长环境。根据图2,可以看出在遮光率为50%的环境下,桂花的生长状态最佳。因此,为了保持桂花的观赏效果,栽种时应选择遮光率为50%的环境种植。
【分析】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称为两性花;一朵花当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称为单性花。图中①花药、②花丝。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发育成果实。
17.(2024·柳州模拟)2024年3月16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2024年短道速滑世锦赛男子1500米决赛中,长春籍选手获得金牌。图甲是人脑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关节示意图,图丙是人体循环路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短道速滑是对速度、力量、平衡性要求很高的一项运动,人体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主要是图1中的 (填序号)。
(2)运动时,需要关节参与完成各种动作,图2中 (填序号)内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运动员起跑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
(3)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最佳表现,图3中,B是构成 系统的器官之一,是食物中蛋白质初步分解的场所。
(4)运动员比赛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氧气的吸人由A到达C依次经过的结构是A→ →C(用图3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最后在细胞的 内被利用。
【答案】(1)②
(2)⑤;收缩
(3)消化
(4)①→⑧→⑩→④;线粒体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途径;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②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⑤关节腔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让关节变得灵活。 当运动员起跑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这是因为起跑需要迅速产生力量,而肌肉的收缩是产生力量的主要方式。因此,肱二头肌的收缩能够帮助运动员快速起跑。
(3)B是胃,是构成消化系统的器官之一,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4)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A肺,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①肺静脉→⑧左心房→⑩左心室→④主动脉→C肌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需要。
【分析】图甲: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图乙:④关节头、⑤关节腔、⑥关节软骨;图丙:⑦右心房、⑧左心房、⑨右心室、⑩左心室、①肺静脉、②上、下腔静脉、③肺动脉、④主动脉、A是肺泡、B是胃、C是肌细胞。
血液循环的过程:
18.(2024·柳州模拟)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根据豌豆花的着生部位,可将豌豆分为侧生花和顶生花,如图所示。用侧生花豌豆和顶生花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组合和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假设控制豌豆花位置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 子代植株数
侧生 顶生
Ⅰ 侧生×顶生 全为侧生 0
Ⅱ 侧生×侧生 621 207
(1)豌豆花的侧生和顶生是一对 ,由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所控制。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豌豆的 花是显性性状。
(3)将第Ⅰ组亲代多次杂交后,实验结果都如上表中所示,根据结果推断,第Ⅰ组亲代中侧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 ,第Ⅱ组子代侧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 。
(4)第Ⅱ组亲代能够产生控制花位置的基因的生殖细胞有 种。第Ⅱ组子代侧生植株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约为 。
【答案】(1)相对性状;基因
(2)侧生
(3)AA;AA和Aa
(4)2;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豌豆花的侧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第I组实验中,侧生花豌豆和顶生花豌豆杂交,后代全为侧生花豌豆,说明豌豆花的侧生是显性性状。
(3)第1组实验中,侧生花豌豆和顶生花豌豆杂交,后代全为侧生花豌豆,说明豌豆花的侧生是显性性状,亲代侧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AA,顶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aa。第II组实验中,侧生花豌豆和侧生花豌豆杂交,后代全为侧生花豌豆,说明亲代侧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子代侧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4)第II组亲代能够产生控制花位置的基因的生殖细胞有2种,即A和a。第II组子代植株为隐性性状的概率为1/4。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19.(2024·柳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绝大多数鸟类在繁殖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如求偶、筑巢、孵卵等。但杜鹃这一鸟类会将卵产于芦苇莺、草地鹨(liù)等鸟类的巢中,诱骗宿主代为孵化和抚养其后代。在不同宿主的鸟巢中,能够生活的寄生卵是不同的。东方大苇莺对卵的辨别能力最强,杜鹃在其巢中产的卵,底色、斑点颜色和大小等方面都与东方大苇莺的卵高度一致;林岩鹨几乎没有辨别能力,其鸟巢中的杜鹃卵与它的卵就大相径庭。
长期以来,杜鹃进化出各种各样的巢寄生方法来欺骗宿主,宿主也相应地进化出一系列对策。科研人员统计了多种鸟及其卵后发现,每种宿主的雌性个体之间会产下差别很大的卵,这些颜色深浅不一、图案多种多样的卵,使得杜鹃难以选择和自己卵色匹配的巢穴,只能“听天由命”。也就是说,杜鹃只有幸运地将卵产在了与宿主的卵高度相似的巢中时,卵才有机会存留下来,否则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进而被刺破或拱出巢外。由此可以看出,杜鹃和其宿主在巢穴之争上是不断进化的。
(1)第一段中画线内容的行为是杜鹃与生俱来的,属于 行为。
(2)第二段中画线内容,宿主产出的卵是有差异的,这体现出了生物的特征是 。
(3)图中为杜鹃卵能够存留下来的鸟巢,根据材料的第一段判断,应是 (填“东方大苇莺”或“林岩鹨”)的巢。
(4)根据材料,杜鹃卵在不同宿主的鸟巢中被选择而留下来的生存机会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5)根据材料第二段进行推测,若杜鹃长期进化后,不同雌性杜鹃个体产生的卵也能够变得 (填“一样”或“多样”),则利于其卵的幸存,这种特征还能够 给下一代。
【答案】(1)先天性
(2)变异
(3)东方大苇莺
(4)不同
(5)多样;遗传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进化的学说;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杜鹃将卵产于其他鸟类的巢中,以诱骗宿主代为孵化和抚养其后代的行为是杜鹃与生俱来的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杜鹃的基因所决定的,不需要后天的学习或经验积累。杜鹃通过这种行为,能够成功地利用其他鸟类的繁殖资源,从而增加自己后代的存活率。
(2)宿主产出的卵有差异,这体现出了生物具有变异的特征。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使得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遗传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宿主雌性个体之间产下的卵具有颜色深浅不一、图案多种多样的特点,这种变异有助于宿主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提高生存和繁殖的成功率。
(3)根据材料的第一段,杜鹃会选择在与其卵高度相似的宿主鸟巢中产卵,以增加其卵被成功孵化的机会。由于东方大苇莺对卵的辨别能力最强,杜鹃在其巢中产的卵会高度模仿东方大苇莺的卵,以避免被识别出来。因此,图中为杜鹃卵能够存留下来的鸟巢,应是东方大苇莺的巢。
(4)根据材料,杜鹃卵在不同宿主的鸟巢中被选择而留下来的生存机会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宿主对杜鹃卵的辨别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宿主可能更难以辨别杜鹃卵,从而增加杜鹃卵的存活率;而有些宿主则可能很容易识别并排斥杜鹃卵,从而降低其存活率。因此,杜鹃卵在不同宿主的鸟巢中的生存机会是不同的。
(5)若杜鹃长期进化后,不同雌性杜鹃个体产生的卵能够变得多样,这将有助于其卵在更多种类的宿主鸟巢中存活下来。这是因为多样的卵色和图案更有可能与不同宿主的卵相似,从而增加杜鹃卵被误认为是宿主卵的可能性。这种多样性特征对杜鹃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能够遗传给下一代,使后代也具备这种适应性。
【分析】鸟类的求偶、筑巢、孵卵等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所以属于先天性行为。
杜鹃卵的大小不同、颜色各异,这是因为生物可以发生变异,但是这些卵在不同宿主的鸟巢中被选择而留下来的生存机会是不同的。
20.(2024·柳州模拟)“酸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悠久的历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酸菜是一种传统发酵食品,因酸爽可口而被众多人喜爱。其制作方法如下。
①准备:将芥菜洗净后晾干,切成两半;将腌制芥菜用的水缸等器具清洗干净,并用高温消毒。
②进缸:将芥菜放入缸内,均匀地摆好;加入凉开水,水要没过芥菜;加入食盐,使缸口含盐浓度为5%。
③封缸:放上一块擦拭后消毒干净的石头将芥菜压住,使盐水没过芥菜,并用塑料袋密封缸口,盖上缸盖,使芥菜与空气隔绝。
④发酵:将缸放到适当的位置,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若干天。
同学们在研学时了解到制作酸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中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毫克/千克。下图表示制作酸菜过程对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抽样检测结果。
(1)制作酸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该菌通过 的生殖方式来增加细胞数量,将蔬菜中的 分解,从而形成酸爽可口的独特风味。
(2)蔬菜要浸没在盐水中,并用塑料袋密封缸口使其与空气隔绝的目的是 。
(3)根据图,为了品尝到酸爽可口又健康的酸菜,同学们提出安全食用酸菜的建议:腌制的酸菜最早在 天后食用,原因是 。
【答案】(1)分裂;有机物
(2)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在无氧的环境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
(3)14;酸菜腌制14天后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低于20毫克/千克,符合卫生标准
【知识点】发酵技术;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制作酸菜主要利用的是乳酸菌。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通过分裂生殖的方式增加细胞数量。它们能够分解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乳酸等代谢产物,从而赋予酸菜酸爽可口的独特风味。
(2)蔬菜在制作酸菜时需要浸没在盐水中,并用塑料袋密封缸口,使其与空气隔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无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它们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从而使酸菜达到所需的口感和风味。
(3)根据图表信息,为了安全食用酸菜,建议在腌制后的第14天开始食用。这是因为酸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在第14天左右,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会低于20毫克/千克,这个数值符合卫生标准,此时食用酸菜既酸爽可口又健康。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因此,制作酸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该菌通过分裂的生殖方式来增加细胞数量,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形成酸爽可口的独特风味。
1 / 1广西柳州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2024·柳州模拟)地球上的生物虽然多种多样,形态各异,但是他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下列成语中,体现了生物能繁殖的特征是( )
A.狐假虎威 B.守株待兔 C.惊弓之鸟 D.蜻蜓点水
2.(2024·柳州模拟)水葫芦被引种到广西某湖泊后,很快在湖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体现了( )
A.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3.(2024·柳州模拟)下图为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①~④代表相关物质,其中③④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A.氧气、二氧化碳 B.水、有机物
C.二氧化碳、氧气 D.水、二氧化碳
4.(2024·柳州模拟)香蕉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常见的一种果树。下列香蕉树的结构与其结构层次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香蕉树——细胞 B.香蕉花——器官
C.香蕉叶——组织 D.香蕉树芯——系统
5.(2024·柳州模拟)某旅游爱好者在十万大山中发现了一种植物;根茎短;株高约80cm;顶羽片有单叶、三出叶及一回羽状复叶等各种形状;幼叶绿色;孢子叶较细长;孢子囊全面散生于孢子叶的叶背远轴面,无囊群盖(下图)。该植物属于( )
A.藻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6.(2024·柳州模拟)小明上学期间,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下列有关该做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会导致尿液减少,减少了麻烦
B.将导致二氧化碳不能正常排出体外
C.少喝水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没有影响
D.会影响尿素等废物的正常排出,对身体有害
7.(2024·柳州模拟)人吃刚采摘的柠檬时,唾液分泌量会增加,这属于人体正常的反射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复杂(条件)反射 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C.该反射的效应器为唾液腺 D.人体的味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8.(2024·柳州模拟)红火蚁(下图)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仅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遍布我国南方地区,最近几年在广西桂林等地泛滥。红火蚁的攻击性极强,若被红火蚁咬伤,轻则发热休克,重则会丢掉性命。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红火蚁属于( )
A.腔肠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爬行动物
9.(2024·柳州模拟)下列关于体育课上进行的篮球比赛(如图)中的动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投篮动作需要骨骼肌提供动力
B.投篮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C.接球和投篮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肘关节参与
D.篮球比赛需要多个系统协调完成
10.(2024·柳州模拟)据下图分析,表中正确的选项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A 血液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B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鱿鱼 鳄鱼
C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玉米 大豆
D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基因 性状
A.A B.B C.C D.D
11.(2024·柳州模拟)我国荔枝的主产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品种有妃子笑、桂味,鸡嘴荔、黑叶、三月红、兰竹,状元红等。灵山荔枝、麻珮荔枝、香山鸡嘴荔、藤县江口荔分别被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荔枝的品种多样实质上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2.(2024·柳州模拟)下列实例与生物技术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B.太空辣椒——嫁接技术
C.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D.面包——发酵技术
13.(2024·柳州模拟)蝗虫和家蚕都会经历变态发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家蚕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四个时期
D.家蚕的发育要经历蛹期
14.(2024·柳州模拟)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的生物
B.艾滋病患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C.注射抗生素可以消灭HIV
D.与艾滋病患者共处一室一定会感染艾滋病
15.(2024·柳州模拟)“药不能乱吃”成为生活常识。下列有关家庭常备药的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服药前,关注药物是否过期
B.成人药物可以给婴幼儿服用
C.为了更快康复,服药时随意加大药量
D.同时服用几种具有相同功效的药物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2024·柳州模拟)桂花在桂林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集药用、观赏、绿化等功能于一体,桂林也因桂花成林而得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桂花中有两性株和雄株,两种植株花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能结出果实的是 (填“两性株”或“雄株")。
(2)科研人员发现,雄株雄花上的[①] 中产生的花粉比两性株两性花的花药产生的花粉数量更多、活性更强,更容易萌发长出花粉管,使精子与胚珠中的 结合完成受精。据此分析,通过 (填“自花”或“异花”)传粉结出果实的成功率更高。
(3)科研人员探究了某品种的桂花在不同遮光条件下的生长状态,结果如图2所示。当遮光率为80%时,为了适应弱光环境,桂花叶片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以维持叶片正常进行 ,制造有机物来构建植物体。
(4)若以该品种的桂花作为校园绿化树木,为了保持桂花树叶常绿、花香怡人,更具有观赏性。结合图2,栽种时应选择遮光率为 %的环境种植。
17.(2024·柳州模拟)2024年3月16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2024年短道速滑世锦赛男子1500米决赛中,长春籍选手获得金牌。图甲是人脑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关节示意图,图丙是人体循环路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短道速滑是对速度、力量、平衡性要求很高的一项运动,人体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主要是图1中的 (填序号)。
(2)运动时,需要关节参与完成各种动作,图2中 (填序号)内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运动员起跑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
(3)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最佳表现,图3中,B是构成 系统的器官之一,是食物中蛋白质初步分解的场所。
(4)运动员比赛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氧气的吸人由A到达C依次经过的结构是A→ →C(用图3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最后在细胞的 内被利用。
18.(2024·柳州模拟)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根据豌豆花的着生部位,可将豌豆分为侧生花和顶生花,如图所示。用侧生花豌豆和顶生花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组合和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假设控制豌豆花位置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 子代植株数
侧生 顶生
Ⅰ 侧生×顶生 全为侧生 0
Ⅱ 侧生×侧生 621 207
(1)豌豆花的侧生和顶生是一对 ,由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所控制。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豌豆的 花是显性性状。
(3)将第Ⅰ组亲代多次杂交后,实验结果都如上表中所示,根据结果推断,第Ⅰ组亲代中侧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 ,第Ⅱ组子代侧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 。
(4)第Ⅱ组亲代能够产生控制花位置的基因的生殖细胞有 种。第Ⅱ组子代侧生植株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约为 。
19.(2024·柳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绝大多数鸟类在繁殖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如求偶、筑巢、孵卵等。但杜鹃这一鸟类会将卵产于芦苇莺、草地鹨(liù)等鸟类的巢中,诱骗宿主代为孵化和抚养其后代。在不同宿主的鸟巢中,能够生活的寄生卵是不同的。东方大苇莺对卵的辨别能力最强,杜鹃在其巢中产的卵,底色、斑点颜色和大小等方面都与东方大苇莺的卵高度一致;林岩鹨几乎没有辨别能力,其鸟巢中的杜鹃卵与它的卵就大相径庭。
长期以来,杜鹃进化出各种各样的巢寄生方法来欺骗宿主,宿主也相应地进化出一系列对策。科研人员统计了多种鸟及其卵后发现,每种宿主的雌性个体之间会产下差别很大的卵,这些颜色深浅不一、图案多种多样的卵,使得杜鹃难以选择和自己卵色匹配的巢穴,只能“听天由命”。也就是说,杜鹃只有幸运地将卵产在了与宿主的卵高度相似的巢中时,卵才有机会存留下来,否则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进而被刺破或拱出巢外。由此可以看出,杜鹃和其宿主在巢穴之争上是不断进化的。
(1)第一段中画线内容的行为是杜鹃与生俱来的,属于 行为。
(2)第二段中画线内容,宿主产出的卵是有差异的,这体现出了生物的特征是 。
(3)图中为杜鹃卵能够存留下来的鸟巢,根据材料的第一段判断,应是 (填“东方大苇莺”或“林岩鹨”)的巢。
(4)根据材料,杜鹃卵在不同宿主的鸟巢中被选择而留下来的生存机会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5)根据材料第二段进行推测,若杜鹃长期进化后,不同雌性杜鹃个体产生的卵也能够变得 (填“一样”或“多样”),则利于其卵的幸存,这种特征还能够 给下一代。
20.(2024·柳州模拟)“酸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悠久的历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酸菜是一种传统发酵食品,因酸爽可口而被众多人喜爱。其制作方法如下。
①准备:将芥菜洗净后晾干,切成两半;将腌制芥菜用的水缸等器具清洗干净,并用高温消毒。
②进缸:将芥菜放入缸内,均匀地摆好;加入凉开水,水要没过芥菜;加入食盐,使缸口含盐浓度为5%。
③封缸:放上一块擦拭后消毒干净的石头将芥菜压住,使盐水没过芥菜,并用塑料袋密封缸口,盖上缸盖,使芥菜与空气隔绝。
④发酵:将缸放到适当的位置,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若干天。
同学们在研学时了解到制作酸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中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毫克/千克。下图表示制作酸菜过程对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抽样检测结果。
(1)制作酸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该菌通过 的生殖方式来增加细胞数量,将蔬菜中的 分解,从而形成酸爽可口的独特风味。
(2)蔬菜要浸没在盐水中,并用塑料袋密封缸口使其与空气隔绝的目的是 。
(3)根据图,为了品尝到酸爽可口又健康的酸菜,同学们提出安全食用酸菜的建议:腌制的酸菜最早在 天后食用,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狐假虎威,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错误。
B、守株待兔,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错误。
C、惊弓之鸟,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错误。
D、蜻蜓点水,体现了生物能繁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说明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3.【答案】B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根据箭头方向可知:①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③表示运输到叶片的水分,④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向下运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中表示的物质有:①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③表示运输到叶片的水分,④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向下运输。
4.【答案】B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A、香蕉树属于植物,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A错误。
B、香蕉花属于生殖器官,B正确。
C、香蕉叶属于营养器官,C错误。
D、香蕉树芯属于营养组织,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5.【答案】D
【知识点】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在叶的下表面上有孢子囊,里面有孢子,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6.【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小明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会导致尿液减少,不利于废物的排出,A错误。
B、二氧化碳主要通过呼吸系统的呼吸作用排出体外的,与饮水无关,B错误。
C、水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少喝水会使血液中水分的含量减少,影响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C错误。
D、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它们是由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少喝水会影响尿素等废物的正常排出,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管道,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是排尿的通道。
7.【答案】A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吃刚采摘的柠檬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柠檬的酸味刺激了人的味觉神经末梢而完成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B正确。
C、唾液分泌量增加,所以唾液腺是效应器,C正确。
D、人体的味觉中枢在大脑皮层,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8.【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简单,主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及其所夹的中胶层构成,A错误。
B、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B错误。
C、节肢动物的特征与红火蚁相符,特别是昆虫这一类群,C正确。
D、爬行动物的身体通常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且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红火蚁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因为它们具有节肢动物和昆虫的典型特征。首先,红火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这是昆虫的一个基本特征。其次,红火蚁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这是昆虫的运动器官,也符合昆虫的特征。最后,红火蚁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以及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这也是节肢动物的一个显著特点。
9.【答案】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为投篮等动作提供了必要的动力,A正确。
B、投篮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这是错误的。当进行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是收缩的,而肱三头肌是舒张的。这样才能使前臂屈起来,完成投篮的屈肘动作,B错误。
C、在篮球比赛中,接球和投篮等动作确实需要肘关节的参与,因为它是前臂和上臂之间的连接点,允许手臂进行弯曲和伸展,C正确。
D、篮球比赛涉及到许多身体系统的协同工作,如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肢自然下垂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
10.【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浆是血液的液态部分,而血细胞是悬浮在血浆中的固体成分。因此,血浆不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并列关系,A错误。
B、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鱿鱼是无脊椎动物,而鳄鱼是脊椎动物。但在此选项中,鱿鱼和鳄鱼被放在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相同的层级上,这是不正确的分类关系,B错误。
C、种子植物可以进一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玉米和大豆都属于被子植物。这个选项正确地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分类关系,C正确。
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而不是染色体的一部分。性状是基因的表达结果,不是染色体的组成部分。这个选项中的关系链是不正确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如图可知①到⑤的逻辑关系是:①包括②③,②③是并列关系;③包括④⑤,④⑤是并列关系。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11.【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A、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荔枝品种多样,即多种不同的荔枝品种,体现了同种生物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差异,即基因的多样性,A正确。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这主要描述的是生物圈内种类的丰富程度,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多少,B错误。
C、环境的多样性。环境的多样性通常指的是生物所生活的环境的多样性,而不是生物本身的多样性,C错误。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态系统类型的丰富程度,包括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12.【答案】B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抗虫棉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某些具有特定抗虫性能的基因转移到棉花的受精卵中,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棉,A正确。
B、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属于诱变育种,B错误。
C、盒装牛奶是利用巴氏消毒法消毒,从而有较长的保质期,C正确。
D、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2)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3)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4)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13.【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
B、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
C、如之前所述,蝗虫的发育过程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C错误。
D、在家蚕的发育过程中,幼虫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吐丝将自己固定在茧中,并变成不食不动的蛹,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蛤、蝗虫等。
14.【答案】B
【知识点】艾滋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HIV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A错误。
B、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艾滋病患者携带HIV病毒,并能通过特定的传播途径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因此他们是艾滋病的传染源,B正确。
C、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对病毒无效。因此,抗生素不能用来消灭HIV,C错误。
D、HIV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共处一室,只要没有发生上述高危行为,是不会感染HIV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除此以外,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15.【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解答】A、服药前要关注药物是否过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过期药物可能失去疗效或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使用前必须检查药物的保质期。A正确。
B、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代谢系统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婴幼儿应该使用专门为他们设计的药物,而不是成人药物,B错误。
C、药物的剂量是经过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确定的,随意增加剂量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甚至导致药物中毒,C错误。
D、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新的副作用。除非医生特别指示,否则不应该自行同时服用多种相同功效的药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的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16.【答案】(1)两性株
(2)花药;卵细胞;异花
(3)光合作用
(4)50
【知识点】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1)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图1,能结出果实的是两性株。
(2)科研人员发现,桂花雄株比例高达50%。雄花的①花药中产生的花粉比两性花产生的花粉数量更多、活性更强,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后,在黏液的刺激下更容易萌发长出花粉管,将精子送到胚珠中与卵细胞 结合完成受精,完成受精。据此分析,通过异花传粉结出果实的成功率更高。
(3) 科研人员探究了某品种的桂花在不同遮光条件下的生长状态,结果如图2所示。当遮光率为80%时,桂花叶片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以适应弱光环境。叶绿素的主要作用是参与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这个过程中制造的有机物是植物体的重要构建材料,也是能量的来源。因此,为了维持叶片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桂花在弱光环境下需要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
(4) 若选择该品种的桂花作为校园绿化树木,为了保持其叶片常绿、花香怡人,并增强观赏性,栽种时应考虑其生长环境。根据图2,可以看出在遮光率为50%的环境下,桂花的生长状态最佳。因此,为了保持桂花的观赏效果,栽种时应选择遮光率为50%的环境种植。
【分析】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称为两性花;一朵花当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称为单性花。图中①花药、②花丝。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发育成果实。
17.【答案】(1)②
(2)⑤;收缩
(3)消化
(4)①→⑧→⑩→④;线粒体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途径;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②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⑤关节腔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让关节变得灵活。 当运动员起跑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这是因为起跑需要迅速产生力量,而肌肉的收缩是产生力量的主要方式。因此,肱二头肌的收缩能够帮助运动员快速起跑。
(3)B是胃,是构成消化系统的器官之一,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4)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A肺,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①肺静脉→⑧左心房→⑩左心室→④主动脉→C肌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需要。
【分析】图甲: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图乙:④关节头、⑤关节腔、⑥关节软骨;图丙:⑦右心房、⑧左心房、⑨右心室、⑩左心室、①肺静脉、②上、下腔静脉、③肺动脉、④主动脉、A是肺泡、B是胃、C是肌细胞。
血液循环的过程:
18.【答案】(1)相对性状;基因
(2)侧生
(3)AA;AA和Aa
(4)2;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豌豆花的侧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第I组实验中,侧生花豌豆和顶生花豌豆杂交,后代全为侧生花豌豆,说明豌豆花的侧生是显性性状。
(3)第1组实验中,侧生花豌豆和顶生花豌豆杂交,后代全为侧生花豌豆,说明豌豆花的侧生是显性性状,亲代侧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AA,顶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aa。第II组实验中,侧生花豌豆和侧生花豌豆杂交,后代全为侧生花豌豆,说明亲代侧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子代侧生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4)第II组亲代能够产生控制花位置的基因的生殖细胞有2种,即A和a。第II组子代植株为隐性性状的概率为1/4。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19.【答案】(1)先天性
(2)变异
(3)东方大苇莺
(4)不同
(5)多样;遗传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进化的学说;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杜鹃将卵产于其他鸟类的巢中,以诱骗宿主代为孵化和抚养其后代的行为是杜鹃与生俱来的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杜鹃的基因所决定的,不需要后天的学习或经验积累。杜鹃通过这种行为,能够成功地利用其他鸟类的繁殖资源,从而增加自己后代的存活率。
(2)宿主产出的卵有差异,这体现出了生物具有变异的特征。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使得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遗传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宿主雌性个体之间产下的卵具有颜色深浅不一、图案多种多样的特点,这种变异有助于宿主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提高生存和繁殖的成功率。
(3)根据材料的第一段,杜鹃会选择在与其卵高度相似的宿主鸟巢中产卵,以增加其卵被成功孵化的机会。由于东方大苇莺对卵的辨别能力最强,杜鹃在其巢中产的卵会高度模仿东方大苇莺的卵,以避免被识别出来。因此,图中为杜鹃卵能够存留下来的鸟巢,应是东方大苇莺的巢。
(4)根据材料,杜鹃卵在不同宿主的鸟巢中被选择而留下来的生存机会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宿主对杜鹃卵的辨别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宿主可能更难以辨别杜鹃卵,从而增加杜鹃卵的存活率;而有些宿主则可能很容易识别并排斥杜鹃卵,从而降低其存活率。因此,杜鹃卵在不同宿主的鸟巢中的生存机会是不同的。
(5)若杜鹃长期进化后,不同雌性杜鹃个体产生的卵能够变得多样,这将有助于其卵在更多种类的宿主鸟巢中存活下来。这是因为多样的卵色和图案更有可能与不同宿主的卵相似,从而增加杜鹃卵被误认为是宿主卵的可能性。这种多样性特征对杜鹃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能够遗传给下一代,使后代也具备这种适应性。
【分析】鸟类的求偶、筑巢、孵卵等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所以属于先天性行为。
杜鹃卵的大小不同、颜色各异,这是因为生物可以发生变异,但是这些卵在不同宿主的鸟巢中被选择而留下来的生存机会是不同的。
20.【答案】(1)分裂;有机物
(2)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在无氧的环境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
(3)14;酸菜腌制14天后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低于20毫克/千克,符合卫生标准
【知识点】发酵技术;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制作酸菜主要利用的是乳酸菌。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通过分裂生殖的方式增加细胞数量。它们能够分解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乳酸等代谢产物,从而赋予酸菜酸爽可口的独特风味。
(2)蔬菜在制作酸菜时需要浸没在盐水中,并用塑料袋密封缸口,使其与空气隔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无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它们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从而使酸菜达到所需的口感和风味。
(3)根据图表信息,为了安全食用酸菜,建议在腌制后的第14天开始食用。这是因为酸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在第14天左右,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会低于20毫克/千克,这个数值符合卫生标准,此时食用酸菜既酸爽可口又健康。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因此,制作酸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该菌通过分裂的生殖方式来增加细胞数量,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形成酸爽可口的独特风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