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选择题
1.被历史学家称为法国无产阶级在“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的是 …( )
A.巴黎公社革命 B.二月革命
C.里昂工人起义 D.六月起义
2.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并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各项,属于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的主要活动的有( )
①写作《共产党宣言》
②指导和推动第二国际成立
③撰写《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④深入研究和探讨了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马克思不但宣称他已经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而且还确信这些规律表明了恰恰是那些没有权力的人们﹣﹣工人阶级能够而且将改变社会。他们将通过革命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是令人向往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据此可知( )
A.科学社会主义是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B.指明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关键
C.它系统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D.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
4.如表是19世纪法国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据此可知( )
时间 地点 特点
1831年 里昂 提出“做工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
1834年 里昂 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
1871年 巴黎 建立了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
A.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
B.起义揭示了社会主义运动规律
C.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南
D.法国工人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5.有史学家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团结农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此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A.缺乏强有力的国际援助
B.缺乏先进革命理论的指导
C.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D.没有结成稳固的工农联盟
6.如表中的历史史实,可用于阐释( )
1824 欧文在美国建设“新和谐公社”,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试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欧洲爆发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
1917 列宁领导的革命武装攻占冬宫
A.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逐渐走向联合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
C.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
D.欧美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日益高涨
7.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但是,他同时也坦承:“至于畜群怎样并且在什么时候从部落或氏族的共同占有变为各个家庭家长的财产,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恩格斯在此给出的只是( )
A.私有制导致了阶级剥削和压迫
B.私有制导致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C.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
D.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过程
8.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A.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B.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C.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D.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9.1908年3月,在纪念巴黎公社起义37周年国际大会上,列宁作了关于公社意义的报告,指出公社的失误在于一是没有“剥夺剥夺者”,二是对敌人过于宽大。据此,列宁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 )
A.无产阶级革命的各项条件并不具备
B.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
C.巴黎公社未实行彻底的无产阶级专政
D.巴黎公社颁布的措施太激进
10.这部著作“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这里“新的世界观”是指( )
A.人文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现实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11.(2023·广东河源)巴黎公社成立后进行了民主选举,成立了公社委员会,实际就职的公社委员有64人,但是这些委员身份复杂,从社会成分看,工人27人,职员8人,自由职业者29人;从政治派别看,有布朗基派、新雅各宾派、无党派和蒲鲁东派。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促进世界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B.存在最终失败的隐患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成熟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12.(2023·云南昆明)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提出了著名的巴黎公社原则,论述了巴黎工人七十二天中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武装自卫的过程,以历史的事实证明:“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争得自身解放的权利。”这说明巴黎公社运动( )
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确立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
D.受到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的时间进行的。在工厂的内部,每人都有指定的位置和严格限定的老是一样的任务。”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分析《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选择题
1.被历史学家称为法国无产阶级在“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的是 …( )
A.巴黎公社革命 B.二月革命
C.里昂工人起义 D.六月起义
【答案】A
2.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并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各项,属于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的主要活动的有( )
①写作《共产党宣言》
②指导和推动第二国际成立
③撰写《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④深入研究和探讨了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3.马克思不但宣称他已经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而且还确信这些规律表明了恰恰是那些没有权力的人们﹣﹣工人阶级能够而且将改变社会。他们将通过革命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是令人向往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据此可知( )
A.科学社会主义是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B.指明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关键
C.它系统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D.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
【答案】B
4.如表是19世纪法国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据此可知( )
时间 地点 特点
1831年 里昂 提出“做工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
1834年 里昂 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
1871年 巴黎 建立了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
A.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
B.起义揭示了社会主义运动规律
C.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南
D.法国工人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A
5.有史学家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团结农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此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A.缺乏强有力的国际援助
B.缺乏先进革命理论的指导
C.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D.没有结成稳固的工农联盟
【答案】D
6.如表中的历史史实,可用于阐释( )
1824 欧文在美国建设“新和谐公社”,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试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欧洲爆发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
1917 列宁领导的革命武装攻占冬宫
A.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逐渐走向联合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
C.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
D.欧美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日益高涨
【答案】B
7.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但是,他同时也坦承:“至于畜群怎样并且在什么时候从部落或氏族的共同占有变为各个家庭家长的财产,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恩格斯在此给出的只是( )
A.私有制导致了阶级剥削和压迫
B.私有制导致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C.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
D.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过程
【答案】C
8.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A.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B.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C.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D.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答案】A
9.1908年3月,在纪念巴黎公社起义37周年国际大会上,列宁作了关于公社意义的报告,指出公社的失误在于一是没有“剥夺剥夺者”,二是对敌人过于宽大。据此,列宁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 )
A.无产阶级革命的各项条件并不具备
B.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
C.巴黎公社未实行彻底的无产阶级专政
D.巴黎公社颁布的措施太激进
【答案】C
10.这部著作“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这里“新的世界观”是指( )
A.人文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现实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D
11.(2023·广东河源)巴黎公社成立后进行了民主选举,成立了公社委员会,实际就职的公社委员有64人,但是这些委员身份复杂,从社会成分看,工人27人,职员8人,自由职业者29人;从政治派别看,有布朗基派、新雅各宾派、无党派和蒲鲁东派。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促进世界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B.存在最终失败的隐患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成熟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答案】B
12.(2023·云南昆明)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提出了著名的巴黎公社原则,论述了巴黎工人七十二天中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武装自卫的过程,以历史的事实证明:“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争得自身解放的权利。”这说明巴黎公社运动( )
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确立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
D.受到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答案】A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的时间进行的。在工厂的内部,每人都有指定的位置和严格限定的老是一样的任务。”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分析《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时代背景。
答案:(1)特点:采用机器生产;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积极影响: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催生了近代企业管理制度。(任意2点即可)消极影响:带来环境污染、工人权益受损等社会问题。
(2)历史使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并大力发展生产力。
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露;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等。(任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