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选择题
1.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由此可见,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君主专制
C.改革中枢机构 D.借鉴历代经验
2.明朝仁宗,宣宗到英宗正统前期,内阁的主要工作,从过去比较空泛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即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自此,票拟逐渐成为内阁最重要的和制度化的职掌。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中枢机构之间相互牵制
B.内阁政治地位提升
C.内阁成为国家法定机构
D.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3.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曾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为( )
A.澳门被葡萄牙侵占 B.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C.荷兰强占了台湾岛 D.瓦剌俘虏了明英宗
4.如图为清朝奏折制度的流程示意图。它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消除群臣间隔阂 B.杜绝皇权旁落
C.强化对官僚控制 D.禁锢士人思想
5.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今属福建漳州)向澎湖、台湾进发。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据此可知,施琅的军事斗争( )
A.捍卫了国家主权
B.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开发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实现了清朝版图最大化
6.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双方开始便发生礼仪之争。乾隆虽作了让步,但对马戛尔尼提出的扩大通商口岸等要求,一概拒绝。并以“敕谕”的方式告知英王,“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该事件( )
A.隐含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显示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C.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7.道光二年的某碑刻中记载:苏州民间各机户将经丝交给机匠工织,“计工受值”;机匠“稍不遂欲,即以停工为挟制”,机户若与之理论,即“另投别户。”该碑刻内容体现出当时苏州( )
A.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B.农民大多在经营副业
C.小农经济仍占据优势 D.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
8.从康熙末年到嘉庆五年,昆曲演出有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家班”渐次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观众买票看戏,演出有了固定场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B.昆曲艺术的不断创新
C.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 D.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
9.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国家之根本在于制度建设但其目的不在于维护帝王统治,而在于利天下万民;通过完善“学校”制度和拓宽“取士”渠道使民众参与政治事务。由此可知,黄宗羲( )
A.发展了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
B.宣扬了儒家教育理念
C.抨击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弊病
D.颠覆了传统儒家思想
10.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垄断组织的形成 B.长途贸易的兴盛
C.区域化生产出现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1.明代江南地区的一些土地所有者,不再满足于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意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由此可见明代江南地区( )
A.新的经济因素滋生
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放弃传统经济模式
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12.下列各项对下表格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 )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C.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二、综合题
13.[2023·河北沧州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在中国思想史上,理欲观始终在不断发展变化。先秦孟子提倡寡欲,用道义来限制人们的私欲;北宋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至南宋,政权的偏安一隅,朝廷的穷奢极欲,地方官吏贪贿日盛,社会纲常日渐败坏,使得朱熹推出了一套新的理欲观。其中,朱熹认为“理”是道德本体与原则,而君臣、父子、夫妇则是千古不灭的伦理。朱熹肯定了人之合理的欲望,认为人性本善,但因受利所蒙蔽,违反恻隐之心,以致违背天理,而过度的欲望便是人心之病害,是需要去除的,以恢复本然的合理的状态。——摘编自马毓璘《试析朱熹的理欲观》
材料二 李贽曾说:“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说的“私”是指百姓的自然之欲,并将这种自然之欲等同天理良知,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这种物欲则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是人人皆俱的自然属性,追求“富贵利达”是人的普遍本性。私欲正体现了人的真性情,人们追求私利的无限热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满足私欲才能顺应社会的进步。——摘编自谭兵《两种理欲观的对峙——王夫之批判李贽的根源剖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的理欲观,并分析其形成的社会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李贽的理欲观,并谈谈你的认识。(8分)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选择题
1.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由此可见,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君主专制
C.改革中枢机构 D.借鉴历代经验
【答案】B
2.明朝仁宗,宣宗到英宗正统前期,内阁的主要工作,从过去比较空泛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即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自此,票拟逐渐成为内阁最重要的和制度化的职掌。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中枢机构之间相互牵制
B.内阁政治地位提升
C.内阁成为国家法定机构
D.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答案】B
3.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曾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为( )
A.澳门被葡萄牙侵占 B.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C.荷兰强占了台湾岛 D.瓦剌俘虏了明英宗
【答案】B
4.如图为清朝奏折制度的流程示意图。它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消除群臣间隔阂 B.杜绝皇权旁落
C.强化对官僚控制 D.禁锢士人思想
【答案】C
5.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今属福建漳州)向澎湖、台湾进发。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据此可知,施琅的军事斗争( )
A.捍卫了国家主权
B.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开发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实现了清朝版图最大化
【答案】C
6.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双方开始便发生礼仪之争。乾隆虽作了让步,但对马戛尔尼提出的扩大通商口岸等要求,一概拒绝。并以“敕谕”的方式告知英王,“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该事件( )
A.隐含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显示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C.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答案】A
7.道光二年的某碑刻中记载:苏州民间各机户将经丝交给机匠工织,“计工受值”;机匠“稍不遂欲,即以停工为挟制”,机户若与之理论,即“另投别户。”该碑刻内容体现出当时苏州( )
A.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B.农民大多在经营副业
C.小农经济仍占据优势 D.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
【答案】A
8.从康熙末年到嘉庆五年,昆曲演出有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家班”渐次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观众买票看戏,演出有了固定场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B.昆曲艺术的不断创新
C.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 D.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
【答案】A
9.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国家之根本在于制度建设但其目的不在于维护帝王统治,而在于利天下万民;通过完善“学校”制度和拓宽“取士”渠道使民众参与政治事务。由此可知,黄宗羲( )
A.发展了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
B.宣扬了儒家教育理念
C.抨击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弊病
D.颠覆了传统儒家思想
【答案】A
10.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垄断组织的形成 B.长途贸易的兴盛
C.区域化生产出现 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11.明代江南地区的一些土地所有者,不再满足于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意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由此可见明代江南地区( )
A.新的经济因素滋生
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放弃传统经济模式
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答案】B
12.下列各项对下表格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 )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C.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答案】C
二、综合题
13.[2023·河北沧州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在中国思想史上,理欲观始终在不断发展变化。先秦孟子提倡寡欲,用道义来限制人们的私欲;北宋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至南宋,政权的偏安一隅,朝廷的穷奢极欲,地方官吏贪贿日盛,社会纲常日渐败坏,使得朱熹推出了一套新的理欲观。其中,朱熹认为“理”是道德本体与原则,而君臣、父子、夫妇则是千古不灭的伦理。朱熹肯定了人之合理的欲望,认为人性本善,但因受利所蒙蔽,违反恻隐之心,以致违背天理,而过度的欲望便是人心之病害,是需要去除的,以恢复本然的合理的状态。——摘编自马毓璘《试析朱熹的理欲观》
材料二 李贽曾说:“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说的“私”是指百姓的自然之欲,并将这种自然之欲等同天理良知,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这种物欲则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是人人皆俱的自然属性,追求“富贵利达”是人的普遍本性。私欲正体现了人的真性情,人们追求私利的无限热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满足私欲才能顺应社会的进步。——摘编自谭兵《两种理欲观的对峙——王夫之批判李贽的根源剖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的理欲观,并分析其形成的社会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李贽的理欲观,并谈谈你的认识。(8分)
答案:(1)朱熹的理欲观:强调以“理”为本,维护封建纲常礼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社会背景:两宋儒学的复兴;民族危机的加剧(南宋政权积贫积弱的加剧),南宋政府的日益腐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2)李贽的理欲观:以“自然之欲”为本,冲击封建纲常礼教;鼓励人们追求“私欲”。
认识:李贽的理欲观突破了传统理学的束缚,有利于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适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他过分强调了人的私欲也容易导致社会风气的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