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4 07:39:10

文档简介

姓名
李胜利
单位
13789861427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教材分析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主要是讲授工业文 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本课涉及的内容繁多,所以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不宜作过多的补充。 贯穿本课的线索的是一个字“变”,在“新潮”的冲击下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所以必须说清“变”才能分析出“变”的原因和影响。
二、学生分析
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主要学习的是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而本课主要从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学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学生在掌握了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并不困 难,并且,学生对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比较熟悉,所以本节课要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理论上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下社会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
(2)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
1.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材料的搜集工作,围绕教材的“变”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 2. 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展现的机会:由学生分组讲述近代社会的“衣”、“食”、“大众传媒”、“礼仪”。
(3)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社会在工业文明崛起后产生的变化,探究理解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密切关系以及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应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
四、教学环境
√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自制多媒体课件,适时插入相关图片以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情意;利用Powerpoint制作板书设计,补充文字材料,以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结合图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依次了解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激情碰撞与中国近代化的密切关系。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展示青岛个性婚礼的视频
小组讨论不同时期婚俗的特点
多媒体视频
讲授
本课共分为四个大的板块:1.我的课堂我做主。2我的课堂我展示。 3.我的课堂我探究。4我的课堂我总结四个模块。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按照学习要求,逐步自主或者分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科知识,提升思维能力。
多媒体、学生自制Powerpoint课件。新闻视频等。
训练
在“我的课堂我展示”环节设置部分趣味探究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抢答竞赛
Powerpoint课件
探究
在“我的课堂我探究”环节设置两个问题: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加深对历史问题深层次问题的理解。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Powerpoint课件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依据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基本理念,本节课在设计及 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将“满堂教”变成“满堂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交流讨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对课标要求 学生掌握而课本中又没有现存答案的引起变化的“原因”,则通过补充材料、创设情景、设计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去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再 归纳小结;通过联系现实,回归生活,达到启智悟道,生成智慧的目的,最终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
?
课件26张PPT。中国婚礼变迁史……青岛四对新人按不同年代风俗办婚礼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青岛三中 李胜利1.了解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2.探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点。 我的课堂我做主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核对学案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
时间:2分钟我的课堂我做主知识整合1形体修饰大众传媒礼仪风俗服 装发 型足 型报 刊电 影交 际婚 姻西装、中山装、旗袍由辫发到短发由缠足到放足近代报刊诞生电影传入中国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简洁文明的西式婚礼开始流行自主学习反馈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我的课堂我展示服装篇 我的课堂我展示中山装:
中西合璧的产物19世纪中期: 普通女学生合影长袍西装并存,是近代特有景象传媒篇 我的课堂我展示 《定军山》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
《申报》 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难夫难妻》 中国人自摄的第一部影片风俗篇 我的课堂我展示风俗篇 我的课堂我展示鞠躬、握手体现平等、自由精神西式婚礼传入后迅速普及到全国剪辫后的孙中山
“革发如革命”我的课堂我探究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思维点拨:内因、外因;
政治、经济、思想……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思想解放的影响 政治变革的推动 经济发展的促进外内政治经济思想知识整合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地域间发展不平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蒋介石的全家福中西文化融合碰撞,但始终保留着民族特色我的课堂我思考 有人喜欢过西方节日,有人喜欢过传统节日。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为什么?课外作业:
进行社会调查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重要方法之一,请同学们在学习本课后分组对青岛的婚俗变化进行社会调查并作出调查报告。